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歧路人撞家鄉客 卻說郭順娘拎着芸路那……

第57章 歧路人撞家鄉客 卻說郭順娘拎着芸路那……

卻說郭順娘拎着芸路那小家夥找上慧娥的家門, 不分皂白就把慧娥母子一頓誣賴。緊接上回。

慧娥聽了順娘的話,越發憎恨,說道:“住嘴!這是什麽沒天理, 沒由來的話,你空口白牙就說我們孩子偷你東西。”

郭順娘冷笑一聲, 把她閨女拉到跟前,說道:“來,來,來,你問問……他們一夥兒小孩捉迷藏, 我們小妮兒捂着眼, 把手一拿開, 镯子就不見,就只有你這畜牲在身邊,不是他偷的, 誰偷的?”

慧娥說道:“我再說一遍, 你嘴裏幹淨點, 再這麽罵人,別怪我動手……”

郭順娘說道:“咦!你還抖毛了要打人了。”她一邊說,一邊翻撩芸路的衣裳, 又道:“你看我找到镯子才好收拾你們娘倆!”

慧娥推搡, 說道:“別動手腳,吓到孩子,我在跟前兒不能問麽!”倆女人手下都用了勁, 胳膊骨頭相加,都心裏要報仇似的。

不一時沖出來一個小孩,說道:“不是芸路偷的镯子。”

郭順娘一愣, 說道:“你這個小妮兒,別搗亂,撒謊爛舌頭,不是他偷得,誰偷得?你見了!”

那小女孩對着郭順娘擠眉弄眼的,吐舌道:“是丫妹偷得。”

剛才一鬧,又把小段招過來,看着慧娥滿面通紅,又比以前瘦了許多,心裏也不大自在,對順娘說道:“一個手镯子,不是金也不是銀的,值得這麽鬧騰!”

順娘推了小段一下子,說道:“在你眼裏,什麽是值錢東西!金山銀山壓不死你呢!”

慧娥見有小孩子作證,便一了百了的心,喘定氣息不想看他們夫妻吵鬧,耳朵頭裏都是嗡嗡的聲音,便拉着芸路往家走。

郭順娘在她身後喬聲說道:“真是的喪門星,家裏家外都敗在你手裏……男人男人在外面私通,孩子孩子認太監當爹,當真惡心死了。”小段吓得拍腿,這娘們怎麽嘴就這麽放肆,忙上前捂住她的嘴。

慧娥一聽,渾身如針紮一樣,扭身過來,一巴掌劈臉摔過來,罵道:“我今兒讓你這狗嘴吃點響聲,才知道什麽人該咬什麽人不該咬!我孩子好好在學裏,讓你在這裏潑污水呢!”

郭順娘被打的火辣辣的,這也要追上來掐打,可恨小段怕鬧事就摟的緊,順娘便罵道:“你他娘的窮坯料子,還妄想考狀元!不撒泡尿照照,可村的人都知道那東西認了閹人老妖精做幹爹,你還爛好人,活該喪門星。”

Advertisement

慧娥越聽心裏越潰敗,那郭順娘口口聲聲說小鸠兒認賊作父!怪道真有這樣的事,是真是假?怎麽宋高沒提起過。當着這麽多孩子大人,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郭順娘生生被小段拖回家裏。

慧娥頭暈目眩的,覺得天旋地轉的,郭順娘說的不是真的!小鸠兒那孩子恁要面子的人,怎麽能做出這種傻事來?不是真的!慧娥頓時覺得天塌了一樣,忽然想起宋高曾說過,天塌了,他頂着。真是操的!

慧娥也是恨得牙癢癢,靠在牆上呆住了。

不一時,身邊過來一個姑娘,原來是李保甲的女兒李珠兒,她微微說道:“大娘,到家裏歇着去吧,別在這裏幹曬着。”

慧娥擡頭一看,方醒轉過來,跟着李珠兒回到家裏。慧娥看了李珠兒一眼,她亦是擰着眉毛,心結不開的樣子。

慧娥被李珠兒拉着往家裏來,回到家,慧娥問道:“好孩子,你和小鸠兒迄小一條心性。你對大娘說,郭順娘的說的話真不真?有沒有這會事?”

李珠兒吞吐道:“大娘,我哪裏知道,風地裏聽人這麽說,我心裏也幹着急呢。”

慧娥低頭想了一會子,說道:“你我也別在這裏瞎猜,咱們這就到鎮裏看看去。無風不起浪……這孩子從小也古怪,我去看看才放心。”

李珠兒也道:“這話說的是,我也陪你去。”

兩人商量定了,慧娥也撇下宋高擺下的爛攤子不管了,先去鎮裏看望小鸠兒。慧娥趕着牛車,拉着李珠兒,一路上緊趕慢趕,把牛屁股都打腫了似的,急得嗓子都冒煙了。

慧娥心裏想,我定要看個明明才完,我家的孩子做不出這樣的事。他能圖個啥?

慧娥到了鎮裏,先去學裏找了一遍,卻真沒有小鸠兒的身影。這下裏,慧娥和李珠兒都慌了,難不成傳言是真的?慧娥和李珠兒又一路打聽來到老太監的住處。

慧娥一看那層層疊疊的屋子,院子裏冒着參天的大樹,這宅子也有年頭了,街門關的緊緊的,有兩個人守着,旁邊開着小門。慧娥這才知道那老尼姑說的不假,這老太監也真是家財萬貫的。

慧娥和李珠兒先到門口打聽了打聽,那些家丁都張口說瞎話,說從來不知道這人,沒見過小鸠兒,更沒聽過。原來小鸠兒自從上次他爹上門找他來之後,他就命家丁們不許提他半個字,只當不認識。

慧娥心裏一時沒了底,這孩子可是瘋了!既不在學裏,也不在老太監這裏,也沒留下一點消息,可去哪兒找他。慧娥只是後悔,過年後這段時間只顧了娘家,疏忽家裏,宋高那個馬大哈,什麽都不管不顧的,孩子出了恁大的事,還沒事人一樣。

那家丁害怕慧娥她們倆在門口壞了事,就将她們趕到一邊去。慧娥還想不出什麽路數來,李珠兒先念了聲“阿彌陀佛!”又道:“總算沒在這裏就是好的,不然全村的罵名,他可擔着吧。”

慧娥瞅她一眼,幹笑了一聲,說道:“珠兒,咱們回去再從長計議吧……”

兩人正說套上牛車往家走,只見街東邊過來幾輛高大馬車,啪啦啪啦一路趕來,就停在老太監門口。慧娥稍動心思,和李珠兒藏在巷子口,要再看看是什麽人物。

這原來就是小鸠兒那一隊人馬。卻說那老太監買了洪魚村的大片良田,莊稼苗一棵不種,刻意讓它荒起來,再圈起來。如今召集了附近富豪鄉紳的纨绔子弟和小鸠兒一塊兒到裏面圈圍打獵。

如今小鸠兒吃穿不愁,又能恣意妄為,時常彙集地主土豪的公子哥們一起玩耍,還一年一年的讀什麽聖賢書啊!還種什麽地啊!還學什麽木匠啊!這韶華恰好,豈能空樽對月,要牢牢快活下去呢。

小鸠兒下了馬車,覺得一身疲憊,這下打獵,射到兩只野雞t,其中一只的彩羽足足有二尺長,一定要活着拔下來,獻給老伯父。後來跟上的幾個公子哥都過來給小鸠兒答腔。

小鸠兒被這樣衆星捧月似的,自然無不開心。忽然聽到一旁有人喊到“是小鸠兒麽!”

小鸠兒尋聲望去,只見是慧娥和李珠兒,鄉下的娘在塵風中一吹,面目竟然無比凄涼,鄉下的妹子也竟然是那麽庸常。小鸠兒這些日子見慣了風月場裏的姹紫嫣紅,對李珠兒竟感到一絲鄙夷。

小鸠兒此時刻恨不得死去,兩眼定直,嘴裏默默說道:“你們怎麽來了……”

慧娥亦是驚詫,頓時覺得一江春水倒流,十幾年來的心血都費了,如今罵也不是,打也不是了。慧娥鎮定起來,說道:“小鸠兒,你在這裏幹啥……你不是在學裏念書麽?”

小鸠兒說道:“娘,你……”還未說完,就被慧娥打斷道:“別喊我娘,我做不起,也不配做你的娘了。”

李珠兒亦在旁,梨花帶雨,發狠說道:“你怎麽變成這樣了,你也不怕肮髒,你把大娘的臉都丢盡了,把村裏的人的臉丢盡了。”

小鸠兒睜眼看了李珠兒一眼,說道:“你怎麽不替我說話,反倒煽火!”小鸠兒早也知道,既然做了這事,也是再不能轉頭了,遂又冷冷說道:“你們回去吧,我不回去了。”

慧娥從未如此灰心過,好好的一家子,怎麽比灰燼還容易四散呢,這才多長時間。慧娥拉着小鸠兒說道:“你給我回去,死也要回去。”

小鸠兒氣急敗壞,甩開手,說道:“再不會了。我爹心裏沒有我,只有你和芸路,我在他眼裏就是個廢物……你們一家子好好過吧……也別為我費心費力了。”他說着竟轉身要走了。

慧娥聽在耳裏,知道這不是一天的氣話,心內灰心意冷,怪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說了。

李珠兒從腰裏把原來那扳指拿出來,扔給小鸠兒,摔在地上,一跌兩瓣,說道:“誰要你的破扳指……我再也不理你了。”

小鸠兒回頭一下,想到事已至此,再也回不去了,還不如一了百了,遂匆匆忙忙往那宅裏走了。

當下慧娥和李珠兒站在風地裏半日,一個丢了兒子,一個丢了竹馬。惺惺的惜惺惺。

慧娥回到家裏,宋高已是在家了,見慧娥一臉呆怔。

宋高怯怯問道:“你這是怎麽了?蠟黃的臉蛋,病了?”

慧娥不由分說,快步前來,劈頭蓋臉打下去,罵道:“你這賤人,賊割一萬刀的混蛋!你瞎了眼,聾了耳!自家孩子都拐跑了,你還在家裏龌龌龊龊……要不是我回來去鎮裏看看,你還是那井底的青蛙哩。那小鸠兒跟着那老太監在一起了!”

宋高不敢還手,只抱着頭亂竄,聽到這話,一手擋開,說道:“扯淡!胡說!沒有的事……那時候我去鎮裏接他,也就是在老太監家裏做工哩!”

慧娥說道:“呃!真沒承想,你早知道都幹啥了!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還能錯到哪裏!你心裏都能擱點什麽東西哩!我還不知道你瞞着我什麽哩。”

宋高在慧娥面前也已經軟了半截,雙目呆呆的,說道:“不能,不能,他卻不是這樣的人呢。”

慧娥看他也難以預料此事,心中便慢慢沉定下來,說道:“你是一家之主,響堂堂的漢子。這時候該你出頭了。小鸠兒那孩子心裏怪你,你去找他吧,好好勸勸他,把他接回來。”

宋高聽了慧娥的話,騎着驢,忙往鎮裏趕去。

慧娥也是心亂如麻,娘家那邊稍微收腳,家裏還有兩個外客,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在家裏幹等着宋高,也是心急火燎。天快黑時,慧娥在櫃子裏找了兩套自己的好衣裳,又找了宋高兩套好衣裳,包好,揣了五兩銀子往磨坊來。

宋高救回的那父女倆還正待忙活着做飯,商量宋高喜歡吃什麽,做的是菠菜炖豆腐,又是排骨煨蘿蔔。

那姑娘月月一見慧娥來了,忙笑道:“欸,大嫂,正要到家裏請大哥和你吃飯哩。可巧就來了,快坐下,不知道可不可口。”

慧娥看了一眼矮桌上的飯菜,十分用心,不好意思笑了笑,說道:“老伯,妹子,你們吃。我給你們說點事。”

月月看慧娥包袱行囊的,隐約猜到,便說道:“大嫂有什麽為難吧。”

慧娥說道:“現如今家裏又出了一檔子不好的事兒,家裏家外都顧不得了。對老伯和妹子照顧也不周,這便是我們的不好。還好老伯的腿腳也利索了,也不枉我男人的一片好心。”慧娥把包袱交到月月手裏,說道:“我也不能再虛留二位了,這裏面是幾件衣服,還有五兩盤纏。你也別嫌多嫌少了,路上買點吃的什麽的。或是回鄉,或是再投親。以後再有空,過來逛逛也是好的。”

老伯吓得手忙腳亂的,說道:“這怎麽好,恩人有了難,我們怎麽能一走了之呢。你看看這春耕正是忙的時候,我們留下來,多少好幫幫忙啊。”

月月忙道:“說的也是啊,也讓我們和宋高大哥見個面再說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