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蘇太師

蘇太師

要說這朝堂之上論官職誰能壓聞楚一頭,那就只有太師蘇陽了。

原本蘇太師年事已高,幾年前就向先帝請辭想要告老還鄉,可是先帝卻舍不得蘇太師,硬是保留了蘇太師的官職,但是也允許蘇太師不用每日早朝。

于是蘇太師雖然挂着正一品的官職,拿着俸祿,卻幾乎什麽也不用做。偶爾蘇家會有些人來拜訪,和老太師學習請教。

而就在昨天安國公看完姜宛亦的書信名單之後,便去了一趟蘇家。蘇太師因為文武雙全,桃李滿天下,即便抛去太師的官職,在朝的不少官員也都是他的半個學生。

算起來姜家和蘇家是有些遠親的,由于兩家都比較顯赫,所以老安國公厚着臉皮将自己的兒子塞到了蘇家的族學去學習。

那會兒蘇太師有時候就會來族學講課,因此安國公是蘇太師實打實的半個學生。後來入朝為官,更是常去讨教兵法。蘇太師半辭官之後,往蘇家跑的最勤的人,就有他一個。

安國公去蘇家不是什麽奇事,但是安國公前腳去了蘇家,第二天蘇太師就來上朝了,這不免就讓人懷疑。

蘇太師一出現,就被人團團圍住,大多數人也不敢問蘇太師的來意,只敢裝模作樣問問他的身體情況。不過蘇太師既然已經出現在這裏了,那就沒辦法假裝什麽也沒有發生。

“多謝大家的關心,老夫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有先帝的體恤,身子骨還算硬朗。昨天老夫心血來潮,喊了安國公來府中做客,了解最近朝堂上的事情。昨日聊完,老夫甚是覺得羞愧,這些年拿着朝廷的俸祿,卻沒有做什麽實事,如今新帝年幼,正是用人之際,老夫便不想再窩在家中,想着晚年再為朝廷出一份力。”

蘇太師把事情攬到了自己身上,雖然他也知道聞楚應該不會相信,但他來了就不是為了博取一個奸佞的信任來的。

聞楚也和衆人一樣與蘇太師寒暄了幾句,昨天安國公去蘇府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也早就猜到了今天蘇太師會出現。不過聞楚倒也不在意,不過是個老東西罷了,活不了幾年了。

小皇帝沒見過幾次蘇太師,突然看到大殿的最前面出現了一個陌生但又有些熟悉的老頭子,第一反應就是看姜宛亦。

姜宛亦和蘇家人也很熟悉,蘇太師家的孫女也是姜宛亦的閨中密友之一。所以看到蘇老太師出現在這裏的時候,姜宛亦是震撼的,同時也有更多複雜的情緒。

“陛下,這位是蘇太師,您小時候一定見過的。”

小皇帝恍然大悟,他确實是見過的,基本上都是和父皇或者是皇兄在一起的時候見過的。他雖然印象不深,但記得蘇太師是所有人都很敬重的官員,也是長輩。

Advertisement

小皇帝朝堂之事雖不精通,可勝在懂事,姜宛亦提醒之後,孩子立刻大聲說道:“來人,給蘇太師看座!以後蘇太師若來早朝,都不必站着。”

“老臣謝陛下恩典。”蘇太師坦然接受了這個賜座,這也是給聞楚的一個警告。

蘇太師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早朝的風向,小皇帝雖然是對聞楚這個太傅更熟悉的,但是對這個幾乎不熟的太師卻更加崇拜,早朝時提到幾件事,小皇帝都是問了蘇太師的意見。

蘇太師自然也不是空手來的,他說要輔佐新帝,自然不會是空話。

“陛下,歷屆新帝登基,都會儲備朝廷人才,增設恩科,如今陛下登基已有三月,不知是否有計劃舉辦恩科?”

恩科之事大家都有想過,但是前陣子所有人都在擔心邊疆會不會有動亂,就有了長公主和親之事,便沒有人提起增設恩科一事。

如今姜宛亦的那份名單實在太過沉重,如果要掃清朝廷的毒瘤,那培養新帝自己的人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科舉之事一般都是由禮部主持,吏部協辦,如今小皇帝正好在吏部學習,如果增設恩科,小皇帝不僅可以參與其中,還能更好的提拔有能力的親信。

唯一麻煩的是,禮部尚書姚江是聞楚的人。

如果不加幹涉,聞楚反倒是能夠借這個機會,安插更多聞黨一派之人。

姚江此時已經和聞楚眼神交流過,很快就上前說道:“蘇太師所言甚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增設恩科,也能選拔出更多優秀的棟梁為國效力。禮部願意主持此事,為陛下分憂。”

吏部這邊雖然現在還要教小皇帝,但是眼下恩科也是個很好的機會,鄭元義不是個怕吃苦的,自然也是同意的。“吏部也願意全力配合。”

這大殿之上已經許久沒有過這樣的友善和諧的場面了,眼看着小皇帝就要眨着他水靈靈的眼睛準奏了,姜宛亦也難得插嘴了朝政。

“陛下,您如今正要學習更多的政務,此次是個很好的機會,不如您這次親自主持恩科,讓兩位尚書做您的副手,您覺得如何?”

小皇帝正是好奇愛玩的年紀,雖說是讓他幹正事,但這事情他沒做過,就會覺得有趣想做。于是,小皇帝一下就被姜宛亦忽悠上鈎了。

“恩,太後甚是在理!那便按照太後說的,這次恩科有孤親自來主持!不過茲事體大,還是需要各位愛卿們多協理相助。早朝過後,還請蘇太師、聞太傅、鄭尚書和姚尚書移步禦書房,和孤商議此事。”

這個安排誰也不敢有什麽意見,原本安國公還想着不能讓蘇太師自己承擔一切,自己得适時的幫一把,沒想到女兒比自己動作更快。

他們一開始的計劃是幫着蘇太師接過這次主事人的權力,但屆時聞黨必定會百般阻撓。眼下主事人成了小皇帝,又被姜宛亦說的冠冕堂皇,誰又能反對呢?

姜宛亦自然也能猜到自己父親和蘇太師的計劃,可與其讓老太師沖在最前面,倒不如把小皇帝推在前面,放松聞楚的警惕心。所有人都會覺得,小皇帝只是名義上的話事人,實際上還是兩個尚書說了算,那麽所有人想要做點什麽都不會太過糾結,等到那時,就是清掃朝堂最好的時機!

這次的機會要比先前姜宛亦想的挨個官署衙門清掃更合适,要是按原來小皇帝去到哪裏就查到哪裏,到後頭難免會有些打草驚蛇,後來去的衙門的人怕是都會僞裝起來了。

早朝之後,被小皇帝點到的四人跟着小太監去了禦書房,蘇太師照例被賜了座。

不知道是不是姜宛亦的錯覺,她總覺得蘇太師被賜座,最高興的人是鄭尚書,這是看到自家孩子懂事的喜悅?

通常增設恩科一般就只有兩種情況,一是新帝登基,而是皇帝大壽。幾年前先帝大壽,當時負責的就是如今的這兩位尚書,所以流程上他們是很熟悉的,很快就決定好了分工安排。

而讓小皇帝有些糾結的是,他雖然把太師太傅給叫了過來,卻不知道應該怎麽安排他們。

“陛下,老臣和聞太傅身為三公之一,自當為陛下盡心力,陛下不必專程為臣等考慮該做什麽,陛下有任何困惑和需要,都可以找我二人。”

蘇太師其實對面前這個小皇帝沒有什麽印象,自己上一次見他的時候,還是個只會抱着先太子大腿的小屁孩,但是今天一見,覺得雖然以前沒有被教養好,但還是有潛質的。

想起昨日安國公和自己說的事,不由對姜宛亦也好感多了幾分。一個姑娘家面臨這樣的境遇,卻還是能夠臨危不懼,公然對抗一個權臣,反倒是讓他這個老頭子有些慚愧了。

對于蘇太師的貼心,小皇帝也十分感動,好感度也是瘋狂上升。

“蘇太師所言甚是,臣身為太傅,更是責無旁貸,願聽陛下差遣。”聞楚似乎也沒有什麽意見,附和道。

但是這樣真的太奇怪了,姜宛亦發現從自己重生後,聞楚似乎一直沒有什麽新的動作,當時長公主和親的事情被自己攪黃了,他都沒有過多的反對,後來自己對小皇帝的安排也是一樣,好像真的是個溫順聽話的忠臣一般。

蘇太師對聞楚的了解也并不深,幾年前他退居幕後的時候,聞楚還是少傅,負責教導所有的皇子們,而當時太子早已不需要去上課了。

所以當蘇太師得知聞楚的情況時很是意外,而今天接觸下來,他也察覺到了聞楚的城府隐藏極深,一個正常的重臣,絕不可能毫無自己的想法,似乎是任皇帝擺弄一般的。

昨日蘇太師還不能完全确認,畢竟即便是先帝遺言,也未必完全可信,但現如今看來确實郵寄可循,還有他的那些黨羽,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也都是不小的麻煩。

恩科一事是一場冒險,但眼下賭一把才是唯一的解法。

而作為名義上的負責人,小皇帝吃過午膳之後,就興沖沖的拉着姜宛亦往吏部跑了。

鄭尚書給小皇帝行了禮,眼神落到了旁邊的小太監,差點暈厥過去。“太,太、太……”

趙公公側身一步擋住了姜宛亦,“鄭尚書這是怎麽了,今日看到太監都如此激動嗎?”

鄭尚書有苦說不出:這哪是太監啊?那眉清目秀的分明是太後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