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章

第 65 章

“楊都頭,什麽事情,慌裏慌張的,難道那兩個人犯活了過來?”

張文茂開了句玩笑,意在只是緩解一下心情。

但是楊都頭聽了這話,卻感覺到一陣涼意,頭都被砍下來了的人,怎麽可能又活了過來?

“楊都頭,本官和你開個玩笑,看把你吓的,都呆住了?什麽事情,你說吧。”

張文茂無語的看着楊都頭,你不是說你昔日闖蕩江湖,殺人不少嗎?

怎麽一句玩笑話就被吓呆了?

“大人,周姑娘剛剛,居然也在刑場看了砍頭。”

楊都頭回過神來,表情又變得緊張兮兮的。

這張文茂有些莫名其妙了,問道:“她看砍頭有什麽好奇怪的?你緊張個甚麽?再說她家死了兩口子人,她都敢在屋裏住着呢。”

“大人,不是屬下奇怪,而是周姑娘剛剛攔住屬下,非要屬下帶着她來找大人,屬下好容易才脫身。”

楊都頭一臉委屈的說道。

剛剛周怡君攔着楊都頭,又拉又扯的讓楊都頭一陣慌亂。

因為楊都頭認為是張文茂看上了周怡君,所以也不敢對周怡君動粗,更不敢用力甩開,怕傷了周怡君。

“那你現在不是脫身了嘛?怎麽還這麽慌裏慌張的?”

“大人,屬下走的時候,聽見周姑娘在後面喊,她說如果大人三天內不去見她,她就要直接來縣衙鬧大人。”

Advertisement

“卧槽!”

張文茂聽的一頭黑線,這娘們,居然這麽彪?

住在老子的宅子裏,不懂得避嫌也就算了,居然還敢主動來縣衙鬧事?

張文茂感到實在是無語至極。

不理周怡君的事情,張文茂覺得泾陽縣的事,目前總算是解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善後問題,張文茂也直接丢給了譚師爺。

而泾陽縣的消息,不過半日光景也傳到了長安城。

張慎幾聽到消息後,直接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他,他把人直接殺了頭了?”

“二爺,此事千真萬确,張文茂今天上午,便在泾陽縣菜市口設置刑臺,把韓強和郭溪二人直接砍了頭。”

“混賬,他怎麽敢?他哪裏來的膽子,居然敢直接就把人犯弄來砍頭了?”

張慎幾此時是無比的惱怒,倒不是因為韓強死了,而是因為這麽幾年來,他張慎幾的人被抓了,幾乎連大牢都不用進,更何況是直接被砍了頭呢?

“二爺,此事既然千真萬确,明日只需要有人在朝廷之上參一本即可,二爺又何必大動肝火呢?”

說話的是一個書生打扮的人,二十七八歲左右,他的聲音總是不溫不火,好像什麽事情他都不會放在心上一樣。

張慎幾轉身看向這書生,道:“林俞齊,你的意思是?”

林俞齊,正是張慎幾手下的第三太保,如此年紀居然比那韓強的地位排名還要高。

“二爺,陛下昔日有過嚴令,凡事地方徒刑,流放發配等大罪,必須由朝廷統一核查發落,殺頭的死刑,更是要陛下親自朱批才能執行。”

“本公子知曉這些規矩,只是本公子有些擔憂。”

張慎幾比林俞齊年紀要大的多,但是張慎幾自稱本公子時,表情卻仍是那麽的自然。

林俞齊笑了笑,語氣還是不急不躁的說道:“二爺可是擔憂,張文茂的事情再次禀告給陛下,會讓陛下煩躁?”

張慎幾連連點頭,道:“着啊,一個小小的縣令,三番五次鬧到陛下那裏去,萬一把陛下惹火了,真要追查下來?”

“哈哈哈哈。”

林俞齊哈哈大笑起來。

張慎幾愕然的看着林俞齊,問道:“你笑什麽?”

林俞齊收起笑容,開口解釋道:“二爺何必擔憂這個?雖說天威難測,伴君如伴虎,但是陛下一定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追查什麽的,最多就是把張文茂給革職了。”

“你這麽肯定?”

張慎幾有些不相信,上次刑部尚書趙坤,就已經鬧到朝廷之上去了,結果事情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而且崔仁師兩次彈劾張文茂,張文茂屁事都沒有。

這足以說明李世民根本不想動張文茂。

所以張慎幾心中擔憂的是,若再去彈劾張文茂,會不會惹的李世民不高興呢?

“不是在下肯定,而是當今局勢便是如此,五姓七大望族在天下威望極高,陛下絕對不會因為這些小事而不顧全大局的。”

“你說的我也知道,但是張文茂雖然只是個小縣令,他既然敢直接殺了韓強和郭溪,你覺得他會沒有背景嗎?”

“二爺的意思是?”

這回輪到林俞齊不明白了。

“我爹跟我說了,魏征估計就是張文茂的後臺。”

聽了這話,林俞齊的神色才終于有了些變化,道:“難道魏征,終于要對二爺動手了?”

一個終于二字,可以看出張慎幾等人,心中也是清楚的知道,魏征要對他們動手,那只不過只是遲早的事情。

“我爹說魏征暫時不會過問咱們的事情,但是本公子現在擔心的是,明天再去彈劾張文茂的話,那就算是陛下不會不開心,但是恐怕也會得罪了魏征啊。”

張慎幾擔心的是魏征的報複。

“二爺放松心情便是,在下有一計,可讓二爺心安。”

“哦?快說給本公子聽聽,你有何計策?本公子就知道你肯定有辦法。”

張慎幾頓時大喜,這個林俞齊便是他的智囊,所以二十七八歲年紀,便能排名第三太保。

“咱們只需要放出風去,把泾陽縣的事情傳出去,多找幾個人在長安城大肆宣傳便是。”

“好辦法,陛下的北衙禁軍,外人只以為他們終日在皇宮無所事事,但是本公子可是知道,這些北衙的禁軍,他們遍布整個天下,如果京城有什麽消息,陛下一時三刻便能知曉。”

張慎幾點頭贊同了林俞齊的提議。

“二爺,在下不是這個意思。”

“你不是這個意思?”

張慎幾有些反應不過來了,在長安城放出風去,不就是要讓李世民知道嗎?

“二爺應該清楚有些事情,陛下知道歸知道,但要不要處置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繼續說下去。”

張慎幾對這個話題有些不滿,因為他自己便是這樣的人物之一,所以張慎幾沒辦法接這個話題。

“咱們把消息傳出去之後,是要讓京城所有的百姓全部都知曉此事,若是朝廷不處理,則是朝廷失責,那朝廷還有什麽威望存在呢?”

張慎幾神色一變,詫異的看着林俞齊,道:“你這是想逼宮?”

林俞齊果斷的搖頭,道:“不,二爺,這怎麽能是逼宮呢?無非就是給朝廷所有人一個壓力嘛。”

“這樣,那咱們?”

“二爺,誰能知道這事情是咱們傳出去的?再說這件事情,在泾陽縣本來就不是什麽秘密,韓強和郭溪,也的确是被張文茂殺了頭了,只不過老百姓們不知道張文茂是擅自做主,沒有按照朝廷規矩來辦事而已。”

張慎幾這下清楚林俞齊的意思了,就是要點破張文茂擅自做主,判人死刑這件事情來。

“妙,妙計啊。”

張慎幾連連稱妙,這樣既不會得罪了誰,也能對張文茂進行報複了。

“二爺,在下還沒有說完呢。”

“什麽?這計策還沒有完?”

“二爺,咱們只是放出風去,但是打鐵需趁熱,二爺何不拜訪盧俊林,讓他後日就在朝堂之上,參張文茂一本呢?”

“為何是後日?”

張慎幾好奇的問道。

“明日派人出去吹一天的風,後日時間便足夠了。”

“那為何要讓盧俊林去呢?”

“二爺,那盧俊林可是範陽盧氏一族的人,由他出面參張文茂,又和二爺有什麽關系呢?”

林俞齊淡淡的說道。

林俞齊說到範陽盧氏一族的時候,張慎幾的神色變得很複雜了。

範陽盧氏一族,便是五姓七大望族之一,張慎幾雖然是幫張亮斂財,好對付五姓七大望族。

但是私底下,張慎幾可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他和五姓七大望族也有接觸,甚至張慎幾還拼了命的巴結盧俊林。

兩年前,盧俊林有個妹妹,名曰盧心月,長相如何張慎幾沒有見過,但是張慎幾卻知道盧俊林的這個妹妹未婚待嫁。

所以張慎幾想要娶了盧心月,便去盧家提親,結果連盧家大門都沒有進去,就被盧家罵的是落荒而逃,

五姓七大望族連太子妃的位置都瞧不上,何況是他一個連官位都沒有的張慎幾?

雖然張慎幾提親失敗,但是張慎幾卻結識了盧俊林,此後便經常送銀子給盧俊林。

盧俊林乃是大理寺的官員,認識張慎幾後,不光有五姓七大望族的人提鞋,更是有了大把的銀子做鋪墊。

短短兩年時間,盧俊林便一路從大理寺司直上升到錄事,再到主簿,評事,一直到如今的寺正。

“俞齊,本公子雖然和盧俊林私交甚好,但是本公子的這些事情,可是萬萬不能讓人知曉了去。”

張慎幾有些謹慎的說道。

平時張慎幾也只是派人給盧俊林送銀子而已,私下兩人也沒有見過幾面,因為若是被人知曉了他和五姓七大望族的人走的近,那他只怕兩邊都不是人了。

“二爺,這事情在下是清楚利害關系的,不過讓盧俊林出面,別人也不會懷疑到二爺頭上的,崔仁師可是也和張文茂有仇的。”

“可他只是一個寺正而已,他又有何資格上朝議政啊?”

張慎幾現在很是謹慎。

“他雖然是寺正,但是大理寺少卿乃是孫扶伽,他可以帶盧俊林上朝啊!”

林俞齊不慌不忙的說道。

大理寺少卿孫伏伽,唐朝第一位狀元,雖然不是五姓七大望族之一,但他卻是荥陽鄭氏一族的上門女婿。

雖然五姓七大望族連太子妃的位置都看不上,但是對于這個首位狀元,還是寶貝的很,狀元郎可是讀書人的至高夢想。

大理寺少卿可以參與朝政,能參與朝廷的官員,若是下邊官員有事想要禀告皇上,也同樣是能帶着一起上朝的。

這種事情,只是一般沒有人去做而已,因為自己直接說給陛下聽就行了。

“孫伏伽此人,雖然是鄭家的女婿,但是他清正廉潔,只怕他不會帶盧俊林上朝啊。”

張慎幾又在擔心了。

“二爺,正是因為孫伏伽清正廉潔,所以這事情盧俊林只要告訴孫伏伽,那麽孫伏伽自己也一定會告訴給陛下的。”

林俞齊繼續解釋道。

“不錯,你說的不錯,只要把事情告訴給陛下就行,管他誰告訴給陛下的呢。”

張慎幾連連點頭,孫伏伽告訴給陛下豈不是更好,那樣自己就更是不怕被別人懷疑了,因為他和孫伏伽本來就沒有半點兒關系。

這就是所謂的身正不怕影子邪吧,他和盧俊林真的有交情,自然就會做賊心虛了。

“而且二爺,讓盧俊林去辦這件事情還有一個好處。”

“什麽好處?”

“二爺你想啊,盧俊林知道這事情,一定也只能去找孫伏伽,而孫伏伽不帶盧俊林上朝的話,那兩人的關系肯定會交惡,兩人又代表了兩個世家,将來就算有人把二爺扯了出來,二爺也有話說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