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千面人
千面人
陳守虛進入林宅,當然是想問為什麽突然又不去游玩。不過門子引他去見林辰時,早有人先在陳守虛前等候。
不是別人,正是此前見過的趙二虎。
趙二虎坐在會客廳裏的圈椅上,依然是初見時的虎背熊腰,滿臉絡腮胡。不笑時一臉兇相,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是剛從哪個牢獄跑出的逃犯,一笑時則較為柔和。
趙二虎瞥見他的身影,似乎是意料之中:“來了?”
“趙副都護”,陳守虛向他行禮。
因為是林辰的親信,再加上功勳卓著,林辰升為都護後沒多久就将其擡為副都護。軍隊裏的人知道趙二虎的資歷和功績,自然不會反對。唯一會念叨幾句的,恐怕就是原本高他幾級,現在卻突然與他平級的徐老。
不過他的意見也不重要了。
陳守虛收禮,回答趙二虎:“來了。”随後在趙二虎的對面落座等候。
林宅會客廳的布置,與此前伏陸山山大王的品位一致。正位坐北朝南,是主人家的位置。東西兩溜各擺放着六個圈椅,應當是前來議事的客人的座位。
趙二虎見陳守虛見自己的對首坐下,皮笑肉也笑:“許久沒有見過陳禦史了,陳禦史還是一身衣冠禽獸的氣度。”
陳守虛滿頭黑線:“趙叔,‘衣冠禽獸’是罵人的話。”他自覺沒有招惹過趙二虎,所以也不覺得趙二虎是刻意羞辱自己,只以為他是學識不足,所以錯用了。
“是嗎?對不住陳禦史了”,趙二虎打着哈哈道歉。正預備再同陳守虛說幾句話,但絡腮胡還沒動,屋外林辰緩步走進屋內。
趙二虎便收起嬉皮笑臉的姿态,立即起身,行禮。陳守虛同樣起身行禮。
林辰向二人回禮,随後落座,也示意二人都坐下說話。在林宅,趙二虎和陳守虛一向不講太多虛禮,她說坐,二人也就坐下了。
再次落座後還沒交談,門外丫鬟傳告說茶湯快煮好了,詢問林辰是否現在端來。
Advertisement
“夏日炎熱,稍涼一些再端上來”,林辰回複說。随即桃花眼瞧見陳守虛,突然補充道,“陳禦史不喜姜,他的茶湯中不用放。”
“是”,丫鬟聽清吩咐,行禮告退。
見此,趙二虎頗為暧昧地看了林辰一眼:“記得這般清楚?你我二人同僚多年,也沒見你特地囑咐過我的飲食忌諱。”
這話聽得陳守虛耳紅。
被人特殊對待是什麽感覺呢?大概不是心動就是心梗。
陳守虛顯然是心動的,他飄飄然地意識到,原來自己在林辰心中竟然這樣重要嗎?
但作為被調侃的對象,林辰卻沒有太大的反應。她狐疑地看趙二虎一眼:“你有忌口?”
“沒有”,趙二虎的笑容陡然落下。是哦,光顧着調侃他們,連自己沒有忌口都忘了。
林辰收回視線。
雖然什麽都沒有說,但趙二虎還是讀出她的诘問:那你說什麽?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趙二虎笑得憨氣,不再提起這茬。
于是陳守虛耳尖的紅也散了,被高高挂起的心再次下落。
林辰好似沒有注意到他們的情緒,徑直對着趙二虎道:“二虎叔,千面人的事情有什麽新進展嗎?”
關涉正事,趙二虎正襟危坐,回禀道:“根據清雪的供詞,我仔細調查過‘千面人’,發現江湖中的确有這樣一位能人異士。‘千面人’的名號最早在坊間流傳,是二十七年的一樁劫掠案。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竟直接拐走了太尉的女兒。太尉惱羞成怒,發誓要将其锉骨揚灰,但花費近半年的時間,都沒能抓住他的蹤跡,只能作罷。‘千面人’因此揚名。”
林辰微微颔首。
“這樁事太過遙遠,現在說起來,大家便都以為只是坊間傳聞。誰能想到這世間竟然實有其人,而且至今仍然活躍在江湖呢?”提起多年前的往事,趙二虎也有些唏噓。當然比起千面人的傳聞,他更唏噓的是,“二十七年前我還是個英俊的大小夥子,現在都快成糟老頭子了。”
“英俊”二字讓陳守虛擡起頭打量趙二虎。可惜再怎麽打量,也無法突破厚重的絡腮胡窺探他真實的面容。
所以他直接問道:“趙叔年輕時很英俊嗎?”
趙二虎不滿:“為什麽要用疑問的語氣?”他年輕時的相貌可是得到衆人一致的誇贊。
可陳守虛怎麽看怎麽不信,只能問可能知情的人。因此他轉向林辰:“真的嗎?”
林辰盡力回憶趙二虎數十年前的樣子,那時候她年紀尚小,記憶也有些模糊:“依稀記得,小時候周圍人的确都誇二虎叔,說他為人方正。”
陳守虛失笑,以為是林辰走神:“我們聊的是相貌,這和品行幹系不大。”
林辰卻意味深長地看了陳守虛幾眼:“我說的為人方正,是由內而外的方正,由上到下的方正。你明白?”
那一刻,陳守虛似乎懂了,但又還沒完全參透。于是他努力通過趙二虎層層疊疊的絡腮胡,觀察絡腮胡下的臉型。
果然方正,陳守虛心中感慨。
趙二虎總是後知後覺,但終歸不是無知無覺。他反應過來,立即吼道:“看什麽!”方正不也是一種誇獎嗎!
陳守虛被他的大嗓門吼得一顫,林辰卻是心底失笑。
恰在此時,門外的丫鬟敲門傳告,說茶湯已經涼好了,問是否要現在端來?
“端來”,林辰面上一本正經,“正好給趙副都護降降火。”
丫鬟不知道屋內發生的事情,自然也不知道林辰話語中對趙二虎的戲谑。但出于對主人的敬畏,她也沒有詳細詢問,應諾一聲,便端茶去了。
不一會兒,茶湯端上來。
沒有姜的茶湯放在身前,即便他隐約明白這并非特殊對待,可心底的暖流仍然在茶還未飲入口中前先一步泛起。
而趙二虎牛飲一口茶,再次談起“千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