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明白?嗎?進了王府上了軟轎……

第87章 明白?嗎?進了王府上了軟轎……

進了王府上了軟轎,這一路直到伊爾根覺羅氏的正院垂花門外才停下。

直郡王府是真的大,大得尼楚格從轎子裏出來似模似樣給大福晉請安之後,便迫不及待地起身抱住伊爾根覺羅氏的腿,“大伯娘,您府上可真大啊。”

“那是你年紀小來伯娘這兒少,等以後來得多了就不覺得大了。”

伊爾根覺羅氏前些年一口氣連生了四女一男,再是天材地寶地養着也還是傷了身子。

尼楚格這麽個小胖墩她抱不起來,只能蹲下身摟着孩子和顏悅色的跟孩子說話,再起身牽着尼楚格的手慢慢往裏走。

伊爾根覺羅氏主動提起要尼楚格‘以後常來’,這就算是遞了一個臺階給禾嘉,她是大嫂子又是郡王福晉,再是直郡王眼下走背字,能做到這樣就非常不容易了。

兩人進屋以後,很快就有四個年紀相差不大的女孩兒結伴進來,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四個女兒。

大格格康熙二十七年生,二格格康熙二十八年生,三格格康熙三十年生,四格格康熙三十一年生,除了老二老三之間隔了兩年,其餘都是一個接着一個生下來的,禾嘉光是看着心裏都發緊。

外邊衆人都說大福晉好福氣,這些年直郡王一直都守着福晉過日子。可要禾嘉說,胤俄要是敢為了要個兒子就這麽着讓自己連着生這麽多孩子,這福氣愛誰要誰要,反正自己是消受不起。

不過也正因如此,禾嘉才越發明白伊爾根覺羅氏怎麽會願意跟自己低這個頭。

要知道這世上走上坡路的人大多數時候是感覺不到難為情的,因為前途有希望,就算身邊有惡意的眼光和語言都是不用放在心上的小事。

但走下坡路的人不一樣,有時候即便是好意好心也很容易刺痛人,因為前路漫漫全是溝溝坎坎,人前再是掩藏得好,也藏不住滿身的狼狽。

眼下兩家的情況就是這樣,尤其胤俄當初入兵部,不管直郡王動的什麽心思,胤俄第一件正經差事就是直郡王擡擡手才給了他。如今兩人調轉個頭,別說直郡王就是胤俄自己都挺難受的。

可再難受事情也得往下辦!因着今年大格格十六,四格格十二,論起來都是大姑娘了。

伊爾根覺羅氏在胤禔跟前再硬氣,覺着大閨女沒個多羅格格的爵位不行,其實背地裏早就跟豐生格說過,她能有皇上賜婚嫁給科爾沁臺吉,就算是最好的結果,底下幾個妹妹前程在哪兒都還不知道呢。

幾個孩子給禾嘉請過安,便乖巧安靜坐在一旁不說話了。這幾年直郡王府不管好還是歹一直都在風口浪尖上,為了在孩子這兒不出差錯,伊爾根覺羅氏管孩子管得特別嚴。

禾嘉只看兩眼心裏就有數了,豐生格要是是漢人家大臣府上的千金小姐那是千好萬好,半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可她不是啊,她作為直郡王的長女是要嫁去蒙古聯姻的。這樣的姑娘去蒙古草原,一個搞不好恐怕連命都保不住。

禾嘉先是把早就準備好的禮分給幾個姑娘,都是樣式精致漂亮的首飾,但一看就是平常帶着玩兒的不算特別貴重。畢竟只是過來賞花,禮給得太重了也不好,顯得疏離又見外。

随後又指了指已經急不可耐想要去院子裏玩兒的尼楚格,“嬸娘今兒過來是有事跟你們額娘商量,這小東西太皮,你們幾個幫我帶她玩兒去可好。”

三四歲的孩子,再皮能皮到哪裏去。幾個孩子都知道這是十嬸要跟額娘說大姐的婚事,便都起身趕緊躲出去了。

“大嫂前天送去我那兒的帖子,按道理來說昨兒我就該來。可胤俄正好前兒出城去了,我府裏的事嫂子是最清楚的,除了我和胤俄就沒個正經主子。昨天胤俄回來,我這就趕緊過來了。”

“知道你是個好的,再沒有那起子得了勢就輕狂的意思。”

得了勢就輕狂?這話說的誰都禾嘉都不用猜。直郡王倒臺以後除了康熙默許的兵部,其餘想要投到自家門下的官員奴才胤俄一概沒要。

這些人連帶那些想要挑個好說話能商量的皇子繼位登基的宗室王爺,自然而然地就越發更胤禩親近起來。

他們如今都覺着,直郡王這樣文武雙全威武無雙的他們實在消受不起,主意太大了,說不幹就不幹吶,叫人都沒地兒說理去。

胤禩沒有母族做倚仗,安王府又已呈頹勢,八貝勒府開府這麽些年了府裏連個孩子都沒有,胤禩又是個長袖善舞随和溫潤的,這樣的人好打交道,真出了什麽事也有法子讓他擡擡手。

這段時間連禾嘉都隐約聽說,裕親王府、馬齊、佟國維和阿靈阿等人都已經擺明車馬,出入八貝勒府絲毫不避着人了。

郭絡羅氏從嫁給胤禩起,做夢都盼着這麽一天。再是有胤禩耳提面命地說千萬要穩住她也沒能穩住,整個人都飄了。

直郡王派人去內務府給胤禩捎話之前,伊爾根覺羅氏其實是先下了帖子給郭絡羅氏的。

前些年胤禩還沒離了延禧宮的時候,不管胤禔和胤禩之間怎麽互相利用,伊爾根覺羅氏自問是對得起郭絡羅氏的。

作為大嫂子那些年替她擋了多少閑言碎語,這會兒雖說是落了架的鳳凰不如雞,可也不能那麽着敷衍了事吧。

送過去的帖子就這麽沒了回音,伊爾根覺羅氏是左等右等等不來郭絡羅氏,這才又找了禾嘉的。

這話禾嘉沒接,雖說自己一向跟郭絡羅氏沒什麽往來,但這個時候再煽風點火就沒意思了,便另起了話頭繼續說豐生格的婚事。

“今兒我本是要胤俄跟我一起過來的,可他說孩子的事耽誤不得,趕早不趕晚就先去了七哥那兒。”

胤俄昨晚上确實是為了這事琢磨了半宿,要說嫁妝作為宗室女有內務府負責。

內務府如今胤禩的話比淩普的好使,他這些年身上烙下的直郡王一脈的烙印不是那麽好磨滅的,再過上十年都不一定能徹底斬斷,眼下他只要還要點臉,就不能給侄女兒把嫁妝置辦差了。

所以胤禩給直郡王的回話并不算推诿,萬壽節預備的東西肯定是往多了備的,又都是頂好的。他是打算等萬壽節過完了就緊着豐生格這邊置辦,就連十二、十三的婚事都得往後排。

可皇室嫁女兒到什麽時候都不是光有了嫁妝就行的,胤俄琢磨半天還是決定上道折子,給豐生格好歹弄個縣主的爵位回來。

有了爵位,出嫁的章程和陪嫁的配置就完全不同了。

到時候直郡王再多塞幾家靠得住的陪嫁和護衛給豐生格,等到了蒙古就算那邊真因為直郡王的關系給她不痛快,她自己守好了嫁妝紮穩了籬笆,每年朝廷還有給縣主的俸祿擺在那裏,這日子就能過得下去。

胤祐管着禮部,這事由他來提最名正言順。也不用怕康熙不高興,胤禔是長子,別看現在老爺子還生氣晾着直郡王不搭理,可真到了較勁兒的時候試試?他的心還得是偏心兩個大的。

“折子遞上去不一定馬上有結果,七哥你讓禮部就按着縣主的規制來操辦,反正寧肯多了也別少了。”

“大哥的地位擺在這裏,縣主肯定沒問題。就算這會兒折子被皇阿瑪壓一壓,到了臨出嫁的時候也肯定要給的。”

要說胤祐,确實是沒想起這一茬來。因着身體的緣故他骨子裏多少還是有些冷心冷情的,被他扒拉到自家人這個圈圈裏的,他能把命掏給出來。可要出了這個圈子,任憑是誰他也沒往心上擱。

今天找胤俄過來本是要說春闱和萬壽節的事,被這麽一打岔也顧不上那些了,來回在屋裏踱步,“這事你別管,折子我來寫,大哥那邊能知道是你的心意就行。”

“不行,本來就是我提起來的事,讓你去挨罵啊。”胤俄搖搖頭,這事是自己欠的人情,怎麽好讓胤祐去觸皇阿瑪的黴頭。

“我挨罵還是你挨罵有什麽不一樣,就這麽定了,少啰嗦。”胤祐占着自己在禮部,一錘定音把這事攬了過來。

胤俄跟胤祐兩人有商有量把這事給說定了,禾嘉跟大福晉這邊也聊得挺好。

禾嘉在盛京和蒙古的人脈确實紮實,尤其是年前知道禾嘉要把紮克丹派去跟着新商隊出去之後,原本起了點兒小心思的吉雅就徹底回頭了。

先是派人送了好些毛色極好的皮子和山珍過來,之後還沒出正月又派人送了兩個婆子兩個管事過來,那意思就是不管禾嘉有什麽事,她都義不容辭。

“今年皇上要巡幸塞外,我想着到時候嫂子把豐生格帶上,我讓我娘家那邊把多爾濟色稜帶上,到時候有合适的機會讓兩個孩子也見見面。不是非要說話幹些什麽,但見了總比不見的好。”

“再有就是我多一句嘴,嫂子不好在拘着豐生格了,到了蒙古可就不像京城,孩子厲害些爽利些都是好事,一昧的講究規矩恐怕不成。”

“是是是,你這話是真說到我心坎上去了。要不說這事得求到你頭上呢,咱們這麽多妯娌裏,也就你外頭的事能拿得起來,這事我和豐生格就聽你的。”

行吧,雖說伊爾根覺羅氏這是打蛇随棍上,好歹人家聽勸,就當是全了當初直郡王給自己的人情,這事不算難為人。

可誰知這邊剛把事情說定,外邊就聽見急匆匆的腳步聲。報信的婆子幾乎是從門檻外邊摔進來的,也顧不上禮不禮的了,“福晉,外頭傳了消息來,索額圖索大人被宗人府帶走了。”

啊?!

“說沒說因為什麽啊。”這個時候就不用糾結什麽太子黨直郡王黨了,索額圖這樣的權臣真倒下來,對誰都不是一件小事,就如同當年明珠倒臺是一樣的。

婆子搖搖頭,複而又道:“還沒打聽出來因為什麽,但聽說九門提督已經帶着人把好幾家的府邸都給圍了,看樣子是要抄家。”

禾嘉臉色本有些難看,但随即便恢複過來,自家沒摻和這一樁是好事,是天大的好事。倒是伊爾根覺羅氏有些擔憂地拉過禾嘉的手,“這事,你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伊爾根覺羅氏嫁給胤禔這麽多年算是看透了,愛新覺羅這一家子的父子,就沒一個是好相與的。心眼子一個比一個多,還或多或少有喜怒無常的毛病。

要說胤禔不肯替皇上再當傀儡,硬生生從戲臺上跳下來了,老爺子如今冷着不待見那是情有可原。

但胤俄管着兵部好好的呢,今兒這事就算要用九門提督也合情合理,可怎麽也得跟老十透個風吧。就這麽把老十晾在一旁,叫人家心裏怎麽想。

“大嫂放心,我都明白的。”

到底明白什麽禾嘉自己都不知道,但她這麽說了伊爾根覺羅氏的臉色明顯就更和氣了。有時候就是這樣的,一高一低的再和氣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得勁.

現在見胤俄被皇上這麽狠狠落了面子,伊爾根覺羅氏心裏那一點點不得勁就又散了,反而還能回過頭來安慰禾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