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二合一
66章第六十六章 二合一
回到侯府,崔如英先和李嬷嬷說了一聲,昨兒下午回去,今天晚上才回來的。
天色有些晚,崔如英怕李嬷嬷擔心。
李嬷嬷自然是擔心,“你今兒回來也太晚了些,三娘子一直擔心呢。”
雖然陸雲蓁覺得崔如英說話做事像個大人,李嬷嬷等人也有同感,可畢竟年紀實在小,就算京城宵禁巡邏嚴格,這是天子腳下,可這麽大的孩子,還是難以讓人放心。
崔如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今兒是回來晚了,還平白讓三娘子擔心,下回一定早點兒!不過今日也是因為鋪子裏一個人告假了,所以留在鋪子幫忙了。”
崔如英說這些的時候模樣乖巧,低眉垂眼的,讓人也說不出怪罪的話來。百善孝為先,樂意給家裏幫忙是好事。
李嬷嬷臉不再板着,“行了行了,一日也累了,快回去吃口飯歇歇。”
窮人家孩子當家早,若是崔家夫婦撐得起來,那也不用一個孩子操心這些。不過放在普通人家,崔家夫婦倆兒也算不錯了。
許娘子今兒看白日,本來想着吃完飯就睡覺,可為了等女兒,也是硬生生熬着等。
等人最着急,睡又睡不着,心裏還擔心。
崔如英回到廂房又少不了挨了一頓說,崔如英裝乖賣巧,“娘,今兒是事出有因,你就別怪我了。”
崔如英把去書院的事兒跟許娘子說了, “要是書院飯堂真能從咱們家拿包子就好了,到時咱家的生意肯定更上一層樓!”
許娘子可想不到還能這麽幹,不過很快,她眉毛一豎說道:“那也得注意時辰,不能太晚回來了,再說你剛多大年紀,這事兒該讓你爹去!再不濟還有你大哥呢,他就在書院,讓他打聽就是了。”
這誰去不一樣。
崔如英道:“大哥在書院讀書,書院有世家子弟,拉幫結夥的,讓大哥打聽這個還不是分心。”
有些人就是看不上家裏窮的,士農工商,崔家做的又不是大生意。
何必呢。
許娘子倒是沒想過這些,剛想說那還有你爹呢,崔如英就道:“鋪子裏生意忙,爹又走不開。我又不擔心,那誰還擔心?”
許娘子想想也是,若非女兒,家裏也沒這生意。鋪子也是女兒說要開的,前前後後忙活,人都瘦了,她問道:“那可用我幹啥?還缺錢不?”
許娘子來侯府,滿打滿算還不足兩個月呢,但每個月月底發錢,這已經發了兩個月的月錢了,再加上賞錢,抛去前陣子給崔如英了五兩,她手裏還有四兩銀子。
家裏若急着用錢,就先給拿上。
崔如英在讀書,還總回家,許娘子總覺得她花銷大,也不知她自己都攢了快四兩銀子了。
崔如英眼睛暗自轉了轉,道:“先給我五錢吧。”
許娘子翻了翻荷包,沒有五錢的碎銀子,給拿了塊大些的,差不多八錢。
崔如英現在見錢多,掂一掂差不多也能掂出來,這個好,下回回去了做些好吃的,剩下的進她口袋裏。
出門在外是少不了花錢,不過這麽多,省着點攢攢也能湊齊四兩銀子。
她都有四兩銀子了,崔如英想,不怪她喜歡操心這些,誰不喜歡錢呢。
事關家中生意,連許娘子都有些擔心,到底能不能成?若是成了每日能從鋪子拿多少包子?都是她操心的事兒。只不過她不能常回去,只能瞎操心。
偶爾許娘子也想,若是不在侯府做奶娘,就夫妻倆幹着包子生意,多好,孩子們在身邊,也能輕巧點兒。
可若沒侯府,他們一家連擺攤的本錢都沒有,陸雲蓁對她們母女不錯,怎能做出放下碗罵娘的事來。
崔如英見許娘子這樣,自己反倒沒那麽擔心了,能做的也都做了,送了包子過去,也送到飯堂管事手裏了,自己又給鋪子造勢。
剩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崔如英心底還是覺得這事能成。她自己做的事,如果她都覺得成不了,那肯定成不了。
這都回侯府了,崔如英知道着急也沒用,先靜下心好好讀書,哪日下午抽空回去一趟,問問家裏有沒有消息。
過了端午天是一日比一日熱,上課也覺得難熬了些,楚玉珠偶爾坐不住,楚玉娴等的就是這個時候,在黃先生面前越發表現。
崔如英是跟着二人一起上課,經過出門同游一事,她對楚玉娴實在喜歡不起來。
如今再深究楚玉娴和言世清說的那些話也毫無意義,到底是說着玩兒的還是有心為之,楚玉珠都不在乎了,反正錢氏都已答應她了,日後不用帶楚玉娴出門。
崔如英借住在侯府,并非府上丫鬟,平日禮數到了就行。不用多喜歡楚玉娴,也不用楚玉娴喜歡她。
倒是言世清那邊,那日說的不全是客套話。楚玉珠跟她說,昨日言月瑩差人給她送信兒,說言世清很喜歡那些點心。
點心都是三房小廚房做的,用料做法都講究,吃着也幹淨。雖達不到補身養氣的效果,但是吃完藥甜甜嘴,藥又是有益處的,那算起來就是點心有益處了。
不過為了喝藥,這點心每日只能言世清喝藥的時候才能吃。楚玉珠覺得比言世清自己還要可憐,她來三房就能吃到的。
言月瑩也是松了口氣,萬事都得養好身子再說,言世清小娘身子就不好,如今家中為她擔心,都盼着她身子早日痊愈。
今兒是下了課寫完作業,回去的路上楚玉娴不在楚玉珠才跟着說這些,“如英,你可是幫了大忙了。”
都是楚玉珠的玩伴,她是最高興的。
崔如英道:“既然喜歡吃,那我可以再做些。”
楚玉珠:“正求之不得呢,那是讓言家買好東西,還是給你銀子你受累買?”
請崔如英幫忙必然不可能讓她出錢,要是真讓楚玉珠也不答應。至于言家給什麽謝禮,楚玉珠就不管了,反正不能只口頭上謝謝。
這樣可真好,楚玉珠也覺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
崔如英想了想道:“那就買好了送過來吧,這樣我也省心。”
崔如英把做蛋黃酥需要的東西跟楚玉珠說了,楚玉珠一樣一樣記了下來。
她一個人也忙不過來,只能先做一樣,肉松卷兒日後再說吧。下午她不打算回家,一個下午都在小廚房忙活,楚玉珠也來湊熱鬧了,趙大娘二人得知為何做這個倒也樂意幫忙。
這堪堪做了三十幾枚,就全裝好給言府送去了。
崔如英樂意做這些不全是因為言世清可憐,大部分原因在于楚玉珠。楚玉珠是個心地良善的人,年紀小天真可愛,愛替人操心,她不忍看着楚玉珠傷心。
論交情,她和言世清才第一次見面,哪裏至于這樣。
崔如英再看楚玉珠,楚玉珠正笑呵呵地撈鹹鴨蛋黃呢。一個一個,撈出來放油裏,一邊玩一邊幹活,很是上心。
崔如英不由笑了笑,“玉珠,已經做好了,不用鴨蛋黃了。”
楚玉珠:“好,下回再讓我做些別的吧,這個不夠。我都能雙手打蛋了,下回讓我和面。”
崔如英想,下回可以給她小塊兒面玩兒。
轉眼間這五月份已經過了一小半,十二日放了學,崔如英寫完作業就回了鋪子。
她是初九去的書院,今兒十二,已經過去了兩日,要是有信今天怎麽也該有信兒了。
可回去一問,崔大山疑惑着道:“如英,我也沒見人來打聽呀,更沒你說的那個身量很高留着山羊胡的男人過來,莫不是……莫不是弄錯了?”
崔大山也日日盼着,可沒人就是沒人,這幾日鋪子總留着人,他還讓劉嬸兒幫着留意,但的确沒人找。
崔如英當時把楓林街都說上了,再說崔記包子多好記,怎麽可能錯了。
她心裏隐隐有些失望,可這事本來就沒定好,當初她跟飯堂管事說的也是,若覺得包子不錯,可以來鋪子問問。
興許人家覺得包子不好,那自然就不來了。
崔如英笑了笑,“沒事兒,再等等,不成等放假了我再去問問。”
崔大山沒別的主意,也點點頭,只能這樣了。
崔如英在鋪子幫了半日忙,就回侯府了,回去許娘子也問,得知沒好消息安慰起女兒來,“這種事也看緣分,急不來,這次不行還有下次呢。”
許娘子自然不會說,早讓你別忙活這事兒,非忙活,竹籃子打水一場空,這下高興了?
這話聽了多讓人喪氣,女兒是為了自家生意,忙前忙後的,沒人過來問,她心裏也不願意。
許娘子摸摸崔如英的腦袋,“咱家包子好吃,娘覺得你這主意不錯呢,不然問問侯府用不用包子?”
崔如英臉上露出一個笑,說道:“侯府還是算了,若是提了,三娘子肯定會用,但欠個人情不好還。”
許娘子點點頭,母女倆也就歇息睡下了。
今兒十二,再上兩日又放假了,學堂倒是相安無事,做的蛋黃酥也夠言家吃些日子。言家并非安定侯府,這樣好吃的點心下頭小的吃,上頭還要孝敬老人。
不過崔如英也沒白做,十三這日言月瑩派人送東西,給了楚玉珠一份,還有一份是特意交代給她的,想來就是謝禮了。
不過言月瑩平日舞刀弄劍,楚玉珠又不是一般女子,家裏兄弟多,她也不知道女孩子究竟喜歡什麽。
給楚玉珠送的是稀奇的玩意兒,兄長們行軍歸來帶的山石,奇形怪狀,但過家家能用得上。
給崔如英的是一支漂亮的銀釵子,上頭是并蒂蓮花,是用花絲鑲嵌的,寓意也好。若是喜歡可以戴着,不喜歡還能當銀子用。
這是她帶着言世清費了好些心思選的,言月瑩也算考慮得很周到了。
崔如英把簪子給許娘子看了看,許娘子沒多說什麽,只道:“若是珍有用就多幫着做些,但是用着燕歸堂的東西,你得記得跟三娘子說一聲。”
她如今不會再說別和世家貴女多牽扯的話來了,許娘子不傻,現在也能看明白幾分。陸雲蓁對崔如英不錯,二房也是,既然有這樣的機會那就好好相處。
二丫在家中,沒這樣的機會,就只能幫着包包子。而崔如英卻能讀書識字,這就是不同之處。
崔如英點的點頭,她這也有許久沒給陸雲蓁做吃食了,上回還是月初,算下來也有十日了。陸雲蓁從不催,但崔如英不想只在求人的時候上心,就直接去了小廚房。
崔如英把崔家鋪子新做的胡蘿蔔雞蛋餡兒教給了趙大娘,然後試着做了肉松面包。
陸雲蓁愛吃點心,她記着做肉松卷兒的時候,那幾日小廚房都是這個味道,早晚不散,想來是陸雲蓁愛吃這些。
不過面包和蛋糕不一樣,做面包要發酵,就得用老面。
崔如英不常發面,只能一邊發一邊試,她是知道發成什麽樣才能做出面包來,做這個倒也不難。
發酵揉搓,得把面揉到能扯出一張晶薄的皮來,就像是套着透明的手套,這面才算發好了。這樣做出的面包是軟的,裏面一層一層的絮,含到嘴裏都能化掉,帶着濃郁的奶香甜香,崔如英總覺得吃面包蛋糕,像是躺在雲彩裏吃東西。
面裏要用白糖調味,為何有奶香,那是因為發面的時候是用牛乳發的。
趙大娘擅長發面,但這上頭也幫不上啥忙,她看着崔如英搗鼓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天氣暖和,發面容易,崔如英就在小廚房忙活。
試了兩鍋,第三鍋才稍微像點樣子,烤之前上面刷了一層蛋黃液,烤後顏色金黃,聞着也香,面包鼓得像是塞了棉花,輕輕一按,就陷下去一個坑,手放開,那個坑像是被誰吹了氣一樣,又慢慢彈了回來。
趙大娘覺得有點像饅頭,她做的饅頭也是這樣。
崔如英烤的面包多,而且陸雲蓁吃東西多精致,這面包也小巧,先掰了小個遞給趙大娘。
嘗着好吃才能往屋裏送,不好吃那還吃什麽。
剛烤出來還有些燙手呢,趙大娘嘗着,味道可和饅頭可不一樣,帶着香甜的奶香味兒,又軟又好吃。
崔如英笑着道:“大娘再掰開看看。”
趙大娘依言把面包從中間掰開,看見厚實的肉松餡兒。這一刻,奶香鹹香一起湧出來,這小廚房像是把什麽東西打翻了。
這味道,太醉人了。
趙大娘道:“可是不錯呢,好吃!”
崔如英這就放心了,看着還剩牛乳,又沖趙大娘要來紅茶,然後拿着糖一炒,用牛乳沖泡開。
正好當下午茶吃。
做完這些,崔如英沒去見陸雲蓁,陸雲蓁如今也不常見崔如英,她是沒空閑,忙得慌。
要問忙什麽,自是忙孩子還有府裏上上下下的雜事。她如今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既要照顧璋哥兒,還有管理家事。
按理說璋哥兒平日是由奶娘照看,用不着陸雲蓁費心。可時間久了,陸雲蓁也察覺出不對來,璋哥兒是自己的孩子,但似乎和奶娘更親些。
也快兩個月了,會咿呀出聲,也會笑,但從前陸雲蓁管得少,非得奶娘逗才行。雖然這也證實了許娘子田娘子二人盡心,可是陸雲蓁是做母親的,十月懷胎誰會願意自己的孩子親近旁人。
不想這樣的事發生,就得自己多費心。
陸雲蓁雖做不到事事親力親為,可花在璋哥兒身上的時間比以往要多得多,她也盼着璋哥兒懂事,日後養成崔如英那樣呢,崔如英就是許娘子自小帶大的,在這上頭她還有的學呢。
還有便是錢氏讓她管家理事。
按理說輪不到她,長房占了長,二房占了嫡,可自從趙婉芝被禁足後,原本插手家事就少,現在更是半點兒都沾不上。
而孫惠茹本就不喜歡這些事,錢氏不願意交給大房管,自己歲數又大了,陸雲蓁這個做兒媳怎好把事兒都推出去。
再說了,這也是好事兒,管家權握着,對三房有好處。
如今好些事兒都是陸雲蓁管着,人情往來采買鋪子,她也出了月子,正好做這些。再加上她管事得力,做事稱得上事事妥當雷厲風行,錢氏再在安定侯面前美言幾句,這活兒也就落在她身上了。
大房自是不滿,可陸雲蓁現在說話也不像從前那樣軟和。趙婉芝說身為長嫂把這些事推給陸雲蓁有愧,陸雲蓁就拿大房孩子多說事兒。
趙婉芝說陸雲蓁剛進門,有些事恐怕做不好。
陸雲蓁就直接對趙婉芝說道:“大嫂,我進門晚,也聽說從前府上事多且雜,大嫂又不是不理事兒的,現在我管得好,也是為了侯府。”
孫惠茹在一旁道:“雖不能說能者居之,可不能放着白花花的銀子不賺呀,府上幾百口人呢,吃喝都要銀子的。
妯娌倆一唱一和,這些事兒也就定下了。
趙婉芝都想立個軍令狀,說自己也能賺錢,但話出口的關頭忍住了,她還沒這個把握,若有把握了再說也不遲。
她是不會眼睜睜看着三房管家的。
陸雲蓁覺得自己就該硬氣點,楚庚元在朝中不差,自己也有兒子,腰杆子直些又有何妨。
這些似乎和崔如英沒什麽關系,但是又好像和她有關,就比方說,平日裏飯菜更好吃了。
三房得勢,下人們也盡心。
夏天天熱,崔如英能吃到好多新鮮的水果,櫻桃、荔枝、楊梅她都吃過,這些在市井見都見不到,在這之前,崔如英只吃橘子。
是真好吃,酸酸甜甜,冰冰涼涼,很是可口。
她們屋裏也能用冰,許娘子飯菜也比平日好,陸雲蓁還讓人給許娘子做了幾身夏衣,又賞了幾匹棉布,這些都是好處。
只不過這些東西是潛移默化的,平日不覺得,但偶爾想想數月前,和現在還是有諸多差別的。
崔如英覺得陸雲蓁比起趙婉芝來,更适合做當家主母,就看教養子女這塊兒,就比趙婉芝強。
在侯府的日子輕松惬意,可終歸不是自己家。
十四這日上完課,崔如英就直接回鋪子了。一問崔大山,書院還是沒來人。
崔大山覺得這事兒怕是不成了,“下回還是別去問了,好好做咱們生意就行了。”
二丫看了看崔大山,又看看妹妹,說道:“爹,如英也是為了家裏,問問又不耽誤什麽。”
崔如英心道,許娘子還說這事兒靠緣分呢,沒準兒下次就成了。
這還有最後一絲機會,她要去書院問問,今兒還早,崔如英就找了個竹籃子,把沒賣完的包子裝了些,裝好之後直接出了門。
外頭天熱,太陽高挂着,這個時辰鋪子都快打烊了,路上也沒多少人。
剛走到街頭,一人攔住她問路,“小娘子,崔記包子在這條街嗎?”
崔如英道:“就在這條街,挨着劉記雜貨鋪的那家,旁邊是金雲閣,賣首飾的。”
這個時辰已經過了飯點了,崔如英看這人衣着普通,身量壯實,不像書院的,但想着問路來要麽有事兒要麽吃飯,就道:“我帶你過去吧。”
男人點點頭,“那正好,你……是崔記包子的?”
崔如英道:“我也姓崔,是東家的女兒。”
男人笑着點點頭,道:“那正好,我想見見東家。”
崔如英心道,莫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兒,對崔記包子來說,這是一樁大生意,但對書院飯堂,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兒了。
怎麽可能飯堂管事親自來呢。
崔如英使勁兒點點頭,“就在前頭,跟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