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太後壽宴溜達

第40章 第 40 章 太後壽宴溜達

大福晉歡喜地用手摟了摟兩個小女兒, 給她們理了理衣裳道:“去大姐姐二姐姐的屋裏頭玩去,額娘現在就去試一試。”

三格格和四格格手拉着手走了,大福晉領着青菊又往直郡王府裏的大廚房走去。青菊一路跟在大福晉的身後, 瞧着自家主子腳步輕盈,心裏又苦澀又高興。

自從嫁給大阿哥之後, 不只是伊爾根覺羅氏的老爺和老夫人一大家子的人盼着福晉早日生一個兒子出來,還有大阿哥, 甚至是福晉自己從前那麽多年也是心心念念每一胎都是兒子。

可惜事與願違,如今福晉已經有了四個格格,可連一個阿哥都沒有。也不知是為了什麽,福晉如今也不再抱希望了, 也不願意喝那些湯藥了, 漸漸也就和直郡王離了心。

起初那一陣子福晉學着五福晉總愛鼓搗廚房裏的那些鍋碗瓢盆, 可自打上回被惠妃娘娘罵了以後也不大花心思在這上面了。

這幾個月來, 瞧着福晉也只有對着四位格格心情才好點,幾個近身侍候的丫鬟也都只得整日小心翼翼的, 青菊真有些懷念福晉埋頭炸廚房的時候了。

大福晉到了大廚房, 先淨了手又吩咐幾個人将她需要的小麥粉、牛乳、雞蛋等等物品都拿來歸置好。

青菊在一邊打下手,瞧着大福晉這會已經開始攪拌蛋清了,嘴裏還在嘟嘟囔囔着什麽。又忙活了好半晌, 掀開鍋蓋, 蒸好了的桂花糕在騰騰熱氣中露出了淺黃的面貌出來。

青菊湊過去聞了聞味道很是清香誘人,又舀了一勺桂花蜜淋上去, 琥珀色黏稠的蜜汁便緩緩從糕點上面落下, 模樣更為可愛,簡直和外面賣的沒什麽兩樣。

大福晉很久沒吃自己做的了,這會猶豫着拿起一根匙子舀了一口放進嘴裏, 滋味竟然真的很不錯。但青菊只看見大福晉先是眉頭舒展這會卻又緊皺起眉頭,像是在思索什麽。

“福晉,這兒明明比您從前做的好多了,您為什麽還不高興呢?”至少這樣的吃食呈進宮裏去,一定不會有什麽問題。

大福晉卻是放下匙子有些憂郁地說,“去年我為了将五福晉比下去,每日極其用心地下廚卻怎麽也做不出來像樣的東西。今年也只有四格格她們纏着鬧着讓我做吃的我才下廚,怎麽覺着反而如今的手藝倒更好了呢?”

大福晉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但好在莫名其妙地自己做的吃食又能拿得出手了,到時候太後的生辰自己便做些好克化的吃食聊表心意,至于正式的壽禮便再從庫房裏找一份。這樣既顯得自己用心又不掉價。

青菊聞言卻在一邊笑道:“奴婢的額娘便最愛在家裏給一大家子人做飯,做出來的飯菜可好吃了。我還小的時候就跟在後面燒火燒水,沒幹兩下就嫌累,便問額娘每日做飯累不累?”

大福晉聽了幾句也覺得有意思,用眼神示意青菊接着講下去。

Advertisement

“我額娘便說,她每日最幸福的事便是看見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擠在一塊吃她做的飯,一想到我們幾個小的吃得飽飽的,她做飯時便極為滿足做出來的飯自然就好吃。”

“所以我覺着福晉這段日子做吃食時定是想着幾位小格格愛吃,廚藝這才飛速進步。”

大福晉嘴裏說着“胡說”面上卻露出些罕見的溫柔的笑意,主仆二人淨了手走了出去,大福晉又道,“去把幾位格格叫來嘗嘗我新做的桂花糕。”

青菊“哎”了一聲便朝一邊的偏殿走去。

——

毓慶宮裏,太子妃瓜爾佳氏已經選好了壽禮,是一扇半人高的紫檀木邊座嵌瓷玉文具插屏。身旁的太子胤礽見狀又在禮單上添了一筆。

忽然外頭一個小太監走了進來,打破了這一片靜谧和煦的午後時光,他躬身進來遞了一封信到胤礽的面前。

胤礽停下筆擡起眸子瞧了瞧空白的信封便知道了是何人來信,又低下頭去謄寫方才太子妃寫的禮單,嘴裏慢慢悠悠地說道:“不是說了以後不準再收他的信了嗎?”

胤礽的語氣雖然輕柔卻帶着一股不容忽視的氣勢,尤其是他說完了又再次盯着送信的小太監“嗯?”了一聲,直把那名小太監吓得兩股戰戰,嘴裏的話也哆嗦起來。“回太子爺的話,是,我不願意收,但是那人丢了信便走,我也,我也來不及追得上,所以,所以……”

他支吾了一會沒有說下去,還是一旁的太子妃見狀撇了一眼身邊坐着的胤礽的臉色,又伸出手捏了捏他的手臂,這才對着十分驚慌的小太監道:“好了,你将信放在這,先退下吧。”

那小太監如釋重負,立即将手裏薄薄的一封信恭敬地放在了胤礽的手邊,而後又弓着腰退了下去。

太子妃倒了一杯茶,又将目光放在眼前的這封信上面,可是胤礽還是自顧自地在謄寫,一點要打開的意思都沒有。“這信,太子爺還是不看?”

“之前我便說了,叔祖公的信我一概不看,他派來的人我也不會再見了。”胤礽抄完了最後一個字,将筆輕輕擱下,這才捏起那封信。

“拿去燒了吧。”

太子妃瓜爾佳氏轉身望向身後侍立着的玉芝,讓她拿一只燭臺過來,随後便看着閃爍跳動着的火舌一點一點将信封吞噬掉,而後玉芝接了過去,将最後一點紙片也燒了個幹淨。

瓜爾佳氏轉過頭來卻不期和胤礽的視線撞在了一起,兩人相視而笑。等到玉芝捧着那一灘灰燼出去了,胤礽才開口道:“這一陣子,我便只管做好身為太子分內的事,又常常侍奉在皇阿瑪的身邊,極盡兒子的孝心。”

他抿了口茶又對着瓜爾佳氏道:“雖然目前還看不出皇阿瑪的态度,但我的心卻好似較之往日寧靜了許多。”

瓜爾佳氏眉目溫柔,一雙翦水秋瞳帶着些許愛意,“太子爺自打從塞外回來之後便很少夢魇了,我瞧着白日裏精神也好了很多。”

眼見着胤礽的心理壓力漸漸卸下,瓜爾佳氏也很是欣慰,這段日子以來變着花樣的給胤礽炖些滋補的湯品,如今胤礽原先總是沒有血色的臉也漸漸變得紅潤光澤了起來。

“這都多虧了福晉。”胤礽将瓜爾佳氏摟在懷裏,在她的鬓發間溫柔說着,“多虧了福晉,我才能慢慢想明白,不至于一錯到底。”

瓜爾佳氏緩緩舒了一口氣,将身體又更在胤礽的懷裏窩了窩,屋外的片片黃葉随風落下,積了一地。

——

太後娘娘六十歲生辰的這一日,阖宮上下都洋溢着喜慶的氛圍。早上太後起床時,瞧着寧壽宮被裝扮的比年節還要盛大莊重,那上揚的嘴角便沒有下來過。

張芙音和胤祺一大早就進了宮,康熙領着後宮的幾位高位嫔妃,後頭又是成婚建了府的兒子,在後頭是年紀還小的阿哥和格格,在在後面又是旁支的親王福晉一大家子,大家夥擠擠攘攘地聚在一起一起恭賀太後千秋萬歲。

張芙音站在人群中,一上午又不知道磕了多少個頭,說了多少句吉祥話,總算是将這些場面活都給糊弄過去了。

太後坐在上頭,今日也是十分莊重地打扮了一番。有些泛白的發絲盤起來,上面又帶着金累絲嵌珠寶鳳細钿,一身古樸莊嚴的青褐色正服使得她原先有些慈眉善目的臉龐增添了一點肅穆神色。

張芙音腿腳又酸又痛,往上瞧瞧太後還極有精神地左邊拉着康熙右邊牽着佟佳貴妃,兩側又坐着些嫔妃,其樂融融地在說笑。

之後的活動便是女眷們在一撥,爺們們在一撥。這對張芙音來說也是極為無聊的一個環節,在禦花園南側聽戲臺處擺了一長串的桌椅,張芙音略微聽聽就又開始走神了。

好不容易碰見了八公主,張芙音立即想将她撈過來問一問自打從塞外回來以後有沒有好好鍛煉過,可惜八公主一對上張芙音閃亮亮的目光就猜到了自己要問什麽。她兩手提起裙邊就健步如飛地走開了。

張芙音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不管八公主在宮裏有沒有接着鍛煉,她這競走的功夫可算是學到家了。

體會了一把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悲涼情緒,張芙音又不知吃了多少塊呈上來的各式糕點奶茶,終于忍不住準備趁着眼前這一大串妯娌們熱火朝天地聊天時偷偷溜到禦花園去散散步。

好在張芙音在這種場合一向是不愛出風頭的小透明,走了也沒有什麽人發現,張芙音回頭瞧了瞧還聚在一塊的人堆,心情輕松地沿着禦花園的甬道慢慢走了起來。

水仙跟在後頭,覺着似乎沒人注意,便也不去勸說了。主仆兩人一前一後地随心所欲地走了起來,沒過一會便聽見前頭幾株半人高的花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張芙音心裏一驚,萬萬沒想到穿越女宴會外出必定碰見支線人物的劇情終究還是讓自己碰見了。

水仙在身後緊緊拽住張芙音的一角衣袖,小聲地勸道:“福晉,前面好像有人咱們還是別在這兒待了吧,萬一,萬一……”

她半天沒“萬一”出來,張芙音卻出乎她意料地一個幹脆地轉身,加快了腳步就準備往回走。

“那咱們還是快點回去,悄悄地,別驚動了人。”張芙音可不是那種好奇心十分旺盛,也不是那種有冒險精神的的人,這可是在宮裏萬一一個不小心撞見了什麽辛文秘事,搞不好連小命都要丢了。

張芙音又反手拉着水仙,二人調轉了頭邁着小碎步就往回走。

可兩人還沒走出兩步,就聽見原來發出聲響的那個地方傳來幾聲壓低了變了調的聲音,“福晉,福晉,是我啊。”

這聲音,張芙音聽着怎麽那麽熟悉?到底是沒忍住下意識回頭瞧了一眼。一株開敗了花只餘着一大串泛黃葉子的花架後面露出一個熟悉的腦袋。

“貝勒爺?”張芙音頓住腳步,又向四周望了望沒什麽人,遠處人□□談的聲音還是依舊。

胤祺跳了出來,又抖落了兩下身上沾染的幾片草葉子,歡快地跑了過來。“我就知道搞不好會在這裏碰見你。”

“你跑來這裏幹什麽?”張芙音望着他肩膀處被露水潤濕了的一角,又拿出手帕替他擦了擦,“瞧瞧你都鑽哪裏去了?”

胤祺微微偏過頭瞧着張芙音擦拭的動作,只嘿嘿傻笑着。張芙音像瞧傻子似的瞪了他一眼,胤祺這才想起來回答。“我嫌那兒人多吵着耳朵疼,就想着找個地方躲清淨,那會聽見你的腳步聲還以為是皇瑪嬷身邊的嬷嬷來找我來了,胡亂找了個花架就躲了進去。要不是我偷偷往外瞄了一眼差點就錯過你了。”

胤祺還在那獨自傻樂着,張芙音卻抓住了方才那番話裏的重點,“太後娘娘身邊的嬷嬷找你幹什麽?”

胤祺聞言眼神不自覺便開始閃爍了起來,磕巴了一會答道:“就是,就是我溜走的時候沒有跟皇瑪嬷打招呼,可能她沒瞧見我就打發嬷嬷來找我了吧。”

“真的?”張芙音揚了揚眉,“就這麽簡單你結巴什麽?是不是還有別的事?”

“你不知道我小時候皇瑪嬷就這樣,一小會見不着我就怕我丢了,就愛打發人來找我。常有的事,常有的事……”

見胤祺說得也有道理,張芙音便沒在說話了。兩人便一邊偷偷摸摸張望着一邊在禦花園裏四處溜達。

寧壽宮正殿裏還是一片熱鬧,年輕的孩子都出去自己玩去了,康熙和後宮的幾位嫔妃都還陪着太後娘娘聊天。方才康熙才命人将一扇精致華貴的屏風搬上來,上面的萬壽無疆賦則是他親自題上去的。

太後娘娘不大懂得書法辭賦,卻見皇上這樣用心,也樂得合不攏嘴。更不用說其餘在座的嫔妃,衆人誇鬧起來,別提多熱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