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雨細風輕煙草軟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雨細風輕煙草軟
容從錦的養胎生活可以說是平淡如水, 樹影映在庭院細沙白石的地面上轉了一圈又一圈,自暑熱褪去時容從錦的孕期反應大致消除了,這讓容從錦微松了一口氣, 他自認體質稍弱, 但心性堅韌是一等一的要強, 不過每日吐三回, 每日總是恹恹的也是折磨。秋日涼爽宜人的微風扯落枝梢第一片轉黃的樹葉時,望京的回信也到了。
顧昭向來不對他隐瞞任何事,容從錦單手撫着隆起的小腹, 看顧昭拿琺琅銀刀拆了信封,坐到他身邊與他一同讀信。
太後照例關心了他們一番, 聽說王妃有孕又加了不少滋補身體的藥材随每年的賞賜送來, 又特意安排了兩個有經驗的嬷嬷和禦醫過來, 又叮囑顧昭, 皇帝已有兩子,你也是要做父親的人了, 要穩重懂事, 善待王妃雲雲…
永泰帝的回複相較于太後就簡短多了, 朝政上的事朕自有分寸, 你不用管,在建州有任何需要盡管告訴朕。
“皇嫂怎麽樣了?”顧昭把母後寄來的兩頁信紙和皇兄的一頁信紙抖了兩下, 又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 想從字縫裏再瞧出些什麽, 最後一撅嘴糾結道, “本王得寫信詢問。”
“王爺算了吧。”容從錦按住他手腕勸道。
“可是…”
“這是陛下的家事,我們多問了幾句已是僭越了。”容從錦蹙眉道。
上次顧昭寫給永泰帝的信他就覺得不妥,只是他們有兄弟之情, 顧昭又一向待人親厚,別人對他好一分他一定會記着還十分的,容從錦一向最鐘愛他這一點,知道即便成功阻攔顧昭為皇後說清,也會讓顧昭郁郁不樂,索性讓他對永泰帝直言,全了皇後多年來對顧昭的回護情分。
顧昭将手放在王妃的小腹上靜了片刻,低聲道:“本王擔心…皇嫂。”
容從錦沉默了,這次太後和永泰帝的信裏都沒提到關于皇後的只字片語,卻更令人擔憂皇後的處境了,在後宮中即便是貴為皇後,若是家族失勢夫妻失和,也是一朝傾覆。
這條懸在兩座山峰間的鐵絲,邵氏能走到什麽時候誰也說不準,本朝的皇後可不好做啊。
“王爺不用擔心,陛下和皇後多年感情甚篤,一點小事不會沖散的。”容從錦安撫道。
“嗯。”顧昭想了想自己和王妃的感情,以己度人就是那柳惠妃再美也是連自己的王妃的一個小手指都比不上的,皇兄跟皇嫂生氣個一兩日,時間久了還是會想起皇嫂的好,以己度人顧昭心頭籠罩着的淡淡擔憂很快散去了。
容從錦卻想深了一層,顧昭沒留意到太後的信裏提到皇上已有“兩子”,那就是說柳惠妃也誕下一子,本朝誕育皇子晉封位份是不成文的規矩,妃位以上的晉封即使是偏遠如建州也是能收到消息的,但柳惠妃遲遲沒有晉封,是皇帝想跟皇後示好,不再給柳惠妃晉封,還是…
Advertisement
容從錦心頭一跳,不敢再想下去。
“皇兄給你也寫了信。”顧昭伺候着王妃茶水點心,忙了一圈随手把玩着灑金信封,忽然覺得裏面有什麽東西,倒出來一看不由展顏笑道。
“給我的信?“容從錦放在自己小腹上的手不由自主的猛地一緊,先是不解,随即謹慎的接過信箋。
這封信說是信都擡舉了,只有短短幾行,容從錦嘴角微微抽搐,看得出來永泰帝國事繁忙已經沒有心思應付他了。
總結一下就是允許海運,海運所需款項自行籌措,虧了王府承擔,賺錢納入建州稅款。
“是海運的事啊。”顧昭還記得這件事,打了個哈欠道,“皇兄準了麽?”
“嗯。”容從錦小心的收起信,不日聖旨就會下來,這件事算是得到了陛下的允準,不過海運所需的本金不小,盈虧自負恐怕得動用王府的銀兩。
“王爺,王府做這筆買賣,我的嫁妝恐怕不夠,可能還要王府出一些銀兩。”容從錦很快在心裏算了帳。
“不用從錦的嫁妝,王府出。”顧昭大手一揮豪爽道。
“我也沒做過海運的生意,不知道能不能成。”容從錦道。
“用王府的錢。”
“王府的銀兩都是王妃的。”顧昭想了想補充道,“嫁妝也是王妃的。”
容從錦忍俊不禁,打趣道:“那王爺呢。”
“本王也是王妃的啊。”顧昭連一個磕巴都沒打的流暢道。
夫妻間分什麽你我,連他都屬于王妃,這樣就不用擔心銀兩的問題了,顧昭計劃通,覺得自己智慧明達,才高八鬥。
“若是賠了,王爺不能怨我。”容從錦笑道。
“随便賠。”顧昭又把侍女新送上來的盛着水果的豆粉汝窯盤推到容從錦手邊,看容從錦吃了些水果才展開笑容,一對星眸裏盛滿了笑意,他對銀兩沒有興趣,大有只要王妃高興花錢砸水花也也可以的縱容模樣。
*
淺藍色的天空倒映着澄澈的一個個水塘,微風吹拂成熟的稻浪低伏,發出沙沙的輕響。
今年的收成很好,農田裏收割水稻的農戶即便彎着腰一整天,但只要摸到比往年更加飽滿沉甸甸的麥穗,心裏也是難掩歡喜的。
“爹,早點回來今天家裏炖肉。”穿着簇新衣裳的小孩在田壟邊喊了一聲,往常滿村亂跑撒瘋似的孩子也珍惜身上的新衣裳,甚至不肯蹲下生怕沾上泥巴,喊完就一溜煙的跑了。
地裏的漢子哭笑不得,只能在背後教訓一句,不難為孩子高興,往年即便是過年家裏也難得一人做一身新衣裳,吃幾次炖肉,哪像現在似的還沒到年下,村裏家家戶戶就常飄出肉香。
建州水稻成熟快,一年能收三茬,開始時觀望着的不敢用官府推行新方法種地的村民,在看到同村人的收成也連忙重新翻地施肥。家裏的婆娘養蠶缫絲,官府統一往附近州府出售。家家戶戶都有了存銀。手裏有了銀子,面上也就多了些笑容。
靠耕種生活的百姓是很質樸的,他們不在乎建州換了肅王爺掌權,也不在乎實際的掌權者是王妃,他們唯一在意的自己的生活。
因為想要活下去就已經用盡了全力。
肅王妃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那麽他就是整個建州的恩人,誰敢彈劾王妃幹政就是跟建州百姓過不去。
水稻收完後,建州安撫使來訪。
“禀王妃,本季收稻九千石,收素絹、素綢六千匹,替百姓銷往附近州府的的素絹一共五千匹,其中不乏精美樣式,賬上一共收回三萬銀兩。”建州安撫使于柏高興得胡子一抖,“臣已經安排下面的人下發銀兩了,絕不會有人從中謀利。”
“嗯。”容從錦颔首,仔細看着手裏的細賬。
“還有一事。”于柏頓了頓,“幾個夷族族長都向建州官府上書,希望下次征徭役修路時,能把夷族通往建州官道的道路也修好。”
容從錦點了點頭,繼續垂頭看賬。
于柏自認是地方官,最清楚建州情形,忍不住提醒道,“王妃,這些夷族最是可惡,地處貧瘠,向來稅款、糧食都收不上來,每次遇到荒年的時候竟然還膽大包天敢向周邊村落劫掠…向他們征兵、征徭役更是從來了無音訊。”
“要我說,就不必理會他們。”建州官府剛有了些銀兩,于柏心中還有好幾處要改善建州百姓生活的設施要辦,這些都需要銀兩,他哪裏舍得去給這些夷族。
“算過投入麽?”
“還沒有。”于柏一怔,聽王妃的口吻竟是要給這些夷族撥款,他心中不解但是肅王妃甚有威嚴,他不敢怠慢想了想回道,“總不會少于這個數。”
于柏手掌攤開,翻了一番。
“把申請通路的夷族名單記下來,盡快把細帳遞上來到王府支銀子吧。”容從錦合上賬本,輕啜茶面,“等農閑的時候就征徭役——同征夷族徭役,讓他們去修路。”
“是。”于柏知道王妃有了決斷就不會更改,只能按下心中疑惑。
容從錦懷有身孕,精神不濟,以往此時于柏就該告退了,這次卻猶豫了一下,“王妃…建州知州、同知等人府上的女眷想來拜會王妃。”
“大人怎麽理會起這樣的事了?”容從錦啞然失笑。
“建州知州的夫人求到臣夫人那裏…“于柏尴尬的無可複加,連連擺手,半白的胡須底下膚色慢慢變紅。
向來封地的王妃都是跟當地的官府官員女眷來往密切,這些女眷本來也做好了奉承王妃的準備,肅王妃卻不走尋常路的只抓着建州的政務、銀兩、民計民生,倒是把這些女眷晾到了一邊
肅王聖眷深厚,肅王府眼見着将整個建州治理得蒸蒸日上,這些官員見了卻不能和肅王妃攀上一絲私交,如何不急?
“過幾日辦個流觞宴,請諸位夫人一聚。”于柏頗有幾分老好人的性格,容從錦沒再難為他笑着道。
再說他也有自己的心思,碧桃和扶桐已出落得清雅動人,這些夫人手裏掌握着建州地方勢力,最熟悉建州情況,若能找個沉穩可靠的名門家族旁嗣,再給碧桃和扶桐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不見得比不上望京的富庶。
容從錦心裏有這些念頭,一邊留意着望京動向給定遠侯府寫了信,一邊強打精神請女眷入府。
他心思缜密,往往事情未成前絕不對旁人露出一絲口風,但顧昭卻是個例外,他跟碧桃和扶桐感情深,若是兩個都要成婚了,容從錦擔心顧昭失落,只能提前跟他稍提了提,讓他有個心裏準備。
”什麽?“顧昭果然大吃一驚,叫道,“成婚?!”
“王爺小聲些。”容從錦穿着中衣,坐起身拉住顧昭,嗔道,“仔細姑娘家的清譽。”
“…怎麽就要成婚了呢。”顧昭惶惶然的盤膝坐在床上,糾結道,“小樂子都沒有成親。”
“他是太監呀。”容從錦無奈道。
顧昭仰面倒在床上,不再言語了,容從錦慢慢俯身靠在他懷中,顧昭手掌輕撫着容從錦的青絲,半晌悶聲道,“本王舍不得碧桃和扶桐。”
顧昭沒什麽朋友,所以他很珍惜身邊的人,碧桃和扶桐名為侍女,對他的關心和照顧卻遠超過侍女道限度,是拿他當家人一樣照顧着的。旁人對顧昭的惡意或許顧昭不清楚,但是他對善意的感知卻非常清楚,因此不舍兩人離開。
“若是她們在建州成婚,以後也常能到王府陪伴王爺的。”容從錦不忍勸道。
顧昭沉默不語,他早就知道一個道理,世上的任何事都不會随着他的意志轉變,即便他是天潢貴胄,也只能接受。
“王爺要是舍不得她們,或許讓碧桃和扶桐再留幾年…”容從錦看不得顧昭難過,無奈轉口。
韶華易逝,碧桃和扶桐一年大似一年,再留下去就要耽誤她們的年華了,容從錦內心糾結。
“不必。”顧昭打斷他,本王要見見他。”
“見誰?”
”碧桃和扶桐要嫁給誰,本王就要見誰。”顧昭道。
“成婚時,王爺自然能見到。”容從錦好笑道。
顧昭卻在這件事上極為堅決,無論容從錦如何規勸,都不肯改變主意。
…
這就是為什麽女眷聚會上,顧昭卻出現的理由了。
流觞宴上,一衆女眷見到忽然出現的王爺,慌亂一陣後重拾禮儀,連忙給王爺行禮。
侍女早就立起屏風,将官員女眷攜來的閨閣女子擋在屏風後。
容從錦一一向顧昭介紹了席上的官員眷屬。
顧昭以難得的審視、嚴苛的目光打量着這些女眷,直看得她們笑容僵硬才略微颔首。
她們中或許就有碧桃和扶桐的歸屬,顧昭多了些娘家人的心思,總是看她們不太滿意。
容從錦又是無奈又是感嘆,但很快,容從錦就意識到失策的人是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