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二救路人情何起 上幾回說到小鸠兒的種……
第55章 二救路人情何起 上幾回說到小鸠兒的種……
上幾回說到小鸠兒的種種事跡, 如今來,孩子們漸漸都長大了,各有各的主意。雖說大人父母從小教導, 可有些根從小時候就生長起來,除去自然是難。
閑話少說!
上回已經說到宋高現在就一人在家, 每日間就在磨坊起作生活,陽春三月,桃李漸次芳菲。一日傍晚,宋高坐在磨坊門口吃大餅,看西邊過來一老一少。
那老的一條腿瘸了, 被那少的扶着進村來了, 看見宋高在這裏吃餅, 眼饞肚饑,再也邁不開步伐了,隔着一丈遠死盯着宋高。
宋高看這兩人不知是乞丐還是逃難的, 都咬着指頭, 眼珠兒瞪的圓溜溜的, 這一定是餓了,看他們衣服褴褛,首面烏黑的, 好不可憐。
宋高站起來說道:“你們吃餅?”
兩個人猛地一驚, 怪不好意思的,嘴角一咧,看不出來是笑是哭。
宋高這就回屋裏拿了兩張餅出來, 還有點燙手,宋高倒過來翻過去,把兩張餅給了他倆。宋高不經意看了一眼, 原來是一個老頭跟着一個少女,那少女雖說臉上五花六道的,黑唧唧的,但是終究掩蓋不聊那溫婉的眉目。
宋高稍微呆了一下子,忙回過神來,看他們兩個互相攙扶着蹲到牆根下吃餅,大口嚼咽,似猛虎吞肉似的,宋高自己也沒覺得那麽好吃,說實話那幾張餅還有點糊。
其中那個老頭吃的猛了,噎的十分痛苦,用拳頭捶着胸脯,死勁向下咽。
宋高忙又跑回屋裏,倒了兩碗水出來,一人分了一碗,說道:“你們二位慢慢吃,裏面還有哩……你們做什麽的?從哪裏來?是迷路了?還是投奔親戚來了?”
那老者把一碗熱水灌倒肚子裏,頓時回春一般,對着宋高打恭道:“我謝謝這位老鄉了。說來話長,我們父女倆是出來逃難的,家鄉裏從前年旱到去年,家裏顆粒無收,誰又知,遭了大罪!去年又澇了一次,全村人害霍亂死了大半,又是病又沒吃的。村裏能出來的都出來了,我們也将就着一路到了這裏……”
宋高也是老百姓,聽到以後,也頗為無奈,将他二人請進屋裏安歇,又問道:“那你們打算怎麽辦呢?”
那老人嘆道:“親朋都死的死,逃的逃,我們父女倆逃出來這麽久,再回故籍生活也是無味,還不如就挑一個民風純樸的村莊安家落戶呢。”
宋高看了看老人旁邊的少女,從她進屋以後就開始慢慢收拾自己,現在頭發整齊了些,臉也不髒了,看起來十分的小巧,低着頭,默默無語,手不時地抻拽衣角。
Advertisement
宋高也嘆道:“真是世事難料啊!”他看看外面天空已經發暗,便将油燈點着,看他們二人可憐,既然接到家裏了,又不好意思趕人家走,便說道:“現在天都黑了,想想大伯和妹子都不能再走了,如果不嫌棄,就在這磨坊裏歇一夜,明早再做打算吧。”
那老人從凳子上歪下來,跪在地上,她女兒也忙跪到旁邊,說道:“好人啊,一路上我們父女倆受了多少苦,不知能不能活命,今天算見到好人了,快受我一拜吧!”
宋高看那老人的一條腿,腫得拳頭高,忙拉起他們父女,說道:“大伯不用客氣,咱們都是老百姓,誰沒有個過不去的坎兒,我幫你,你幫我,這日子就好過點。”
老人說道:“相公說的極是!相公說的極是!”
宋高安排他們父女歇下,便自己回家來。第二日,宋高把他倆接到家裏,安排他們稍稍梳洗,又找了一套自己穿的衣服給老人換上,找了慧娥一套衣服給那少女換上。
那少女換了衣服,頓時像變了個人似的。平日裏宋高見慧娥穿這些家常衣服也沒什麽好看,如今穿在這少女身上,卻把衣服穿活了,恁陳舊的衣裳,在她身上卻像迎春桃花一般鮮豔。
那少女上前道了萬福,低頭說道:“宋大哥真是心懷慈悲的好人,如此厚待爹爹和小女,小女來生願做牛做馬服侍宋相公一輩子。”
宋高原本就看這少女矜持懂禮,如今這樣和自己說話,還有點害羞,忙回道:“這點小事不算什麽……”
那少女又道:“宋相公,你看看\'!我爹的腿從去年摔傷就一直不好,那口子結了痂,走路又繃開了,開了又結住,這麽三弄兩弄,竟開始化膿,越爛越深。他老人家若是再這麽走路,只怕腿就費了。”她一邊說,臉龐的淚珠斷了線似的流,看在人眼裏好不難過。
宋高看那老人的殘腿,也覺得瘆的慌,遂說道:“我看也十分嚴重,得醫治醫治才好。”
那少女蹙眉看了宋高一眼,說道:“宋大哥,誰說不是呢!我們飯都沒得吃,哪裏有錢治病。如今遇到宋大哥,還求宋大哥再救救我們。我爹若是好了,我情願在你這裏幫你們幹三年苦活累活!”說着就跪了下去。
宋高忙扶她起來,說道:“姑娘的話嚴重了,不用這樣……”他想到,雖說這二人可憐,到底不知根底,又沒和慧娥商量,這樣草率的把人留下,又害怕落人口舌,正待後悔救他二人進家。
那姑娘看出點脈絡,便又說道:“宋大哥若是為難,我們就不留了。你也是好心,救我們一次,已經感激不盡了,我們也不能得寸進尺……還是謝謝大哥了。”那姑娘說着,又蹙眉瞅了宋高一眼,方別過頭去,攙着她爹要走。
宋高也覺太沒良心,忙又拉回來,說道:“姑娘錯會我的意思了,你們留下吧,也沒事,等老爹腿好了再做打算。”宋高心裏也怕慧娥多心,但想想慧娥在她娘家至少過了七七才回來,如此算一算還有一個月哩,這父女二人也就該好了,遂将就留下。
那父女二人自然千恩萬謝。他們一路逃難,雖說偶然遇到過施舍,但是不濟這裏的人這樣慷慨。一來到洪魚村,覺得這裏順着大道,四通八達,鄉民手裏有錢,家裏存糧,便有心在這裏留下。
這父女二人就住在宋高家的磨坊裏,宋高給那瘸腿的老者買了藥。從這以後,那父女白天裏就在磨坊裏幫着收拾收拾,夜裏就早早歇下了,宋高仍舊回自己家裏睡。
這幾日慧娥不在家,他也寂寞,有兩個人陪着說說話,他也不孤單。鄉鄰問起時,他只說是遠方親戚過來逃難了,也并沒傳出什麽難聽的閑話。
春日裏慢慢的日長夜短了,漸漸有人開始春耕,磨坊的生意漸漸淡了下來,一至午後更沒人了。那日天上落了些微雨,雨停後,桃柳一新,幾只新燕子掠過空中,格外清麗。
宋高這在家閑不住,便又去外面走走。那女子叫月月,說道:“大哥幹啥去?”
宋高說道:“你和老伯在家歇着吧,我去田裏看看。”
月月笑道:“我也跟着去看看吧?”
宋高笑道:“路上泥多……別踩髒了你的鞋,別去了。”
月月說道:“不礙事,回來刷一刷就好。”
宋高雖然說與這父女倆在一起十幾天了,一旦和這個姑娘面對面說話,心裏還是小鹿亂撞的,臉也發燙,又想笑,又不好意思笑,這下裏也不好與她争執。也沒說話,背着筐就走了。
月月也蹦蹦跳跳跟了出來,她爹在背後囑咐道:“別再田裏給你大哥搗亂,早點回來給你大哥做飯。”
月月扭頭吐了個舌頭就跑了。
宋高一人在前面走,腳步放的很慢,依然沒有見月月跟上來,但又聽到她一會兒唱一句,一會兒跑兩步的,想扭頭瞅瞅她又覺得不好意思。這漫山坡的油菜花剛剛才開,不及正黃,剛剛嫩綠,遠處偶然一顆野桃樹,便是一團淡淡的粉。
宋高本來也是出來想想該如何打發他們父女,心裏很煩,誰知月月還跟出來,心裏不但沒了底,卻更亂了。
不一時,月月跳到宋高前面,手裏抓着一把油菜花,開心的不得了,又在那野徑旁邊摘着野花,是要紮一個花把子。
宋高說道:“別掐人家的油菜花,就結不了籽了。”
月月笑道:“不摘就不摘,誰稀罕!”
宋高看着她嬌小的個子,跳的歡實,還和芸路是一樣的,讓人心裏疼惜不及,隔一會兒,宋高問道:“月兒,你在老家時都訂親了吧?”
月月回頭看了宋高一眼,忙轉過t頭去,臉上一片霞紅,說道:“宋大哥真是個壞人,問人家女孩兒這樣的事,看人家怎麽說出口呢。”
宋高亦是低頭一笑,看到她鞋上沾了許多泥,一雙石青色的鞋已經滿幫垢泥了,便說道:“月兒:,咱們回家吧,天也晚了……你看你鞋上,這麽大的人了,還淘氣哩。”
月月說道:“你看看你這個人,一會兒說人家像是要嫁人的姑娘,一會兒又說是個淘氣的孩子。哼!”
宋高說道:“罷了,我不叨叨你了,咱們回家吧。”說着兩人一前一後,一慢一快回去了。
月月到了家裏,把這幾天來做的一雙新鞋拿出來,說道:“宋大哥,我看你腳上那雙鞋都快磨壞了,我就給你做了一雙,你要是不嫌棄我做的不好,就換上吧。”
宋高說道:“欸……這怎麽好意思,還是讓大伯穿吧,我随便什麽都能湊合,大伯腿腳又不方便。”
那老人忙說道:“宋相公,你若是再推阻,就讓我們心裏不好受了……就讓我們父女滴水報恩吧。”
這邊說着話,月月早就把新鞋拿到宋高腳底了,在下面給他脫鞋。急得宋高忙道:“月兒放開手,我自己來吧,我腳臭,別熏到你。”
月月笑道:“不礙事,大哥的腳不臭。我給你試穿上。”
宋高也忙彎腰把鞋提上,腳掌在鞋裏拱了拱,十分舒服趁腳,便誇道:“沒想到你小小年紀,手活不賴,比我媳婦做的鞋好多了。”
真是早早晚晚,偏偏這個時候慧娥回來了,剛剛進門就聽到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