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回家
29章第二十九章 回家
黃先生一個一個看過去,看完點了點頭,“不錯,你如今還小,手綿軟些,後面勁大了下筆要用力,不過也不必急。”
楚玉娴點了點頭,“先生說得是,學生記下了。”
黃先生往崔如英那邊走,楚玉娴一邊收字一邊向那邊看。
她不解地看着崔如英拿出了一張大字,然後由先生指點,等指點過後黃先生又開始講學。
《三字經》學完了,黃先生開始講《千字文》,也慢慢教一些簡單的詩詞。
直到下課了,楚玉娴依舊不解,崔如英是哪兒來的作業,她怎麽可能拿得出來呢。
下了課,楚玉娴看了一會兒,崔如英依舊在那兒寫。
她沒法子也只能先回去。
崔如英寫完兩張大字,把後寫的一張依舊用鎮紙壓上了。這回壓得緊,不可能被風吹走,若有人經過,也不會不小心帶走。
她只是懷疑有人拿了她的字,若這回的字也丢了,那必然是有人拿的。
至于誰拿的,楚玉珠連學都懶得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自然不可能是她。
回燕歸堂放好東西,等吃過中午飯後,崔如英又跟李嬷嬷說了聲,打算一會兒回家。
李嬷嬷道:“先等等,錦月一會兒去城南辦事兒,順帶捎上你,給你送回去,也省着走那麽遠了。”
不是特意送,順帶而已,崔如英就點了點頭,“那也有勞了,我在這兒等會兒錦月姐姐吧。”
錦月是陸雲蓁的陪嫁丫鬟,平日也負責打理陸雲蓁的陪嫁莊子和鋪子,今兒出門就是辦這些事。
Advertisement
崔如英不知,也沒多問,她年紀雖小,也有童言無忌這一說,可問得過多惹人煩,乖巧坐了一路車,辭謝之後便直接回家了。
城南這片巷子還和以往一樣,巷口坐着不少婆婆,聚在一塊兒說話。
還是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家,崔如英下了馬車就往家裏跑。
巷口的婆子還打趣,“三丫回來啦。”
崔如英腳步沒停,“是呀,婆婆我先回家啦。”
自打崔如英去侯府後,多是兩三日就回家一次,這還是頭一回隔了六七日才回來。
崔如英還真挺想家的。
跑進崔家那條巷子,她才停下,平複了下呼吸慢慢走。
到家看見崔大山正往外走,趕緊喊了聲爹,“爹!你上哪兒去?”
崔大山是算着女兒回來的日子,就是今天。今兒早上收攤還割了一塊兒肉回來,還省着女兒回來再去買。
一大塊五花肉,四斤重呢,就是不知道咋做。
崔大山這些日子也買過一次肉,跟着韭菜包了回餃子,還炒了次雞蛋,放這幾年,算是家裏頂好的飯菜了。
上午,崔大山還望巷口望了兩遍,還被坐在一起的大娘們打趣了番,“今兒許娘子回來呀。”
崔大山撓撓頭,“我們家三丫興回來,我瞅瞅。”
“三丫也跟着去了呀,那可了不得。”
崔大山道:“那人家和善,三丫是胡鬧。”
崔如英去讀書的事兒,被崔大山悶在了心裏,還叮囑家裏孩子別往外說。家家戶戶住在一起,也能看出崔家日子好起來了。
有些人見不得別人日子好,還有包子攤兒,萬一有人使壞就不好了,家裏的好事兒崔大山不想往外說。
上午沒等到,下午吃過中午飯又出來看了看,崔大山閑不住,想着女兒要回來覺都沒睡,出去看看然後在院子裏忙活,洗了雞籠,拔了院子裏的草,裏裏外外也都打掃了。
忙活一會兒又出去看看,結果還沒出院門,就見女兒挎着個小包裹,從大門進來。
崔大山上下看看女兒,道:“正想看看你啥時候回來呢,瞅着高了點兒,還白了呢。”
崔如英:“就幾天沒見,哪兒有那麽邪乎,今兒不下雨我肯定回來,上午上完課我吃了個飯就回來了,趕上三娘子身邊的丫鬟來城南辦事兒,還搭了馬車。”
崔大山:“人還在不,給拿點兒東西去。”
崔如英笑着道:“早走了,這回是順路。爹,我帶回來了點心,還有羊奶。這天熱,都是早上有羊奶,再熱點恐怕帶不了了,帶回來該壞了。”
崔大山接過崔如英的包裹,“說了不讓把侯府東西帶回來……奶也不用,六丫早晚喝一頓,這都兩個月了,米糊糊蛋羹吃得香,讓你娘別擔心。”
崔如英道:“我吃不完不拿回來也放壞了,爹你放心,不會跟人要東西,我也幫着做事兒呢,三娘子胃口不好,我做些包子吃食,不白吃人家東西。”
崔大山點點頭,“在別人家裏勤快點兒。”
有丫鬟也是,畢竟是住在別人家裏,還是那麽一大家,勤快點招人喜歡。
別的他就不多囑咐了,這個女兒懂事兒,也比他和許娘子還會辦事兒。
屋裏二丫聽見動靜也出來了,見到妹妹笑了笑,“回來了,上學累不累?”
崔如英:“還好,每日只上半天,不算累。二姐我帶了點心回來,你快嘗嘗。大哥他們呢?”
二丫聲音壓低了些,“大哥在睡覺呢,四郎五郎出去玩了。”
年紀小的孩子貪玩兒不怕累,吃完飯就溜出去了。現在也知道只要把家裏雞喂好就行,哪怕崔如英回來也給他們留吃的,勤快得很。
崔如英道:“那你先吃。”
二丫點了點頭,擱以前她絕對不會先吃,但是妹妹做菜先給她嘗,點心妹妹也塞自己嘴裏,反正多呢,先吃就先吃。
盡管吃過中午飯了,二丫還是先嘗了一塊兒。
崔如英這回帶回來三小包點心,還有瓶羊奶。
二丫只是随便開了一包,吃到嘴裏竟然是鹹的,低頭一看,裏頭還有餡料,不似以前吃過的。
二丫道:“還挺新奇,我只以為只有包子餃子餡餅能做鹹的,沒想到點心也能。”
崔如英道:“什麽都分甜的鹹的呢,街頭賣的豆腐腦,咱們這邊吃鹹的,可還有甜的呢。”
還有鹹甜雜在一塊兒的,都好吃。
崔如英中午在燕歸堂吃過了,坐馬車回來不費力氣,現在也不餓,把東西放好問崔大山啥時候包包子,“我娘還跟我說了個事兒,一邊包包子一邊說吧。”
崔大山心裏還有些緊張,“啥事兒啊?”
崔如英不由一笑,“瞧你緊張的,是好事兒,娘讓我和爹白日有空的時候去看看,看街上都有哪家往外租鋪子的,咱家有包子攤,現在生意穩妥,可陰天下雨就出不了攤,等以後天冷天熱的,也怕生意不好,所以想趁現在生意好租個鋪子,日後也能多上些菜品。”
崔大山一愣,二丫本來在舀面準備和面的,聞言也愣住了,“鋪子?咱們家?”
跟許娘子還要解釋說一大通,連哄帶吓唬的,但跟崔大山啥都不用說,崔如英道:“這是娘說的。”
崔大山點了點頭,“成,有空我跟你去看看。”
崔如英就知道,崔大山聽許娘子的,只要許娘子沒話說,他就沒話說。
她把肉拿出來準備剁餡兒,一看家裏有兩塊肉,一邊是留着做餡兒的豬皮和前腿肉,還有一塊漂亮的五花,看着三四斤重。
崔如英問道:“咋還有肉?”
崔大山:“這不想着你回來了,家裏吃點好的嗎。”
崔如英皺了皺眉,道:“你們自己在家吃就是,何必等着我。”
崔大山:“正趕上一塊兒了,前些天包了頓餃子,昨兒和前天下雨也沒出攤兒,家還炒雞蛋吃了呢,你不在的時候我們吃的不差。”
剛開始還會吃肉那天把包子賣光,現在就不會想着,今兒沒賺錢,随便糊弄着吃了。
崔如英這才點點頭,把五花肉掂起來,這塊兒肉好看,形狀極其标準,她道:“要不然爹你和二姐做包子,我做晚飯,等你們回來吃?”
要是有空,她也包包子。
這塊五花肉不錯,可以做個鹵肉飯,家裏還有雞蛋一塊鹵着,等她走了還能留崔大山他們慢慢吃,或是當個早飯,總吃包子也吃夠了,這都快四月中旬了,家裏的紅薯她也快吃完了。
崔大山正求之不得呢,平日他做飯,有時崔大郎二丫也做,東西還是那麽些東西,也都是肉雞蛋啥的,可是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差了許多。
包包子他和二丫就成了,用不着三丫。
崔如英打算今兒直接焖一鍋白米飯,然後用大鍋鹵肉。
不過光有肉還不夠,崔如英又去街上買了幾塊香菇,除此之外,還有一樣東西也必不可少,那就是胡蔥,後人管這叫洋蔥。
這東西不算貴,不過太辣眼睛,崔家只吃過一次,就沒買過。
更何況家裏就有院子,種小蔥更好。
這東西差不多齊了,崔如英也開始忙活了。五花肉整條焯過水,然後切成手指大小的塊,像那次做紅燒肉一樣,給煎金黃,把油脂給逼出去,省着拌飯吃太過油膩。
然後就該煮雞蛋,炸胡蔥酥了。
把胡蔥切成丁,剛煎肉的豬油燒熱一些,小火慢炸,等蔥丁脫水變色,炸的金黃透着一絲紅後撈出來瀝幹油。
把香菇丁跟着煎好的肉還有剛炸好的胡蔥酥一起放到大鍋裏,加上醬油等調料香料,糖崔如英也放了一勺,能調味兒,調料炒勻然後加熱水,小火慢慢燒着就好了。
雞蛋沒一會兒也煮熟了,剝開放在鍋裏一塊兒鹵着,雞蛋崔如英都放了八個。
鹵肉飯裏胡蔥酥是關鍵,做出來和紅燒肉不一樣,到時候直接蓋在飯上,拌着吃就是了。
她買東西做菜時間也耽擱了不少,弄好這些,崔大山他們包子都快煎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