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離生意伴侄趕考 卻說宋高回到家裏,拜……

第44章 離生意伴侄趕考 卻說宋高回到家裏,拜……

卻說宋高回到家裏, 拜見了父親鄉鄰,也回看了丈母娘。

上回也提到郭順娘不期生了個閨女,對尼姑庵裏的姑子一番辱罵奚落, 也不怕沖撞了西方使者!後來尋雲山那闖禍精也沒着落,倒和慧娥吵了兩駕。

慧娥與她也是早結下梁子了, 任她到家裏氣勢洶洶的吵鬧,差點不把房頂掀起來。任是這樣,慧娥念她一個坐月子的婦人,自己也知道那辛酸不比往常,并不和她一般見識。

饒是這樣, 那郭順娘也不知保養, 心性猛烈, 落得個産後頭疼的魔症,這可老實了,也不去尼姑庵鬧騰了, 也不找雲山了。

慧娥這才把雲山接了回來。自是不題。

還說那郭順娘, 任是身體薄弱了, 還一味和小段來往媾合,此是後話,先按下不題了。

宋高這一闖蕩, 并不是平地裏履出豪財, 人家壓镖的人也是老老實實的生意人,又不殺人放火的,依實獎了他十三兩白銀, 外加兩吊子錢做差旅費。

這天,宋高和慧娥在田裏正種黃豆,宋高商量道:“媳婦兒, 你說這十三兩銀子做什麽使?買地?蓋房?還是咱們也開個館子?”

慧娥拉着耧突然停下來,汗巾擦了擦汗,看着遠處正割斜切的麥田,一塊兒緊挨着一塊兒,那高叢叢,綠油油的麥苗子正是拔穗的時候。慧娥笑道:“你做夢哩!這時候上哪兒買地去?要說蓋房子也不急這一時半會兒的。”

宋高說道:“咱們也在村口開個館子,給他們對着幹……”

慧娥回頭瞅他一眼,說道:“你別眼淺心淺的了,咱們那些錢還不夠打水漂的,你又不是那塊料子!”

宋高低頭踩擰着坷垃,猛然想到前幾天的念頭,遂說道:“媳婦兒,我看,咱們不如開家磨坊吧。村東那開磨坊的老頭,身子骨不行了,三天開的,兩天關的。”

慧娥笑道:“這倒是個好事兒,算你厲害!”

兩口子一拍即合。也就剛收完麥子,糧食都入了倉,地裏稍微閑了一些,宋高便在街裏賃了三間房子,又買頭黑驢,還有碾子,籮篩等等,不消多提。這剛剛收完麥子,有些鄉民就要磨點新白~面吃,蒸馍馍,烙大餅,新麥子自是甘甜養人。

慧娥夫妻倆長相也幹淨,手腳也利索,不偷工減料,在村裏生意着實說的過去。

Advertisement

往下,有人也磨綠豆面的,做雜面用,烙煎餅吃,秋天以後,還有磨黍子面,小米面,黃米面,這些自然是蒸窩頭,做粘糕。還有高粱面,紅薯面,無論人吃或是牲口吃吧,也各有用途。生意不至于紅火烹油似的發財,但也養家糊口,與鄉民安樂,好不和美啊!

罷了!剪斷閑言,擦幹水文!

今年又逢科考,芸生一舉過了縣考府考,穩穩當當成了個童生。秋天裏歸到鄉裏,好不體面,那鞭炮在宋老大的門口噼裏啪啦響個不歇,門口撒了一地的紅紙炮屑。

前來祝賀的不過是些親朋好友,無論怎樣,也不過一個童生,還不至于驚動那些富豪鄉紳。

芸生自然還要答謝館師。他心裏也想,父親身形笨拙,又有腿疾,走路不太好看,母親也粗俗不登臺面,領着這樣的父母去謝恩師,多少有點煞面子。

他便尋到叔叔家裏來,見叔父叔母都在,便躬身控背說道:“叔叔,嬸嬸,今年家裏收成可好?”

宋高笑道:“今年咱們家也算交運氣了,收成也好,你也快有功名了。我們也沾沾你的光,尊貴起來。”

芸生笑道:“叔叔真正是親我呢,把侄子看的如此好……且不知,侄子這十萬八千裏的路,還沒走到花果山呢。這一路上,還要靠叔叔嬸子這樣的神仙神佛相助哩。”

慧娥笑着嗔道:“這小子,怪會說好聽的詞!你這麽水靈靈的人兒,還小呢,怕啥?俺們大字兒不識一個,也不能替你拿筆寫字的。”

芸生又躬身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呢。眼下正有一事求叔叔陪侄子走一趟呢……”

宋高道:“什麽事唻?”

芸生笑道:“過幾天侄子要到鎮裏去謝過館師,還有那保舉的廪生。叔叔比俺爹見識廣,會說話,想勞煩叔叔陪侄子走一趟。”

宋高拍退笑道:“這個何難?我陪你去就是了,多少我也看看小鸠兒那家夥。”

芸生又吞吐道:“還有一件事,這到臘月裏有一場歲考,過了這場考試便是秀才。到那時才是說出名的相公哩,眼下不過是個空瓶子,有表沒裏子……侄子想讓叔叔陪着侄兒到省城裏走一趟。”

宋高和慧娥聞言都相視一看,心裏都打着小鼓,這往省城走一趟,只怕半個冬天就搭進去了,宋高一個壯大漢,失了這個勞動力,磨坊自然也就關門了。

宋高瞅着慧娥,慧娥低着頭,拍着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半晌才答道:“去就去吧,你好歹去過京城裏,也見過世面,芸生難得開口求你。”

宋高也假笑道:“去也去的,只是你在家裏能對付的上麽?”

慧娥道:“左右有咱爹在呢……”

宋高不便掙紮,唯唯答應下了這件事。宋辰福也許了宋高陪着芸生去趕考。臨走時,慧娥也往裏頭添了一兩銀子,也算自己一份資助之心,不在話下。

卻說宋高一走,磨坊依舊健開,倒是宋辰福和宋老大一家幫忙。你說說,一個年已花甲的老頭子,一個腿有毛病的半瘸子,一個好賭偷懶的婦人,這磨坊也勉強開的熱鬧哩!

宋高趕着自家驢車帶着芸生,車上也不過幾包幹糧和幾件厚衣裳,委實是寒門以下的行頭,說來不易啊!

芸生坐在驢車上,咯嗒嗒,咯嗒嗒,看着一路風景,樹杈銀裝素裹,遍地落葉衰草,遠處迷茫輕霧,麥野蒼綠,心中也葳蕤不明,想來自己一個鄉野村愚,竟讀書起來,一路走來,都不敢回頭去想,家人只知道讓我讀書,好有出頭,且不知這艱難所在啊!

芸生正在出神的想,忽然被他叔叔抓住了手,唬了一跳,對着他叔叔輕輕一笑。

宋高攥着芸生的手,說道:“看你的手涼的!在包袱裏拿件衣裳蓋在身上。”

芸生笑道:“不礙事,叔叔冷不冷?”

宋高抽了一鞭驢,腚下挪了挪,一吸鼻子,說道:“這算啥!那年往京裏去,那風霜大的,把人凍死……”

叔侄倆都不愛說話閑聊,一路上倒也清淨,偶爾路上跳下車撒泡尿的工夫說幾句話,不幾天就到了省城。

省城裏繁華不盡,商賈林立,樓館叢聳,人來熙攘,宋高去過京城,自然也不稀罕,芸生也來過省城,即便有心也沒空亂逛。t自然不用多形容了。

叔侄倆看了貢院,打聽到消息,還有七八天才考到他們這一縣。眼下叔侄倆就在街上找客棧,那門臉高的,只怕盤纏微薄,不夠用,門臉低的,又怕吵嚷出事,不敢去,遂折中,找了個挨貢院不遠的客棧住下了。

屋子也分那麽三六九等,高貴一點兒的雅間住不起,稍賤一點的大通鋪又亂糟糟的,怕影響了芸生也沒住。又取了折中,挑了個普通客房,裏面一張小床,也沒火盆,也沒火爐,優在僻靜,但十分陰冷。

白天裏,芸生就在房裏溫習功課,來的時候,先生就押了幾道題目給他,讓他先寫出來讓老師再潤色潤色,他除了溫習那些常用書籍外,又把那押的幾道題,背了抄,抄了又背。左右不出門一步,吃飯時自有宋高來伺候。

宋高也着實佩服他這股子勁兒,跟了他幾天,不由咂嘴,說讀書也不是輕巧玩鬧哩……

夜裏叔侄倆就擠在一張小床上睡,宋高一個粗漢子,沾枕頭就齁齁睡了。這可苦了清水書生。不是對着芸生的臉出氣,就是打呼嚕,要不就是磨牙說夢話。芸生急得實在沒辦法了,就把他叔叔叫醒,然後再緩緩睡去。

考試前頭一天,宋高在街上買了點紅棗,栗子,五彩糖回來,見芸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趕到前去,把他鼻子輕輕一刮便醒了。

宋高道:“在這裏睡也不怕着了風寒。”

芸生道:“不礙事。”

宋高攤開紙包,說道:“看了那麽幾天了,歇歇吧,不在這一時了。吃點零嘴。”

芸生笑道:“難為叔叔了……”

芸生撚了幾枚棗吃,見宋高一腳在地,一腳蹬着椅子,拎着豬皮凍吃,噶吱吱的。

芸生笑道:“叔叔也吃栗子。”

宋高只道:“我不愛吃那玩意,你吃吧,解解乏。”不在話下。

半夜裏,芸生把宋高又推醒,飲泣道:“叔叔,冷的要緊……”

宋高把他額頭一摸,竟是火燙的,說道:“壞事了!可不是你白天裏在桌子上趴了那一會兒着涼了。”

芸生只是打哆嗦,又覺得身浮無力,這一年的勞苦又泡湯了?

宋高安慰道:“別怕,孩子,我給你尋點藥去,一吃就好。”

宋高一出門,只是臆症,這大半夜去哪裏尋藥?實在無法,在老板廚房偷了兩塊老姜,切成片,悄悄熬了一鍋姜湯出來。讓芸生趁熱灌了三四碗,夜裏摟着他一夜也沒合眼。

第二日,宋高在他額頭一摸,已經涼下了,方踏實了。芸生起來還恹恹的,也不至于像昨夜那麽如狼虎入侵的病态了。

宋高打發他匆匆吃了飯,帶了私己,就往貢院裏趕。

那學道大人一早來了,站在門口觀望了一會兒,看着老老少少的童生滾滾而來,心下不少感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