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解除禁足
57章第五十七章 解除禁足
陸雲蓁自然知道,大房母女被解除禁足是早晚的事兒。
只不過才過了半個月,而當初借口讓母女二人思過反省,如今也成了解除禁足的理由。
聽錢氏說,雲小娘勸公爹,說二人既然思過悔改了,多關些日子又有何用?
早些出來,對侯府也有益處,不然傳出去也不好聽。
錢氏雖不願意,可她身為嫡母,必然要為侯府考慮。楚庚淳在聖上面前得臉,如果他的娘子被禁足在家不能出門赴宴,對侯府沒什麽好處。
外人只會覺得,是她這個嫡母偏心,看不得長房好。
錢氏對陸雲蓁她們二人說,趙婉芝這次如果能改好,放出來就放出來,錢氏也希望一家能夠和睦,兄弟之間可以相互幫襯。
楚庚淳好,那也是安定侯府好,安定侯府好,自然就是二房三房也好。
所謂同氣連枝,就是如此。
陸雲蓁也只能盼着她改好了,不然還能怎麽辦呢?公爹既有放人出來的意思,那早晚都有這一日。
不過她也想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尤其是楚玉娴,年紀尚小心性未定,千萬別耽誤了。
若是長歪了,倒也可惜。
陸雲蓁只能自己勸自己,能改好她還省心了呢,希望大房能夠本分點兒。
孫惠茹今兒來燕歸堂和陸雲蓁說得也是這些事,說完之後心裏松快了些。
二爺沒什麽大本事,她只能靠着三房。
Advertisement
幸好現在楚玉珠懂事了不少,不然更得發愁了,說來,孫惠茹還挺感激崔如英的。怎麽別人家的孩子性子就這樣好,不過自己女兒也不差就是。
回燕輝堂後,孫惠茹笑着對二人道:“去玩兒吧,累了就睡會兒,我讓丫鬟找了床新被子,也備了新的枕頭,晚上在這兒睡也成的。”
崔如英:“多謝二娘子。”
楚玉珠笑着說好,然後拉着崔如英飛快地回屋了,“如英你随便坐,以後我的屋子就是你的屋子。”
楚玉珠的屋子極大,雖是廂房,可是很着陽兒,布置得也精致可愛,簾子毯子靠枕墊子多是粉色,上面繡着花花草草,正屋到正廳間的珠簾瑩潤發光,好看極了。
妝臺上擺着首飾,什麽都有,還有好多布娃娃。
崔如英見一個有些舊,還未問,楚玉珠拉着她直奔娃娃,把那個抱了起來,“如英,這是我最喜歡的娃娃,從小就跟着我睡,給你抱一抱!”
這是楚玉珠從小到大睡覺抱着的,別的不喜歡了就丢了,唯獨這個,每日都得抱,就算去錢夫人那兒住,也得拿着,所以看着有點破舊。
崔如英:“?”
古代的阿貝貝?
崔如英也就愣了一會兒,笑了笑,伸手抱過來,“很是可愛。”
楚玉珠一聽娃娃被誇了,高興得不得了,“我先帶你轉轉。”
她的屋子好看,也有正屋、待客的正廳、玩鬧用的偏間。各種玩具,面具、竹蜻蜓、撥浪鼓、泥人兒……
崔如英跟着她看了看,心中有幾分羨慕,一個人住就是好,她不求屋子多大,只要有間自己的屋子就夠了。
崔如英在屋子裏看了看,楚玉珠給她塞了好些東西。什麽小釵子、小發簪、各種寶石、小珠子……簡直是有什麽就給什麽。
小孩子就是這樣,喜歡一個人便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全給出去。
楚玉珠:“你看這個也好看,我也分你一個。”
若是孫惠茹在,怕是要大吃一驚了,她就楚玉珠一個女兒,可沒見楚玉珠給別人東西過。
不說大房的楚玉娴,就連她娘家的弟弟妹妹,也沒送給東西,還因為孫惠茹擅作主張送了,大鬧一場。
崔如英哪能要這些東西,東西貴重不說,而且她也沒有可以回禮的,“你可別找了,我不缺什麽的。”
楚玉珠自小嬌生慣養,都是別人圍着她轉,也不懂得照顧別人的心思,直接問道:“可和你頭上總戴着一樣釵子,我送你些別的,不就能戴別的了嗎?”
崔如英戴的還是陸雲蓁送的呢,兩只黃玉打的梨花釵子。
偶爾換朵絹花,實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而楚玉珠每日穿得戴的都不一樣,每日都換,還能十幾日不重樣呢。
崔如英不禁笑了笑,都說楚玉珠嬌蠻任性,可她卻是最單純的。心性簡單至極,對人好就是對人好。
崔如英索性選了個朵珠花,也好看,細小的珍珠攢的。這個匣子裏有幾個一樣的,好看還不算太貴重。
崔如英道:“我要一個就成了,以後家裏賺錢了,我再讓我娘給我買就是了。”
楚玉珠點點頭,“那行吧。那咱們什麽時候能出去玩呀?不然下回放假!”
這個事兒楚玉珠一直惦着,可崔如英不是舀回家就是要看書。
好不容易這次沒回去,還下了雨,也不能出門。
但能和崔如英玩兩日,楚玉珠已經很開心了。
崔如英搖搖頭,“下回恐怕不行,不過下次的下次應該可以,我這回沒回家,下次放假肯定得回家一趟呢。”
楚玉珠急着道:“我知道,可是馬上不是端午節了嗎,你端午不回家嗎,不然就端午回家,下次放兩日假的時候我們出去玩!”
楚玉珠覺得這樣最好,“如英,好不好嘛!”
楚玉珠這樣央人的時候還怪可愛的,崔如英想着自己也不能回回放假都去鋪子裏幫忙,她總有自己的事兒要做。
要讀書,要交朋友。
而且家裏請了幫工,估計她沒回去的幾天,掌櫃的都找到了。
那就更不用她幫忙了,出去轉轉也好,再拖天氣就熱了,也懶得出門。
若是找到掌櫃的,大哥也該去讀書了,反正崔如英覺得能去讀書是好事兒,崔大郎向來刻苦,日後讀成啥樣全看他自己。
只要家中生意一直在,崔大山和許娘子就會一直供他讀下去。
不過大哥都去讀書了,她和二丫總得謀些好處。
崔記包子旁邊就是首飾鋪子,楚玉珠說得也沒錯,她沒啥好看的首飾,不管金的還是銀的,從小攢着時間長了東西就多了。
崔如英也不跟別人比,她是要嫁人的,得給自己攢嫁妝,積少成多嘛。
這回趕上端午節,得求着許娘子或者崔大山買一些東西。
今日初二明日初三,還有明日一日假,崔如英也不打算回去了。若是端午節那日晴天,她回家一趟也成,下次放假可以少回一天或是不回去,跟楚玉珠出門玩兒。
崔如英道:“那也行。”
楚玉珠高興地倒在床上,“那我們可就約好了,不是端午的下次放假。如英,你也來睡一會兒吧。”
外面雨聲陣陣,二人在床上睡得香甜,期間孫惠茹來還進來看了看,見倆孩子睡得香又出去了。
崔如英睡了半個多時辰,下午玩兒了會兒,又看書,這一日也就過去了。
次日天放晴,還放着假呢,崔如英就在屋子裏看了會兒書,許娘子白日睡着,這馬上節日,又要輪她看白日了。
等着再換到夜裏看,許娘子還想回家一趟。孩子是娘的牽絆,回去一趟就想回去第二趟。
別的都好說,就是來回耽誤時間太長了,許娘子也不敢真的在家待夠一個時辰再回去,若是遲了就不好了。所以都是提早那麽一會兒,這樣一來在家裏待的時間就更少了。
五月初四也沒下雨,不過學堂裏多了個人。
說是被禁足一個月的楚玉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趙婉芝給送過來的。
趙婉芝對先生只說病養好了,還問了問進度,半個月而已,想來進度不會太快,但一問才知,已經講完《千字文》了,現在開始講《孝經》了。
《孝經》講了小半本書了都。
啓蒙認字靠《三字經》《千字文》,後面再讀,就要開始讀《孝經》、《大學》、《中庸》幾本了。
《三字經》楚玉娴是讀過的,後頭黃先生又教了《千字文》,趙婉芝想着把這個學完也就夠了,誰知都講到《孝經》了。
從上個月上學到今日,其實也才一個月而已,竟然學得這麽快。
崔如英讀得快,而楚玉珠這些也學過,進度也自然快些。
趙婉芝這些日子,自然也督促楚玉娴讀書的,還是慢了
見她猶豫了一會兒,黃先生就道:“也是進度快了些,四姑娘在病中無法上課,大娘子放心吧,我再為她講一遍就是。”
楚玉娴低着頭,鼻子已經有些酸了,而趙婉芝深思片刻後搖頭道:“先生,不必了,倒也不好為他一人耽誤兩個人的進度,每日回去我督促她學就是。”
只上半日課,追也追得上來。
楚玉珠學過,趙婉芝是知道的,就是沒想到崔如英會學得這樣快。趙婉芝還以為,禁足的這些日子讀了書,知道楚玉娴學到哪兒了,先生會誇贊一二。
黃先生道:“這個還是有我看着來吧,先檢查她學得如何,然後再決定該怎麽辦。馬上就要上課了,大娘子還是請回吧。”
黃先生絕對不會不管楚玉娴的,都是學生。
趙婉芝怔了怔,微微點頭,“那好。”
崔如英聽着他們說話,然後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楚玉珠皺了皺眉,這才幾天呀?怎麽這就回來了,對楚玉珠來說,楚玉娴已是極讨厭的人。
本來和崔如英高高興興來上課,這下楚玉娴來了,哪裏高興得起來。
早飯都沒胃口吃了。
崔如英現在還能回想起來,當日楚玉娴在正院嚎啕大哭的樣子。
這麽大的孩子,就被母親打了一巴掌,也是可憐。
楚玉娴回不回來讀書不關崔如英的事,畢竟她也只是靠陸雲蓁來借讀的。如果兩邊能相安無事最好,不過是不能,她也不怕事兒。
放好書本坐下,崔如英就把早飯拿了出來,如今她和楚玉珠都是一起吃的,偶爾中午寫完,楚玉珠也會來三房吃。
楚玉娴也看了看二人,不知為何,她又有些想哭,鼻子特別酸。
那日回燕寧堂後,母親狠狠地訓斥了她,問她知沒知錯。
楚玉娴從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在祖母那兒被打了一巴掌,又被帶了回來,她只會哭。後來趙婉芝冷冷問她,問了數遍,她才道:“知道錯了,女兒知道錯了。”
楚玉娴又驚又怕,只知道說知道錯了。
趙婉芝別開眼,問:“錯在哪兒了?”
楚玉娴還是哭着說知錯了,屋中只有他們母女,也沒別人。母親又是她最親近的人,而且母親向來對她和顏悅色,何曾這般過。
楚玉娴吸着鼻子,搖搖晃晃上前,“女兒真的知錯了,母親你別生氣了,別生氣了,玉娴都知道錯了。”
楚玉娴抱着趙婉芝的腿,趙婉芝深吸了一口氣。
今日之事對趙婉芝也算奇恥大辱,怎能不氣。
自己的女兒做出那等事,兩個妯娌當着她的面說自己教女無方,尤其她還是長媳。
不僅如此,還被一個小丫頭嗆聲,辯無可辯,被禁足一個月不能出門……
這些事加在一起,讓趙婉芝心裏好似有團火。
趙婉芝問:“你說你知錯了,那你錯在了哪兒?”
楚玉娴上氣不接下氣地道:“母親,我不該去拿崔小娘子的字,我不該想讓先生罰她,都是我的錯。母親我知錯了,你別生氣了好不好呀?”
趙婉芝重重嘆了口氣,這是她的女兒,前頭只有兄長,自然疼愛些。
費心教導數年,還未啓蒙就教她讀書。今日她打了女兒一巴掌,又見女兒哭成這個樣子,自己怎會不心疼呢。
不過若不好好說,日後還有今日。
她把哭着的楚玉娴摟到懷裏,拉着女兒的手,“你還小,很多事不懂。今日母親和你說,你錯不在此,你錯就錯在你是侯府的姑娘,崔小娘子只是個奶娘的女兒,你不喜歡她,不想跟她一起讀書,那有無數個法子,你錯就錯在偏選了個這麽蠢的,被人一眼看了出來。”
若是大一點大可要死不認,可楚玉娴年紀小,什麽破字拿出來就吓住了。
趙婉芝:“你只要好好讀書,日後有一日她頂撞你沖撞你,随便找個借口不就趕出侯府了,何必把自己搭進去,平白讓人笑話。”
“還有,你拿崔小娘子的字也就罷了,為何要拿玉珠的字?”
這個女兒是二房千嬌萬寵的,連錢夫人也多寵愛幾分,別說丢了個字,若是她自己上心的,就是根普通的釵子,那也得把侯府的頂給翻出來。
趙婉芝自然也看不慣二房,可是用這麽蠢的法子,怎可能讓二房摔跟頭。
這下好了,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她們母女倆被禁足一個月,就算能被早點解除禁足,也不可能太快。
趙婉芝說道:“這回也就罷了,禁足一個月也能長個記性,下回若有這樣的事,你不能擅做決定,萬事都得問過我,你那丫鬟給打發了就是,做出這樣的事也丢人。”
灌了啞藥送到莊子去,省着亂說。
那丫鬟照顧楚玉娴已有幾年,很是親厚,年紀也不算大,楚玉娴心裏一緊,仰頭看向趙婉芝,可她沒見過趙婉芝這樣的神色,連求情的話都不敢說。
趙婉芝道:“我告訴過你,喜怒不形于色,讨厭一個人也不能被人看出來。這回回去,你要和玉珠好好相處,你們才是親姐妹。玉珠倒是喜歡崔小娘子,可玉珠的性子你也知道,她今日能為了一副字跟你鬧,他日就會為了別的事跟崔小娘子鬧。”
何必髒了自己的手呢。
趙婉芝覺得女兒太傻,否則也不會中這樣簡單的計謀。
沒錯,趙婉芝覺得這不全是巧合,不然怎麽能鬧到錢氏那兒去,不過左思右想,楚玉珠蠢笨,崔家的那個……才七歲呀。
她也問過楚玉娴,扔字的細節,可楚玉娴只知道哭,什麽都問不出來。
趙婉芝只能作罷。
這些日子趙婉芝時常仔細叮囑楚玉娴,要跟楚玉珠好好相處,從前的事忘了,自己也別記着,她們二人也不會計較。
回去上課時跟二人道個歉,盡量冰釋前嫌。
她知錯能改,楚玉珠就不能太小氣了,不然傳出去就是不顧姐妹之情。
趙婉芝覺得可以從這上頭做文章,性子投緣無所謂,可不能不顧着親姐妹,尤其楚玉娴沒做錯什麽的時候。
這事兒其實也不怪楚玉娴,年紀太小,什麽都不懂,哪裏怪得了她呢。
楚玉娴長這麽大,只知道大事小事都該聽母親的。
等趙婉芝走後,也不顧黃先生還在,就站起來走到二人面前。
還未說話,鼻尖卻已紅了,她道:“玉珠姐姐,崔小娘子,當日的事是我不對,還請你們原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