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刺繡

刺繡

皎皎左手提着裝滿了香甜糕點的小籃子,在崔宅的側門前,很努力地踮起腳尖,用右手去夠門環。

她只有八歲,個子還不夠高,因此夠得有些吃力,白嫩圓潤的指尖只夠到了門環的最下方,哼哧哼哧勉強扣了兩下門。

聲音不輕不重,但也足夠讓門內的小厮的聽到。

腳步聲很快自門內響起,側門被人從裏頭拉開,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皎皎再擡起頭,就見側門開了個縫,穿着藍布衣的小厮福潤從門裏探出頭來,低下頭看着她露出笑:“皎皎姑娘來了啊。”

他看了看天色,一邊打開門讓皎皎進來,一邊揶揄:“今個兒可比往常晚了半個時辰。”他笑嘻嘻:“二公子身邊的常青都過來問過兩回了。”

常青是崔府二公子的貼身小厮,二公子有什麽事情,一般都是托常青去做。今日常青來跑兩回腿,八成也是二公子遣他來問的。

一想到這,皎皎不由微紅了臉。

側門的門檻有些高,皎皎拒絕了要伸手拉她的福潤,小心翼翼地把籃子抱在懷裏,低着頭跨了進來。

福潤又再度關了門。拉上門栓,轉過身發現皎皎還沒離開。

梳着雙髻的八歲小姑娘正捏着衣角,白得跟個團子似的小臉都快埋到胸前,嗫嚅解釋:“福潤,我也不是每天都賴床的……我娘說,小孩子賴床是很正常的。”

她一雙黑亮亮水潤潤的眼眸擡起來,遲疑問:“福潤,常青有沒有和你說二公子心情如何?”

福潤見她快把衣角都揉搓皺了,心下了然:她這是怕自己遲到,二公子會氣她。

可二公子對她那态度,阖府上下都知道有多好。

“二公子的心情,小的是不敢多揣測的。”

福潤逗她:“皎皎姑娘,您已經遲到半個時辰了,您确定現在還要和小的在這裏再多多唠嗑幾句?”

Advertisement

這句話點醒了皎皎。

她回過神來,朝福潤揮了揮手,說了句“福潤,回頭見”後,就撒開腳丫朝着二公子的院落跑過去。

福潤站在原地,下意識也朝她揮了揮手,說了句:“姑娘,回頭見。”這話說完,已經見皎皎提着小籃子,晃晃悠悠跑遠了。

他沒忍住又露出笑。

打掃院落的福慧不知何時來到了福潤身邊,跟着他一起看着皎皎的背影,笑:“沒遇到皎皎姑娘前,就沒見過誰是和她那樣子揮手作別的。”

時人作別,平日多只作揖或抱拳,只有親人遠行送別時,才會把手甚至肩膀以上揮手道別。皎皎卻是個不一樣姑娘,她同人作別更可愛可親,習慣把右手伸到臉側,小幅度揮動。

神态更是不一樣。

皎皎喜歡笑,一笑唇邊就是兩個小巧精致的梨渦,瞧着就喜人。因此當她笑眯眯同人揮手說回頭見的時候,沒有人會忍得住不露出笑,大家都會學着她的樣子和她道別。

福慧說:“皎皎姑娘是個好姑娘。”他說着嘆了口氣,低低道:“只可惜身世差了點……”配二公子,到底還是不夠了些。

福潤臉上的笑消失。

他睨了福慧一眼:“咱們下人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我想你該知道。”他說:“主人家的事情,輪不到你我來置喙,管好你的嘴,別忘了上個多嘴的現在是什麽下場。”

福慧登時閉了嘴。

幾個月前,院裏有個新來雜役不知輕重,竟然當衆說了句:“皎皎姑娘長得好,可惜早早沒了親爹,将來約莫也只配給咱們公子當個妾。”

這話不知怎麽傳到了二公子的耳中,向來溫文爾雅的人竟然難得發了怒,将那雜役罰了幾十大板後趕了出去。

崔家管理祈水郡十幾年,崔家趕出門的奴仆,外面是沒人敢要的。想到那雜役後來的下場,福慧沒忍住打了個寒顫。

他心裏想,皎皎姑娘沒爹又怎樣,有二公子護着,這有爹沒爹其實也沒多大差別。

皎皎可不知道福潤和福慧在背後的這一遭事。

想着再遲一會兒二公子或許會生氣,她急急忙忙趕到二公子的院中。

侍女芍藥正在修剪亭中的花卉,冷不丁見門口竄進來一小團藍色的身影。定睛一看,她抿唇笑:“是皎皎姑娘來了。”

皎皎跑得急,喘了口氣,見芍藥看她的眼裏全然笑意并無擔憂,不由心下一定。

她低頭從一路都保護得很好的小籃子裏拿出一方絹帕,打開見裏面的幾塊糕點都沒有破碎,不由籲出一口氣,合上絹帕,把這絹帕連同裏面的糕點都塞到了芍藥的手中。

皎皎說:“芍藥姐姐,這是我昨晚和我娘一起做的紅豆糕,你賞臉吃兩口。”似是想起什麽,她補充:“這回我多加了些糖。”

芍藥嗜甜,這點是她前幾天随口和皎皎聊天時說的。

聽到皎皎這麽說,她胸口一暖,知道皎皎是記挂自己,哪怕自己只是随口一言,她也放在心中。

一想到如此,芍藥小心翼翼地接過絹帕。

絹帕幹幹淨淨,底色是月白的,一角卻繡了個圓圓整整的黃色月亮。

芍藥看到這月亮,卻是又想起些關于皎皎的趣事來。

皎皎五歲那年,第一次登門也帶了糕點,她那時候人小,尚有些見到生人的害羞,來到二公子這裏,話沒說幾句,就要從自己的小籃子裏拿出糕點給二公子。

二公子瞧她人生得圓滾滾的,家中雖不富裕,可一張臉卻被養得白白嫩嫩,不由軟了心腸,攔下常青,自己從皎皎手中接過她遞來的絹帕。

被那麽多人盯着,她緊張地又去捏衣角,明明害怕得要死,但還是努力朝二公子擺出一個笑臉,睫毛和聲音都顫悠悠的。

“二……二公子,謝謝你……謝謝你救了皎皎和皎皎的娘親。”

皎皎沒爹,她是五歲的時候被芸娘帶來祈水郡的。

皎皎長得好看,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芸娘。皮膚白淨,明眸皓齒,一身布藝也遮擋不住芸娘的天姿國色,因此糕點店開的第一天,就有人前來滋事。

鬧事的男人家中有點權勢,借口芸娘鋪子裏的糕點吃壞了人,要強搶芸娘去他宅裏做奴仆抵罪。芸娘拼命抵抗,依舊抵不住男人的大力,被他拽着向外走去。旁觀人雖多,但上前勸阻的卻連一人都無。

只有皎皎一人跟個炮仗似的沖了出去。

五歲的孩子牙都沒長好,人也沒什麽力氣,那時卻拼了命地抱住男人的小腿,發了狠地喊:“不準你帶我娘走——你個畜生,你不能帶我娘走——”

芸娘一聽她的哭喊,眼淚便落下來,使出力來掙脫男人,要去救女兒。

母女倆一個打手臂,一個打腿,男人被打了幾下,難免生出幾分火氣,當下冷笑一聲,使出幾分力氣,狠狠一腳踢開了皎皎。

他絲毫沒有憐惜的意思,這一腳使出全力,把皎皎踹開幾米遠。

皎皎就這麽被踢到了馬路中央,恰巧攔住了拜祖歸來的崔家二公子的馬車。

馬蹄就差幾步就要踩到她小小的身子,她卻恍然不覺,重重咳嗽幾聲,從地上爬起來,起身又要去追男子,眼眶含淚,只是一遍又一遍喊:“不準你帶我娘走——”

崔家管理祈水郡,眼下卻有人犯事犯到了崔家人的面前,二公子當然不能置之不理。

再之後,困難迎刃而解。

二公子不僅把男人關押起來,甚至還把母女倆安置到了崔府不遠處的街道上生活。郡守府邸就在附近,這當然是個好地方,觊觎芸娘的人再大膽子也不敢來此處作惡。

皎皎就這麽和母親在祈水郡定居下來。

受了二公子的好,皎皎便想要報答。她主意大,打定主意後便很快抱着自己的糕點上了崔府。原以為只要把糕點交給崔府的下人就好,哪知道下人層層上報,皎皎就這麽稀裏糊塗地被帶到了二公子的院子裏。

二公子不僅心地善良,人也長得好。

他穿着一身剪裁合身的青色衣衫,袖口和領口都繡着簡單的花紋,并不繁複,似是蘭又似是梅,皎皎瞧不清楚,卻覺得這花紋和他人極為相配,文靜又雅致。

親手接過皎皎遞來的糕點,二公子沒急着打開,反倒是先去瞧絹帕上的圖案。他看得認真入神,比霜還要潔白的細瘦指尖摩挲了下絹帕上有些粗糙的花紋,顏色有些淺淡的唇彎了彎。

他笑吟吟地問皎皎:“這是你繡的圖案麽?是雞蛋?”頓了頓,他仿佛覺得這圖案很有趣味似的,稀奇道:“見過在帕子上繡花繡鳥的,這繡雞蛋的倒是頭一回見。”

這話一說,皎皎原有的緊張就消散得一幹二淨。

她忍了又忍,但還是沒忍住,替自己辯駁:“那是月亮,才不是雞蛋。”她低下頭,拎籃子拎得有些累了,便把小籃子抱在了懷裏,一邊小小聲解釋:“娘親說我叫皎皎……明月皎皎的那個皎皎。”

二公子會認錯,屬實怪不了他。

皎皎在刺繡上沒什麽天賦,可芸娘又說女孩子都要會點刺繡,否則将來自己的嫁衣都繡不好。皎皎對此說法嗤之以鼻,但耐不過生母在屁股後頭趕,只能勉勉強強拿起針線,開始學繡花。

芸娘是個刺繡的高手,但皎皎沒繼承母親的優點。她嫌棄花鳥飛禽繡得費勁,只樂意繡一輪圓月,芸娘問她為什麽繡這個,她還信誓旦旦:“您都說我名字出處是明月,那我繡自己的名字有什麽錯。”

可惜學藝不精,連個月亮都繡不圓。

任誰看到這橢圓形的黃色東西,都聯想不到月亮頭上。

——原來是明月。

崔宿白握拳輕笑一聲,見着屋內的幾個侍女小厮都強忍笑意的模樣,眼中笑意愈發明顯。他收起絹帕,只道:“明月皎皎?好名字。”

适合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