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第 52 章

宋慧娘很吃驚, 她讓郭雲珠和郭青雉單獨聊聊,一來是想為她以後單獨見郭青雉做鋪墊——畢竟自己一個陌生人,上來就單獨見面, 告訴她“大齊快亡國了咱們聯手吧”, 聽起來非常不靠譜, 二來,也是感覺郭雲珠有點缺愛,希望她開心一下,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之喜。

她忍不住望向郭雲珠,脫口而出道:“謝謝,你一定是說了我很多好話吧?”

郭雲珠不禁想起阿母說的話——你這宋姐姐真就這麽好, 叫你三句都離不了?

如今回想起來, 提到宋慧娘的次數确實太多了, 但是宋慧娘怎麽知道的?

郭雲珠聲音微顫:“你、你你聽到了?”

宋慧娘卻以為她懷疑自己偷聽,忙道:“怎麽可能, 你去問蘭渝和清茶,我當時在和其他幾位小将軍說話, 在對面的偏殿,是不可能聽到的——我就是感覺……你肯定會說我的好話吧?”

宋慧娘替自己找補。

她眨巴着雙眸看着郭雲珠, 努力做出真誠的表情, 郭雲珠只覺得在這注目之中, 自己又開始發燙, 于是連忙扭開頭道:“快回宮去吧, 陛下也一定累了。”

宋錦書确實累了, 以至于半道就已經在轎攆上睡着, 侍從想去抱她進宮,她閉着眼睛不耐哭鬧, 直到宋慧娘将她抱起,在她耳邊低聲安慰,她才漸漸平靜下來。

想必是今天還是累着了。

宋慧娘便先抱着宋錦書進了寶華宮的寝殿,出來看見郭雲珠站于中庭,仰頭望着一邊的柿子樹,雖穿着隆重的華服,梳着繁瑣的發髻,但此時在午後陽光之下,那白皙薄透的肌膚,臉頰上被陽光曬得金黃的細小絨毛,還有纖細的挺拔的肩背,無不展現出一種少女的姿态。

似乎是聽到了宋慧娘的腳步聲,她扭過頭來,擡高手臂指着枝頭一只熟得發紅的柿子道:“看,柿子已經熟透了。”

枝葉蕭疏之間,那抹顏色更加嬌美。

宋慧娘一陣晃神,怔怔發呆,回過神來,郭雲珠已走到她面前,道:“咱們摘點柿子回去吃吧。”

這一刻,總覺得外物皆已抛卻,只剩眼前一人。

Advertisement

也只想回到屋內,煮一壺暖茶,吃幾只柿子。

……

不過關起門來喝茶,畢竟不能拯救十五年後就要亡國的大齊,等休息好了還是支棱起來,馬不停蹄處理着手上的事情。

在派大晟府的樂師去教導軍隊士兵新歌曲的同時,宋慧娘也在這些歌曲中隐藏了對大齊士兵新的要求,諸如忠君愛國,守護百姓,不能打架鬥毆坑蒙拐騙等道德标準,也隐藏在了歌詞之中。

郭青雉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潛移默化的厲害之處,某次路過軍營,聽見一群人喝酒賭博時吵起來,竟有人說:“歌裏都說了,團結是鐵,堅不可摧,你們這樣能團結麽?”

這* 群老兵痞大字不識一個,竟然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了。

于是下一次進宮見到郭雲珠的時候,郭青雉問了一句:“那些歌都是那個叫紅螺的歌伎寫的麽?”

郭雲珠猶豫了一下,說:“宋姐姐不說,但我覺得,好像是宋姐姐寫的,我看到她拿了一大疊稿子給紅螺大家的。”

“那許是她身邊的幕僚寫的。”

郭雲珠道:“她身邊的幕僚,誰?”

“你沒見過,那看來她還防着你呢。”

郭雲珠哭笑不得:“我們一個月中有半月的時間可以說是同吃同睡了,她若有幕僚,我怎麽會不知道,何總管曾經倒是和她走得近,但後來做了監軍,就也沒什麽聯系了,如今她身邊實在能說是幕僚的……三娘?”

“三娘可不會作曲,而且她是你妹妹,還能向着她?”

“那不就得了。”

郭青雉聽郭雲珠這馬不停蹄為宋慧娘辯解的樣子,深感哭笑不得,不禁道:“按你這麽說,這宋太後可真是個能人,我都想好好同她聊聊了。”

“有何不可,那便今日吧,我帶你去找她。”

于是郭青雉就在平章殿見到了宋慧娘。

她與郭雲珠一進殿,宋慧娘便站起來迎她們,只是手上還拿着一份折子和一杯茶水,顯然剛才是一邊喝茶一邊在看折子。

倒是勤勉。

但未免越權。

正這麽想着,宋慧娘對着郭雲珠道:“來得正好,要你複閱的折子我都整理出來了,其他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已叫人送回中書了。”

又看着郭青雉:“郭大将軍近來可安好,難得回齊都,可得好好玩玩逛逛。”

郭青雉道:“玩着呢,要不是每日都要上朝,末将可還得去遠一些的地方。”

宋慧娘笑道:“朝中總有諸多事務要處理,你可看了那些議和的條款,覺得如何,還有什麽要改進的地方?”

“沒關注啊,還沒商量完麽?”

“赤霞公主很有耐心,總是在讨價還價。”

郭青雉笑道:“她打仗習慣也這樣,敵退我進,遞進我退,難纏得很。”

“哦?我倒有些好奇,打仗的風格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性格麽?”

“自然可以……”

兩人聊起來,郭雲珠聽了一會兒,大約是想着還有折子沒看,很快就将折子搬到了隔壁去看,房間裏便只留下了宋慧娘和郭青雉,還有遠遠站着的花瓶般默默無聲的侍從們。

話題從朝中幾位将領的戰事風格很快過度到了近期的政事。

“……沒想到西南獠人真的心懷不臣之心,那姓孫的欽差挺厲害,三兩下分化了那幾個部族……”

“如此說來,當地豪族還比獠人難纏,若不是孫禹彤,都不知道每次派過去的知府都被收買了,甚至還有慘死的……”

“末将不太熟悉西南那邊的地勢,不好判斷,不過這種情況,像娘娘說的打游擊戰确實是不錯的辦法……”

“……娘娘的想法,是百年大計,只是古來多少聖賢,都想着計之百年千年,但往往十年就以看不出這些政策的本來面貌了……”

話至此,宋慧娘圖窮匕見:“那大将軍覺得,按照眼下的朝廷情況,大齊能有幾年國祚呢?”

郭青雉一愣,有些不自在道:“娘娘說笑,大齊自然萬年國運昌盛……”

“大将軍才說笑呢,昔年千古第一帝想要傳千世萬代,結果二世便亡了,從古至今,哪有萬年的國祚,大齊開國至現在已有兩百載,如今的狀況,與開國時已大為不同,這事一眼便可知,何必遮遮掩掩。”

“娘娘是指何時?”

宋慧娘伸出五指:“土地兼并,官僚腐敗,邊境動蕩,稅收混亂……”

她每說一句就并攏一根手指,最後一根小指時卻停止了,只望着郭青雉不說話,郭青雉嘆了口氣,幫她接上了:“軍隊軍制?”

宋慧娘含笑将雙手交握攏在袖中:“将軍果然耳聰目明。”

郭青雉哼了一下:“總算沒老眼昏花。”

這宋太後可不是只懂些小花招呢。

但她接下來的話,更是如利劍般叫人一寒——

“我卻敢說,繼續如此,大齊未必能有十五年國祚了。”

“宋太後,言過了吧!”

“是我言過其實,還是大将軍心存僥幸,若維持現狀,大約十五年後,确實能見真章了。”

……

郭雲珠本在隔壁伏案苦讀,突然聽見郭青雉提高聲音叫了聲“宋太後”,便鄹然擡起頭來,有些緊張地望向了隔壁。

聲音卻又低下去了。

她疑心是阿母與宋慧娘起了争執,猶豫了片刻,還是站起來走到了門口,推開門往裏面看。

卻見宋慧娘和郭青雉低聲耳語,不知說了什麽,郭青雉臉色難看,拂袖要走。

一擡頭,便看見了門縫之間的郭雲珠。

郭青雉忙收斂神情,放平聲音:“雲珠回來了,可是折子看完了?”

宋慧娘也看見了,笑看着她道:“怎麽了,是有話要說麽?”

郭雲珠便道:“只是突然想起,西域進貢了上好的葡萄酒,阿母晚上可要留下來用膳,順便小酌一杯?”

郭青雉搖頭:“不用了,我已有約。”

又扭頭望向宋慧娘:“宋太後說要統一練兵,我也得看看你練兵的能力,可別是紙上談兵。”

宋慧娘直視郭青雉:“大将軍就借我三千兵,讓我先練練就是了。”

郭青雉冷哼一聲:“別說是借,天下兵馬,自然都是陛下的,陛下說要練兵,難道我還能拒絕?”

宋慧娘了然稱是:“自然,是陛下想要練兵。”

說到這,郭青雉已出了平章殿,郭雲珠以為郭青雉生了氣,忙追出去,走到對方身側,卻見郭青雉臉上沒有怒容,只是微皺着眉頭,流露出沉思的表情。

郭雲珠問她:“阿母,到底是怎麽了?”

郭青雉便問:“雲珠,在你看來,大齊還有幾年國祚?”

郭雲珠吓了一跳:“怎麽突然問這個問題,如今雖北境和西南都有些不安寧,但也都平穩了,還有什麽別的事麽?”

“一顆大樹若是倒塌,不會是因為風吹雨打,而是內部的蛀蟲。”

“女兒知道,千裏之堤毀于蟻穴。”

郭青雉緊緊盯着她看,半晌苦笑:“不,你不知道,知道這句話和真知道了這個道理,是不一樣的。”

從前郭雲珠定是不服,但如今和宋慧娘相處久了,也知道自己對很多事确實是一知半解,便只發問:“朝廷雖有些問題,但總不至于到了強弩之末吧?”

郭青雉卻不回答,只喃喃自語:“是啊,是啊,越是參天巨木,在它徹底坍塌之前,越是看不出其中的問題,因為太大,太大了。”

郭雲珠心中驚疑不定,不知道宋慧娘和郭青雉到底說了什麽,卻也隐約有些猜測。

但直到将郭青雉送出宮門,對方都沒有再說什麽,郭雲珠只好折回去問宋慧娘。

宋慧娘回答得幹脆:“沒說什麽呢,只是說,希望以後所有高級軍官将領都要來中央接受教育和任職一段時間,還有一種新的練兵方法想和郭将軍交流一下……”

“哦,對,還有一件,我跟郭将軍說,大齊還有十五年就要亡國了。”

郭雲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