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加更
36章第三十六章 加更
李嬷嬷把話傳到了就走了。
崔如英剛想出去,又看見桌上的蛋黃酥,自己留了兩塊,拿油紙包了兩塊,還有昨兒沒吃完的琥珀核桃和芝麻南糖,也都包在了裏面。
東西裝好,這才急急忙忙往外跑。
随着天氣越來越暖和,天也一日比一日長。這個時辰天剛擦黑,侯府各處都亮着燈,倒是不顯昏暗。
丫鬟小厮進進出出忙忙了碌,崔如英人不大點兒,揣着油紙包一路跑到門口。
快到時遠遠看見一大一小兩道黑影在門房站着,大的旁邊還豎着個黑長條,估計是扁擔。
再走近些,正是崔大山和二丫,崔如英腳步又快了幾分。
崔大山一直往府內張望,他們是外人,只能在這兒等着,時間久了就等不及。
遠遠看女兒過來了,崔大山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慢點兒,別跑。”
二丫見妹妹來,臉上露出個笑。
她是頭一回來侯府,還有些緊張,緊緊跟着崔大山站着。
站在這兒,不禁想這門真大,也真氣派,門匾下挂着那麽大的紅燈籠,連燈籠都這樣好看。
崔如英還是快走幾步,道:“爹,二姐,你們怎麽這會兒過來了,是不是有好消息?”
崔大山點點頭,“鋪子的事定下來了,每個月便宜了一百五十文,我看跟你說的差不多,就直接定了。押金是一個月的租金,若是咱們這頭不想租了,押金不給退。文書你大哥看過了,沒啥事兒。除了這個還給了掮客五錢銀子,說是東家也給,問過你嬸子,說掮客就是靠這個賺錢,我也就給了。”
做成一單生意,拿的錢可不少。
Advertisement
租房子是不用交契稅的,若是買房子得交這個。
而且也比買房子省事兒多了,去官府存個文書就成,不用別的,上午辦完就給了鑰匙。
總共三把,日後也是三個月收一次租金。
上午崔大山就把這事兒給弄完了,這算是辦成一件大事,自然要告訴許娘子。
只不過家裏有生意,是想上午就來,可租了鋪子後頭也更少不了花錢,生煎還得賣,崔大山只能下午賣完包子了,順道從城西過來,來侯府傳個話。
崔大山撓了撓頭,已經過去半天,但就跟做夢似的,他道:“你說這就租下來了,哎……”
崔如英喜道:“爹,這是好事兒呀,簡直是一帆風順,是好兆頭!”
都說萬事開頭難,好事多磨,但不磨自然最好。
這最難的這一步已經邁過去了,後面不算什麽。如今已把鋪子租了下來,後頭的事兒也該着手去辦,不然每日租金花着,卻不做生意,實在是虧得慌。
崔如英道:“爹,我打聽着,開鋪子和擺攤兒還不一樣,擺攤兒官府不管,開飯館得經官府允許,不過正經生意,官府的人也不會為難于咱們。”
崔大山心裏慌,這讓他去,還是去官府,這事兒能成嗎。
可一想不能事事都指望女兒,便點了點頭,“我去問問,那別的,還要幹啥?”
沒開過鋪子,下館子也是好幾年前的事兒,早就忘了,賣醬肉生煎包子也是女兒提的,崔大山哪裏知道開鋪子該準備啥。
崔如英看崔大山一臉緊張,忙安撫道:“爹,你別急,鋪子都租好了,最難的事就算過去了。剩下的咱們一件一件做就是。鋪子有了還差桌椅,爹,你以前給別人打過桌椅,就按照那些來做就行了。四方桌子長條椅子,咱們那間鋪子能擺七八張桌子,先做八張吧,椅子配套就是。上的漆顏色別太暗了,不然顯得屋裏暗。”
擺七張差不多,不然太擠,多做一張備用,若是哪張桌子壞了也不着急。
“蒸屜家裏的暫且夠用,煎鍋得再來一口,鐵鍋也要一口,竹筒筷子這些都得做出來。”崔如英也慶幸崔大山從前是做木工活兒的,崔大郎也學過一二,不然找人做又是一筆銀子。
鋪子主要賣生煎,所以得再來個煎鍋,別的一口鐵鍋先頂着,不夠再找人打。
崔大山點點頭,“這些我快點兒做出來。”
崔如英笑了笑,“菜單啥的就我來弄,然後再教給你們。鋪子裝潢倒也不用太費心,我看鋪子幹淨,再仔細打掃打掃,到時再挂些字畫擺點擺設就差不多了。”
吃包子的地方,不用像大酒樓那樣講究。
同順德的酒樓崔如英從外面看了,金碧輝煌,但小館子嘛,價錢不一樣裝潢肯定也不同。
崔大山也聽出言外之意了,不用多花銀子,那倒是好。
崔如英道:“爹你把鑰匙給我一把,我有空了就過去收拾。家裏現在用錢的地方多,還得做桌椅,早上的醬肉包子和下午的生煎,肯定不能全要。咱家開鋪子主要是為了賣生煎,醬肉包子再去兩天就算了吧。等日後鋪子開業,忙活得開再回去賣也成。”
生煎的客人多在城東城西,鋪子離城東近。家裏人就這麽多,日後崔大郎讀書去,估計還得雇人,總不能什麽生意都攥在手裏。
有舍才有得,當初勸許娘子她也是這樣勸的,再說醬肉包子賺的銀子不如生煎多,也沒做生煎輕巧,加上多是去碼頭上工的人愛買醬肉包子,囊中羞澀,也難去店裏坐着吃生煎。
賣兩日告訴崔記包子要搬家開鋪子就足夠了。
崔如英把這些事兒都安排好了,有條理,交代了崔大山之後要做啥,崔大山聽完心也沒那麽慌了。
他解下把鑰匙遞給女兒,“成,我先回去打桌椅。”
天已黑透,父女倆還得走回去,不宜耽擱太久。
崔如英把油紙包塞到二丫手裏,“裏面有幾樣點心,你和爹回去路上吃。天也黑了,你倆早點兒回去,路上當心些。”
崔大山點點頭,“哎,你回去也當心,別跑。”
二丫不舍,這才見了妹妹,全交代事情,她也沒說幾句話,“明兒回家不?”
崔如英道:“我先收拾鋪子去,若來得及就回去。”
二丫低下頭,走得時候一步三回頭,崔如英道:“明兒不回去過幾日也回了。”
她目送父女倆走遠才回去,這忙活一天肚子也餓了,回來一看,端出來的飯菜已被放了回去木飯桶中,再拿出來,飯菜還是熱的。
崔如英出去得匆忙,只顧着拿點心,把飯菜都忘了。
除了田娘子,崔如英也想不出別人會做這些。田娘子倒也和善,怕她吃涼的。
那頭安靜,想必是睡下了,崔如英放輕動作,慢悠悠吃飯。紅燒排骨軟爛入味兒,羊肉炖蘿蔔裏蘿蔔一抿就化。
兩素菜也不錯,吃了個六分飽,崔如英才看向盤子裏的兩個蛋黃酥。
她打算今天晚上吃一個,留一個明兒給楚玉珠帶去。
楚玉珠是個挑嘴的兔子,一根蘿蔔恐怕不夠用。更何況生煎包總有吃膩的一日,蛋黃酥一個恐怕不夠她吃,但崔如英要的就是不夠。
蛋黃酥送入口中,崔如英原以為會比從前吃的味道差些,但一咬,她眼睛都瞪大了。趙大娘擅長做點心,這個酥皮兒做的極好,一層挨着一層,直掉渣。
崔如英都如此,陸雲蓁這個頭一次吃的人對這點心更為驚奇。
陸雲蓁第一口只咬到了酥皮,倒覺平平無奇,可第二口吃到的又軟又甜,微微彈牙,看着內餡兒雪白,味道還帶着淡淡的甜味和奶香。
陸雲蓁對楚庚元道:“這個倒好吃,不過說是鹹口,怎麽沒吃到鹹的。”
陸雲蓁讓楚庚元嘗來着,可楚庚元不愛吃甜的,對于這些點心敬謝不敏。
不想吃陸雲蓁自然也不會勉強,她又咬了一口白色的餡料,裏面竟然還有一層,是豆沙。
豆沙不夠蓄奴綿密,這個做得好,只不過舌尖還透着絲絲鹹意,她咦了一聲,往下又咬了一口,是個香軟流油已成沙的鹹蛋黃。
陸雲蓁驚道:“夫君你看,這點心還真是鹹甜口的,最裏面竟是鹹蛋黃。跟單吃鹹鴨蛋完全不同,我也說不上來。你瞧這一層一層的,又小巧又精致,也不知道那孩子怎麽想到的,當真是心靈手巧,你也嘗嘗吧。”
楚庚元這才來了興致,鹹蛋黃做餡兒那必然是鹹的,鹹口的點心他倒能吃一兩塊兒。
楚庚元伸手拿了一個,他吃東西不如陸雲蓁斯文,沒有吃三口才咬到嘴裏面的蛋黃,一口下去酥皮、麻薯、豆沙、蛋黃都吃到嘴裏了,一時之間味道交雜在一起,當真稱得上回味無窮。
楚庚元從前以為甜的就是甜的,鹹的就是鹹的,沒料到這還能混在一起。
這從未吃過的東西,一是新奇,二來趙大娘酥皮起得好,雖然豆沙不夠細膩扯了後腿,但麻薯和鹹蛋黃都是一等一的東西,這樣做出來的蛋黃酥怎麽可能難吃。
陸雲蓁道:“趙大娘說如英給起了名字叫蛋黃酥,真是名副其實。”
楚庚元:“如英?”
陸雲蓁恍然,道:“這是我和崔家孩子的約定,你就別管了。”
楚庚元沒再追問,三口吃完一個,中肯道:“這個是不錯,樣子也好看,便是外頭的點心也沒這個精巧。”
如果說包子面條還算普通之物,這點心已足夠稀罕了.
市井出身能做出這樣的點心出來,也不易。
不過有生煎水煎包在前,楚庚元倒是沒覺得太過詫異,要直接做這樣的點心,估計能吓一跳。
陸雲蓁把點心吃完,嘴中還留着鹹香的蛋黃味兒,她最喜歡麻薯和蛋黃,紅豆沙吃着普通些。
陸雲蓁又吃了塊兒蛋黃酥,晚飯都沒用太多,“這個我喜歡,這孩子當真是懂事,懂事得都讓我心疼了。”
楚庚元道:“你既然喜歡,就多幫襯着些。”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許娘子母女進府已有一個多月,楚庚元也能看出來,許娘子老實本分,只管照顧璋哥兒。
璋哥兒快滿月了,長得很快,也沒生過病,都是奶娘照顧盡心的緣故。
而崔家這孩子多是和陸雲蓁說話,要麽去學堂,要麽往小廚房紮,給陸雲蓁做了不少吃食,楚庚元沾光也吃過不少。
知恩圖報,是個好孩子。
陸雲蓁笑了笑,她這是還沒說如英和二房楚玉珠的事兒呢,若是楚庚元知道如英帶着他親侄女一塊兒上學,估計會更高興。
不過陸雲蓁也不是不知道楚玉珠的性子,能去幾日還不知道呢,還是別說以免楚庚元高興了再失望。
早一日不算什麽,長久下來才值得說一說。
吃了蛋黃酥,用了些飯菜,陸雲蓁也吃飽了。
夫妻倆看了會兒書便梳洗睡下,月亮一日比一日圓滿,月升月落,次日天氣不錯。
二房的丫鬟每日都是辰時叫楚玉珠起床,從第一次叫她到楚玉珠起來,中間還要叫個三四次。
叫楚玉珠起床是件極其費勁兒的事,隔兩三刻鐘喊一次,就算醒了也不樂意起來,窩在床上,都是快到巳時才起。
起來後偶爾吃飯多數不吃,然後給送去學堂。
今日晴春還依照這個時辰去喊的楚玉珠起床,雖然知道小娘子起不來,可這是二娘子吩咐的,照做就是。
進了屋,晴春剛要喊,誰曾後面人影晃動,過去一看,楚玉珠早就醒了,這會兒正自己穿衣服呢。可她長這麽大哪裏自己穿過,都是她們伺候,忙活半天,穿得七扭八歪的。
晴春道:“姑娘,奴婢來吧,姑娘今兒醒得怎麽這麽早,一會兒奴婢就傳早飯去。”
楚玉珠道:“不在家裏吃,我今兒去學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