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狂熱

狂熱

天氣漸冷,崔時清越發不愛動彈,無須出門時便愛蜷在暖榻上,吃吃喝喝、自找樂子逗趣。

“春花在趙郎君跟前換了三次茶,丢了一條帕子,趙郎君卻看也不看她,只命小厮把帕子還了回去,惹得她在屋子裏哭了一宿。”

“你們呢?丢了幾條帕子了?”崔時清掰扯着手中的繩子,戲笑道。

“奴婢的帕子都在屋子裏晾着,一條沒少。”若兮坐在繡凳上,噙着笑把崔時清需要的彩繩遞與她。

昨日是紀舒明的生辰,趙嬷嬷不忘舊主,請了狀元養子趙晉登門送禮,讓他很受用,當即把人留下用飯,惹得國公府中的婢子芳心暗動,吵吵嚷嚷鬧了一日。

把手中的縧子編了個萬字結,崔時清提溜在眼前賞了幾眼,端起茶飲子喝了幾口。眼睛掃過低頭拾掇彩繩的玄魚,随口問道:“怎麽不說話?”

“主子想要什麽?”玄魚慌亂地捧起竹籃裏的繩子。

看着她魂不守舍的模樣,崔時清伸出手指敲了敲膝上的竹籃,彎唇笑問:“你也送帕子了?”

“主子怎麽知道?!”玄魚驚詫地瞪着眼睛。

若兮撲哧一聲,掩唇偷笑。

在小婢子忐忑的目光下,崔時清瞥了一眼若兮,後者見狀收起了笑,挺直腰板端端正正坐着。

“你把帕子給趙晉了?”

玄魚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紅着臉解釋:“是小花跑去了園子,把趙郎君的衣袍弄髒了,帕子、是與他擦灰的。”

瞅着面頰紅撲撲的,好似熟透果子惹人垂涎的小婢子,崔時清面色如常地問道:“他可有惱怒?”

“趙郎君很好,還幫我尋回了小花。”玄魚的水眸微亮,透着小女娘的羞澀。

Advertisement

趙晉是個清冷的性子,怎會無故相幫?

崔時清好奇道:“你們是舊故?”

玄魚鼓着面頰思考了片刻,“奴婢見過趙郎君幾面,但那時還小呢,後來他便外出求學了,算不得舊故的。”

“怎麽不算了?春花在嬷嬷離府時見了他一面,不也打着舊交之名敘話嗎?”若兮不以為然。

玄魚窘迫地抱緊了懷中的竹籃子,不敢接茬,更不敢多思。

在桑麻之後,崔時清有些拿不準身邊婢子的心思,而玄魚和趙晉更是身份有別,她不想撺掇玄魚為妾,便沒有繼續過問。拾起縧子和一枚舊玉,在眼前比劃了幾下。

“下一步如何做?”

玄魚連忙探身,裝起認真地看着主子編織挂在佩玉上的縧子。

“主子可以把珠子綴上去了。”

“哦,這樣嗎?”

崔時清揪着眉毛,用細繩穿過玉珠,再把舊玉串上,結繩固定好,佩玉的萬字結絲縧便已完成。

“主子的手真巧。”若兮吹捧道。

“好看的。”玄魚連連點頭。

把更換了新縧子的佩玉懸在半空,搖晃了幾下,崔時清眉眼彎彎笑着。

“是不錯,我可真厲害。”

“主子這般用心,公子定會歡喜的。”

崔時清把絲縧纏在指尖,嘴硬道:“誰說是給他編的了?”

“是奴婢錯會了。”若兮讪讪笑着。

玄魚不在狀況地歪着腦袋,納悶道:“這是公子的佩玉呀。”

若兮垂着眸子,沒有吭聲。

她與玄魚本沒有深情厚誼,現下桑麻不在院裏伺候,貼身婢子僅她們二人。親疏有別、自是希望得寵,故而見玄魚犯糊塗,也無提點之心。

“你真機靈呀。”

崔時清沒好氣地斜乜着玄魚,後者卻歡歡喜喜地應下。

對于小婢子的遲鈍,崔時清習以為常,便懶得與其計較,把玩起掌心的佩玉。

尋常的青玉,比起之前被她取走的司南佩要寒碜許多。

和田白玉溫潤無瑕,更适合他。

私庫裏有幾塊玉料,讓人取出來?

他喜歡什麽圖紋花樣呢?

想了半天也沒個頭緒,崔時清不由輕嘆了一聲,若兮見狀思忖着溫聲開口。

“主子是要随身佩戴,還是存入匣中?”

“把妝奁上的香袋取來吧。”

崔時清把縧子卷成圈,放入熏過竹香的荷袋中,雙手捏着猶豫了一下,把荷袋系在了腰間。

“讓人在院外候着。”

“是,奴婢這便去。”

若兮明白崔時清的話外之意,立即起身出門,玄魚也跟着忙活起來,收拾着矮幾上的彩繩剪子。

看着還透着稚氣的小婢子,崔時清忍不住提醒道:“趙晉可說了何時歸還帕子?”

玄魚懵然道:“似乎未說。”

崔時清抿了抿唇,正欲多說幾句,若兮匆匆走了進來。

“主子,教坊司的許娘子來了,說是有事相求。”

看着若兮掌心的南海珠子,崔時清靠在憑幾上,點頭示意。

直到耳邊傳來動靜,崔時清也把視線從南海珠子上移開,落于眼前這位不卑不亢的魁首娘子身上。

“許娘子怎麽來了?”

許憫兒聲調悅耳又平和地開口道:“縣主曾經說過,若奴家有求,可以憑此信物來見您。”

“唔、對,你要什麽?”崔時清漫不經心地整理着衣袂。

掃了一眼婢子們,許憫兒輕聲問:“不知可否屏退左右?”

“恐怕不便吧?”崔時清皮笑肉不笑。

“以縣主與奴家的交情,有些私話委實不便為外人所知。”許憫兒神情語氣間比之她們初見時,多了幾分底氣。

崔時清想起宮中的母子二人,扯了扯唇角,指節輕叩矮幾,同意了她的要求。

“你們下去吧。”

若兮領命,與玄魚退出裏屋,守在門前。

“多謝縣主。”

崔時清神色淡漠地瞅着她,“許娘子謝早了,我恐怕幫不上你什麽。”

“奴家不會令縣主為難。”許憫兒緩步上前,在距離崔時清一步之遙時停下了腳,“奴家只想讨回縣主從教坊司取走的舊物。”

“我聽不明白。”崔時清裝起傻。

“血書已見天日,罪人多食了惡果,奴家亦不欲追問,唯有心愛的舊物旁落別處,心緒難安,還請縣主憐惜,勿令奴家夜不能寐而生了怨怼。”

“這是威脅了?”崔時清直視着許憫兒,眼睛裏沒有一絲情緒。

“不,這是請求。”許憫兒複又把姿态放得很低,恭順地屈了屈膝。

崔時清握着金剪子,輕輕推動矮幾上的珍珠,看着它滑落,在地上激蕩了幾下,漸漸平靜、無聲。

“我這裏不是善堂。”

自從知道她被許憫兒戲耍之後,她們之間便沒有任何餘地,更別提什麽‘珍珠之約’。要是識趣,此人便是再如何膈應,也不該拿着這顆珠子來招惹她。

“縣主想要什麽?”許憫兒站直身體,問道。

崔時清反問:“你還能給我什麽?”

許憫兒沉吟片刻,才道:“聽聞王家人得罪了縣主,有個消息或許您會有興趣。”

“說說。”崔時清看着許憫兒,面上勾起興味的笑意。

“王家嫡女的未婚夫婿閣遠侯世子服用寒食散多年了。”

崔時清皺眉道:“本朝禁用寒食散,江相明是如何得來此物的?”

“玉石?”許憫兒溫柔地笑問。

“給你。”崔時清說完,揚着下巴打量着許憫兒,末了又道,“這是六皇子送的?”

這種巴掌大小的玉石是多年前西域進貢青花墨玉,攏共只有一箱子,都分與了幾名皇子。

崔時清也從趙洛行手中贏來了幾顆,故而看到玉石上的刻紋,再親眼見到許憫兒以身護着趙晟真,便有了猜想。

許憫兒的表情不太自然,甚至還扭曲了一瞬,但很快又恢複平靜,笑盈盈問道:“縣主識得此物?”

崔時清沒有回答,再問:“你是為了他放棄林氏之名的?”

“縣主以為不值得?”許憫兒收起了笑。

不值得,這樣的‘定情信物’,禦花園的魚池裏就有不少。

把玉石要回去,當面與趙晟真追憶往昔,這位嫡皇子會記得送過此物嗎?恐怕很難。

崔時清如此想,卻也沒有說出口,只道:“值不值得,我說了不算。”

許憫兒自嘲地勾了勾唇角,看着崔時清的眼睛,說道:“奴家欽慕六殿下,但是更敬仰皇後娘娘。”

崔時清怔了一瞬,看着許憫兒宛若虔誠的信徒,眼眶濕紅,還暗藏着一絲狂熱。

“你說的是祈雨?”

“是!祈雨!那時天降大旱饑荒遍野,若非九天神女下凡,再現神跡,如何能拯救過無數蒼生!”

“六年前西北大旱,怎麽未見神女求雨?”崔時清瞥了一眼許憫兒。

“這都是因為娘娘傷了身子,才無法庇佑蒼生的!”許憫兒尖聲反駁。

“哦?皇後娘娘身體不好嗎?我沒有聽說此事呀。”崔時清慢聲開口,唇邊噙着譏笑。

許憫兒如同被戳中了什麽,頓時激動了起來,在她面前來回疾步走着,焦慮又憤怒地瞪着崔時清。

“你如何知道娘娘的慈心!當年東宮天火之時,娘娘剛誕下皇太孫便痛失夫君與幼子,為了蒼生百姓,不顧自身祈雨求福,折損了身子,這才感動上天!”

“皇太孫?”心中似有琴弦震顫了一聲,崔時清呢喃着,莫名有絲慌亂,她直視着許憫兒的眼睛,又道,“你怎麽如此清楚二十年前的事情?”

許憫兒冷靜了下來,意味深長地望着崔時清,聲音嬌媚地說道:“奴家不是說了嗎?奴家敬仰皇後娘娘,自然會對娘娘之事如數家珍了。”

注視着彼此,她們無聲對峙了片刻,崔時清從暗匣裏找出許憫兒的玉石,握在手中卻沒有立刻交與她。

“寒食散?”

“是從宮裏散出來的,其他奴家便不知道了。”

宮裏、淑妃?

崔時清沒有什麽頭緒,便把玉石還與她。

“多謝縣主。”許憫兒看着重歸于她的玉石,勾唇笑着。

崔時清看不得許憫兒愈發肆無忌憚的神态,拿着帕子拭手,“無須客氣,許娘子貴人事忙,且自去吧。”

看着許憫兒離去,崔時清獨自坐在暖榻上,不知過了多久,拿起頸上的小竹笛,神色有些迷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