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櫻桃酪 女子學堂

第54章 櫻桃酪 女子學堂。

“如意, 你坐這發什麽呆呢?”

香菱回了小廚房,看史如意一動不動地坐在桌子邊,心中覺得納悶。

史如意回過神來, 揉了揉眼睛, 笑着道:“沒什麽……今個兒是你第一天出攤, 我跟娘親說一聲, 跟你一塊兒去罷。”

午後雲老爺和太太曾氏出府作客去了,大廚房裏沒什麽活計, 溫媽媽一個人就能應付得來。

香菱喜笑顏開,絮叨道:“那感情好!如意你在的話,我心裏就安定多了,不然吶,這心頭總是慌, 也不知在慌啥……”

觀音橋這邊,每到夜間, 都是小攤小販的天下。

如今天熱, 還屬那賣香飲子的最受歡迎, 剩下有賣麻腐的、賣雞皮麻飲的、賣水晶皂兒的、賣各種細粉素簽的,琳琅滿目。

有家賣生淹水木瓜, 其實是将木瓜切丁放碗裏,倒入碎冰, 有幾分像後世的水果撈。

那賣花燈的婆子沿街走着,花燈映亮了江水, 盈盈水波, 倒映着岸邊的婆娑人影。

天還沒黑,就要出來占位子,不然被擠到角落裏, 黑燈瞎火的,誰看得見吶。

二人到了祥和齋後院,香菱忙着把幾個瓦罐從大廚房扛上板車,碗和簽子這些都要提前預備好。

香菱忙活開了,史如意看她幹勁十足,不需要自個兒幫忙,笑了一下,先到前堂去找羅娘子。

如今的祥和齋早便推翻重修過了,先頭挨着祥和齋的那家杏林鋪,坐堂的老郎中年紀大了,自個兒曉得自個兒身子,怕是撐不住幾年,一心念着要回鄉落葉歸根。

史如意便和羅娘子商量,算了算鋪中的積蓄,一咬牙,花了足足五百兩銀票,把那杏林鋪盤了下來。

牆壁一打通,店面大小擴了一倍有餘,建成兩層高,一樓大堂擺着竹制桌椅,二樓都是茶水雅間。

Advertisement

掀了竹簾進去一瞧,只見屏風瓷瓶,焚香插花,牆上挂一副仕女圖。中間一臺镂空纏枝紋樣的圓桌,桌上新沏的茉莉花茶旋着熱氣,散着幽香,旁邊擺幾只海棠式木凳,很是風雅。

這是史如意從那慧明寺得的啓發,總有要好的官家娘子相約一同去寺廟上香,借廂房小敘閑話。

有時上香不過是個幌子罷了,男子有酒肆茶樓可聚,女子卻不能似這般随意抛頭露面。即便相約家中,驚動一大家子人,上有公婆相公,下有妯娌小兒,到底不方便。

因着祥和齋二樓只招待女客,這茶水雅間各自獨立,隐蔽私密性做得極好,到如今,已然發展成了安陽城貴女們聚會時首選之地。

祥和齋專供的花點,還有搭配點心的牛乳龍井茶,是這群貴女們心頭一絕,每次前來必點之物。

夏日時,還備有各式解暑的冰點。

一碗冰果,裏頭加了甜瓜、藕、百合、蓮子、桂圓、葡萄幹、鮮核桃、山藥等新鮮果蔬。

甜瓜去籽,藕切片,鮮核桃要去嫩皮,葡萄幹要在蜜水中浸過,最後一并澆上冰鎮的牛乳……工序繁複,端上來時碗中還冒着絲絲冷氣,味道也是鮮美無比。

櫻桃酪,用甜甜的櫻桃熬汁,加糖、牛乳冷凍而成,打成碎冰,磨成冰沙,果香中混了香濃的奶香,聞着便讓人陶醉。

史如意走到前堂,正撞見客人下了馬車,搭了身邊丫環的手往屋裏來,卻是一位老熟人——江家小姐江心月。

她反應過來,正待回身避過,那江小姐已轉過頭來,看見史如意立在這,也是明顯一怔。

二人對視片刻,一位穿着丁香直褙的女郎丢開身邊丫環,從樓上直沖下來,歡喜熱切地拉了江心月的手,道:“阿月,你怎地現下才到?快來快來,三缺一,我們都等你許久了……”

祥和齋中也備了葉子牌,供貴女們消遣取樂,可謂是周到之極。

若是肚中饑餓,亦可翻閱冊子,點上一碗甘菊冷淘。

這種夏日涼面,是用甘菊磨粉和面,搓成細長條,煮熟後放入冰水中浸漂,然後拌油冷藏。食用時加入時鮮蔬菜與香料調味,入口清新宜人,再是閑适不過。

有那在府中清養、不理家事的老太君,約上幾個老姐妹,在祥和齋中打葉子牌,一坐能坐一整日。

晚間家中兒女憂心,派來家仆,催了又催,才不情不願地上轎回府。

江心月有心想問候雲二少近況,這情狀下亦是無法,只能朝着史如意略一點頭,便挽了那女郎的手,攜着丫環一同往樓上去了。

史如意保持着微微欠身的姿态,一直等到人走出視野,才直起身來,随口問店中幫忙的丫頭,道:“蓮心,羅姐兒哪去了?”

這丫頭是羅娘子去年買來幫工的,長了一張巧嘴,又會看眼色,便專負責在前堂迎來送客。

蓮心笑着道:“方才店裏來了兩位老太君,羅掌櫃親自接待去了,想一會子應該就下來了。”

祥和齋店面擴大了,需要的人手也多起來,單是廚子便另雇了兩個,都是有些手藝的。

只梁翁性子傲,一把年紀了還是駐守廚房的第一線,花點從不肯假手于人,說倆廚子要學的東西還恁多。

至于做那酪飲、冷淘面倒是無妨,梁翁說那些不需要技術,有手就行。

史如意哭笑不得,但想着這上了年紀的人還是忙點好,閑着反倒容易閑出病來,就和羅娘子哄着梁翁,說做花點怎能離得開他,客人都是沖着他這手藝來的。

梁婆婆也有活幹,祥和齋瓷瓶中插的蘭花茉莉,都是她在後院種的,每日裏“心肝寶貝”地伺候着,閑時還唱小曲給花聽吶,別提有多用心。

就連花花都成了團寵,花花毛茸茸的,很是親人,來這作客的貴女們都愛她,還有主動拿了小魚幹來投喂的。

史如意聽蓮心這麽一說,便在一樓坐了等羅娘子。

樓下大堂坐的多是女郎身邊伺候的大丫環,上頭伺候的人不用這麽多,她們便在下頭等着,也閑話,也打葉子牌,好不熱鬧。

“如意姐,你來啦!”

遠遠地便傳來一個興奮的聲音,由遠及近,像個小炮彈,一頭紮進史如意懷裏,抱着她的腰蹭了兩下。

不是旁人,正是翠丫,她今年不過十歲的年紀,已是極懂事了,空閑時候都來店裏幫忙,還跟着梁翁和廚子學手藝,跑上跑下,一個比幾個都能幹。

史如意揉了揉翠丫的腦袋,發現她身上斜挂着旁囊,問道:“翠丫剛下學?”

近幾年,長公主始在各地修辦女子學堂,堂下坐的是女子,堂上授課的亦是女師傅。由朝廷撥專款,束脩收得極低,一般平民家也是負擔得起的。

識字是好事,若再會些算賬的本領,能去外頭鋪子謀個活計。

雖還有很多人家心懷疑慮,但那有遠見的,早都把自家閨女送進去讀書了。

溫媽媽之前也向太太曾氏求了恩典,讓史如意和香菱每日做完晚膳,也去這女子學堂學讀書識字。

曾氏心善,府裏有想去學堂讀書的丫頭,都應了,只一條,不能耽誤自個兒的差事,否則有的罰。

史如意本就憂愁該如何名正言順地坦露自個兒會認字的事,正是求之不得。

香菱也學得認真,晚上回府,白日裏在學堂聽師傅怎麽講的,照葫蘆畫瓢,依樣講給溫媽媽聽,也算作溫習,二人如有不懂的,便一同去問史如意。

雲府中許多丫頭都結伴去了,如果不是有長公主設這女子學堂,她們一輩子都不會識得字。

憑這一條,史如意便在心中嘆服長公主。

達則兼濟天下,長公主這番舉動,在史如意心中投了一束光,讓她知曉即便在這個時代,女子也能努力成就一番功績。

雖然如此,長公主在朝野之中名聲卻十分不好,她是聖上最疼愛的親妹,卻至今未有婚配。

世人都道她不守婦道,刁蠻擅權,府中如流水般養了許多男寵,日夜笙歌,又仗着自個兒獨得聖上信賴,将枕邊男寵皆送入朝廷謀取官職,自成一派。

權勢之滔天,便是傳聞中的“九千歲”,聖上親侍王德忠,見了長公主也只能谄媚跪下來,給她除靴脫襪。

翠丫點點頭,笑時又露出了那缺了一小角的牙,不過她如今吃得圓潤,再不複當年營養不良的青黃模樣了。

史如意左右閑着無事,便出題考了考翠丫。

羅娘子招待完貴客,轉下樓來,映入眼簾的便是翠丫皺着眉頭冥思苦想,史如意托着下巴但笑不語的模樣,不由失笑搖頭,道:“如意,你又給翠丫出難題了……

梅師傅總說你是她最得意的弟子,偏生你學了三年,便不肯再去了,惹得她心痛不已。”

梅師傅是安陽女子學堂的師傅,約莫有四十左右的年紀了,素衣華發,氣度不凡,除了教授經史子集,琴棋書畫亦是樣樣精通。

據傳聞描述,這梅師傅原是罪臣之女,沒入宮廷,長公主開恩,放了一批這樣有才學的宮人出宮,去各地充當學堂講師。

史如意沒有繼續跟這梅師傅學習,有她自個兒的考量,本朝科舉不對女子開放,再讀下去并無多大意義,學那琴棋書畫,不過閨閣助興。

以女子之身,若有心成就一番事業,還須另辟蹊徑才是。

史如意無辜地眨眨眼 ,連聲道冤枉,待羅娘子坐下,又正經了面容,問她:“羅姐兒,你前幾日說的那群潑皮無賴,可查到了他們身份,最近可還有上門驚擾客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