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丢字

39章第三十九章 丢字

崔如英訝然,平日上課都犯難,這兩日竟風雨無阻。為了吃早飯竟然能做到這地步,當真是……當真是出乎人的意料啊。

楚玉珠今兒帶了個更大的飯盒,讓丫鬟把自己平日裏愛吃的都做了。崔小娘子帶來的好吃,她也不能太丢人,“你可來了,我都來了一會兒了,咱們快吃飯吧。”

崔如英從書袋裏把油紙包掏了出來,總共兩個,一樣是生煎,一樣是醬肉包子。她路上還擔心生煎包子壓壞了,湯灑出來,好在沒有。

兩樣一擺上,楚玉珠哇了一聲,“跟昨兒的不一樣。”

大約是人多吃飯香,楚玉珠覺得今兒的飯菜特別好吃。包子殼是烤幹了的,吃起來特別酥脆。裏面的湯汁暖乎乎的,還帶着點燙意,下雨天吃這個好舒服。

如果不是約好了,以楚玉珠的性子,今兒才不來上課呢。

現下來了,楚玉珠就覺得來得值,“你家也賣這樣的包子嗎,那肯定賣得好,到時候我也去你家買包子吃。”

崔如英道:“好呀,不過鋪子離侯府有些遠。”

一聽有些遠,楚玉珠又洩氣了,“那還是算了,若是讓丫鬟去買帶回來,估計時間也長了,肯定軟了。好在你能給我拿,你知道不,我昨兒求我母親,讓她和三嬸兒說送些包子來,我母親竟然不答應,還說這個包子難做,她哪兒好意思日日來要,我覺得有理,只有跟你一起吃的時候才能吃到。”

楚玉珠說這些的時候,兩頰鼓鼓的,聲音也氣鼓鼓的。

崔如英看了看楚玉珠,她估計不知昨兒她母親來過燕歸堂。

本來二房三房同在一個府上,離得也近。若孫惠茹真向陸雲蓁開口,陸雲蓁肯定不會拒絕。讓小廚房多做一些給燕輝堂送去就是,又不是多大的事兒。不過孫惠茹盼着楚玉珠早起,唬唬女兒,催着她來學堂。

楚玉珠年紀也小,孫惠茹一哄,也就聽了,還信以為真。

崔如英道:“早起吃就好,早飯嘛。”

楚玉珠點點頭,“我每日都起可早啦。”

Advertisement

一頓早飯楚玉珠吃得心滿意足,覺得一點兒都不愧對她早起。崔如英嘗着二房的早飯也不錯,但比起燕歸堂的還差些。

吃到一半楚玉娴就來了,看着二人圍着一張書案吃飯,她心裏不甚明亮。

學堂總共三個人,按理說她和楚玉珠是堂姐妹,應該更親近些,誰知楚玉珠反倒和一個奶娘女兒走得更近。

三個人,她被排除在外,總覺得崔如英和楚玉珠私下說了什麽,更拉不下臉跟二人湊在一塊兒去,自然心裏不舒服。

現如今楚玉娴唯一慶幸的就是崔如英膽子小,挨她欺負也不敢聲張。這二人,讨厭到一塊兒去了。

一上午悄然而過,到中午雨也停了。

早飯吃得多,楚玉珠這會子也不餓,當真如昨日所言,留在學堂把今兒的作業寫完。寫完之後,也如崔如英一般放在書案上陰幹。

要走了她還有些不舍,“那我們明兒見?”

崔如英點了點頭。

今兒四月十三,十六那日是璋哥兒滿月,府裏辦喜事兒,也是這五日課的最後一日。

陸雲蓁早就說了那日不必上課,去璋哥兒的滿月宴。連着放三日,宴席中午就能結束,她應該能按時回家。

雖說昨兒累得夠嗆,但吃飽飯睡了一覺,崔如英眼下又精神了,鋪子一日不開她就不安生,所以還是打算回去看看。

幫幫忙也好,順便把銀子送回去。

收拾好東西,她又看向楚玉珠書案上的字。所謂放長線釣大魚,魚餌已經挂上了,就看魚會不會上鈎了。

把學堂門窗都關好,崔如英就回燕歸堂了,早起下着雨,到中午雨雖停了,可地面卻濕,偶有水坑,她都是跳着走的。

因為今天半夜要輪換,怕扛不住,許娘子這會兒還睡着。

崔如英飛快吃完飯,也沒午睡,背上包袱就去鋪子了,昨兒沒打掃完,今兒收收尾。

鋪子本來就幹淨,崔如英也做不到讓之煥然一新,但收拾完好歹也像給桌椅抛了光。桌椅放哪兒崔如英都想好了,後院空空,還得多買一些柴火炭火,做吃食生意,這就不能缺了。

有一間廂房,留人看鋪子了就睡這兒,但得備床被褥,再備個燒水壺。

收拾好她看天色還早,就回了一趟家裏。

今天城南也下了雨,崔大山早起沒出攤,院子裏沒棚子,家中地方小,又怕木屑飛得哪兒都是,就沒法做木匠活兒,被迫歇了半天。

不過下午雨一停,就緊趕慢趕地和面做包子,準備去賣生煎。

這幾日天氣還涼快着,過了四月天一熱,崔如英估計生煎就賣不了了。幸好有水煎包頂上,也影響不了崔家的生意。

回家喊了聲爹,崔大山就迎了出來,女兒回來他就高興。

崔如英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五兩銀子給了崔大山,說道:“娘給的,娘說家裏用錢的地方,多留點應急。”

鋪子租金就給了七兩四錢,再加上打煎鍋鐵鍋、崔大山做桌椅買木料的銀子、去官府辦開鋪子的各種事宜花的銀子,最後抛去這個月的花銷,也有近十兩。

這個月的崔大山還沒動,上個月連着家裏攢的,十二兩多銀子,如今只剩不足二兩

多五兩銀子,能讓崔大山安心一點,就算錢花出去了,也沒那麽心疼。

崔大山把銀子好生收起來,“這錢可是真好,三丫,你是不知道,昨兒醬肉包子就沒賣完,賣了許久還剩十個。後來我讓大郎街上轉轉,看看究竟咋回事兒,才知道街頭那家賣鮮肉包子的也賣了醬肉包,價錢和咱們家的一樣。不過人攤位在街頭,生意也不錯。還好有個鋪子,不然日後這醬肉包子生意可不好做了。”

這是頭一日,很多人還不知道那家賣醬肉包子了。

崔大山說完嘆了口氣。

崔如英安撫道:“路朝四方開,誰都能走,這生意也誰都能做,又不是來咱們家偷學的,味道肯定還是有所不同的,爹你別太憂心。對了,生煎包子有人做嗎?”

崔大山搖搖頭,“沒有,這倒沒有。對了,你快看看桌椅成不,我先做了一套出來,不過還得上漆陰幹呢。”

崔大山做木匠活兒有一手,崔如英原以為就是普通桌椅,可看上頭竟然有花紋,顯着大氣。四方桌子四角處圓滑,各處都打磨極為光滑,不容易磕着人。

椅子崔如英坐了坐,很是穩當。

做得可真好,就是有些慢。

崔如英誇道:“挺好的,爹,你都這麽些日子不做木匠活了,手藝竟然一點兒也沒生疏。”

這是崔大山的本事,從前拿來吃飯的,哪兒能差了,說這個的時候他還有些得意,“哎,做了十幾年了,還能忘了不成。那我就抓緊去做,早上不賣包子,下午讓你哥跟你姐去賣生煎,我在家做這個。”

崔如英從前也不知道做這個要花費多久,現在看,也是個費時費力的活計。

真讓崔大山做,崔大郎幫忙,那得做啥時候去。

她道:“爹,就算有大哥幫忙,你做這個也辛苦,這個什麽時候能全做完,要是一日做一張,找人做的工錢抵不上鋪子租金,那不如請些人做。能不能你找找從前木匠坊的朋友,給了工錢,下了工晚上做,肯定樂意幫忙。”

畢竟做這個耗費花時間,真一張桌子一張桌子地做,再等上漆陰幹,恐怕得耽誤個十天半個月,為了省那麽點工錢,何必呢。

崔大山還真沒想到這個,閨女說得也是,租金一個月一兩多,他做木工一個月才五錢銀子,開始想着自己做省錢,真全自己做還費錢呢。

一個不夠找兩個,別耽誤生意,崔大山道:“好,爹晚上就去問問。”

崔如英點點頭,“我去看看六丫。”

幾日沒回來,總得看看妹妹,也好跟許娘子交差。小孩兒見風長,好似又胖了些。

逗逗妹妹,崔如英就幫着做包子去了。下午崔大山在家做桌子,她跟着出去賣包子,等賣完兄妹三人分開回家。

崔大郎囑咐妹妹慢點,“天太黑了,明兒就別回來了,家裏用不着這麽多人幫忙。”

崔如英點點頭,“那有啥事就去侯府,你們在家也別太累了。身子最重要,現在花錢雖最多,可也別苦了家裏,看着點爹,別什麽都舍不得買。”

說完崔如英從包裹裏翻了幾頁紙和一本《三字經》,先生每日檢查完,作業還留給她們,“大哥,我寫得不好,你回去幫我看看。”

今兒得賣包子,就沒法兒給崔大郎背書了。《三字經》已經也學完,她現在用不上,給崔大郎溫習功課正好。

家裏人多,在家的時候不好給,再說要是讓崔大山知道了,恐怕心裏又要不好受。

崔大郎笑着接過,“嗯,我知道的,你快些回去吧。”

回到侯府,已經過了辰時,許娘子還沒睡,飯也沒吃,打算等女兒回來再睡會兒。

這麽晚回來少不了挨說,許娘子念叨着:“上課的時候就別回去了,這麽晚,我能放心嗎,我晚上不在時你準也晚回。天黑了都有拍花子,小心被拐了去!”

崔如英道:“就今兒晚,平日都可早了。”

許娘子:“我還不知道,昨兒我跟田娘子都換了,你還沒回來呢。”

崔如英道:“好啦好啦都餓了,鋪子已經收拾好了,我這累了一日,娘,快吃飯吧。”

許娘子在心裏嘆了口氣,“多吃點兒。”

她看着女兒,雖然在侯府吃得好,可這些日子下來,看着還瘦了點兒,也不知是不是長高了顯得。

瘦肯定是累的,來來回回跑,能不累嗎,許娘子看她袖子都短了,臉上的肉也沒了。

心疼歸心疼,可許娘子沒忘了問事兒,“對了,那些個東西咋回事兒?”

半夜要輪換,她怕挺不住今兒光睡覺了,醒的時候崔如英已不在,她一看東西吓了一大跳。

本想崔如英回來就問,差點又忘了,這會兒才記起來。

崔如英解釋了一番,“二娘子盛情難卻,三娘子也讓我收下,我也不好推拒。”

許娘子嘆了口氣,道:“多大點兒事還用得着拿東西,再說吃食也是府上的。你多幫襯着點兒,讓楚小娘子用功。”

崔如英道:“這些我都知道,娘放心吧。”

次日,崔如英照例給楚玉珠帶了吃食,她到的時候楚玉珠已經到了,可楚玉珠臉頰氣鼓鼓的,“我昨兒寫的字不見了,我看了你的,也不見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