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加更

38章第三十八章 加更

反正都到侯府了,去趟正屋就去趟正屋,也不算多大事兒。

崔如英點點頭,“我這就過去。”

夜色已深,正屋裏點着燭燈,屋裏明亮恍若白日。

陸雲蓁和孫惠茹坐在羅漢床兩側,孫惠茹臉上堆着笑,她來了好一會兒了,先看了看璋哥兒。

今兒白日是田娘子當值,孫惠茹打量了一會兒,等人把璋哥兒帶下去,才問道:“剛剛那奶娘,可是崔小娘子的母親?”

陸雲蓁道:“不是,許娘子今日夜裏看。”

孫惠茹來時就帶了禮物,原以為有事相求,現在看來是為了崔如英來的。

想起昨兒如英和她說過的話,估計就是為了楚玉珠早起。

女兒看得真跟眼珠子似的,早起一日就高興。

陸雲蓁:“不知二嫂過來,所為何事?”

孫惠茹這才說明了來意,她笑道:“今兒玉珠早起去了學堂,說出來也不怕弟妹笑話,這還是今年頭一回按時去。原以為是她自己長的心,後來丫鬟回話,我才知道是崔小娘子幫了忙的緣故。我挑揀了些東西,她可得收着。”

崔如英不在,陸雲蓁哪裏好替她做主。

陸雲蓁:“真是不巧,這孩子回家辦事兒去了,不然等她回來再說?”

她本意是讓孫惠茹回去,誰知孫惠茹點點頭,“那好,我就在這兒等她。”

如果是一般人誇兩句也就算了,但是孫惠茹知道陸雲蓁看重這孩子,不然也不會送去學堂。

Advertisement

而且的确幫了大忙,這個女兒是掌上明珠,偏偏最是讓人頭疼。能按時去上課,真是崔如英的功勞。

人還沒回來,孫惠茹就跟着陸雲蓁說閑話,說了幾句大房的不是,也誇了崔如英。丫鬟通傳時,孫惠茹正說道:“還是你眼光好,要是我,肯定得讓明珠蒙塵。哎,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陸雲蓁笑了笑,“二嫂淨會笑話我,錦月,請崔小娘子進來。”

孫惠茹只在璋哥兒洗三禮上見過崔如英一次,模樣不錯,穿得簡單了點兒,今兒一看,似乎高了些,依舊白淨,看着眼神幹淨明亮,一看就是個好孩子。

崔如英行了個禮,“見過三娘子。”

行過禮後,崔如英看了眼陸雲蓁,她沒見過孫惠茹兩次,也不該認得。

陸雲蓁道:“不必多禮,這是二房的二娘子。”

崔如英:“見過二娘子。”

孫惠茹道:“當真标致,這模樣真讓人移不開眼。應該是讀書的好處,看着跟上次見大不相同了。”

孫惠茹這回看得仔細,覺得崔如英模樣好,氣度好,除了衣裳簡樸些,和世家貴女并無不同。

崔如英道:“多謝二娘子誇贊,只不過二娘子這些話,聽得我都飄飄乎了,我哪兒擔得起。”

孫惠茹聽這話更覺驚奇,模樣生得好不說,這小嘴又是怎麽長得,怎麽說話就這麽動聽,跟她一比,楚玉珠好像塊兒臭石頭,脾氣不好性子不好,說話也不好聽。

孫惠茹笑着道:“怎麽擔不起了,快坐快坐,忙一日也累了吧。”

錦月早就把凳子搬了過來,孫惠茹起身拉着崔如英坐下,又把點心拿來,“餓了吧,先墊墊。”

崔如英看了陸雲蓁一眼,陸雲蓁對她笑了一下,她這才拿了塊兒點心。

在燕歸堂,她得聽陸雲蓁的。

不過今兒也确實是餓了,點心崔如英咬了幾口,又喝了口茶。

孫惠茹等她喝完,這才道:“今兒過來是為了謝謝你,若非你給玉珠吃食,玉珠也不會那麽早起來。我過來是想道個謝,多謝你。”

崔如英趕忙道:“二娘子這些話我愧不敢當,同窗情分,分一些吃食也是應該的,二娘子別怪我胡亂給楚小娘子吃的就是。”

崔如英更怕孫惠茹求她帶着楚玉珠每日早起,這事兒她可不敢保證。

再說她本意并非為了楚玉珠,有私心的,哪裏用得着謝。

孫惠茹一聽,對崔如英算是更滿意了,這孩子謙遜,性子也好,難怪能幫襯一二。

“哪裏的話,你心善怕玉珠餓壞肚子,謝你還來不及呢。我選了些謝禮,也不知合不合你心意。千萬得收下,對崔小娘子來說是舉手之勞,但于我而言已幫了我大忙了。”

崔如英低着頭,孫惠茹趕忙道:“雲蓁,你也勸勸,我這可是誠心實意來的。”

陸雲蓁道:“收下吧,二娘子最寶貝這個女兒了,你無意中幫了忙,她高興還來不及呢。”

崔如英這才點點頭,“多謝二娘子。”

陸雲蓁也怕給崔如英攬了什麽活,說道:“你剛從外面回來,也該餓了,先回屋用飯吧,這些東西我一會兒讓人給你送去。”

孫慧如沒說什麽,她本來也沒打算求崔如英做什麽,一日就足夠了,她還得去跟婆婆公公說呢。

求人也是讓人為難,等崔如英一走,孫惠茹也告辭了。

崔如英回到廂房,桌上放着紅木飯桶,屏風那頭安靜,田娘子估計又睡着了。

今兒晚飯不錯,一碗蝦仁兒焖面,估計陸雲蓁又想吃了,還有豬肉香菇的蒸餃,總共六只。

小菜兩盤,一盤是麻辣乳瓜片,一盤是雞絲豆苗。

除此之外還有盅湯,崔如英聞了聞,好像是雞湯。聞着香醇,這小廚房做的,自然比崔大山炖雞湯的手藝好多了,上面一層淺淺的黃油,湯汁是奶白色,上面還飄着翠綠的蔥花。

崔如英腿酸胳膊也酸,先舀了勺雞湯,放得久也不用吹,溫熱喝着正好,入口香濃,這湯可謂是色香味俱全。

湯盅裏還有雞翅和雞腿,崔如英啃了雞腿墊墊肚子,這才開始吃面條。

蝦仁兒面有些坨了,但還好吃着呢,一個個蝦仁兒剝得幹幹淨淨,連蝦線都沒有,吃着黏糊,沒力氣時吃口面最舒坦了。

蒸餃也不錯,一口餃子一口醬菜,六只蒸餃崔如英全給吃完了,最後把雞湯喝完雞翅啃了,才把碗筷送去小廚房。

回來的時候正見錦月帶着人往屋裏搬東西,錦月站在屋外,見崔如英回來先行了個禮,“崔小娘子,我看田娘子在睡着,就在這兒和小娘子說吧。這是禮單,奴婢寫的,二娘子送來了綢緞兩匹,棉布兩匹,絹花六支,晉州陶硯一塊,羊毫筆兩支,徽墨一錠,澄心堂紙六刀。”

的确是孫惠茹精挑細選的,選的也都是崔如英能用得上的。什麽擺設花瓶用不上,就沒送。

既然已經收下了,崔如英就不會在這推辭,她道:“多謝姐姐,勞姐姐走這一趟。”

送東西的丫鬟也出來了,錦月道:“時辰也不早了,我就回去了,你也快回屋看看。”

綢緞是年輕小娘子喜歡的時興顏色,一匹鳳仙花紅,一匹芙蓉紅,顏色接近,做衣裳好做。

棉布是顧着崔家家境,鵝黃色一匹,還有匹柳綠的。

絹花也極其漂亮,比起金銀首飾,這個年紀戴絹花就足夠了。崔家這小娘子樣貌出挑,這個年歲,怎麽穿都成的。

崔家的确沒什麽料子,顏色崔如英也喜歡。

不過,更喜歡的肯定是筆墨紙硯這些,她練字勤奮,當初陸雲蓁給她的紙和墨快用完了,本想買一些,正巧又有新的,許娘子給她的可以先存下來。

若是許娘子看這些東西,指定又要說她了。

不過拿都拿了,也不是白拿的。

崔如英不禁想,侯府的人哪個不是人精,有句話叫做拿人手軟,以前崔如英總給別人送東西,這回自己成了收東西的那個。

若是孫惠茹求她辦事,讓她每日給楚玉珠帶飯,催促楚玉珠早起讀書,崔如英肯定不會收這些東西的。

這種事包攬下來,做不成對陸雲蓁也不好。

但既然收了二房東西,盡管孫惠茹沒說,可崔如英也會看在東西的份上順手去做。

飯吃了,時辰也不早了,崔如英準備收拾收拾就梳洗睡下,這一日也是累極,上午半日課聚精會神,下午又跑大老遠去打掃鋪子。

但等鋪子開業了,估計能輕巧一點兒。不過開業的頭幾日,大大小小的事兒也得盯着。

自家的鋪子自然上心些,平日閑暇的時候,崔如英也會想想菜單。醬肉包子要賣,生煎包子也要賣,除了這個還得加上水煎包,等天太熱生煎包做不了的時候,水煎包正好能頂上。

焖面也得在菜單上,看看能不能買到牛肉,可以算飯館的特色菜,想着想着,崔如英就睡熟了。

次日,她是聽着雨聲醒的。

誰也沒想到今兒還下雨了,屏風那頭田娘子已經起身開始收拾了,今兒她得多看一會兒,到半夜換許娘子看,到時許娘子連着看白日,幾日再一輪換。

總夜裏誰也受不住。

天氣陰涼,崔如英換了身厚點兒的衣裳。四月份的雨不似早春,細密的雨珠砸在地上,水窪濺起片片漣漪。

崔如英伸手接了接水,觸手冰涼。

今兒可下着雨呢,也不知楚玉珠今兒會不會來學堂,平日都不日日去,下着雨恐怕不會來。

雖然這樣想着,可崔如英還是給楚玉珠帶了早飯,連着自己一塊兒帶了去。

六只小的生煎包,還有六個小的醬肉包,羊奶不好帶,崔如英先給喝了。不在屋裏吃早飯自然走得早點兒,她走時許娘子還沒回來。

下着雨,侯府的丫鬟也來往忙碌,崔如英舉着手打傘,撿沒水坑的路走,遇見大水窪就蹦過去,這深一腳淺一腳的,可算是到了學堂。

學堂外還有一把傘,崔如英走進去看,楚玉珠正坐在書案後面,書案上是紅木飯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