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歸程

歸程

與西戈和烏爾猛的談判結束後,蕭青琅等人就要回上都了,此次蕭青琅只帶秋書幾人,長度關需要人守,蕭池儒曾經的部将,了無牽挂的也都留了下來。

這一役,戍關将士所剩無幾,短短幾年,長度關門便被兩次扣響,若不留重兵駐守,下一次,定然不止如今這般,以命相抵便可固守。

大捷喜訊傳到上都,長度州出走的人也漸漸返回,只是還能回來的,不知幾何。

如今整個州城,家家挂靈,戶戶戴孝,放眼望去,一片素白。

蕭青琅把刻好的靈牌裝在木匣子裏,用長布裹好背在背上,他要帶阿爹回家,帶他去見阿娘了。

鄭常嵘等人來送蕭青琅,他們都知道,這一別,再見無期。

鄭常嵘勒馬停在矮坡上,對官道上的蕭青琅喊道:“少将軍,此去一別,定要珍重。”

蕭青琅一身白孝,仰頭問鄭常嵘,“鄭叔,不回了?”這話他問了好幾遍。

“不回了!”鄭常嵘高聲道:“我鄭常嵘孑然一身,無牽無挂無所念,生來就注定要紮根在這長度關的,西戈賊子殺了我的至親,我不願放過他們,我要守在這裏,他們若來我便斬殺,我要看着他們消亡。”

說罷,他頓了一下,又繼續道:“且在這裏陪着将軍,陪着犧牲的兄弟,我快活!”

李勤也在一旁道:“還有我,我和老鄭守着。”李勤自那次之後,被罰戍守長度關,這一輩子,除死之外,估計是離不開了。

賀承英直接勒馬下了坡去,與蕭青琅并肩,“還有我呢,我生長于此地,既然宿命不讓我回到那裏,那不去,又何妨。”

何钺是跟着賀承英下來的,他撓頭,嘿嘿一笑,“還有我。”

蕭青琅抱拳,對着這些一起出生入死過的兄弟、叔伯行禮,“諸位安心,只是邊關苦寒,還望多多保重。”

此時賀承英探身拍了拍蕭青琅肩膀,湊過去輕聲道:“我知你志不在上都,你當策馬翺翔,若是哪日想兄弟了,修書一封,我定來迎你。”

Advertisement

上都城困不住他的兄弟,也擋不住他的去來。

鄭常嵘也下了坡來,他打馬走到蕭青琅身前,也道:“都城繁華,少将軍若待不慣,便策馬出去跑跑,大宣疆域遼闊,總有少将軍想到的地方。”

蕭青琅點頭,并未多話,心照不宣,從來不止四字而已。

賀承英說:“去吧。”

鄭常嵘也點頭,蕭青琅策馬轉身,不遠處,秋書幾人同俞開玉等人已等候多時。

蕭青琅走出一段時,不知是誰大喊:“少将軍,你去吧,去把一切妄圖侵入我大宣的豺狼野狗打出去,長度關交給我們,您放心!”

蕭青琅握住缰繩的手一頓,未再回頭,只是肩脊挺直了些,打馬跟上了回去的隊伍,直至轉過彎去,不見身影。

而此時,在他看不見的地方,來了十幾個長度關的百姓,他們拎着竹籃布包,快步疾走,年齡大的,早已氣喘籲籲,卻未有人喊累。

遠遠見着鄭常嵘的隊伍,走在前面的大娘喊了一句:“快看,快看那是不是!”

衆人連忙看去,七嘴八舌道:

“是!”

“是咱大宣的兵。”

“好像是李将軍他們。”

“是鄭将軍!”

“快!快去看看。”

一行人快步上前,鄭常嵘等人見狀,遠遠喊道:“大姐,你們幹啥去?”

領頭的大娘連忙問:“少将軍呢?咱們村民貼了些豆餅子,想給少将軍帶上。”

旁邊有人附和:“是啊,我還納了雙鞋呢。”

“我做了鞋墊。”

此時人已近了,鄭常嵘撓撓頭,看了看蕭青琅離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滿臉熱情的大娘們,一臉為難道:“剛走,追不上了。”

一群大娘跺腳的,拍腿的,互相握住姐妹雙手的,紛紛懊惱:

“哎呀!還是沒追上!”

“怎麽就晚了呀!”

“都怪我們太慢了!”

“是呀,老了不中用。”

鄭常嵘和李勤忙忙勸解,“哎呀老姐姐們,無事,無事啊!”

“是呀,你們趕上了,少将軍也不一定收。”

如今長度關剛從水深火熱中走出來,還未恢複耕種,流離的百姓還未還盡,哪來的糧食,如今籃子裏的,怕也是東拼西湊出來的。

大娘們不聽,只自顧的說:“我聽聞去上都要走好久,少将軍要是路上餓了可如何是好。”

“是啊,無父無母的,誰來照顧他啊。”

“一個大小夥子,如何會照顧人喲。”

這些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一生都在這邊城長大,從年輕時起,便知曉蕭青琅母親、祖父的故事,如今蕭将軍也不在了,她們不知道蕭家是什麽,他們有兒有女,只知道骨肉分離的痛,也知道孤苦伶仃的難,說着,淚淺的,已泣不成聲。

才忍別離,又見悲切,面對哭訴的大娘們,鄭常嵘抓耳撓腮,回頭看看一臉茫然的将士,又扭頭看同樣茫然的李勤,不是,咋就哭起來了呢。

鄭常嵘勸解:

“大姐,別哭了。”

“老姐姐,夠了。”

“我求求你們了。”

“少将軍真的有人照顧!”

不知大娘裏誰又起聲:“沒有長輩相護,不知少将軍此去,又要遭受多少欺負。”

人群中的哭聲更大了,她們哭的,或許不止将受欺負的少将軍,還有她們在戰争中死去的親人,這長度州內,如今孤苦無依的人,多了去了。

鄭常嵘無奈,就直愣愣的站在那兒,看着人哭,他想:哭吧,哭吧,哭出來就好了。

他看着這些婦人,風塵仆仆,面容消瘦,前些時日,不知逃至哪裏,也不知何時回來,更不敢問一聲她們吃了沒,因為他自己,如今還在上奏申糧。

許久之後,泣聲漸弱,領頭的婦人舉起竹籃道:“這些餅子送給各位将軍,不多,但是一片心意,你們分着些,少将軍走了,你們還在,你們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

後面的人也送來布包、竹籃、竹筐,無一例外,都是一些衣食用物。

鄭常嵘等人連連拒絕:

“使不得使不得。”

“不能收!我們不能收啊。”

“快帶回去,給家裏人添個飯。”

“心意心領了。”

大娘們則是:

“給你們就收着。”

“家裏還有。”

“這是大夥兒的一份心意。”

一群大老粗,又怕傷着人,實在推脫不開,鄭常嵘便朝李勤使了個眼色,鄭常嵘大喊:“好了!好了好了!我們收!收!謝謝,謝謝老姐姐們。”

大娘們欣喜的放下東西,而李勤則是在給後面的将士下手令,示意他們上馬,準備跑。

鄭常嵘假裝收禮,将士們全上馬,後撤了一些,李勤也牽着缰繩去了一邊。

有個大娘遲疑的問:“鄭将軍,他們都上馬了,您一個人拿得完嗎?”這可是十來個竹籃竹筐啊!還有包袱。

鄭常嵘讪笑:“哎呀,這不先放整齊嘛,讓他們把馬牽遠些,別踩着了。”

大娘樂呵呵的信了。

忽地,鄭常嵘大喊一聲:“李勤!”

然後轉頭就跑,飛身上馬,一行人策馬離去,大娘們看着排列整齊的竹籃竹筐,又看了看只留下煙塵的土坡。

有人喃喃道:“哎呀!上當了!”

無奈,只好又各自認領自家的物什,小心翼翼的收起來,這些糧食,确實是她們家家戶戶湊出來的,眼下,還要還回去呢。

而鄭常嵘等人,早已跑出二裏地了,此刻正慢慢悠悠的策馬往軍大營去,只見李勤抹了一把額頭上并不存在的汗,觑聲道:“娘嘞,比打仗還累。”

後面傳來各将士不太友好的嬉笑聲。

李勤:“去去去,你們懂啥。”

笑聲更肆意了,李勤也跟着笑出了聲,心想:真好,一切都欣欣向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