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回家

43章第四十三章 回家

陸雲蓁笑了笑,“你呀,總是太客氣。”

她對今兒的解決之法倒也滿意,長房受挫,對三房只有好處。這事兒婆婆等公爹回來自然會如實禀告,公爹沒準兒還覺得懲處太輕。

這一個月正是春暖花開天氣暖和的好時候,陸雲蓁也快出月子了,一個月不能出門赴宴,趙婉芝引以為傲的侯府長孫楚玉琳也不能回燕寧堂,自然耽誤不少功夫。

只不過陸雲蓁還是覺得楚玉娴這個侄女有些可憐,才那麽小,就被她母親教壞,當着那麽多人的面被掌嘴……

陸雲蓁對下人都不會如此,哎,打孩子算什麽本事。

這孩子當真是可憐,可話又說回來,她若不可憐,可憐的就是三房和崔如英,若非如英勤奮好學寫了兩份作業,第一次作業被偷時就得遭今日之災。

那時如英是奶娘的女兒,楚玉娴是侯府的姑娘,二者相較,婆婆只會就算不喜長房,也會向着的。

楚玉娴敢如此,是她母親平日教導的緣故。怕是時時說着,要提防如英,更要提防二房三房。

如今只是小打小鬧,日後更得小心防範。

陸雲蓁不覺得罰了趙婉芝,趙婉芝就真心知錯悔改了,日久見人心,是更記恨還是改過自新,日後再看吧。

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陸雲蓁還惦記一事便是崔如英的名字,她這些日子在坐月子,不方便出門。這一個月來總共出門兩次,一次是今日,另一次是璋哥兒洗三,連娘家來人看望她都沒有出去送。

陸雲蓁也怕落下病根,等出了月子了吧,她去見見黃先生,得趕緊把這事定下來才是。

兩人到了燕歸堂,陸雲蓁對崔如英道:“先別急着走,我吩咐小廚房給你帶一些吃食,留着路上吃。”

錢夫人給的補償她不樂意要,那就不要,但陸雲蓁總得給一些。

Advertisement

崔如英這回沒有推辭,“多謝三娘子。”

趙大娘給準備了不少點心,一包肉末燒餅,一包芸豆卷,一包杏仁酥,還有包牛舌餅。除此之外,還帶了一兜子紅通通的蘋果,委實不少了。

崔如英沒全要,她是回家不是逃難,就拿了兩樣點心,蘋果也帶上了,“大娘,太多我也吃不完,都拿着浪費了,芸豆卷和牛舌餅沒吃過,就要這兩樣吧。”

拿着東西回去就已經很過分了,許娘子說的話她還記着呢,這是別人家,崔如英覺得也有理,不是自家的東西哪能要這麽多,嘗嘗沒吃過的就行了。

而另一邊馬房陸雲蓁已讓人打點好,崔如英就坐着馬車回家了。

馬車車軸骨碌骨碌的,平日要半個多時辰才走過來的路,今兒一刻鐘多就到了。

坐在馬車上,崔如英還不時往外面看看,不得不承認,有馬車就是好。以前走回來也累了,今兒渾身輕巧,心裏也輕快。

*

昨天下午崔如英才回家,崔大山記着她今兒上課,也沒想着女兒會回來。

加上做桌子有聲音,他和崔大郎都在院子裏打桌子,直到崔如英站在院子裏喊了一聲崔大山才恍然,“咋上午回來了?今兒沒上課?”

崔如英道:“上課了,但出了點岔子,先生就先回去了,明兒再上。”

崔大山:“嗷,累不,你吃飯了不?”

當爹的也不會關心人,吃了嗎餓了嗎渴了嗎,算是崔大山關心兒女的話。

崔如英搖搖頭,“不累,今兒坐馬車回來的。吃過早飯了,我還帶了點心回來,爹你和大哥先歇會兒,吃點點心。”

蘋果崔如英分了車夫幾個,也說了傍晚才回去,到時來崔家接她就是了,這期間做什麽她就不管了。

一日呢,不能光守着她。陸雲蓁雖說這一日馬車給她用,但出門買個東西也用不着馬。,再說了,市井之處坐馬車,太招搖了。

崔大山:“馬車?用不用送點東西去,不過今兒沒做包子。”

這兩日都沒做醬肉包,崔大山父子早起就做桌子。

崔如英搖搖頭,“不用,我想着呢,分了果子給車夫。”

她看了看二人,桌子已經做了桌板,現在正打磨抛光呢,後頭都是細致活兒。院子裏一地的木花木屑,有的被收在簸箕裏,留着燒火,有的吹到地裏井邊,弄得崔大山二人也灰頭土臉的。

崔大山撓了撓頭,“外頭髒,你去屋裏坐着,這張桌子也快做完了。”

崔如英道:“爹,還差幾張?”

院子裏沒桌子,看廚房也沒有,屋裏地方小,桌子那麽大放不下呀。

崔大山道:“做好了兩張,我都給送鋪子裏去了,我昨兒晚上找了幾個人。去木工坊訂桌子更貴,就等他們晚上下了工在家做。許了些工錢,總的算下來便宜。從昨兒晚上就開始做了,桌椅後天早上差不多就能做好,不過得刷漆,上漆要三次,得花個兩三天。”

這已經比崔大山一個人做快多了,他還得時常去鋪子上漆,也費時間。

家裏花銷大,崔大山還是盡量自己來。

崔大山找的都是家裏孩子跟着學木工的,有人幫忙快一些。白日上工,夜裏點着燭燈做,熬兩個大夜而已,想多賺些錢就是得累一些。

崔如英問:“天氣好兩天天氣差三天?”

崔大山點點頭,“差不多,太陽足兩天就行,漆幹得也快。”

木頭都是幹木料,如今的漆全是植物礦物中提的,用不着散那麽多天的味道,但是刷漆要幾次,不然顏色不夠好看。

崔如英算了算日子,今兒十四,十六是璋哥兒滿月,她十七十八連放兩日假。

後日一早做完,趕十八估計能用上。

不過京城這邊大事喜事都得選日子,逢三六九最好,十九這日上課,但事有輕重緩急,崔如英可以請一日假,畢竟開鋪子可是大事兒。

喜歡讀書是喜歡,可開鋪子她也忙活許久,不盯着不放心。

崔如英道:“爹,我算着十九鋪子開業成不,桌子要是五日弄好,十九開業正好。四日弄好也多一日準備的時間,爹你覺得呢?”

崔大山咋都行,早一日開業也省一日租金,多賺一日錢,“那爹快點兒做。”

崔如英道:“桌椅得準備着,面粉調料啥的也得備上,不能做着做着再出去買這些去。頭幾日先少買些,生意穩當了,可以和老板談談價錢,老主顧能不能便宜點兒。”

一想要開鋪子了,崔如英就有種壯志淩雲之感,“今兒天氣好,我先把前幾日用的面和調料買來,直接送鋪子裏去,然後再買點肉,咱們中午吃頓好的。”

崔大郎覺得好,剛想答應又看向崔大山,這幾日花銷大,明顯覺得節衣縮食了。早上又開始蒸紅薯,中午炒雞蛋蛋少菜多,全是韭菜。

妹妹雖然說吃肉,可吃不吃還得爹決定。

崔大山猶豫了片刻,“成,一會兒我給你拿錢去。”

說這話的時候,崔如英覺得她爹就不那麽高興了,但該花還得花呀,面粉七文一斤,先買個五十斤。

豬肉要當天買,天熱放不住。

油鹽糖香料也缺不得,不能全從家裏拿,家裏的拿鋪子去了,家裏吃什麽。

崔如英道:“東西不少呢,爹多拿點。”

崔大山還沒算這個錢呢,東西多他也算不清,“給你多少?”

崔如英:“先給一兩銀子吧,多退少補。”

崔大山洗手去屋裏拿銀子了,崔如英也跟着進屋,把點心放在了廚房,這會兒還早,二丫帶着六丫去喝奶了,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四郎五郎出去玩了,也不知道啥時候回來。

她一個人去也行,拿了錢,崔如英就上街了。

崔如英手頭還有許娘子給的半兩銀子和幾個銅板,今兒若不夠,肯定得找崔大山補,若是剩下,多的退了,少了就進她口袋。

她最愛幹的就是這事兒了,家裏是家裏,自己也得攢些錢。

去了街上,崔如英先把銀子換成銅板,總共換了一千二十個銅板。

有了零錢,她就近去了糧食鋪子,面粉七文一斤,買五十斤能用個三五日,到時看生意如何再買。

三百五十文是正好的,不好講價,崔如英就道:“嬸子,你瞧我這買的也不少,你家面粉白淨,今兒我就不厚着臉皮講價了,不過能不能給我送到家去,離得也不遠。”

老板娘倒也好說話,“成,我讓人給你送去。”

崔如英道:“錢先給啦。”

崔如英帶着夥計把面粉送回鋪子,放到廚房去,然後又出來買別的東西。

油少不得,雖然家裏做包子多用豬油,但菜油也得備着。

香料有花椒大料香葉這些,調料有糖鹽醬油,都是做包子需要的。

東西多,崔如英就一個人,索性不着急,一趟一趟搬,看着空空的鋪子慢慢填滿,她心裏格外滿足。

買完這些已經快正午了,她肉還沒買呢。

崔如英趕緊去了肉攤。

家裏人多,買肉就得多買點兒,崔如英看也不剩什麽,又看看荷包,崔大山給了一兩銀子,面貴油貴香料更貴,如今只剩八十多文。

崔如英深吸一口氣,拿了一半兒出來,“老板,咋沒啥肉了?”

案板上就剩兩個豬蹄,一塊兒瘦多肥少的豬肉,半個豬肝,一點大腸,還有一個豬耳朵,早上來都有半扇豬的。

天氣越來越暖和,這會兒太陽高挂着,老板曬了大半日,臉曬得發紅,“小娘子來得晚,肯定就沒啥肉了,再不買就得等下午喽。”

崔如英道:“那不是因為我來得晚,是因為本來肉就不多了,豬肉就那麽點了,也不夠吃呀。叔,不然我全包了,你給便宜點兒,也省的你在大太陽底下站着,早點兒回去也能早歇歇。”

老板看崔如英也痛快,也是熟客,掂了掂肉的份量,說道:“這些下水七文一斤,算你六文,豬肉九文一斤,算你八文好了,豬上水向來八文,算你七文。”

說剩的少,其實雜七雜八加一塊兒也不少,半斤多豬肉,兩斤多的豬蹄,加上其他的,稱都花了一會兒功夫。

肉攤老板今兒是真熱,想早點兒回去,少賺點兒就少賺點兒,再等得過了中午飯。

“看稱,六兩豬肉一斤五兩的下水,兩斤四兩的上水,總共是……”

崔如英道:“給三十文吧。”

老板覺得這小娘子是做生意的好手,差點三十一文,又給便宜又抹零頭,“行吧行吧,我給你綁上。”

崔如英飛快數好三十個銅板,本來她是打算炖個紅燒肉,蒸些饅頭解饞還頂餓,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然沒五花那就不做了,這些鹵上也一大桌。

崔如英是個不貪心的人,留四十文就夠了,多的她不要。

提着這些東西,又去酒坊打了酒,四十文錢算是花光了。

回到家已經晚了,剛到巷口,四郎五郎就齊齊跑出來,“三姐你可回來啦!”

四郎五郎正午之前回來的,盼着崔如英快點,來巷口好幾回都不見人影兒,可算回來了。

但都過正午了,今兒中午肯定吃不少肉。

不過點心也好吃得很,還有蘋果,吃着甜,跟點心又不是一種甜。

崔如英道:“做飯了不?”

四郎道:“大哥看你還沒回來就簡單做了些,說晚上再吃肉,姐,都等你吃飯呢。不過我剛兒吃了點心,一點都不餓。咋買了這麽多的肉,我來拿。”

五郎跟屁蟲一個,“姐,我也幫忙。”

崔如英把東西全給倆人了,自己都是輕輕松松,“走回家,晚上做肉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