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別讀書了胤俄和禾嘉聽了這話都愣……

第59章 別讀書了胤俄和禾嘉聽了這話都愣……

胤俄和禾嘉聽了這話都愣了一下,胤俄是沒想到怎麽會有這麽荒唐的事,禾嘉是後知後覺想起來确實是有這麽一檔子事,為了這事胤祉連郡王的爵位都丢了。

“這個時辰過去,晚上什麽時候回來就不好說了,晚膳不用等我你先吃着。”

“我知道怎麽安排,倒是你到了乾清宮小心些,少說話別摻和,記住沒。”

康熙教訓兒子老喜歡連坐,一個人犯了錯總要把能叫上的兒子都叫上,一個不落挨個罵。等罵完了氣過了再送些賞賜過來,這事才算是在他老人家那兒揭過去。

“你放心吧,你爺們別的本事沒有,去乾清宮挨罵,我和九哥認第二就沒人敢認第一。”

胤俄穿戴整齊,臨出門前禾嘉拉住他的手,把他披在最外面的鬥篷換成前幾天新做好紫貂的大氅,這個時辰過去回來肯定要天黑了,萬一康熙興致上來再罰一跪,今晚回不回得來就不好說了。

送走胤俄不到一刻鐘,董鄂春花就從隔壁過來了,因着事發突然她來得也匆忙,連鬥篷大氅都沒穿,進屋時雪花已經染白了肩膀和發髻,進了屋站在門口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這是我從成妃娘娘那裏讨來的方子,紅糖玫瑰姜茶,你嘗嘗味道好不好。”

禾嘉拉着董鄂春花站在門口,讓她的丫鬟把她身上的雪拍幹淨,才把人拉到熏籠旁坐下。暖閣裏太熱,一冷一熱受了刺激更容易起病,得先在外間把身子慢慢烤暖和點兒才行。

“禾嘉你別急,我就是一時慌了神才往你這兒來的。”董鄂春花其實走到半道上腦子就已經慢慢冷靜下來,但出都出來了又不想再回去,就幹脆冒着風雪過來。

“你放心我不急。”禾嘉搓着春花涼絲絲的手指,“這事咱們着急也沒用,就看誠郡王是不是真的剃頭了,要是真的便只能看皇阿瑪開不開恩了。”

喝下大半杯紅糖姜茶,董鄂春花臉上才慢慢有了血色。禾嘉牽着她入了冬暖閣裏坐下,“方才是誰去你那邊報的信,說沒說到底因為什麽啊,這時候誠郡王怎麽還剃頭了呢。”

“來找胤禟的是乾清宮的太監,他們前腳走後腳就有榮妃娘娘宮裏的人過來跟我報了信,具體為什麽那宮女說得含糊,就說誠郡王是一時不察闖的禍并不是存心。”

榮妃派人過來是想讓胤禟去了乾清宮,千萬得給胤祉求求情。畢竟春花跟三福晉董鄂氏是同出一族的堂姐妹,胤祉跟胤禟除了是兄弟也算是連襟。沒想到來慢了一步沒趕上,那大宮女沒多留又急匆匆地走了。

“春花,說句你不愛聽的話啊,頭發長在誠郡王腦袋上,得多不察才能叫人給他剃了頭呢。”

Advertisement

禾嘉本以為這裏面真有什麽內情,但聽董鄂春花這麽一說,她心裏就明白了大半。

康熙能因為這事把胤祉的郡王爵位撸了,只可能是這事無可辯駁。要不然榮妃派人過來,一定會想方設法幫胤祉把這事說得好聽一些。

要說孝道,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把這個字挂在嘴邊,康熙南巡還要沿途見那麽多耄耋老者,賞賜金銀和禦膳。但其實這天下要說什麽地方最不講究孝道,也就是這皇宮裏了。

不光是敏妃,後宮裏這麽多妃嫔,哪年都有因各種原因去世的。低位的貴人常在答應們就更不說了,病中被挪出紫禁城就再沒回來的都不知道多少。

如此一來,敏妃去世除了她親生的胤祥和十三、十五公主需要服喪戴孝,其餘皇子公主們也就只需要在治喪百日以內別飲酒作樂鬧得太過分,就差不多了。

尤其這會子眼看着就要過年,總不能為了這麽一件事連年都不過了。敏妃的靈柩在永和宮停靈之後,多一天都沒留就送去殡宮,只等着明年欽天監給個好日子,送去妃陵入葬。

在宮裏永遠是活人比死人更要緊,真要是事事都按規矩來辦,這滿宮的人都不用過日子了,光圍着這點喪事連軸轉得了。

但也正因如此,就剩下這麽個擺在明面上別剃頭的規矩,以示悲痛得沒空整理儀容的樣子情你胤祉都不肯做,這就有點太過分了。

“我知道你是拿我當交心的人兒,才跟我說這話。”董鄂春花怎麽會不明白禾嘉的話說得在理,“誠郡王這不是不察,這是壓根沒把敏妃娘娘和胤祥放在眼裏,才會心裏記不住。”

胤祉身為榮妃之子,從小也是文武雙全這麽養大的。只不過這幾年太子和直郡王相争太過厲害,襯得他不那麽顯眼罷了。

但其實真論起來,這幾年不管是随駕親征還是南巡東巡,亦或者是代天子祭祀和封爵,又有哪次落下過他。

旁人或許不知,但三福晉是春花的堂姐,她還沒出嫁時就知道胤祉這人頗有些眼高于頂的傲氣。

他這次闖出這麽大的禍必然不是故意,但偏偏比故意更誅心,人家就是忘了宮裏還死了個敏妃,忘了自己的十三弟沒了額娘。

就想着要過年了得收拾得利索些,頭剃也就剃了。等回頭再想起來這事的時候,再想後悔也沒法子,這事就是禿子頭頂上的虱子,藏不住。

“所以啊,你也別着急了。這事不是你和我能管得了幫得上的,咱們就踏踏實實等着吧,這種事乾清宮那邊今晚就能有結果,皇阿瑪不會拖。”

暖閣裏的地龍燒得旺,等春花緩過勁兒來,禾嘉又讓人從茶房拿了兩碗還冰着的酸奶,酸奶上面撒了沙果幹葡萄幹,一人一碗邊吃邊等結果。

胤俄和胤禟到乾清宮的時候,等在殿外廊下的是張善寶。一向臉上笑呵呵的人這會兒連一絲笑模樣都沒有,見着胤俄和胤禟就趕緊迎了上來,“兩位阿哥爺小心些,十二阿哥已經在裏頭了。”

胤祹從小被送去蘇麻喇姑跟前養大,蘇麻喇姑信佛胤祹也跟着信,從小就是個萬事不沾身萬事都不計較不鑽牛角尖的性子。

平時看着不顯山不露水,康熙跟前也不大得寵的樣子,但兄弟們都知道老爺子因為蘇麻喇姑的原因挺稀罕這個兒子,胤祹有時候說什麽話比旁人要管用。

胤俄胤禟一聽十二先進去了張善寶還一副臊眉耷眼的樣子,就知道西暖閣裏情況不妙。

果然兩人夾着尾巴進去,就看見除了地上跪着胤祉和胤祥,一旁站着的太子和胤祹的臉色也很難看。兩人進來時康熙正罵在興頭上,見着他倆進來只是冷冷哼了一聲,便讓他們到一旁罰站了。

胤祉剃頭之後瞞不住,是被禦史一狀告到康熙跟前來的。知道這事以後康熙本想把兒子召進宮來問個清楚,沒想到正好在乾清宮外撞見得着消息的胤祥。

敏妃生前一直都是庶妃,伺候康熙這麽多年雖得寵但一直在包衣旗未曾擡出,是典型的有寵無恩。

死後又趕上年前,別說宮裏其他人,就連胤祥和兩個公主哭靈七天以後都收斂了大半哀容,實在難過也只敢背着人哭一哭。畢竟宮裏還有皇上和太後,天天啼哭被有心人看在眼裏不是好事。

胤祥為此心裏憋着火,在得知胤祉剃頭之後就怎麽都忍不住,兩人在乾清宮狹路相逢碰上,還沒等胤祉說幾句軟話,胤祥就小豹子一樣撲了上來,跟他扭打在一起。

胤祉騎射功夫皆不錯,此刻卻不敢還手也不能還手,只能盡力躲避。但十三犯了軸勁兒幾個侍衛都拉扯不開,還是康熙自己從西暖閣出來,才把一大一小兩個兒子撕扯開。

氣急了的康熙先是罵胤祉,而後連着胤祥也一起罵,“你有什麽委屈不能等,人都到了乾清宮非要來這麽一出,你有道理也成了沒道理。你打了他你落着什麽好,朕還在這兒難道不能給你做主。”

罵完了不過瘾,又把站在一旁的太子也數落了一頓,“你是儲君也是兄長,弟弟們平日裏你不教導規訓,難道還有旁人能插手不成,老三如今這個樣子,你也有錯!”

最後目光再移到站在最後裝蘑菇的胤俄身上,更是深吸一口氣破口大罵,兄弟動手就是胤俄這個混蛋小子起的頭。

“老十你別躲,你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你教過胤祥什麽,什麽叫先打服了再說。如今可好,外人服不服不好說,倒先把這一套用到自家兄弟身上來了,簡直混賬至極!”

胤俄莫名其妙被親爹罵了一臉還不敢還嘴,只能站出來跪到胤祥身邊裝乖請罪。胤禟見這架勢越發把肩膀縮了縮,就怕下一個就要輪到自己。

好在兒子這麽多,康熙一個一個罵過來也罵累了,撒完了氣該處置的還得處置。

看着跪在底下臉色煞白的胤祉,康熙清楚該讓自己這個兒子吃吃虧了,要不然以後他還得闖更大的禍,“誠郡王胤祉,自今日起革爵貶為貝勒,罰俸兩年。”

“胤祥過完年別去上書房讀書了,入兵部跟着老十去修河堤去。不是年少氣盛打服了再說嗎,你們倆就都給朕修河堤去,永定河的差事要是有半點差錯,朕扒了你們的皮。”

看上去胤祉和胤祥一人打了一棒,誰都知道清楚皇上是護了一把十三阿哥。過完年胤祥就十四了,不在上書房讀書就不讀,能入兵部還得了修永定河的差事,擱旁人真是眼紅都眼紅不來的好差事。

衆人從乾清宮出來,太子本想還跟弟弟們說點什麽,但又覺得這會子說什麽都多餘,最後胡亂擺擺手便徑直回了毓慶宮,

被撸了郡王爵位的胤祉嘴角還青紫着,想扯出個笑臉來破了皮的傷口又扯着疼。

只悶着頭扔下一句:“十三,這事是我的不是,你打也打了我的郡王也賠了,只要你心裏沒疙瘩,往後咱們兄弟還能處。”

說完便跟着等在乾清宮外的太監往榮妃宮裏去了,這個時辰宮門早關了,胤祉只能到榮妃宮裏去住一晚。

胤禟倒是想安慰,可他想了半天也沒想出自己能說什麽。宮裏這麽多皇子,他算得上方方面面都沒吃過苦的那一個。

同為兄長被送出去撫養的阿哥,他跟胤祺的感情比四爺跟十四要好不少,現在永和宮裏十四見着四爺就尥蹶子,專門對着四爺幹不說,德妃還總要拉偏架。

宜妃的娘家有一直頗為得康熙的重用,盛京內務府總管便是宜妃的父親胤禟的外公,宜妃雖也是包衣出身,但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全族擡旗鑲黃旗,由此便可見宜妃在康熙這兒是實打實的偏寵。

說白了就是他沒經歷過生離死別,沒嘗過人間疾苦,就無法感同身受。

當年溫僖貴妃薨逝他會默默陪在胤俄身邊,闖禍搗亂受罰挨打他踏實陪着。可他跟十三沒這樣的交情,所以略站了站跟胤俄打了個招呼,就也走了。

最後剩下一個胤祹倒是憋了一肚子話想說,可他是個信佛的,胤俄怕他一個沒說好再把十三勸得想岔了心,幹脆拍拍肩膀把他也弄走了。

不一會兒的功夫,剛剛還站得滿滿登登的皇子就剩了胤俄和胤祥兩個,十三看着外面還在飄落的雪花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只覺得口中一陣陣泛着苦意。

胤俄也并不打算勸他什麽,更加沒想過把自己這些年好不容易撫平的心傷翻出來給胤祥看,各人有各人的苦,各人有各人的造化,這事得胤祥自己慢慢扛,靠自己從那潮濕不見底的深淵裏爬起來。

他把人帶回了乾西五所,讓人去胤祥那兒拿了幹淨衣裳來給他換上,又讓禾嘉用院子裏的小茶房弄了些飯菜過來。

從下午接到胤祉剃頭的消息到天黑才從乾清宮出來,胤祥換了幹淨衣裳手裏捧着禾嘉給的湯婆子,坐在碧紗櫥外的暖閣裏,看着烏雲幾人進進出出,沒多會兒就準備出一桌子菜來,才覺得自己又回了人間。

從小茶房弄起來到現在,徐靈烏雲寶音隔三差五就要往茶房裏添置東西,冬天各色菜品又存放得住,茶房現在說是個小廚房也不為過。

見胤俄把胤祥帶回來,禾嘉專門囑咐了徐靈多準備素菜,這會兒擺在正中間的銅鍋便是純菌菇做底的素鍋子。再配上用油炸過的豆腐和面筋,即便沒肉也鮮香得很。

徐靈拿富察氏送來的幹貨做了個豆角茄子煲,雖然沒放肉放葷油,炖煮好之後多淋了香油在上面也挺香。再配上幾道小菜奶茶和素三鮮做餡的餃子,還有今天新送進宮的洞子貨煮火鍋,也不算單調了。

“多謝十哥和嫂子,嫂子費心了。”看着桌上的菜色,在乾清宮都沒哭的胤祥此刻卻紅了眼。

“知道費心就多吃些,填飽了肚子就什麽事都不算事了。”胤俄擺擺手不讓胤祥瞎客氣,“回去好好過個年,別讓旁人看了笑話。”

“等過完年你去了兵部,我帶你去戶部多轉轉,你跟四哥不是親近嘛,往後好些事可得你去纏磨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