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第29章

約定俗成, 一般給夫子送的節禮是割上一兩斤豬肉,再加上二兩束脩銀子,簡單明了。起初這是有學識的人招收弟子時立下的規矩, 豬肉可以飽腹, 銀子足以溫飽生活。

這對有條件的人家來說, 太過簡陋, 還會另外再添上些名貴的茶葉和別的禮,以免失禮。但對靠着田地耕種為生的農家人來說,卻是再貴重不過的禮, 一斤豬肉容易買,二兩束脩卻是得咬緊牙關縮衣節食才能湊齊的。

先前唐明松不去讀書, 也是不願家中落魄之際還得在自己的學業上逢年過節花費這麽多銀錢。

而今當鋪生意經營起來,二兩銀子也不再是巨大的負擔,他也有信心自己讀書考到最後,能為大姐為這個家帶來不輸這些銀錢的好處。

兩斤豬肉易買, 劉阿婆早上才買肉菜時順帶提回來,二兩銀子早就準備好,唐明松還在房間拿了本書, 姐弟倆在家門口坐上馬車後出發。

國子監在城東, 致恒書院在城北,一南一北相距頗遠。

唐玥掀開馬車簾子瞧見外頭景色,攤販吆喝着賣東西,從報的價錢來看都比京郊賣的要貴上一兩文。

她笑道:“你要是在國子監讀書, 離家遠的話每天花上一個時辰在來回路程上還挺耽擱時間,住宿的話會好很多。”

唐明松架着馬車前進:“确實比去書院那遠, 想要住宿得有房間住才行,也不知道國子監有沒有。”

家裏有吳川大哥守着, 唐明松倒也放心。家裏離國子監确實遠,駕馬車來回過于麻煩,走路的話路程耽誤的時間更久,雇輛馬車坐回去過于浪費錢,加上以後學的知識日益深刻,省下來回的時間花費在學習上也好。

他想回家時,随時也能回去看看大姐小妹還有當鋪的情況。

不像部分同窗,沒有進國子監的推薦門路,又想要獲得更高深的教授,聽聞魯洲那邊有名的悟語學院名師衆多,過往培養出無數學子進京趕考高中,背* 井離鄉要去那邊求學,回家一趟都難。

見唐明松不反對,唐玥心裏有數:“待會順便問下趙先生就是了。”

到了國子監附近,唐明松找了地方把馬車停好拴住馬繩,提上節禮和大姐一并往國子監走去。

莊嚴肅穆的學府,連大門兩旁的石獅都帶着不可直視的威嚴,門旁有頭發微白的阿伯守着。

唐明松說明來意:“您好,我們是來趙之易趙夫子的。”他報了個先前趙之易特意告訴他的名諱。

阿伯聽了了然,從旁邊書堆中翻出一本冊子,翻到最新的一頁道:“你們寫下名諱登記下,就可以進去了。”

“多謝阿伯。”唐明松道謝,接過紙筆後寫下自己和大姐的名字。

兩人邁進國子監大門,順着那阿伯的方向往右側走,繞過三棟學堂穿過連廊後,又見一棟閣樓,繼續往前走可見五棟大小相似的院子,是平時國子監掌事的官員和教授的夫子辦公和休息的處所。

唐玥:“這國子監是真的大,這還只是一部分罷了。”

剛才聽那阿伯說,五棟院子後還有七棟學堂、五棟藏書閣和四棟學生住舍。

唐明松很是贊同:“不愧是國子監,比書院要大五六倍有餘。”

唐玥未曾進過致恒書院,無從将二者比較。不過國子監是背靠楚國專為培養國家棟梁,有無數學識高深的夫子教授學識,連世家貴族子弟都前往這讀書的聖所,單純從占地面積上說,自然比致恒書院這種由富商善心修建招攬夫子成立的書院要大得多。

恰逢中間下課休息,國子監的學生從學堂裏出來。他們面容自信,身着統一的服飾,只腰間系着不同顏色的腰帶,以紅、綠、黃三色來區分不同等級的學生。

具體劃分為什麽等級不清楚,卻是最大程度地将世家子弟與平民學子的界限模糊掉。

唐玥粗略地想。

她和唐明松走進靠近學堂這邊的第二棟院子,到西側第二間房間前,輕敲門詢問:“請問趙夫子在嗎?”

很快裏頭傳來一聲不帶情緒的回應:“進來。”

唐玥和唐明松聽到聲音松了口氣,還好這個點趙夫子不在上課。他們推門而入:“趙夫子您好。”

彼時趙之易正在批改學生交上來的文章,擡頭一望,頓時露出和煦的笑容:“原來是掌櫃的和明松過來了,快請坐。”

辦公的房間不止有書桌,還有會客的桌椅,平時多是喊學生過來指導時讓他們坐的。

唐玥和唐明松跟着落座,她笑道:“冒昧前來拜訪趙先生,希望沒有叨擾到您。”

趙之易不在意道:“掌櫃的您這麽說就是客氣了,哪有什麽可叨擾的。”他望向唐明松,“這回來可是帶來好消息的?”

他心裏清楚,恰逢府試前陣子出成績了,自己雖然沒有學生參與考試,多少也有關注下,自然知道唐明松通過了考試且排名靠前。這陣子就等着唐明松過來找自己。

唐明松點頭:“學生不才,已先後通過縣試、府試,沒有辜負趙先生您的期望。”他報了自己在兩次考試中的排名給趙之易聽。

趙之易颔首:“不錯,和我預想中的相差無幾。經過這兩回考試,你想必也對我朝科舉考試的一些規則有所感悟,可有信心繼續深入讀下去?”

唐明松拱手道:“學生自當勤奮學習,努力讀書百遍領悟其中奧義,不忘先生的勉勵。”

趙之易笑道:“既如此,我就寫封推薦信,不日就過來國子監辦入學手續吧。正好最近有不少新生達到條件要入學,你也有伴了。”

他起身走到書桌前,拿出張信紙提筆開始寫推薦信,末了寫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又蓋上私印。

等推薦信稍微晾幹,折疊塞進信封後,趙之易将其遞給唐明松:“以後你就是國子監的學生了,需得勤奮刻苦,鑽研聖賢書,領悟聖賢之道,努力成為能夠為國解憂的棟梁之材。”

唐明松恭敬應是:“多謝夫子教誨。”他跟着改口。

趙之易笑着應下,這才開玩笑道:“你們連節禮都提過來了,我這聲夫子沒白應。”

唐玥笑道:“禮不可廢,我這個小弟以後還請趙先生您多擔待。”

趙之易點頭:“那是自然。國子監目前分為甲乙丙三等學生,每月對學生進行學識測試。雖說讀書使人智慧,使人明理、使人知禮義廉恥,但在科考下也有一定功利的目标。甲等是學識深厚足以沖擊會試的舉人,乙等是努力備考鄉試的秀才,丙等是備考院試的童生。”

“當然在此之外,還有一些學生在這只為完成學業獲得國子監頒發的證書,通過蔭官進入官場的。”

“明松你進了國子監讀書,是為丙等學生,大概率會分到我新帶的班級。”

唐明松颔首,謝過趙夫子為自己介紹這些,心裏也對國子監學生的分級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主動問起:“請問夫子,目前國子監還有可供學生住的學舍嗎?”

想起當鋪到國子監的距離,趙之易了然:“自然是有的,你入學登記那天再和管理的老師提出要住學舍就好了。我們這裏多數學生都是住在家裏的,那些學舍還有不少空餘的房間。”

唐玥和唐明松聽後都松了口氣。

唐明松拿出自己特意帶來的書:“夫子,這本《爾雅》上面的注解幫我解開許多閱讀時的疑惑。我今天想将它還與您,方便您用于日後的授課,助更多的學生解惑。”

趙之易看着這本書,也是自己與掌櫃的和唐明松結緣的伊始。他笑着應好:“行,我就收下你這份心意了。”

唐玥、唐明松和趙之易又聊了幾句,以不耽誤他批改文章為由,二人告辭。

出了院子,望着國子監的學堂,想到以後要到這國家最正統的書院念書,摸着揣在懷中的推薦信,唐明松難得激動。這種塵埃落定的快樂,遠勝于府試出成績那會的快樂。

他如今是童生,他會努力念書精進學識,向着更高的秀才、舉人、進士乃至是最厲害的殿試前三努力。

二人回到家裏,這天就當休息了。

翌日唐明松先回了趟書院,和夫子禀明自己接下來将到國子監念書,感謝他對自己的傳道授業。

夫子感慨:“你能有如此際遇,得到推薦信到國子監念書也是好事,那邊有更好的夫子給你解惑,指導你更好地去備考。我只叮囑一句話,戒驕戒躁。”

他想起當初這名學生因家中動蕩退學,仍覺着可惜,好在後來又回來讀書了。他就說這孩子有天賦也肯付出努力,縣試和府試都順利通過,以後到了國子監那邊就是更廣闊的前程了。

唐明松再三拜別夫子,收齊自己放在學堂的書和筆記,離開了念書多年的致恒書院。回到家裏他和大姐說明情況讓她放心後,吃過午飯休息了會,又帶着推薦信和相應的文書到國子監去做入學登記。

唐玥早上費了番心思,給唐明松重新置辦了床單被套、衣服毛巾水杯等日用品,讓唐明松架着馬車把這些東西帶去國子監,等登記過後順帶把這些放到學舍裏去。她交代他把學舍打掃幹淨,睡的床鋪鋪好床單被套,到了正式上學那天就不用再操心住的事宜了。

唐明松笑着謝過大姐的心意,架着馬車出發。

夜裏大家再次聚在一起吃了頓豐盛的晚飯,慶祝唐明松入學國子監。

翌日,唐明松帶齊自己的物品,雇了輛馬車往國子監去,開啓了自己新一階段的念書生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