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晉城東市
晉城東市
清晨,天剛蒙蒙亮,蘇北歌便被恒升輕輕搖醒。她慵懶地眨了眨眼,耳畔是恒升低沉而溫暖的聲線:“北歌,梁大哥他們準備出發了。”
她打了個哈欠,望向窗外,只見天色微亮,心中不禁感嘆北淩人都這麽勤奮嘛,這才雞鳴沒多久呢。不過想到自己現在是有求于人,也只能快速收拾好自己,跟着恒升去找梁驷了。
步入庭院,梁驷的身影已如松柏般挺立于客舍之前,那張面容依舊冷峻,如那被晨露輕撫過的寒冰,對周遭世界保持着淡淡的疏離。蘇北歌心中不禁搗鼓:“這人是不是就沒有心情好的時候?”
跟在梁驷身邊的人看見北歌和恒升,似乎并不覺得出奇,想必是梁驷提前跟他們打過招呼了。
蘇北歌正欲上前找他搭話,忽見隊伍中一人向她揮手致意。她定睛一看,心中一喜,那不是趙華營嘛!
她連忙熱情地迎了上去,“趙大哥,別來無恙!”
趙華營亦是笑容滿面, “兩位小弟,好久不見,都長高了不少呀。”說着,他親昵地拍了拍恒升,并伸手捏了捏恒升的肌肉,贊道:“恒升小弟,你變壯實了許多嘛,看來這段日子沒少下功夫。”
恒升一臉赧然,卻也難掩自豪之色, “趙大哥過獎了,都是拖北……孟一的福。”
趙華營又将目光轉向北歌,調侃道:“孟—,你這小子倒是圓潤了不少,看起來這段時間過得挺好的。”邊說也邊順手伸向她的臂膀,想要捏一捏。
就在他的手即将觸碰到蘇北歌的那一刻,恒升突然一個箭步上前,擋在了兩人中間。他微微仰頭,以那略顯稚嫩的嗓音,認真而堅決地說:“趙大哥,還是捏我的吧,孟一他……他怕癢。”
看着恒升緊張兮兮的樣子,趙華營先是一愣,随即被這份純真之心逗得大笑起來,拍打着恒升的肩膀,“好小子,倒是挺會護短的。好,好,捏你的。”
蘇北歌在一旁,望着恒升緊張又認真的樣子,不禁暗笑。除了在丹邑的日子外,其餘時間她都是男裝示人,所以趙華營的舉動其實并無不妥。而恒升,卻是時刻注意着她的感受,這份細心和體貼實在讓人暖心。
随着梁驷的一聲令下,衆人一同朝着晉城出發了。蘇北歌和恒升跟在隊伍中間,邊走邊聽趙華營講述近來的趣聞轶事。趙華營說起話來生動有趣,不時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氣氛一片和諧。
*
東風國,這片坐落于大海之濱的豐饒之地,便以其肥沃的土壤和彪悍的民風聞名于世。早年間,這裏湧現了不少兵學世家,他們不僅在軍事上有着深厚的造詣,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典籍,被多國視為瑰寶。近年來,随着文風日漸興盛,工商業蓬勃發展,晉城更是成為了東風國內首屈一指的商業大都會,享有“東市”之美譽,其富庶繁華之景,實乃世間罕見。
而晉城的主街道,更是把東風國的“重商”風氣展現得淋漓盡致。王宮雄踞晉城之北,而與之遙遙相對的南面則是聞名天下的高仰學宮,南北兩端,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權力的和諧共生。而在這兩者之間,是一片寬敞至極的街市,那就是名聞天下的晉城“東市”。
也就意味着,所有朝臣入宮,都必須穿越這片繁華的街市。想象一下,當朝臣們身着華服,乘坐馬車,從喧嚣熱鬧的東市緩緩駛向威嚴肅穆的王宮,他們會是什麽樣的心情?是否是在時刻提醒上位者,既然市井百态已盡收眼底,即将迎來的也是宮廷威嚴,那麽就需要銘記:不負民望,不負君恩。
這種都市格局,在天下都會中可謂獨一無二。想當年,這裏還是一片一片茂密的松柏林,松柏林兩邊是王宮與學宮的車馬場,四周環繞着官署。如此布局,使得此地成為一個肅穆的王權中心,列國使臣和庶民百姓接近這個地方,便不由得心生敬畏。然而,十七年前,年輕的東風國江畢衡果斷決策,将這片幾百畝的松柏林徹底推倒,重新修建了一條天下最寬闊的街市。他豪情萬丈地宣稱:“我要讓天下的商賈彙聚于此,東風國的王公大臣和學宮士子不能天天只看農夫耕田,至少要看到商賈民生是何等景象。”
于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曾經靜谧的松柏林竟直接變成了喧嚣的街市。
建成伊始,商賈們便大感興趣。一片商市竟能和王宮比肩而立,這在當時确實是天下獨一份,也無疑是在昭告四海諸國:商賈,在東風國這片土地上,将擁有前所未有的地位與榮耀。這在飽受“抑商”之苦的商人來說,簡直比賺錢還要令人興奮。
在以往的傳統觀念裏,商人一直被視為低人一等,他們雖然擁有財富,但在社會地位上卻始終矮人一截。如今,東風國卻反其道而行之,這無疑給商人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一時間,天下的富商大賈紛至沓來,他們争相求購店面,搶購地皮,建造房屋和倉庫,為這片新生的街市注入了無盡的活力與生機。短短十幾年,東市已然成為天下最繁華的第一大市。
*
随着東市商業的日益繁盛,雇傭需求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增長。東風國洞察時勢,相繼推出了移民與流民收容政策,那些出身清白、品行端正的良民,只要遵循既定程序,便能順利申請成為東風國的百姓,享受其庇佑與恩澤。而那些因種種原因未能滿足條件的流民,也不必擔憂無處容身。他們可向官府申請短期收容,經過官署的審批,便可在城外的官田中勞作,以耕農的身份換取一份的收入。
在東風國這系列政策的推動下,除了原先高仰學宮吸引的士子外,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民戶從他國遷入東風國,晉城人口大增,連帶着周邊城邑也有不少的人口流入。
蘇家的産業版圖中,南璃、東風、寒昭、中冠四國雖均其商鋪分布。但東風國管控最為寬松,因其貿易自由度和管理制度都實在完善,将店面生意交給賬房先生們管理,通常也不會出現大問題。不像其餘三國,經常需要執事們跟官署打點關系,以獲取日常的行商方便。
與南璃國不同,丹邑的街市,如同一場盛大的宴會,滿溢着酒肆的醇香、珠寶的璀璨、絲綢的柔滑、劍器的鋒芒和名品的風華。行走其間,仿佛有一道隐形的界限,将不同身份的人隔離開來。而晉城的街市則是另一番景象,沒有過多的裝飾,呈現的卻是一種平樸與實惠的魅力,魚市、鹽市、鐵市、布市才是這裏的主角。在這裏,可以看到的是連綿無際的店鋪帳篷,比肩摩踵讨價還價的市人,魚鹽混雜的奇特腥臭,堆積如山的鐵材布料,琳琅滿目的精鐵布器,都是蘇北歌在其他官市沒有見過的景象。難怪世人皆說,奢靡風華,東風不如南璃,實惠便民,南牆不如東風。
蘇北歌和恒升跟随梁驷一行人穿行于晉城的街市之中,腳步幾乎未曾停歇。盡管如此,單是穿過這片熙熙攘攘的街市,就耗費了他們整整半個時辰,可見東市的廣闊與繁盛。
走出東市,向南百步之遙便是雲街。此處市集的吵雜聲略微少了些,但依舊熱鬧非凡。街道兩旁,一間間私營客舍、高檔食坊和酒肆林立,青石板鋪就的路面幹淨整潔,透出一種別樣的雅致。一行人決定在此稍作休憩,先吃點東西,晚些時候再入住客舍。
他們選了一家看起來頗為雅致的食坊,店內裝飾古樸,竹編屏風将空間巧妙分割,既保證了私密性又不失通透感。店小二見有客來,忙不疊地迎上前來,熱情地引領他們至一處靠窗的雅座。
他們分了兩桌坐下,蘇北歌由于一路上風塵仆仆,此時早已餓得肚子咕咕叫,一坐下她就拿起菜單,眼睛一亮,看着上面的菜名就一陣瘋狂點菜。
蘇北歌點的都是店裏最受歡迎的招牌菜,每點一道,小厮就記下一道,臉上滿是笑容。待點畢,她方覺梁驷等人投來的驚訝目光,卻只是爽朗一笑: “別客氣,盡管點,不夠再點!”
說完,她轉身低聲對梁驷說道:“這一桌我請了,算是報答你之前的救命之恩。但另外那桌,你自己看着辦吧。”
梁驷嘴角微抽,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報答”有些無奈,甚至有些不想搭理她。一旁趙華營笑着接過話茬:“那邊我們自會安排,你無需費心。”
不一會兒,菜肴紛紛上桌,香氣四溢。蘇北歌餓得狠了,吃得狼吞虎咽,看得梁驷等人直搖頭。倒是恒升,坐在蘇北歌旁邊,擔心她餓着,又擔心她會被噎着,一邊吃着自己的飯菜,一邊不斷幫她夾菜遞水。
*
席間,隔壁桌的熱烈而期待讨論聲隐約傳入耳中,幾位食客正談及高仰學宮即将舉辦一場空前盛大的百家論戰。
一位紫袍青年尤為激動:“後日你可會去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