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談合作(小修) 海棠糕
第26章 談合作(小修) 海棠糕
剛出鍋的海棠糕還帶着些熱氣, 周母指尖捏着海棠糕端詳片刻,輕咬一口牽扯出蜜漿色糖絲。細細咀嚼之下,外層面粉酥脆, 雖裹着糖漿卻不膩人,口感微硬, 內餡卻萬分柔軟。細膩的豆沙, 入口微粉,甜而不膩。
海棠糕體量不大, 只有成人半個手掌那般大小, 不過三兩口的事情,立在周母身後伺候着的婢女十分機靈,瞧着周母将手中的海棠糕用完, 雙手拖着溫熱的濕布巾快速上前。
正回味着海棠糕滋味的周母, 順手接過婢女手中的布巾,擦了擦手笑意盈盈地望着沈之禾, “沈小娘子, 這糕點叫何名字?”
“海棠糕, 夫人您瞧這糕點形似海棠花,不僅如此海棠糕的名字還有個典故呢。”瞧着周夫人眉眼舒展露出幾分滿意之色,沈之禾提起的心終于落了回去, 心道這次茶宴的糕點妥了。
“哦?有何典故, 說來聽聽。”聞言周母來了興致, 笑意盈盈地望着沈之禾。
忽覺懷中幼童的安靜, 她低頭瞧了眼,巴巴瞅着沈之禾的沈之安,無奈一笑,這娃娃這般模樣瞧着倒像是自己是個惡人, 只好松了手,任由他急匆匆地跑到沈之禾身旁。
伸手攬住沈之安,沈之禾勾唇一笑,娓娓道來,“相傳這海棠糕出自蘇州府賣糕點的的大戶人家,有一日那戶人家的小姐躺在海棠花樹下午歇,入睡不過半刻,便有一海棠仙子入夢,言自己手中握有一糕點方子,奈何無人繼承心中遺憾,小姐瞧着那仙子泫然欲泣的模樣,心頭一軟,便言自己家中有糕點鋪子可将這方子交給自己。
仙子聞言大喜,将這做海棠糕的法子交給了她,一經推出便因它外觀形似海棠花,受到蘇州府一衆小女娘的喜愛,故而将這糕點命名為海棠糕。”①
沈之禾不知這大邺是否有海棠糕的存在,若是按照時間來推算,大邺的時間線應當是在大唐之後,宋朝之前。
而後世的海棠糕直至清朝才出現,自己杜撰些典故應當不會被人拆穿,正想着無意間對上陸今嶼似笑非笑的眸子,沈之禾心中一顫,難不成自己被他識破了。
“原來如此,倒是一則極美的典故。”若是說周母方才還有些遲疑,如今便是十分滿意這海棠糕了,外形美觀,名字亦好聽,“你們都嘗嘗,這海棠糕外酥裏糯,香甜可口。”
不消片刻,沈之禾帶來的海棠糕便被幾人分食幹淨。
“阿禾,那這糕叫何名字?”周瑩指着方才阿娘塞到自己口中的糕點問道。
“這是梅花糕,以紅梅為食材。”
“難怪我方才入口,品出一股淡淡的梅花花香。”
Advertisement
坐在一側陸今嶼,捏起一塊梅花糕,回憶着沈之禾方才自信滿滿杜撰典故的模樣,唇角微揚,便想着逗逗她,“沈小娘子,這梅花糕可有典故?”
聞言,沈之禾心中咯噔一下,面上不顯,笑着道:““這梅花糕顧名思義便是以梅花為食材所做,這典故我倒是從未聽過,待我回去翻一翻祖父留下的菜譜與書籍,若能尋到,等下回再見郎君時,同郎君說。”
“在下記住了,小娘子可別忘了。”此言便是日後再見,陸今嶼心情極佳,捏着那梅花糕送入口中,米團柔軟那口感像是吃了一嘴雪花,松軟清香,如沈之禾所言,內陷隐隐約約透出一股梅花花香,清甜可口。
日子過得極快,不過三兩日就到了周家舉辦茶宴的時候。
那日天剛蒙蒙亮,沈之禾與吳娘子便在後廚忙裏忙外,竈房內忙得熱火朝天,因此次茶宴宴請的皆是鎮子上有頭有臉的人家,萬不可出任何差錯,不止她二人,竈房內其餘準備配料的廚子亦是忙得腳不沾地。
此時前廳陸陸續續來了不少賓客,周夫人領着女客往花廳走去,花廳中一早便點了暖爐,花廳四角各自擺了一盆開得正豔麗蝴蝶蘭,花似翩翩而舞的蝴蝶,靈動美麗。
幾位女客相繼落座,梅花淡淡的幽香浮在鼻尖,一人鼻尖輕嗅,尋香望去,只見周夫人身後的八仙桌上擺着的青白玉寶月瓶中插着幾株極為妍麗的紅梅,那梅花香味便由此而來。
“周家不愧是書香世家,這紅梅開得都比別家要豔上幾分。”那婦人掃過紅梅,随即目光落在周夫人臉上片刻,今日出門前,夫君千叮咛萬囑咐要自己與周夫人打好關系,以便拿下周家酒樓的供貨,若是自家的牛羊肉能直接供給周家酒樓,何苦還要日日在外頭風吹雨打。
“鄭家的,不會說話便別開口,這周夫人家的梅花分明十分有靈氣,怎能說豔這麽俗的字眼呢。”與鄭娘子不對付的範娘子譏諷開口,這鄭家的屠戶而已不知為何能出現在周家的茶宴上。
“好了,諸位莫吵,今日插着梅花不過是家中推出了梅花糕,來人,将糕點取上來。”周夫人瞧着兩位夫人鬥雞般的模樣,心中略有些無奈,這二位鬥了大半輩子,如今兒女都快成人,竟還是如以往那般見面就吵,若自己再不出言打斷,這宴會恐怕就會演變成這二位的文鬥。
雖說今年阿瑩提議莫再請這二位,但這兩位除了見面會刺上對方幾句,便再無其他過分的舉動,單單為此将二人排除在外,實在不妥。
思索間,拖着托盤的婢女魚貫而入,打頭的幾位手中端的便是淡紅梅花狀的梅花糕,不多時幾種不同的糕點便整整齊齊擺在桌上。
周夫人手微微擡起,指着桌上的糕點,“這些糕點皆是請了沈家小娘子做的,諸位且嘗嘗。”
“沈家小娘子?可是那位在街頭擺攤賣馄饨的女娘?”家中開着米糧鋪的周娘子有些不敢置信,先前那小娘子在自己鋪子中面粉與紅豆。
那時自己還想着這紅豆餅都被人做爛了,又甜的齁嗓子,自然不會有人買,那小娘子鐵定是要虧本,如今這是做成了?竟然還入了周夫人的眼。
聞言,周夫人詫異的目光落在周娘子臉上,瞧着她有些面熟的模樣,思索着,身後的丫鬟趕忙上前湊在她耳邊輕聲道:“夫人,那位娘子家中是開米糧鋪子的。”
“正是她,不曾想那小娘子年歲不大,倒是個伶俐的可人兒,若不是我家阿瑩慧眼識珠,我也不曉得她小小年紀,手藝竟這般好,快嘗嘗,這海棠糕趁熱吃味道最佳。”周夫人眸中劃過了然,估摸着沈小娘子先前去她鋪子買做糕點的食材,她小瞧了人家,眼下也不好說,只是招呼着衆人嘗嘗那糕點。
與此同時,不願同周夫人一同接待女客的周瑩正領着沈之安,蹲守在後廚,瞧着沈之禾忙前忙後的背影,順手偷了幾塊剛出鍋的糕點。
“少吃些,這梅花糕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不好克化,若是餓,一會忙完我給你們下兩碗面條。”背對着兩人的沈之禾,好似背後長了眼睛,在周瑩探手準備取第三塊時,開口阻止。
手中動作一頓,周瑩讪讪一笑,收回了手,瞧着後廚衆人忙得腳不沾地的模樣,自己似乎在此礙手礙腳,便一把拎起沈之安帶着他到院子中堆雪人完。
直到沈之禾忙完,推門而出,便瞧見院中多了一排面朝廚房憨态可掬的小雪人,而那一大一小臉上皆帶着愉悅的笑意,她會心一笑。
這幾日周瑩時常帶着之安玩耍,周夫人與周老爺也十分疼愛他,在周宅的幾日似乎是他們姐弟二人最輕松的日子,每日不用為了生計在外奔波。
有錢真好,沈之禾攥緊拳頭,心中暗道自己要快快賺錢,來日買個大宅子,再找十七八個丫鬟伺候自己與之安,那日子不知該有多麽舒坦。
因沈之禾所做的海棠糕與梅花糕在紅葉鎮極為獨特,味道又極好,周家的茶宴極為圓滿,甚至幾位女客,當場便詢問周夫人可否預定,哪知周夫人只是笑了笑,告知諸位自己無法替沈小娘子做主,還需問過沈之禾意見才好,衆人只好無奈離去。
周母還未來得及尋沈之禾,周堯便領着糕點鋪的林掌櫃先尋到了她。
目光複雜地瞧着眼前不過十四五歲的小女娘,周堯心中暗嘆後生可畏,先前她所做的紅豆餅食材簡單卻清甜可口,不像自己鋪子又油又膩,前日嘗過海棠糕,雖說心裏有底,但沒想到竟這般受歡迎,宴會還未結束,便有人明裏暗裏與自己還有父親打探這糕點如何賣。
“郎君找我何事?”沈之禾剛踏出後廚,便被周堯請到了書房,她瞧着周堯欲言又止的模樣,疑惑開口。
“小娘子做的糕點在紅葉鎮乃至整個北疆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您的小食攤實在有些小,賣糕點恐怕有些賣不動,不如與我周家的糕點鋪子合作,食材皆由我們提供,您做的糕點便放在我們周家鋪子售賣,所得的銀錢六四分賬如何?”林掌櫃瞧着周堯似無開口的意思,有些焦急,飛快往前踏了一步。
“另外小娘子幫吳娘子改良過的配方,我們也會照價給你銀錢。”
聞言,沈之禾心中一喜,不枉自己這些時日費心費力做了這些糕點,面上卻未顯露半分。
一同跟來的周瑩唇角一勾,笑着道:“多日未見,林掌櫃還是這般摳搜,阿禾不如你與我合作如何,開鋪子的銀錢我出,食材也我出,你只需安心做糕點,也不用擔心方子洩露,到時候賺得銀錢我們五五分賬。”
“小姐,你怎麽還搶自家人的生意。”林掌櫃無奈一笑,不過反正都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