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柏子(二)
第10章 柏子(二)
甫一踏入寺廟的地界,小山便覺這裏與他曾經來過的白馬寺迥然不同。
沒了熙熙攘攘、流人如織的興盛景象,反而是香煙袅袅,一派清淨祥和的蘭若氣息。
前面引路的和尚介紹道:“今日是香積如來講法。”
踏入大殿,小山只覺眼前白光一閃,待再睜眼時,映入眼簾的就是無邊宏大的廣場。
只見廣場中央生了一棵高得望不到頭的菩提樹,上面結着無數的珠寶璎珞,覆蓋着無比耀目珍貴的寶網,寶網的下方垂墜了無數的寶石,樹下有一座如意寶藏獅子座,座上一位佛祖正在講解佛法。
廣場的邊緣則坐了無數的菩薩、羅漢以及佛門衆生,皆在虔誠聽講。
見師傅與小山攜手而來,在座的佛門衆生們紛紛轉向他們,當中的佛祖拈花一笑,剎那間,無數的蓮花從天上落下和地下噴湧,飛天們則或是盤旋飛舞,或是演奏樂音。
就在這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時刻,小山的鼻尖隐約嗅到了一陣陣極其美妙的香氣。
這香氣無法用任何語言形容,勝過無數香花,勝過無數芳草,勝過檀麝龍腦,勝過世間的一切香氣。
小山心中産生了一種油然而生的恬靜與歡喜,往日種種的困惑與難受在這一瞬間全然的消除了,只留下曾經的一切歡喜,他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微笑。
當中講法的那位佛祖見他微笑,也跟着微笑,一攤手,一只蓮花從他的手中生出,飄向了小山,“善哉,檀越得悟了。”
小山下意識伸出手來接住那蓮花,那蓮花飄到了他的手中的瞬間便消失不見了。
直到這時,他才如夢初醒般看向師傅。
師傅摸了摸他的頭發,溫柔地說:“香積佛很喜歡你,這是他送給你的禮物。”說着朝香積佛還了一禮,“佛祖的盛情,我感受到了。”
香積佛微笑颔首,又接着對在座的佛門衆生說法。
Advertisement
那兩個引路的和尚則又出現在殿中,指引着二人往遠處的柏樹林中去。待到了林子的邊緣,那兩個和尚就行了一禮,自去了。
師傅帶着小山在林中漫步,林中鳥鳴啾啾,随着樹葉被風吹響的沙沙聲,只覺寧靜異常。
“師傅的故人,什麽時候去見呢?”見師傅只是帶着他在林中散步,小山有些好奇地問。
“已經見到了。”
小山想了想,“難道師傅的故人是香積如來嗎?”
師傅從地上撿了一些柏樹的果實放在小山手中,笑了笑,“是,也不是。”
“?”
這算什麽回答,小山一頭霧水。
但師傅卻沒有再解釋了,只是說:“這裏的柏樹不錯,你不是想要制香塔嗎?我覺得柏子不錯,一味用檀、麝,太俗了些,不如摻些柏子香進去,倒是能沖一沖那位朱夫人身上的世俗濁氣。”
和探究師傅的故人比起來,還是制香更有意思些。至于師傅的故人是誰,師傅雖然不說,但天長日久,他也總會知道的。
于是二人在林中拾取了一把柏樹子,便離開了白馬寺。
天漸漸暗了下來,小妖們簇擁着馬車也漸漸往人煙稀少的地方去。
小山挑開馬車的簾子往外看,只見這馬車越走越高,越走越高,逐漸了脫離了地面,車下生了一團七彩的雲霧,白天看着只是普通的駿馬也在背上生出了雙翼,竟是展翅飛了起來。
小妖們有修為高的,能夠自己騰雲駕霧,也有修為低的,只能緊緊抓着車輪,依附着車子飛行,前前後後,浩浩蕩蕩,一片錦繡衣冠景從而行。
若非知道他們是妖精,只覺是群仙出行,一派神仙氣象。
不過,小山将簾子放下,看向師傅,有這位在,也确實是神仙出行。
“我們要去哪裏?”小山放下簾子,好奇地問 。
師傅正在将下午收集到的柏子煮熟,聽到小山的話,就把手中的銅勺交給了他,“去江南。”
小山接過銅勺,将青色尚未撥開的柏子在煮沸的銅爐中焯過,再用竹漏勺将這些焯過水的柏子撈起來,放在一個蓮花青瓷盤中瀝水。
過了一會兒,等到這些柏子完全冷卻了,師傅就取出了一塊幹淨的木棉布将這些柏子包裹擦幹淨,放入了一壇剛剛開封的黃酒中密密封好,又以手代筆,在酒壇外壁上篆刻了日期。
小山接過封藏了柏子的酒壇,置入車壁內的暗格中。
等到回了洛京,就會有人把這壇子取出來,算好時間,等到七日後再開壇取出漬好的柏子陰幹。
“那這次冊封的神祇是江南一帶的咯?”見師傅向他伸出手,小山便把手交給師傅。
師傅用一塊白绫子細細的把小山沾染了水氣、酒氣的手擦幹淨,又為他塗上一層潤而不膩的護手膏,仔細地像是在呵護什麽寶物,聞言道:“南方多蟲害,民間便常常祭祀青蛙,認為青蛙可以幫助他們祛除蟲害,取得豐收,又因為青蛙多子,便也有鄉野之人向青蛙求子。天長日久,這青蛙便積累了偌大的願力,上得天聽,因此這回便将其冊封為四品農官。”
小山恍然,這不就是原本編外的臨時工因為長年累月的辛勤苦幹,終于獲得領導認同轉正了嘛。這樣看來,天庭的人事管理還蠻人道的。
這樣想着,小山便道:“天長日久,看來想要成神不是一日之功啊。”很有些感慨的樣子。
師傅卻冷冷一笑:“他固然有功,可也是因為這回拜在了後稷門下,燒了冷竈,才能夠從衆多野神中脫穎而出,得到冊封。不然,似他這樣的野祀天下多得是,更有的小神做的事情比他功勞還大,怎麽就只有他得到正名了呢?”
啊這……小山本以為能聽到個天道酬勤的正能量故事,沒想到從師傅這裏卻得到了一碗關于官場黑暗的黑泥……
“唉——”小山不由長嘆一聲,“總算這蛙神不是完全屍位素餐的小神,雖然為了轉正使了點手段,可也算是名副其實,看來天庭的考官司也不敢真的就胡亂作為。”也不知是安慰師傅還是安慰自己。
“千裏之堤,毀于蟻穴。如今張開了一條縫,将來就有人能撬開一個口子,再以後或許就有人能開一道門,天庭吏治混亂的征兆已經顯露了……”師傅卻不像小山還在樂觀地欺騙自己。他活過的歲月太久了,風,起于青萍之末,這場風波還未起,他就已經看到了結局。
仙道已沒,人道大興,天上地下的興衰總是和人間的氣運相連,如今人間亂象已現,天庭與地府總會跟着動蕩一段時間。總不過是起起伏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一代新人換舊人。不過,這和他們卻沒有什麽關系了。
聽着師傅低沉的嗓音,小山漸漸閉上了眼睛……
師傅見小徒弟迷迷糊糊地就往地上倒,便一把把他摟到懷裏。
小山恍惚間只聽見了一聲低沉的笑聲,神思迷離地擡頭看了一眼,認出抱住他的人是師傅,便放心的合上了眼睛。
等到再次醒來的時候,馬車已經停下了。
“到了嗎?”小山想要揉揉眼睛,卻被師傅攥住了手。
師傅從小綠手中接過一張打濕的手巾,給他輕輕地擦拭了一下眼睛,“好些了嗎?”
凝視着他的眼睛好似一汪碧水,深沉無波,卻又滿懷柔情。
小山不知為何內心突然湧起了一股暖意,似乎剛剛在馬車上聽到世道将亂的不安全然消弭了,只餘下淡淡的安定,像是突然被浸入融融的溫水當中,舒适地靈魂都要伸個懶腰。
“好了。”小山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把手放進師傅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