第31章 想當精神女王的媽媽16
第31章 想當精神女王的媽媽16
受到産品代言人的啓發,這天江瑛下班後去印刷店做了三個易拉寶,花了大價錢請老板精心設計,最顯眼的位置就是那位剛剛大火的女演員代言人,還有美容産品襯托在一旁,并在突出位置标注出美容店的地址,當然還有江瑛的電話和社群號,花了錢做的易拉寶就是好,看起來比江瑛印刷的那些傳單上檔次多了。
除了易拉寶這個大件,江瑛還做了一些華麗麗的海報。
然後江瑛去找物業好好商量,給了物業負責人一張月卡,物業負責人猶豫了沒多久就答應讓她在樓下和小區門口擺上一個易拉寶宣傳她的美容店。但有約定,如果有意外情況,要馬上挪走,江瑛爽快的答應了,只要讓擺一陣子,她就很滿意了。
于是,一個鮮亮的易拉寶擺在了樓下,又擺到了小區門口,只要是這個小區的人,進出小區時,都能看到。
在屋子門口的位置,江瑛也擺上了一個易拉寶,屋裏也重新好好布置了,張貼了産品海報和代言人海報。
江瑛發現,好的産品自己會說話,如果産品剛生産出來,還不會自己替自己說話,就找一個代言人,讓代言人替産品說話,代言人越有分量,産品的分量就越重,就越好推廣。
而賣家說的越多,顧客可能反而越反感,顧客總覺得賣家是想掙他們的錢才巧舌如簧,總是覺得他們的話有水分。
既然産品有代言人,那江瑛就由主變輔,讓代言人說話,讓産品自己說話,江瑛在一旁輔助。
沒想到,就是這麽一些宣傳的東西,比江瑛發傳單還有效果,有不少看過那部火爆的電視劇,或者喜歡那個女演員的人,到江瑛這裏詢問,除了詢問産品,還有詢問演員八卦的,将江瑛搞的啼笑皆非,不過确實給江瑛帶來了不少客流。
所有來的人,江瑛都拉到一個社群裏,經營社群,也成了她每天的必備的工作。
産品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客戶也像小水滴一樣慢慢彙聚來了,水滴越來越多,越來越重,江瑛一個人逐漸感覺到了壓力。
當幾個客戶結伴而來時,她一個人顧不上,總是要顧客等着,就有人不滿意。再有,江瑛每天打多下班,回家給兩個孩子做飯。
但是顧客多了,就有人提出來,傍晚或者下班後才有時間做按摩,但江瑛總是不在店裏,周末的時候也是,總是對不上時間,慢慢的,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越來越多,逼得江瑛不得不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這說到底是個服務行業,正常上班時間來做美容的只能是有錢有閑的富太太們,高級白領們只能下班和周末時才有時間,江瑛如果還固執的守着自己的工作時間,就會流失大批的白領客戶。
而這批客戶,江瑛是丢失不起的,這個小區是中高端小區,居住的人大多數上班族,真正的有錢人不會居住在這裏,所以江瑛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她的美容店經營就會出現問題。
Advertisement
以後客戶會越來越多,江瑛一個人肯定不夠,得招人。再有,美容店的時間也得調整,不能為了回家給兩個孩子做飯,就怠慢了顧客,這是不合規矩的。
江瑛感嘆,女人幹點事就是難,男人可以把家扔給老婆,扔給父母,什麽都可以不管,自己去拼事業,拼成了,別人說他厲害,拼不成也有家做退路。
但女人就不行了,如果女人出去創業,就會被人說,不顧家庭,不顧孩子,不顧公婆,似乎缺了這個柔弱的女人,整個家都運轉不了了。
很多女人創業,還必須得兼顧家庭,最後累的一身病,掙來的錢自己花不了多少,都便宜了別人。搞到最後,裏外不是人,傷身傷心。
江瑛現在也遇到了這個問題,沒有人幫她,她必須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先招人吧!其實招人很好辦,江瑛和培訓學校的老師同學們都有聯系,打了幾個電話之後,當時的
班主任老師就給她介紹了幾個人,都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學員,正在找工作,說好了第二天來她這裏面試。
再一個就是晚上給孩子做飯和服務客戶時間沖突的問題,一開始,江瑛想找李鳳琴的母親來做飯,後來想想算了,讓她來了,這個店李家肯定得想辦法鬧騰着拿走,那純粹就是給自己找事了。堅決不能讓李家人介入自己的生活了,最好和他們一點聯系都沒有。
這具身體被強化過了,稍微累一點,也可以承受,主要是時間沖突了。
靈光一閃,江瑛突然想到,既然自己回不去,可以讓孩子們過來啊,做飯吃飯,在哪裏不行啊,只要和自己在一起不就行了?何必那麽拘泥呢?
這套房子,是三室兩廳,比他們現在住的兩室一廳面積還要大,江瑛将客廳和主卧、次卧,都布置成了美容室,剩下一間小屋子,放置雜物,還有休息的床。
廚房的結構沒有改,能做飯,那可以讓兩個孩子放學後來這裏,江瑛給他們做飯,讓他們在小屋子裏寫作業,不就都解決了?
再說,招來新的人了,中午晚上也要吃飯,也得解決吃飯的問題,不能每次都去外面吃,還是自己做更溫馨。
打定主意了,江瑛購置了一些廚房用具,又買了一臺冰箱,一個簡單的廚房就布置好了。又買了書桌椅子,放到小屋裏,給兩個孩子寫作業用。
這個時候,江瑛就無比慶幸當初買的這套房子,離兩個孩子的學校和原來的住處都很近,走十來分鐘就到了,這樣在三個地方轉動就很快。
兩個孩子,一個8歲半,一個6歲半,一個上三年級,一個上一年級,天天兩個孩子獨自來回江瑛不放心,尤其是冬天天黑的快,必須得大人接才行。
江瑛把這個問題跟顧客們說了,問她們有什麽好辦法,那些人一聽,都笑着說,“哎呀,這個問題太好解決了!”
很多當媽媽的人,接孩子放學是第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這方面她們有豐富經驗,她們說,“咱們小區有托管班,你可以把孩子送到那裏去,管接管吃飯還管輔導作業。”
江瑛說道,“送到托管班,我不放心,我兩個孩子學習都不錯,不需要老師輔導,我主要是想找人接。”
那人說,“接也行,托管班也可以管接,咱們小區門口有好幾個托管班,你可以去打聽一下,讓他們接回來,我記得接一次10塊錢,如果按月算,還便宜,一個月上二十來天學,不到兩百塊錢,你兩個孩子,還能還還價,最多超不過四百塊錢,你去問問就知道了。”
江瑛一聽,“這麽方便啊!太謝謝大姐你了!”那人笑着擺擺手說沒什麽。
下班後,江瑛到門口一看,好幾家托管班,燈火通明,她逐個詢問了,最後選中了一家名叫“樂樂愛學”的輔導班,約定每天給她接兩個孩子,兩個人交換了孩子的信息,江瑛帶着托管班給的木牌子,滿意的回家了。
回家之後,她跟兩個孩子說了以後去新買的房子吃飯的事,葛成文努力裝沉穩沒太表現出來,但按奈不住上揚的嘴角出賣了他。
6歲的葛成越就直接興奮了,她拍着手笑着說道,“好哇好哇,我一直想去媽媽工作的地方去看看,以後天天可以去,天天可以跟媽媽一起工作,好開心啊!”
江瑛又跟他們說了,去那裏的注意事項,不能鬧騰,不能喧嘩,不能盯着人沒禮貌的看,要知道叫人等等,兩個孩子小手規矩的放到桌子上,後背挺得直直的,乖乖的點頭,眼睛黑亮亮的透着開心快樂。
江瑛溫柔的笑了,摸摸兩個孩子毛茸茸的頭,多乖多體貼人的孩子,怎麽葛洪飛和李鳳琴,偏偏一個不辭而別,一個使勁作使勁折騰他們,這麽好的孩子,他們怎麽忍心,怎麽舍得呢?真是枉為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