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絕境
絕境
“阿姐莫要害怕,母親為我們編的長命縷還在呢。我們一定會活下去的。”
第一次出逃沒有成功,押行的兵卒費了好大一番力氣才将李曜黎玥兩姐弟抓回來。
為首的那人一臉兇相,取暖用的火堆燃了老高,他在搖曳的火影裏反複踏步,思來想去終究咽不下這口氣。“他娘的要不是這兩東西出逃,多耽誤半日行程,老子早交完差了!”
他“唰”一聲抽出劍就要往黎玥身上砍。
“放肆!你幹什麽!”一旁的李曜立刻撲在黎玥身前為黎玥擋下,他疼得龇牙咧嘴,那人卻還不肯休,将手揚起後更快更狠地落了下來。
李曜索性死死将黎玥抱住。
“阿曜!”
她低下頭去看,見李曜稚嫩得還有些單薄的背上留下了一道深可見骨的傷。
**
黎玥勉力撐起自己的身體,随行的囚車再一次于茫茫雪夜中滾動起來。她仰頭往四周看,夜色如墨沉沉,她微薄的視力既辨不清方向,也看不見當初那座氣勢恢宏的皇城。
她沒吃沈雁之的丹丸,在外人看來,她幾乎是固執地将此身性命扔下。沈雁之樂得其成,悠悠轉醒的凡浮卻看着黎玥出了神。
“姑娘。”
黎玥應聲回頭,凡浮覺得那座囚車幾乎要将黎玥的生命吸幹了,可看着黎玥了無生機的面色,他又不知道自己喊這一聲是為何。
黎玥朝她淡淡地搖了搖頭,随後靠在囚車的木樁上。她聽着兵卒交接換班,聽裴曜同殷吉吵鬧,聽簌簌雪聲落了滿地,她想聽聽父母的絮語,想聽秦娘的唠叨,想聽某個人在窗邊講故事。
她被押進天牢裏,與裴曜一牆之隔。
“黎玥。”裴曜當下雖不願與她講話,卻還是猶豫着開了口。
“你是……李清濯。對吧。那個總同我作對的三皇子。”黎玥虛弱着開口,“其實當初,就算你以原本的身份邀我同行,我也會答應。”她皺了皺眉頭,一行清淚無知無覺地滑落在地:“阿曜已死,你何必擾得他和我都不得安生。”
裴曜攥緊拳,回避了這個話題,低聲道:“雲洲兵符被沈雁之搜走了。”
黎玥輕笑一聲,不再言語。
更聲陣陣,蕩在滿是腐壞氣息的地牢裏。黎玥一點點抱緊自己,過分瘦削的下巴擱在膝上,身上酸軟着,但她的嘴角卻勾出一個笑來。
岑嵩醉酒那一夜後,心漸漸安定下來的她極少能夢見父母親人。天牢就在皇城之內,離父母葬身之地這般近,也許他們能原諒她沒護好弟弟的罪行,親自來夢裏看一看她。
忽而一縷清冽梅香随着寒風悠悠蕩了進來,黎玥嗅着花香,眼卻怎麽也不肯閉上了。天牢昏暗,她看不見什麽,卻能聽見某個東西精準地落在身側。
守夜的獄卒聽見了聲,立刻過來查看,卻不見任何異動,嚴加看管的四人都安安靜靜地待在牢房內。他的目光巡視一圈,落在黎玥身上。
他從前是見過黎玥的,那年大旱,村民活不下去,又不甘眼睜睜等死,便一并擁在了未受大旱影響的開民城城門,有謠言傳難民攜帶疫病,為防擴散,要将他們集中殺害。
就在人心惶惶之時,在暴動即将開始的那一刻,卻有一位女子站上城牆,軟硬兼施,很快便化解了這次矛盾,讓大夫為他們診脈,由官兵帶至整潔院落。
那時的他顫巍巍接過米粥,從施粥的婦女們那聽說她的封號“憫”。
窗太小了,又窄,月光透不進來,他接着油燈看看黎玥又轉頭看了一圈,另一個獄卒冷冷地回看他:“出什麽事了?”
“啊,沒事,我站得累了,走走。”
黎玥等腳步聲遠去後才垂下手,去摸剛剛落在她身側之物,樹枝斷痕并不規整,黎玥用手一點點探,指尖還能碰見殘留在花上的雪。她的手再往花枝上探時,指節猛地碰見小小的一包藥丸。
紙上用堅硬之物刻下兩字,一字眼,二字等。她握着花笑了。
**
烏國刑事機關運轉得很快,加之與烏國割據一罪性質惡劣,數道罪名其下,淩遲的處罰很快便下來了。
臨行前的上路飯是沈雁之送來的,她一身戎裝,甲胄上的血還在,想是剛從戰場上下來。
黎玥睡不着,聽見有人邁着平穩的步進來,沈雁之的話在頭頂上響起:“本宮送你一程。”
“來看我如何死?”
沈雁之瞧黎玥用筷一點點探食物的模樣,頓了許久,随後反不顧獄卒勸阻,坐在黎玥身側。
“你恨我什麽呢?我父皇雖談不上治國奇才,卻也兢兢業業,母後也對後宮争鬥興趣泛泛。李朝在父皇手上也穩定發展。”
沈雁之睨着她:“李朝不似鳳栖對女子多有寬容,我男扮女裝随父親上戰場,鮮血、布局、構陷、曲折人情我都見識過。像你這種養尊處優的公主不知人肉相食的滋味,不知絕境拼死的恐懼。當時在戰場上,我啃着沾了血的硬饅頭,聽聞‘憫’公主安民心,定民意,為萬民愛戴。”
“本宮看着皇城,忽地就想也來讨個公主當當。”
黎玥頓住了。
“意外吧?”沈雁之笑了一下,“沒有什麽深仇大恨,沒什麽不得已的理由,只是我想當,我想要而已。當然——還是要有個由頭的。李朝五百六十二年,與式戰于鹿澗,那一戰打得艱難,到最後只能食野草果腹。供給跟不上,戰死、餓死的士兵數不勝數。那時憫公主的名聲正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因憫而愛你,自然也有人因‘憫’恨你。布施的事我也能做,憑何我就該挨餓受凍,擔驚受怕?”
黎玥放下碗筷,猛地朝沈雁之太陽穴處紮去。手腕還未靠近沈雁之肩頭時,便被她一個反絞,手中握着的那根毒針在沈雁之手中彎折。
她恢複記憶以來,睡眠相較從前更差,睡不着時她便想起家人健在的時光,将李朝國情在心上盤轉了一遍又一遍,她想了許多理由,許多境況,沒想到自己的聲名才是一切的導火索。
黎玥擡眼,有些譏諷:“雖在底層時嘗到貧苦滋味,你們一家子行在最高處卻也不曾看過百姓一眼。這個位置你們最好是穩穩當當地坐着,千萬別被我和百姓們拽下來。”
沈雁之饒有興趣地看了看她的眼睛,猜到有些雜碎還沒清除,現下耽誤不得,于是悄聲提醒道:“該上路了,憫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