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陳迦南去歐洲出差,計劃行程是十天。中途趕上英國機場罷工,行程被迫延長了兩天。

過去幾年裏,餘姚已經很适應陳迦南的工作節奏。忙就算了,周周都有出差。

兩口之家,一個早出晚歸,頻繁回城離城,硬生生把家住成了酒店。

一個上班遲到下班早退,把工作做成了自由職業者。倒不是餘姚不敬業,她和公司簽的是顧問協議。每周工作滿三天,每月提交兩份報告,其他時間随她安排。

周五中午前,餘姚卡着最後一天提交了報告。她的直屬領導一直在開會,并沒有郵件給她反饋意見。她端着水杯站在窗前,雖說已是三月,燕城回暖的天氣被昨夜的一場大風刮得春寒料峭。大風藍并沒出現,天依舊灰蒙蒙。眼睛一直盯着這樣的天空,心情也會抑郁。

她轉身回到辦公桌,看到辦公桌日歷上的今天被紅筆圈起來。晚上陳迦南要回燕城了。

辦公室無事,亂晃悠不免會影響其他同事的工作。餘姚趁着大家去吃午飯,在鍵盤上敲了幾行字,是給領導在內部通訊軟件上的留言:報告已發送您公司郵箱,需要修改的話,您随時電話我。

她拎起電腦駕車去附近的超市。周五,商圈的超市人并不多。她回憶起冰箱裏的食材,買了大塊牛肋骨、豬腿骨、牛腩、鮮蝦、薄荷葉、空心菜,以及一大束向日葵。

回到家,她拿起手機,看到領導的回複,好的。

她起鍋給自己煮了碗小馄饨,另一個竈上熱水,準備給牛肋骨和豬腿骨焯水。下午廚房的煲湯鍋一直在竈上炖煮。

四點鐘,電話響了。餘姚原以為是領導對報告的反饋。不是,她閨蜜景璐打來的電話。

景璐的婆婆中午在家裏洗手間暈倒,被阿姨叫120送去醫院,景璐老公楊躍已趕去醫院。她自己被滞留在南城,因為今年第一場臺風即将登陸,晚上和明天的航班都被取消。兒子楊豆豆在幼兒園無人接。景璐打電話是要拜托餘姚幫忙接兒子,周末代她和楊躍照顧小朋友兩天。

*

餘姚大一寒假參加冬令營去民工子弟學校支教。那次活動,她認識了心理系研一的師姐景璐,也認識了物理系大一的新生陳迦南。

初相識時,餘姚和景璐只是點頭之交。那次冬令營有十幾名志願者,大一新生和研究生可交流的話題不多。她們彼此留了聯系方式,知曉對方名字,在校園裏相遇點頭微笑着打聲招呼。

Advertisement

她倆真正熟識是在餘姚本科畢業第三年的夏天。那年,餘姚家裏接連發生變故,精神壓力巨大,她找心理醫生疏解時遇到了景璐。餘姚的心理醫師是景璐的直系師兄,一來二去倆人交往多了起來。

景璐結婚的時候,餘姚是伴娘。

景璐生的小豆丁,小名楊豆豆,是餘姚的幹兒子。

一晃這麽多年過去,餘姚認識他們十二年。

*

餘姚起身關火,拿了把幹米粉泡水裏,下樓開車趕去幼兒園。

她遠遠看到楊豆豆和老師在校門口,小豆丁背着書包蹲在地上數螞蟻。她匆忙把車停在路邊,小跑到校門口。校門口,楊豆豆已經擡起頭,看到幹媽來接自己,也開心地跑過來。

餘姚一把接住沖上來的小朋友抱在懷裏,一邊跟老師打招呼再見。

小朋友還不曉得奶奶生病,正在因為爸媽沒來接他悶悶不樂。他雙手環着餘姚脖子,直到車旁邊都沒松手。

餘姚的車上沒有兒童座椅,只好把小朋友放在副駕位。

回家路上,她一邊開車一邊逗楊豆豆開心。小朋友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一個路口之後,小朋友就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得和餘姚聊起天。

“幹媽,為什麽爸爸媽媽最近一直忙吶。周五要上班,周末還要上班?”

“因為爸爸媽媽要掙錢呀。”

“為什麽要掙錢吶?”

“掙了錢才可以吃好飯。”

“為什麽人要吃飯吶?”

“因為只有吃飯才能活着。”

“那人為什麽要活着?”小朋友問着問着,話題就從家庭問題跳到哲學問題,太難回答。

幾年前,她也問過自己心理醫生這個問題,“人為什麽要活着?”

現在,她已不記得醫生是怎麽回答的。不過,她卻記得那天晚上從美國趕回來的陳迦南給她的答案。

餘姚輕輕打着方向盤,有些想陳迦南了。

“這個問題呀,幹媽回答不了你。不過你幹爸可以回答。坐好,我們現在去機場接你幹爸。”

“好咧,我好想…好想…好想幹爸。”

“用了三個好想。看來真想你幹爸,豆豆待會兒看到他後要大聲表達出來。”

“嗯嗯,我要大聲說,豆豆好想幹爸。幹媽,你想幹爸嗎?”

“幹媽也想呀。“

到機場,時間還不到五點半。陳迦南的航班還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落地。

餘姚帶着豆豆在機場咖啡館玩了一會兒。快七點半的時候,她和楊豆豆在國際到達口,沒等一會兒就看到陳迦南拉着行李箱出來。她有小半月沒見到陳迦南,看他穿着休閑服,一手推着行李箱和兩套西服,一手拿着電話低頭看手機。盡管長途飛行,他仍未見疲态。

小豆丁看到走出來的幹爸,使出吃奶勁兒大喊道,“南爸爸,我和幹媽好想你呀。”

楊豆豆的喊聲,在略顯嘈雜的機場到達口,還是清晰地傳遞到陳迦南耳朵。他在飛機落地後第一時間手機,給餘姚發微信,“幺幺,飛機剛剛降落。我先回公司跟其他中介開個會,晚些時候家裏見。”

他一直沒收到餘姚回複,還以為她下班路上開車不方便呢。

結果,他聽到熟悉的童聲,擡起頭看到楊豆豆身邊的餘姚。

餘姚給他接機送機無數次,每次他都很激動。他平時還頗為嚴肅,不過在機場總能讓他特別情緒化。畢竟有幾次,接送機,他都要淚灑機場。因此還被餘姚笑話了好幾年。

陳迦南大步向前,抱起楊豆豆,站在餘姚身邊,低頭親吻她的額頭。親完後,想起來自己身邊還有幾個同事。他們一行八人,他級別最高,有四位同事在免稅店買買買。另外三位同事随他一起出關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餘姚看到他漸變的表情,憋着笑,揮揮手和他身邊的同事打招呼,“Hi~ o(* ̄▽ ̄*)ブ”。

三個同事,兩位男士一位女士。陳迦南迅速切回到工作狀态,嚴肅地向身邊同事介紹,“我太太,餘姚。我幹兒子,楊豆豆。”

楊豆豆也學着幹媽樣子,揮揮手,“Hi~ o(* ̄▽ ̄*)ブ”

陳迦南介紹完同事之後,對他們說,“今天大家先回家休息吧。明天去公司加班,十點前到。陳潔在微信群裏通知大家。路遙,晚上和律師與審計師敲定明天下午電話會的時間,會議議題初步讨論并購方案。”

他帶着團隊做國內一乳制品龍頭公司和歐洲某乳制品公司的并購案。他們團隊是此次收購的獨家獨立財務顧問。因為案子時間緊,收購金額大,涉及溝通的國內部門和歐盟、英國機構比較多,加班是常态。原本下飛機那會兒,陳迦南還在群裏通知大家回公司加班。這會兒就給大家放一晚上假,還是托餘姚的福。

布置完工作,他抱着楊豆豆,拿回餘姚手裏的行李箱,和餘姚一起往停車場方向走。

路遙、陳潔和史禮看着走遠的領導和領導太太。三人對視一下,不約而同地歡呼,“謝謝老板娘。”其實他們這樣的中介機構,上下級很少叫老板,大多叫名字。

奈何陳迦南氣場強大,能力超群,跨專業來到投行做得風聲水起,不足五年時間成為公司最年輕的MD。三十而立的他,已經是MD第二年。不出意外的話,三十五歲之前他能成為大中華區最年輕的合夥人之一。因此背地裏,他們都陳老板陳老板的叫。

路遙和陳潔比陳迦南晚一年入公司,職級比他低三級。年輕人在一起,除了工作,聊得最多的還是八卦。他們是一路聽着陳迦南的八卦混到如今的歷史見證者。

陳迦南剛進公司就一直帶着結婚戒指,在同事第一次打探他婚姻狀态時就表明已婚身份。已婚身份,反而讓他更添了一份神秘。畢竟他是燕大物理學本科和藤校生物學和計算機雙碩士,畢業後又跨專業來金融圈工作。

陳迦南并沒有把私生活攤開講的習慣。他手機的鎖屏和桌面一直是iPhone的出廠設置,朋友圈除了偶爾轉發一些交易所和證監會的監管新規和相關法律更新外,更無任何生活的痕跡。

大衆對焦點事物的八卦程度不亞于窺探明星的緋聞,越是窺探不到細節,越是好奇。曾經有陣子,關于他和他太太的傳聞,有近十個版本。

直到前年年會,大家都喝了些酒,氣氛輕松。團隊新入職的小朋友們難得有機會八卦領導,不知不覺就打趣到陳迦南這兒,還聊起各種傳聞。

陳迦南第一次在公共場合聊起私事,“我們本科時戀愛。我畢業回國後領證結婚。就這樣。和你們的大學戀愛結婚故事沒有差別。”

他三言兩語說得太簡潔,卻滿足不了嗷嗷待哺的八卦之心。大夥可不樂意被這麽敷衍打發,還嚷嚷着要看陳太太照片。

正巧,地産組的王爍過來敬酒,聽到大家要看餘姚照片,就說,“想看陳總太太照片可以呀。看我朋友圈,他太太是我大學同學,我們前些天同學聚會有照片,你們翻翻看。”

王爍這一打岔把陳迦南從八卦群裏解救出來。可惜王爍是個大忽悠。他朋友圈傳的照片是合照,十幾位姑娘,根本看不出來是哪個。

路遙和陳潔今兒第一次見陳老板家屬,又想起前年的這個段子。兩人拿起手機,第一時間翻王爍朋友圈。結果王爍那厮居然設置半年可見。

史禮見他們拿起手機,還以為在群裏發消息告訴大家今晚不加班呢。結果看到他倆翻完手機後,開始罵王爍,好奇問道,咋了。

陳潔沒搭理他,有氣無力地說,“劉楠楠她們因為shopping錯過一個驚天大新聞,待會兒有得後悔。小禮子,姐姐我累了,你在群裏傳達一下陳老板指示。”

史禮在群裏通知後,shopping四人組接連發謝謝老板的表情包。

陳迦南和餘姚在停車場取車時,他們不曉得,其他七個人已經了新的微信群,陳潔和路遙在群裏,分別丢了十幾個表情包。分別有“你們完了”、“你們錯過好幾個億”、“忏悔吧”、“跪安吧”……

惹得劉楠楠她們追問咋了,最後還是史禮在群裏,文字描述了一下剛剛見到陳老板的太太。

Shopping四人組在群裏發起語音電話,“小禮子,展開說說…”

回家的路上是陳迦南開車。餘姚拗不過,自覺和楊豆豆坐在後排。楊豆豆剛才也聽到幹爸周末要加班,便又問了一遍之前問餘姚的問題。然後還把餘姚沒有回答的問題,也抛給了幹爸,“南爸爸,人為什麽要活着呢”。

陳迦南聽到問題後,通過後視鏡看了餘姚一眼,“為了讓自己開心“。

楊豆豆聽到答案後,掰着手指頭道,原來上班掙錢吃飯可以讓人開心呀。

小朋友不會想太深奧的哲學問題,也不沒有學會讓自己陷入邏輯的泥潭。他們想問題直來直往,解決問題也是一語中的。

小朋友不知道的是,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年中,餘姚和陳迦南經常讨論。問題時而由餘姚抛出來,時而由陳迦南提問。

他們兩個答案從最初的五花八門,漸漸地都變成了“為了讓自己開心”。

餘姚聽到這個答案,笑起來。“今晚餘大廚做私房牛肉粉,讓吃了兩周土豆和炸魚的陳老板開心開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