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可以賣資料給你們 想學,總有辦法
第51章 我可以賣資料給你們 想學,總有辦法
院子裏直接炸開鍋了。
紡織廠的工人們甚至來不及讨論, 在其他社員家派飯的團員們也跑過來,互相打聽消息。
到底怎麽回事啊,真的恢複高考了嗎?是不是他們聽錯了啊!
老太太的孫子孫女兒們更加激動, 全都圍着葉菁菁:“真高考啊?”
葉菁菁點頭:“那還能有假?”
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你們也可以報名的。”
可兩個高中生都垂頭喪氣。
“不行的, 我們老師動不動就請假。我一學期只上了一禮拜的化學。”
這也沒啥好稀奇的。
公社高中老師,基本都是城裏下放來的。
好些人經常會回城, 處理自己的事情。
而之前反正也沒有高考,學生們上不到完整的課, 雖然有意見,但也只能保留。說破天了,你學的再好, 推薦上大學也輪不到你啊。而能輪到的, 看的又不是文化課成績。
老太太的孫女兒追着葉菁菁問:“高考考什麽啊?姐姐,我剛才都沒聽見。”
“就是考文化課的內容啊。”葉菁菁琢磨了一下, 主動提議,“你們要是想考的話,我可以賣資料給你們,複習資料。”
兩個稚氣未脫的高中生臉上都顯出了遲疑的神色,然後不約而同地看向他們的大哥。
Advertisement
一家人的頂梁柱抿了下嘴巴,咽了口唾沫才問:“這個要多少錢?”
“不要。”他妹妹急了,“大哥,我們不要。”
他們這學期的學費, 到現在還沒交呢。每天上課,他們都會被老師找,他倆也不敢回家跟大哥講。
葉菁菁笑了笑:“化學是六塊錢, 數學也是六塊錢。物理,目前還沒什麽資料。”
主要是夜校的物理課才開始上,大家還來不及刻蠟版。
看這兄妹的臉色,她又補充了一句:“你們可以拿柿餅頂,供銷社的柿餅賣多少錢,我就按多少錢收。”
哎,也算是給自己加個零嘴吧。
當大哥的人大喜過望,連連點頭:“好,等柿餅曬好了,我給你送到紡織廠去。”
他還保證,“我一定好好曬,給你拿最好的柿餅。”
“一言為定。”葉菁菁笑眯眯地點頭,“明天我就把資料給你們帶過來。”
高考的消息,直接把所有人都給炸懵了。
不僅坐在卡車回城的路上,大家都忙着讨論。
等到第二天再下鄉支農的時候,車上幹脆只剩下一半人了。
氣得團委書記破口大罵:“就這個覺悟,還想考大學,一個個的,根本就是在走白專道路。”
結果大家不僅沒跟她同仇敵忾,反而集體偷偷翻白眼。
什麽人啊!你自己推薦上的工農兵大學,現在站着講話不腰疼。有本事推薦我們啊,保準我們一個比一個紅專!
葉菁菁今天也想溜號,她還有事情要急着做呢。
但她既然答應了給人家送高考複習資料,自然要言出必行。
好在公社也理解城裏年輕人的心情,只讓他們幹了半天活,就放他們回城了。
大家上卡車的時候,旁邊挑擔子經過的老農還嘆氣:“我就說嘛,怎麽可能紮根農村?只要有機會,一個跑的比一個快。”
另一個農民笑他:“哎呦,說的你好像不想跑一樣。”
那老農直跺腳:“我後悔死咯,以前工廠招工,我嫌上班不自由,不肯去。結果現在好了,下苦人的命。”
西津是平原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出了名的魚米之鄉。
50年代,工廠面向農村招工的時候,農民們,尤其是家裏壯勞動力多,土改又分到了田的農民們,真不願意去當工人,怕被人看着幹活。
誰能知道後來搞公社,城鄉又開始兩極化了呢。
只能說誰也沒長前後眼,個人命運在時代洪流面前,當真脆弱。
葉菁菁扭過頭,綠樹和光禿了一半的田野飛快地往後退,仿佛被抛下了一樣,她招呼方萍和趙光明:“等回城了,你們下車跟我走。”
兩人茫然:“幹什麽?”
“你們到了,就知道了。”
到哪裏去?當然是去西津大學。
這一回,葉菁菁熟門熟路,直接去了學報的辦公室。
為啥她沒找老唐?因為她不知道老唐的辦公室在哪兒啊。
好在,學報的編輯們還記得葉菁菁,那位紮着兩個小辮子的李編輯主動跟她打招呼:“葉同志,你有什麽事兒嗎?”
葉菁菁介紹道:“聽說要恢複高考了,我有兩位同事學有所長,想報考大學,不知道有什麽注意事項。”
西津大學有外語系,李編輯幫他們做的中人,找了外語系的老師當場考察方萍。
葉菁菁積極推薦:“她非常适合做同聲傳譯,她對語言特別敏感。”
結果人家老師笑了:“你知道的不少啊,還曉得同聲傳譯。”
葉菁菁嘿嘿笑:“那老師,你覺得?”
“好好準備文化課考試。”老師點點頭,“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
方萍這才松了口氣,抓着葉菁菁的胳膊,興奮得不行。
但西津大學沒有美術學院,對趙光明的烙鐵畫,各位老師自認外行,說不上好還是不好。
不過大家并沒有就此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李編輯找了一圈人,還是幫忙搭上了關系:“走,我帶你們去西津藝術學院,他們也恢複招生了。”
葉菁菁趕緊道謝:“太麻煩你了,李老師,我們真是不好意思。”
“嗐,這有什麽呀。”李編輯認真道,“優秀的人才就應該主動站出來,接受國家的挑選。”
他們到達西津藝術學院的時候,人家老師都已經下班回家了。
就這樣,李編輯也沒放棄,而是又領着人,去敲老師的家門。
在如此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待到天上繁星四起的時候,離開西津藝術學院的隊伍,從四人變成了五人。
趙光明手上沒材料,畫不了烙鐵畫,口說無憑,老師想看看他到底水平怎麽樣。
于是,人家就幹脆跟着他們,一塊兒去紡織廠的圖書館。
今晚注定無人入睡,此時此刻的圖書館裏亂糟糟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亢奮又茫然的情緒中。
大家哪有心思學習呀,所有人都在讨論高考的事。
葉菁菁剛進門,甚至都來不及給人家藝術學院的老師當向導,就被薛琴一把拉住了,拽到旁邊去。
薛琴跟中了邪一樣,兩只眼睛直勾勾的,發出夢呓般的聲音:“恢複高考了?”
“當然。”葉菁菁奇怪,“昨天我們不是一塊兒聽到的廣播嗎?我們都可以參加高考了,這是好消息啊。”
薛琴卻露出了似哭似笑的表情,差點脫口而出:屁個好消息。
她這麽積極張羅工人夜校的事,忙前忙後,求爺爺告奶奶請來了優秀教師,給廠裏所有人上課。
她如此慷慨大方,是因為她從來沒把他們當成過自己的競争對手。
她一直都知道,推薦工農兵大學生,看的是學生背景。
有背景的人都已經上完大學了,才會輪到沒背景的人。
她記得剛鬧革命的時候,她偷偷聽哥哥姐姐們讨論,他們說,文化鬧革命,說白了,就是槍·杆子和筆杆子的鬥争。
當時是槍·杆子贏了,筆杆子們被打倒了。
但是現在,恢複高考,豈不是說明筆杆子們又贏了?
也是,從古到今,建國的之初戰亂的時候,槍·杆子最硬。
但是到了和平年代,要治理國家了,皇帝老兒靠的,還得是筆杆子。
想明白這一點,薛琴便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不由得吐露心聲:“那我怎麽可能考得上呢?”
“你幹嘛要妄自菲薄?”葉菁菁不滿道,“你看你有這麽優越的條件,有老師給我們補課,我們有學習資料,我們西津就有大學,你還比別人早複習,你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薛琴卻沒辦法對自己有信心:“我啥水平,我自己心裏沒數嗎?我考不上的。”
她現在悔得腸子都青了!
當初她為什麽要那麽有原則?早知道今年會取消推薦上大學,當初她就應該厚着臉皮上的。
現在好了,大門已經關上了,她怎麽可能撞得開門。
天變了,以後她的好日子也要到頭咯。
葉菁菁聽她喋喋不休地抱怨了一通,想了想,又安慰道:“你怕什麽呀,就你家的情況,你有什麽好擔心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薛琴真是要瘋掉了,說話都忍不住酸溜溜,“你們才是祖國要挑選的人才。”
聽到這兒,葉菁菁相信這人是真的急瘋了,不然不至于說話這麽不注意分寸。
她轉了轉眼珠子,突然間有了主意,把人拉到旁邊慢慢安慰:“你慌什麽呀,以後學歷肯定會變得重要。但正是因為重要了,領導的學歷自然也不能低啊。”
啊?什麽意思?
薛琴沒跟上她的節奏,眨巴了兩下眼睛。
葉菁菁再接再厲:“要是領導學歷不夠,手下的人全是大學生,面子上能過得去嗎?那過不去的話,領導要怎麽辦呢?”
呵呵,論起提升領導學歷的方法,那可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充分展現出了對自己同志,必然要如春風般溫柔。
薛琴還在眨巴眼睛,顯出了年輕人的呆萌:“那要怎麽辦?”
“你放心吧,肯定有辦法。各種辦法,絕對不會讓領導的學歷低的。那你到時候跟着一塊兒來,不就行了嗎?”
薛琴又開始恢複信心了。
就憑她的出身,即便吃不上肉,也絕對能夠喝上頭茬的湯。
可高考的消息都公布了,難道她就在旁邊看着,什麽也不幹,一直幹等下去嗎?
“你怎麽會覺得跟你沒關系呢?”葉菁菁無奈,“哪怕你不報名參加高考,你也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呀。”
從昨天聽到高考的消息開始,薛琴的腦袋瓜子一直處于馄饨狀态,到現在還回不過神:“我有什麽能做的?”
“為高考保駕護航。”
葉菁菁伸手一指正在讨論的青工們,“你看看,有多少人要參加高考?這麽多人總不能什麽都不準備,直接上場考吧?誰給他們複習,誰為他們準備複習資料?
這不都是我們夜校該幹的活嗎?
我的同志,你面臨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呢。”
薛琴總算想起來了。
對對對,她如果想搭領導的順風車,提高學歷的話,那她必須得好好表現,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哈!她考試也許考不過別人,但要論起工作,她堅信自己絕對不比任何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