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丢字

28章第二十八章 丢字

黃先生說話時雖然看着趙婉芝,可話卻是對着崔如英說的,“不管從前讀過還是未讀過,只要肯用功就好。”

崔如英笑着道:“先生說得是,學生記下了。學生也相信笨鳥先飛,勤能補拙。”

黃先生眼中帶了幾分贊許,不卑不亢,沒有因為自己家世羞愧,性子不錯。

黃先生道:“這說得不錯,你是聽誰說的?”

崔如英道:“是聽三娘子說的,三娘子說女兒家讀書可以明事理,倒也沒說奶娘的女兒就不能讀,所以我才來了。”

黃先生點點頭,“的确如此,快坐下吧。”

趙婉芝的笑都有些挂不住了,她沒想到黃先生會誇崔如英,她沒想到崔如英才七歲,就這般伶牙俐齒,她笑了笑,“如此便是最好,倒是我多操心了。玉娴這兒還望先生多費心,沒什麽事兒我就回去了。”

黃先生點了點頭,趙婉芝這才離去,轉頭的瞬間,她臉上笑容半點不剩。身後丫鬟悄然跟着,趙婉芝眼中透着幾分冷然。

回燕寧堂的路上,她不禁想,這市井出身就是好,只要肯用功,那就能得先生誇贊。不像她家玉娴,才五歲大,背了那麽多首詩才得公爹一句不錯。

全怪三房。

趙婉芝心裏怄着氣,三房生了兒子,侯爺看重,她便讓自己兒子在學業上用功,更悉心教導女兒,力求侯爺能高看一眼。

誰知三房竟然想出這麽個主意,把奶娘女兒送來學堂。

真是腰杆子硬了,從前不顯山露水,現在看,陸雲蓁當真不是什麽好相與的。

趙婉芝可不覺得陸雲蓁是因為一時心善才力薦一個奶娘的女兒來侯府學堂,陸雲蓁這麽做藏了壞心!

楚玉璋年歲尚小,還沒滿呢月,自然什麽都做不了,想争爵位單靠一個兒子不行,這會兒侯爺高興,時間久了那也就是個孩子。侯爺如今歲數也大了,看重兒子,也看重孫子。長房長孫今年十四歲,若是得力,誰會再等十四年等三房兒子長大。

Advertisement

等陸雲蓁兒子啓蒙那得幾年後,到時軒哥兒都成親了,現在想争,總得借點東西才行。

所以這丫頭就是個很好的引子,外人看,她陸三娘子善良大度,對奶娘的女兒都格外疼惜,是個寬容良善之人。

這名聲不就好了。

一個寬容的當家主母,總好過小心眼事多的。

可對趙婉芝來說,她的女兒啓蒙是跟一個上不得臺面的奶娘女兒一塊兒,日後說出去也讓別人笑話。

就算她也裝得良善不計較此事,可日後呢。

如果崔家那丫頭學業不精,那就是理所當然,畢竟出身擺在那兒了,家中父母大字不識,哪來的機會念書,還指望她讀多好嗎?

就如今日黃先生誇贊一般,一個七歲大的孩子,知道用功就能誇,她的女兒背詩難道沒有用功嗎。

若是真像黃先生所說功課不錯,那又該怎麽辦,外人會誇她陸雲蓁慧眼識珠,要不然這丫頭只能在巷子裏待一輩子,是菩薩是恩人。

說大房只會說楚玉娴一個世家出身的貴女,竟然比不過一個奶娘的女兒,說出去倒讓人笑話。

趙婉芝哪裏能咽下這口氣。

至于二房那邊,本來楚玉珠就屁都不會,陸雲蓁送去一個一起讀書,孫惠茹怕是早盼着這天。

不管崔如英讀得好還是讀得差,二房都不吃虧。

讀好了三房得臉,總之二房沒有兒子,二爺官位也不如三爺高,親兄弟一母同胞,一直都依附着。

讀得不好,正好有人給楚玉珠墊底。

趙婉芝不願意崔如英來讀書,她得想想法子,把她從學堂趕出去。至于會不會覺得一個大人對孩子出手太過殘忍,她可不覺得。

若不依靠侯府,那丫頭能讀書嗎?本來就該在巷子裏好生待着,非來侯府作什麽。

她只是想讓崔家丫頭哪裏來的回哪裏去,不是所有麻雀都能飛上枝頭變鳳凰的。

*

今兒楚玉珠的位置這會兒依舊沒人,到了時辰黃先生開始上課了,估計楚玉珠又來晚了。

黃先生先檢查完楚玉娴昨兒的作業,然後繼續教《三字經》。

《三字經》全文一千餘字,因為楚玉娴早學過,崔如英記得也快,黃先生教書的速度不知不覺就快了。

黃先生并非為崔如英說話,他是能瞧出她在用功。

站着也能一清二楚地看見,楚玉娴會偶爾出神,但崔如英不同,不曾走過神。

黃先生有時也感嘆天分一事,楚玉娴學過他能看出,自然也能看出崔如英沒學過,字都不認識,可是記得很快。

崔如英一上午都在背書認字寫字,她也感嘆,新腦袋就是好使。

而且她從前看過各種學習視頻,知道好多學習方法,加上這個腦子真的好用,現在說是過目不忘也不為過。

一上午很快就過完了,楚玉娴覺得腦子裏滿滿登登的,看了眼後頭過來的楚玉珠,一下課就跑得飛快,而崔如英沒動,伏在書案前寫字。

崔如英想把今日留的字寫完再回燕歸堂,學堂的坐墊舒服,桌子也寬敞,燕歸堂的那張桌子多是吃飯用。

楚玉娴收拾得慢,放一樣東西就擡頭看崔如英一眼,等了一會兒崔如英也沒動,便道:“崔小娘子!”

崔如英擡起頭來,“楚小娘子,你可有事?”

楚玉娴問道:“都下課了,你怎麽不回去?”

崔如英:“我想把作業寫完再回去,時辰還早,也不急。”

楚玉娴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你慢慢寫吧。”

她看見崔如英寫的字了,并不好看,比她差得遠呢,這她就放心了。

楚玉娴讨厭崔如英是理所應當的,明明該她啓蒙,三嬸母卻借她的由頭把奶娘的女兒塞了進來。

不過楚玉娴還記着趙婉芝的囑咐,在外面面子要做足,就算她讨厭崔如英,面上也不能顯出來。

一來會掃祖母的面子,這是祖母點過頭的。二來讨厭一個人,顯在臉上,別人能看不出來嗎,還顯得自己小氣。

楚玉珠是大小姐脾氣,楚玉娴年紀小兩歲,做妹妹的比姐姐還娴靜溫婉,這樣才得侯爺夫人喜歡。

楚玉娴回了燕寧堂,學堂變得十分寂靜。

屋外太陽高挂,院子裏的桂花樹被曬得綠油油的,偶爾傳來幾聲鳥叫,春風和煦,暖人得很。

學堂裏沒別人,崔如英寫完了一張大字,又寫了一張。

還是後寫的放學堂陰幹,前頭寫的那張幹透了,她就給折好帶了回去。

回到燕歸堂,田娘子還在睡着,崔如英動靜很輕,等吃過飯,把《三字經》又看了一遍。

這才上第二日課,還有三日呢。

半日不好回家,閑着也是閑着,崔如英打算先把《三字經》背會,多練練字。

以往光待着,這會兒有點事做,她還挺高興的。

明兒就能練字帖了,該多認識些字的。

傍晚許娘子跟田娘子換了班,回來聽女兒背了新的詩文,又看了她寫的字,眉眼中是化不開的溫柔笑意。

她還怕女兒三分鐘的熱度,還好。

許娘子道:“這個字好看,這個也不錯。”

這一年多時日,希望女兒多學些。

許娘子是沒想過以後的,一年多璋哥兒就該斷奶了,她離開侯府,崔如英自然也離開。

崔如英道:“娘,我是看着前頭寫的不太好,力道就不一樣了,每寫一個字,我都會看前面的。”

許娘子道:“這不就和包包子一樣嗎,挺好,這樣也知道哪裏不成。”

崔如英:“娘你說得可太對了,讀書可真好,這回回家,我和爹去看看鋪子,到時生意穩當,大哥也能去讀書了。”

許娘子點了點頭,“嗯,你也好好讀。”

這一連上到初九,初七初八連着兩日下雨,這兩日楚玉珠都沒來上課。

楚玉娴初七沒過來,但初八來了,崔如英不怕雨,黃先生住那麽遠都過來,她就在燕歸堂,自然也能過來。

初九這日天放晴了,崔如英還挺高興的,本來怕一直下雨回不了家,還好今日是個晴天,早上她已和李嬷嬷說了下午要回家,等後日下午再回來。

回去幫幫忙,也看看別人家生意怎麽做,若是來得及,還能看看出租的鋪子。

而且這幾日她已經會背《三字經》了,字都能認得,初七黃先生送了她字帖,她日日練,這字已小有進益。

讀書不費勁兒,還能回家,崔如英自然歡喜。

她今兒來得早,坐下後打算掏出書來看看,可剛坐下,她發現昨兒後寫的那張大字不見了。

崔如英每次回去之前都會關窗,不過都在府中,學堂也沒貴重東西,所以不會鎖門,可她也會把門帶上。

難不成是掉到地上了?

她站起來繞着書案走了一圈,可還是沒找到,一張紙而已,她當時還用鎮紙壓着,怎麽可能不見了?

沒有風,這紙她每日都放,總不會被人拿走吧,可又不是什麽名家字畫,她一個剛學寫字的人寫的大字,一篇就那一個,誰稀罕。

在屋裏繞着走了一圈,崔如英還是沒找到。

楚玉珠的東西還放着沒收拾,楚玉娴桌上也有筆墨書紙這些,可是別人的崔如英也不好翻動。

實在找不到,崔如英就不找了,反正她寫了兩張,一張丢了還有一張呢。

辰時二刻,盡管楚玉珠不在,黃先生還是準時上課了。

每日上課,黃先生都會先檢查學生們的作業,字寫得好不好,哪個字哪一筆不對,都會指出來。

也就初六那天崔如英來得早,黃先生提前看了。

楚玉娴先拿出來的,“請先生指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