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守關

守關

南風尾巴掃過長度關時,宣軍早與西戈戰了幾場,西戈進不來,也不退去,雙方僵持着,此一戰,都是奔着各自的野心去的。

關外是荒山野地,亦是異族的地盤,他們常年行走其間,對生長養育他們的土地,可謂是如指諸掌,宣軍并非不能出去,然上有君主,下有黎民,若再樹敵,苦的從來都是百姓,對方不來求保,宣軍自是不能主動,只盼,不要投了西戈才好,否則,又是敵軍的一大助力。

蕭池儒站在城牆上,看着關內,那是家的方向,只是不知,何時能歸。

蕭青琅攀上城牆時,恰好聽見父親的嘆息,蕭池儒見他,問:“你怎麽來了?”

“找你,你不在帳內,我便來城牆了。”

“如何了?”

蕭青琅搖頭,“不可。”

自來長度關始,蕭青琅便一直在鑽研繩殺之法,他帶着騎兵試了幾次,終是不行,眼見戰事越發緊急,蕭青琅不免有些焦灼。

看着獨子,蕭池儒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吾家有子,終要長成。

只聽蕭池儒問:“何處不可?”

蕭青琅答曰:“繩索過于輕細,絆不住雲荒的戰馬,試過鐵索,但鐵索沉重,且鍛造耗時,帶上馬背,亦是負擔。”

“雲荒的體格,便注定了他們只能重甲,出兵便是排山倒海之勢,你的輕騎雖靈敏,但在力量面前,至多也只占了輕快的風而已,保命尚可,對付雲荒鐵騎,還得再尋他計。”蕭池儒與雲荒交手不多,但他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①’,這些年也對雲荒有過鑽研,算得上是知己知彼,然就是心中有數,他才覺麻煩。

蕭池儒說:“少時,我随你祖父與雲荒交過手,那時他們還有三十七個部族,聯合起來攻打北關,可謂是勇猛無比,但那一戰,你祖父還是贏了,你可知為何?”

蕭青琅疑惑,“為何?”

“因為他們心不齊,軍心不齊,乃兵家大忌。”

Advertisement

蕭青琅想想也是,幾十個部落突然聯合,光是領導者就有無數,行軍打仗講究一個齊整聽令,未得利時,他們當然團結,但當有了利益牽扯,那便是利益至上了,他們能為利所聯結,當然也能為利而分裂。

蕭池儒感慨:“可惜當時南邊有亂,我随你二爺去了南邊,未能與之再次交手,如今雲荒只餘十六部,他們,正在統一。”

這是蕭池儒多年來所擔憂的,雲荒如同一個巨大的蠱場,裏面喂養了無數條蠱蟲,待他們厮殺、吞噬完畢,只剩一條之時,那便是雲荒的王,王,統治者,一片地域內,只能存在一個。

想罷,蕭池儒又道:“此次雲荒分出來四部,也好!逐個擊破,總比抱團來得輕松。”蕭池儒還是碎碎叨叨,“可惜了,可惜,當年我未在北關多待些時日,多了解他們一些,不然,也不會像如今這般,束手束腳。”

他又叮囑蕭青琅,“雲荒四部雖只出兵一萬,但戰力不容小觑,如若遇上,當要慎之又慎。”

蕭青琅點頭,“我此次帶了八十輕騎,在清水關遇見烏爾猛的人,他們只有五十兵馬,我們竭力而戰,還是讓他們逃了近半數。”

蕭青琅的騎兵都是跟他久經沙場的,無論是武力還是作戰經驗,在這軍中稱得上是上上層,此一次卻折損了三十餘人,可以說是以一換一。

蕭池儒又問道:“可有收獲?”

“繳獲了五匹戰馬,兩匹無傷,三匹輕傷。”

“當如何?”

蕭池儒帶兵,除了糧草,向來是誰有繳獲便歸誰所有,如今蕭青琅與他說,想是另有安排。

只聽蕭青琅道:“阿爹,我想要一支烏爾猛那樣的騎兵。”

蕭池儒看着他,沒有說話,只見蕭青琅極為認真:“我想要烏爾猛那樣威猛的馬匹,輔以我們大宣人的體格,組建一支騎兵。”

迅猛的馬匹,輕甲的兵士,耐力和速度,都将是頂級。

蕭池儒說:“那便去做。”

蕭青琅咧嘴一笑,“我已經把馬匹送去配種了。”他想要的,是烏爾猛馬匹的耐力和大宣馬匹的敏捷。

蕭池儒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下,先不急。”馴養馬匹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此刻需要的,是把敵人打出去。

蕭青琅也犯愁。“阿爹,我想用你的重騎。”

“多少?”

“兩千。”

轉眼入秋,西戈大軍與雲荒四部兵分兩路,在長度關外與宣軍開戰數次,勝敗對半間,大宣也收回了一些鄉裏失地。

又一日,天将破曉,便聽關城外鼓震如雷,西戈大軍又來攻關。城內,李勤,鄭常嵘等其他主将守禦各處關門,蕭青琅随蕭池儒登上城牆,只見西戈大軍卷着黃沙而來,遮天蔽月。

與西戈打了數場,此次兵力最為強盛,蕭池儒等大宣主将守關多年,熟知西戈攻城之法,早已做好準備,西戈打來的各種招數,都被居高臨下的宣軍一一破解,雙方均有傷亡,西戈更為慘重,然就算如此,西戈軍依舊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搶戰搶攻。

長度關內除了數萬兵士,還有許多無處可去、或不願走的百姓,奮戰的所有人都知曉,關門不能開,關城不能破,後方老幼婦孺,黎民百姓,都在仰仗他們。

蕭池儒執戟立在城頭,長風吹起他的袍子,同頭頂的旌旗飛揚、呼嘯,他是主帥,亦是主将,是此次出征将士的定心丸。

箭矢穿梭,喊殺聲震天響,兵器碰撞時産生的火花與血液同時迸濺,分不清是誰的,也分不清誰是誰,有人倒下,有人補上,無人退,也不敢退。

蕭青琅砍下順着雲梯而來的敵首,側身劈斷穿飛的亂箭,擡頭看向蕭池儒時,那人揮出的彎月戟,竟是有些許吃力,然此刻,容不得他多想。

只見城下旌旗飄忽,新一輪的厮殺又開始了。

蕭池儒振臂大呼,“将士們,殺!讓西戈看看咱大宣烈兒郎的好身手!”此一聲中氣十足,千軍萬馬之中,仍舊有人聽得清楚。

此時已然天光大亮,長度關城卻裹挾在煙塵黃沙之中,不見天日,城牆上早已疲憊的兵士,聽此一呼,當即精神大作,殺敵更是奮勇。

放眼望去,城上城下,屍骸堆積,敵軍隊伍仍奔繼而來,踩着屍體往城牆上爬,斬不盡,殺不完。

此時,有人來報:“報!将軍,巴哈帶兵突襲西關門,鄭将軍請求增援。”

巴哈,烏爾猛的主将,好戰至極,曾帶五百人出征,不到一年便收服烏爾猛周邊七個部族,成就了如今的烏爾猛,雲荒最大的部族。

此人在烏爾猛的軍隊裏,聲望極高,他手下的兵,更願意稱他為霸特爾,如霸突一樣的勇士,是個難纏的對手。

思緒只在一剎間,蕭池儒當機立斷:“蕭青琅,帶上你的輕五營和輕六營前去支援。”

“是”,蕭青琅當即領命,點兵上馬,往馳道飛奔而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