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85章 第 85 章

第85章

對能公費旅游這件事, 僖嫔比郭珍珠就要積極多了,一路上滿是期待。

她還化身十萬個為什麽,問道:“娘娘, 這趵突泉是不是真的泉水自己就噴出來了, 是為什麽呢?”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她要怎麽告訴僖嫔,趵突泉是因為地下水從南到北流動,但是底下碰上岩漿岩。

這東西不透水,地下水就無法過去,積累的地下水多了,形成壓力,才會從縫隙裏噴湧出來?

實在太複雜了, 要是說了, 僖嫔問什麽是岩漿岩, 什麽是壓力,郭珍珠要怎麽解釋?

郭珍珠索性就懶得詳細說了,笑着道:“到時候你親眼去看看, 不就知道了嗎?”

僖嫔點點頭, 又問道:“到時候當地官員肯定會過來陪着皇上去參觀趵突泉, 那咱們還能去嗎?”

郭珍珠眨眨眼道:“應該能吧?”

總不能皇帝去景點打卡,還要獨食, 不帶上她們兩個。

畢竟之前皇帝還用她們兩個當借口呢, 怎麽都得帶兩人到此一游才算是全了這個借口。

果然皇帝下船之前說道:“當地官員會來迎接,到時候你們二人先去趵突泉逛逛, 朕再叫這些官員進去。”

這樣一來,她們兩個就不需要避嫌,可以在裏頭好好參觀一番了。

僖嫔頓時高興了, 滿臉是笑容。

郭珍珠還沒去過趵突泉,也稍微有點好奇。

Advertisement

果然一下船,底下烏泱泱的人跪迎皇帝。

郭珍珠和僖嫔帶着面紗,直接上了後邊的軟轎,搖搖晃晃先去了趵突泉。

僖嫔進去後就跟見着花兒的蝴蝶一樣,一邊逛一邊看咕咕冒水的趵突泉啧啧稱奇。

郭珍珠看了一會,對底下的鯉魚更感興趣。

陪着她們二人游玩的還有當地官員安排的幾個丫鬟,見郭珍珠盯着泉水底下的錦鯉,趕緊送來了魚食。

郭珍珠走得也有點累了,索性讓僖嫔自個去逛,她則是坐在邊上,随手給錦鯉撒魚食。

金色彩色的鯉魚聚集了過來,倒是相當壯觀。

僖嫔這會兒倒是逛回來了,也有點累,丫鬟已經上了用泉水泡的茶。

她喝了一口道:“這泉水真甜,泡茶都帶着一點甜味了。”

丫鬟聽後連忙笑着說道:“娘娘,咱們這泉水清澈見底,用來泡茶是再适合不過了。”

用的自然是源頭剛冒出來的泉水,更為清澈幹淨,直接喝就帶着鮮甜,煮過後這甜味就更明顯了。

僖嫔點了下頭,揮揮手示意丫鬟退下,這才跟郭珍珠小聲說道:“我瞧着這些伺候的丫鬟一個比一個年輕貌美,還儀态萬千,規矩極好,估計一開始是給皇上準備的。”

“可是出了南邊的事,恐怕這邊當地官員是擔心步上李大人的後塵,索性讓這些丫鬟來伺候咱們了。”

郭珍珠笑笑,随口說道:“這不挺好的,以後官員們也不敢随便給皇上送女人了,更不敢随意靠裙帶關系來上位。”

聞言,僖嫔點頭道:“确實如此,以後他們要是沒能耐,也不會逼着家裏的姐妹去聯姻。”

“不知道多少人同情曹家,就是跟李家聯姻了,險些被李家連累。這年頭聯姻不止看女子是不是賢妻,還得看家中的兄弟是不是扶不起的阿鬥了。”

這話叫郭珍珠笑了起來道:“阿鬥再扶不起來,卻沒什麽惡習,比李家這些靠裙帶關系上去的人要好得多了。”

僖嫔聽着也笑了:“的确,他們跟阿鬥比,倒是差遠了。”

她環顧一周道:“不過等會皇上來了,也不知道這些漂亮丫鬟會不會留下伺候。”

郭珍珠不在意道:“誰知道呢,咱們好好玩兒就是了。難得來一趟,這些該操心的事還是交給皇上來吧。”

她們只要吃好玩好就行,其他一律不用多管。

僖嫔忍不住問道:“我見娘娘來了趵突泉還心不在焉的,可是李家的事還叫娘娘耿耿于懷?”

郭珍珠聽着搖頭道:“怎麽可能,李家給了賠禮,這事就過去了。”

說是賠禮,其實跟精神損失費沒什麽兩樣了,不然皇帝怎會讓李家加碼,還全部送給她了呢!

收都收了,還收了那麽多,郭珍珠還說不原諒李家,這也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李家給得那麽多,她摸着良心也得說原諒啊!

僖嫔不由疑惑道:“那娘娘怎麽心不在焉的,是覺得這趵突泉不怎麽好看嗎?”

郭珍珠搖頭道:“我是忽然想起來,之前出門的時候答應四格格,要給她帶禮物回去,如今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帶什麽。”

她們一路過來,也實在沒什麽能帶的。

說帶南邊的布料吧,宮裏其實都有了,實在沒必要多此一舉。

帶吃的吧,沒回去估計都要壞了,所以郭珍珠忍不住發愁。

總不能來趵突泉這裏,接點泉水回去給四格格嘗嘗吧?

僖嫔一聽,這才笑着道:“我還以為是什麽事,不過這邊有什麽特別的東西嗎?”

她想不到,只好叫伺候的丫鬟過來問一問了。

丫鬟也被問住了,如果換做其他外鄉人來這邊,想帶點什麽回去,她還能說出幾樣來。

但是宮裏的娘娘什麽好東西沒見過啊,這邊所謂的特産在外鄉人眼裏有點特色的,在娘娘眼裏就不算什麽了。

最後丫鬟只能含糊道:“別的都是平常的東西,唯獨咱們這邊離泰山近。若是旁人自然不能随意靠近,但是娘娘的話,也可以撿一兩塊泰山石吧?”

僖嫔聽後,倒是皺眉道:“咱們能撿泰山石回去嗎?聽聞是個好東西,但是百姓連山腳都不能靠近。”

郭珍珠就道:“回頭問問皇上就好。”

泰山石在民間有着避邪、鎮宅的傳說,但是皇帝會在泰山祭天,所以百姓不能接近,山腳的石頭也不能動。

他們就只能去下游,撿一點被沖下來的小石頭。

這确實是個好東西,寓意也好,帶回去給四格格當個禮物就不錯。

“要問朕什麽?”皇帝這時候過來了,只遠遠聽見零星幾個字,不由笑着問道。

郭珍珠連忙起身行禮後,笑笑說道:“是臣妾想着出遠門之前,答應四格格要給她帶禮物回去,一時想不到帶什麽,琢磨着能不能帶一塊泰山石回去。”

“只是泰山的意義不一般,臣妾并不敢随意去撿石頭,自然得問過皇上了。”

皇帝聽後點頭道:“泰山石确實不錯,回頭朕上山的時候,給四格格看看。”

皇帝親自給四格格撿石頭當禮物,這規格夠厲害的,郭珍珠連忙搖頭道:“皇上要允許,臣妾讓人在山腳下撿一塊小石頭回去給四格格就是了。”

聽見這話,皇帝就笑着道:“旁人不能随便撿,朕給女兒撿一塊當禮物倒是不妨事。”

他都這麽說了,郭珍珠只好應下,感激一笑道:“四格格要是知道皇上親自撿的泰山石回去,一定很高興。”

估計四格格這石頭都能當傳家寶了,以後出嫁了,也能帶着走,給夫家鎮宅。

夫家見着這塊石頭,猶如見着皇帝一樣,也不知道會不會吓得跟鹌鹑似的,不敢對四格格有絲毫無禮了。

光是想想,郭珍珠居然感覺這禮物相當實用。

郭珍珠見門口沒人,不由疑惑道:“皇上獨自過來賞泉嗎?不是說當地官員會陪着皇上過來一起賞的?”

皇帝點頭道:“他們都在外頭候着,朕想着你們剛來,還沒賞多久就回去,實在太可惜了。難得來一趟,不如多呆一會。”

他揮揮手,李德全已經帶着人在亭子裏挂上了好幾層的帳子。

這帳子是薄紗做的,一層還能看清楚裏頭,多幾層就影影綽綽看不清了。

郭珍珠和僖嫔在裏頭的話,倒是清淨得很。周圍的長廊讓人攔着,她們二人就獨享一個亭子慢慢看,也能聽聽外邊的熱鬧,又不會被打擾,确實不錯。

郭珍珠笑着道:“皇上這安排極好,咱們兩個也能聽聽皇上是怎麽賞泉的。”

想來皇帝和當地官員一起賞,指不定很快就詩興大發,又是作詩又是寫詩的,好不熱鬧。

就跟郭珍珠猜的那樣,李德全轉眼就安排人送來幾張桌子和幾套文房四寶,想必是皇帝寫了,其他官員也跟着一起寫,君臣同樂了。

亭子和長廊這邊布置好了,皇帝就讓人請當地官員進來。

官員們一見遠處的長廊有宮人守着,層層疊疊的帳子後邊有幾道人影在,就知道必然是皇帝的嫔妃,順妃和僖嫔來了。

他們不敢多看,很快就轉開了目光,跟在皇帝後頭,給皇帝介紹起泉眼來。

官員的聲音不小,就連亭子裏的郭珍珠和僖嫔都聽見他說這泉水延年益壽的話。

僖嫔小聲問道:“這泉水喝了真能讓人延年益壽嗎?要是真的,我都想帶點回去給阿瑪和額娘喝一喝了。”

郭珍珠笑笑道:“好的泉水喝了确實對身子骨不錯,卻也沒那麽厲害。”

要喝了泉水就能延年益壽,那當地喝的人多了,卻也沒有一個個都長命百歲。

不過好山好水,确實也能讓人更健康,自然就長壽了。

果不其然皇帝賞的高興,提筆就寫下了一首詩,還讓周圍官員誰也能即興來一首。

可惜官員們面面相觑,很快謙虛說他們的詩才不如皇帝,沒人上前來。

僖嫔忍不住低聲嘟囔道:“這些人真掃興,皇上都發話了,他們怎麽不上去一兩個人寫一首詩?實在沒眼力勁。”

郭珍珠聽着,也壓低聲音答道:“他們哪裏敢了,要是寫得不好,被皇上嫌棄,以後仕途可能會有礙。但是他們要寫得太好,比皇上寫的還好,叫皇上可能也要不高興的。”

所以他們寫也不是,不寫也不是,索性誰都不樂意當這個出頭鳥,哪個都不寫才是最妥當的。

僖嫔一愣,喃喃道:“你說得在理,難怪他們誰都不敢上前去,這心眼子真是一個比一個多,還相當謹慎了。”

郭珍珠好笑道:“能當官的,心眼子太少,不夠謹慎的話,如今就不可能陪同皇上來賞泉了。”

不夠謹慎小心的人,壓根爬不上來,還不夠資格來陪同皇帝出游。

僖嫔忽然眨眨眼,好奇問道:“你說這些官員自己不敢上前作詩,是不是其實另外準備了別的人來陪同,比如才女什麽的?”

“這樣一來,就能讓皇上盡興,不至于沒人上前來掃興得很,還不會牽扯到自己身上。”

官員們不作詩,就不會被皇帝做比較了。讓別人來做,也能叫皇帝不至于孤孤單單,一個人作詩都沒個作陪的。

“這人選不用說,才女什麽的,也就是樓裏以詩出名的清倌。”

說完,僖嫔又笑了起來道:“估計官員們想請,或者已經請了,但是聽說了南邊的事就不敢了。”

不然跟李煦一樣,被皇帝扔去哪個寺廟裏清修三年。不說在裏頭要吃齋念佛三年不能出來,就是三年後出來了,不管官職還是人脈通通都沒了,就得重新來過。

還能重新來過就不錯了,很可能就沒有機會再來,所以誰敢呢!

僖嫔似笑非笑看向一旁的丫鬟,問道:“是吧?我猜着了嗎?”

丫鬟低着頭不敢吭聲,看着表情都快哭了。

郭珍珠一看丫鬟的表情就知道,當地官員還真請了會作詩的才女過來作陪,但是聽說了李煦的事又不敢了,只能親自上,卻誰都不敢作詩。

她笑着看了僖嫔一眼道:“好了,你可別欺負小姑娘。”

僖嫔笑眯眯道:“我哪裏就欺負人了,不就是問上一句嗎?不過看她們的表情,看來是真的請了。”

丫鬟聽着,表情就更想哭了,還不敢應聲。

好在僖嫔也沒有為難這些丫鬟的意思,拿着魚食低頭開始喂魚,忽然問道:“這錦鯉養得真漂亮,還挺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郭珍珠聽得無奈道:“你這是饞了,想吃魚是吧?回頭讓人給你做魚吃就是了,可不能霍霍這些錦鯉了。”

僖嫔笑着道:“我這不是聽外頭說這泉水能延年益壽,喝了對身子好。那這些錦鯉在泉水裏長了這麽久,吃了對身子骨肯定也不錯。”

“泉水炖錦鯉,指不定以後也能成為名菜。”

郭珍珠想了想說道:“這邊似乎真有用泉水炖的名菜,叫泰山三美湯吧?”

旁邊的丫鬟終于有能說話的機會了,連忙答道:“回娘娘的話,确實有這麽一道菜,用豆腐、白菜和泉水一起炖,味道尤為鮮美。”

“不過招待貴客,自然是上的孔府菜,據聞是孔家後人傳下來的食譜。”

郭珍珠也耳有所聞,這孔府菜據聞是孔子的後人所創,說是遵循了孔子的名言:“食不厭精,脍不厭細”。

而且這孔府菜還有各種規格,接待皇帝是最高規格,有将近二百道菜。

果然這邊賞玩了趵突泉後,當地官員就邀請皇帝和兩位嫔妃參加宴席,上的就是孔府菜。

郭珍珠和僖嫔一起出席,用屏風隔開。孔府菜都是山珍海味,上的都是熊掌、燕窩和魚翅,甚至還有烤全羊。

全是硬菜,食材新鮮,味道鮮美,跟禦廚做出來的味道相比別有一番滋味。

僖嫔尤其喜歡一道鴨肉,問了布菜的丫鬟,說是叫神仙鴨。

郭珍珠一聽就問道:“是連續上三炷香,點完就出鍋的那道菜?”

丫鬟驚訝,沒料到順妃如此博學,竟然連神仙鴨的做法都知道,連連點頭道:“正如娘娘所說,這鴨子清理妥當後放入砂鍋,外頭糊上一張紙來隔水蒸。這時辰就得精确,火燒過了,這鴨肉就老了。火候不夠,這鴨肉卻又沒熟。”

所以連續點上三炷香,正好燒完的時候就能出鍋。

郭珍珠心想這時候沒有廚房計時器,燒香确實是個定時的好法子。

僖嫔感慨道:“娘娘竟連這個都知曉,所以它叫神仙鴨,是因為用了祭拜神仙的法子,燒香後才能成嗎?”

郭珍珠笑着點頭道:“正是這樣,咱們拜祭的時候不都燒三炷香嗎?”

所以做這道菜,就跟拜祭神仙一樣,先燒完三炷香了。

這聽着方法似乎很玄妙,廚師卻是被逼的。因為孔府對菜式尤為挑剔,這鴨子做的火候不夠精确,味道就不夠好。

廚師沒辦法,最後只能絞盡腦汁想出這個法子來,精确到三炷香的時間,就能保證鴨子熟了,且剛剛能出鍋,确保肉質是在最鮮嫩的時候。

郭珍珠又指着一道烤魚道:“這魚聽聞也是不直接用火來烤,魚肉上就不會有煙熏的味道,只有魚的鮮美在。”

僖嫔嘗了一口魚肉,還真是跟她說的一樣,一點煙火的味道都沒有:“果然沒有煙熏的味道,是怎麽做到的?”

郭珍珠笑着解釋道:“用面餅把魚包起來再兩面烤,魚肉就極為鮮嫩,魚汁的精華還都在面餅裏頭,一點都不會浪費。”

僖嫔就着面餅一起吃,果然餅裏帶着魚汁的鮮香。

她一邊吃一邊聽郭珍珠介紹了幾樣,忍不住吃撐了,偷偷揉着肚子道:“娘娘對這些也太熟悉了一點,叫我聽着只覺得味道好,一不留神倒是吃撐了。”

郭珍珠微微一笑,民以食為天,怎麽能對吃的不積極呢?

她們坐的位置離皇帝很近,就在下首,郭珍珠的聲音雖然不大,皇帝還是聽見了。

皇帝用着飯菜,聽郭珍珠柔聲解釋,也忍不住吃多了一點。

底下官員見皇帝吃得香,一個個這才放心了,生怕皇帝不喜歡置辦的這場喜宴。

因為南邊的事,這宴席上連舞姬都不敢準備,只老老實實吃飯,實在不怎麽熱鬧。

好在皇帝似乎不介意,吃着還挺喜歡的樣子,每道菜都嘗過了。

皇帝其他菜都只用了一筷子,唯獨神仙鴨和烤魚上多了兩筷子,官員們一個個記下來:皇帝喜歡吃鴨,還愛吃魚!

郭珍珠不知道周圍的官員誤會了,她一邊說一邊吃,也忍不住吃多了。

宴席結束後,她和僖嫔互相扶着在後院散步消食。

這次他們一行人落腳的地方是一處別院,聽聞是當地一位官員的祖宅。

宅子不算大,還有些年頭了,看得出曾經修繕過。

只挂在牆上的畫作和詩句都相當出色,僖嫔還認出兩幅是前朝的畫作真跡。

足見這一家是書香門第了,還可能是延續至少百年之久,祖先應該也是個能人。

這些真跡就這麽随意挂在牆上,能看得出牆壁後邊的痕跡,應該挂了很多年都沒取下來。

對這家人來說,這真跡只是一幅畫,很不錯的畫而已。

這選的別院相當不錯,小但精致,又文氣十足,郭珍珠看得出皇帝很滿意。

後院不大,卻種了不少花,最多的是丁香花,估計是院子主人的心頭好。

郭珍珠走了好幾圈,終于消食後才回去沐浴歇息了。

反正第二天沒什麽事,也不需要特地去請安,她就安心睡到日上三竿,起來的時候就聽于嬷嬷說,皇帝已經帶着官員去爬泰山了。

郭珍珠心想她們剛下船,參觀完趵突泉,參加了宴席,第二天皇帝居然一大早還帶着官員去爬泰山,皇帝還真是精力充沛。

僖嫔也累得起晚了,過來跟郭珍珠一起用早飯的時候,聽說皇帝上泰山去了,也不由驚訝道:“皇上就不歇兩天才去登泰山嗎?”

郭珍珠哪裏知道:“可能皇上不怎麽累,就想着早點上泰山吧。”

兩人優哉游哉消磨了大半天,皇帝這才回來了。

他看着一點都不累,似乎爬了泰山對皇帝來說就是散了個久一點的步而已。

倒是聽說跟着上山的官員累壞了,有些幾乎下不來,還是被侍從扶着下來的。

郭珍珠:皇帝這什麽體力,居然恐怖如斯!

皇帝手裏還拿着一塊石頭,遞了過來道:“朕在半山腰的路上看見這塊石頭,瞧着不錯,你也來看看?”

郭珍珠接過,這石頭已經被清洗過了,上面有淡淡的紋路。

她仔細一看,這石頭上的紋路很像是一座縮小的泰山一樣,不由驚訝道:“皇上,這泰山仿佛在這小石頭上面,看着有點相似。”

皇帝見郭珍珠發現了,于是笑着道:“朕也是這麽覺得,在半山腰的時候低頭就看見這塊石頭。看着不大,拿在手裏卻能看到上面漂亮的紋路,就跟泰山很相像。”

“這也是緣分,四格格年紀小沒能跟着過來看泰山,帶着這塊泰山石回去,也能叫她稍微看看泰山究竟長什麽樣子了。”

郭珍珠拿着這塊泰山石滿臉笑容道:“皇上随手撿的石頭就這般好,四格格收到後必然會很喜歡。若非之前答應了要給四格格帶禮物回去,臣妾瞧着這石頭都想偷偷收藏起來了。”

這話叫皇帝笑了起來:“這有什麽,送給四格格的,不就是給你的嗎?你拿着把玩也沒什麽,回宮後就擺在顯眼的地方,就都能看見了。”

他随手撿的石頭沒想到這麽好,見郭珍珠也很喜歡,皇帝心裏就歡喜得很。

“等下次再來泰山的時候,朕再看看能不能撿到不一樣的石頭送給你。”

這樣四格格有的,郭珍珠也有了。

郭珍珠笑着答道:“那臣妾就先多謝皇上了。”

皇帝第二天接着見了孔家後人,這次郭珍珠和僖嫔沒跟着過去。

聽聞孔家設宴,上的是家常菜,還給皇帝送了菜譜。

皇帝後來帶回來了,錦盒裏頭就是神仙鴨和烤魚的菜譜。

顯然那邊皇帝在這兩道菜多用了兩口,叫孔家人知道了,立刻把菜譜送上。

皇帝就笑納了,回來後轉頭就把菜譜送給了郭珍珠。

郭珍珠倒是驚訝,孔府自創的菜式一直不外傳,但是見皇帝喜歡,說送就送,送得夠快的。

就是那天這兩道菜吃的最多的估計是郭珍珠和僖嫔兩人,皇帝可能聽見她說的話才多吃了兩口,倒是叫孔家人誤會了。

不過皇帝轉手把菜譜給了她,郭珍珠回宮後也能讓小廚房做這兩道菜,叫宜妃跟着嘗一嘗。

皇帝見過孔家人後,又馬不停蹄召見當地官員問詢治河之事。

黃河和淮河是他這些年治理的重點,親自巡查後,自然還得問當地官員。

治理河道有皇帝派遣的專業人員來做,當地官員只是配合,但是配合得如何就得問上一問了。

當地官員早就知道皇帝處事嚴謹,卻沒想到他剛來沒幾天就開始問詢治河之事。

有些臨時抱佛腳的官員回答得支支吾吾的,叫皇帝就有些不快。

幸好大部分官員早就背過書,雖然因為緊張可能回答得沒那麽迅速,皇帝勉強還算滿意。

皇帝處理好這些正事,想着郭珍珠在別院呆了兩天,就打算帶她去珍珠泉看看。

這邊的泉眼尤為多,趵突泉最為有名,接着是珍珠泉和黑虎泉。

可惜沒等皇帝出發,就收到加急的折子,南邊暴雨造成下游洪水泛濫。

靳輔上折子認為南邊該築起長堤阻攔洪水,于成龍的折子卻覺得應該疏浚海口。

一個要堵,一個要疏,兩人的想法竟然截然相反。

他們兩個都是皇帝親自提拔起來的治河人才,皇帝看完折子後忍不住皺緊眉頭。

這時候皇帝也沒了參觀珍珠泉的心思,直接帶着郭珍珠和僖嫔上船出發回京了。

僖嫔還有些遺憾,沒能去珍珠泉那邊看看,郭珍珠安慰她道:“下回咱們過來再看也是一樣的。”

這話僖嫔卻沒接,下回她會不會跟着皇帝一起南巡就不好說了。

只是下次過來的,很可能會加上宜妃,自己這算是占了便宜,先過來看了趵突泉,這麽一想,僖嫔又沒那麽遺憾了。

回去順風順水,船隊很快就到達京城的港口。路上接連送來的折子就更多了,全是因為下游治理的争執。

靳輔和于成龍誰也沒說服誰,這事就難辦了,一直沒能開始。

郭珍珠顧不上安慰皇帝,兩個下屬打架讓他心煩的事,反而有點歸心似箭。

她出遠門的時候玩得痛快,如今要回家了,才開始想念孩子們了。

馬車很快回到宮裏,郭珍珠從二門坐着轎子回到永壽宮,剛下去,就被四格格抱了個滿懷。

兩個月不見,四格格又長大了一點,郭珍珠摸着她的臉頰笑道:“四格格又長高了,看着面色不錯,這陣子辛苦妹妹了。”

宜妃笑着道:“姐姐客氣什麽,我見姐姐這臉色挺好,看來這一趟南下過得不錯。”

郭珍珠笑着點頭,見奶娘抱着六阿哥過來,笑着接過來掂量了一下:“六阿哥也長大了,重了不少,沉甸甸的,這陣子吃睡如何了?”

奶娘說道:“主子,六阿哥一切都好,只是不見主子很久,六阿哥頗為想念。”

看六阿哥牢牢抓住自己的衣襟,郭珍珠也沒想到,她走的時候還呼呼大睡的六阿哥也想念自己,低頭在六阿哥額頭親了一口。

四格格見了連忙踮起腳尖道:“額娘,我也要。”

郭珍珠只好彎腰,笑着也親了親四格格的額頭,四格格這才心滿意足了。

她進去後,見五阿哥被奶娘牽着走,走得還挺穩的,不由驚訝道:“我怎麽記得五阿哥之前還不怎麽會走,如今走得挺穩當。”

郭珍珠記得自己出發南下的時候,五阿哥被人扶着才能走兩步。

宜妃笑着道:“可不是,五阿哥會走了,調皮得很,經常跟着四格格到處跑。我一不留神就找不着他了,只有四格格能找到五阿哥在哪裏。”

五阿哥還會躲貓貓了,每次讓宜嫔帶着人找上很久才能找到。

四格格倒是能第一時間發現五阿哥藏在哪裏,五阿哥被她找到後就笑得特別高興,然後還樂此不疲繼續躲起來,叫宜妃找不到。

宜妃又是生氣又是無奈,只能讓人牢牢盯着五阿哥,別叫他撒手沒了。

于嬷嬷年紀大了,跟着走了一路,郭珍珠怕她累狠了,讓人去歇着。

郭珍珠把帶回來的菜譜遞給林嬷嬷,送去小廚房那邊,讓小禮子試着做。

“這菜我和僖嫔吃着都不錯,孔家人送的,就帶回來叫妹妹也能嘗嘗。”

當然了,如今四格格年歲大了,也能跟着用飯,她也能吃上幾口了。

宜妃驚訝道:“孔家人這麽大方嗎?聽聞這孔府菜是他們獨有的,誰家上門去要菜譜都不給,這就送給姐姐了?”

郭珍珠聽後搖頭道:“不是送給我,是送給皇上,皇上轉手送給了我。這也是在宴席上,我多吃了幾口這兩個菜,皇帝見我吃着不錯也跟着吃了,叫孔家人誤會是皇上喜歡吃的。”

宜妃聽着也笑了起來:“那敢情好,咱們也算是沾了皇上的光,得了孔家兩個獨有的菜譜了。”

小禮子拿到菜譜後不敢胡來,特地去禦膳房那邊請教,還分別請了一個擅長做鴨肉,一個擅長做魚的禦廚過來幫忙。

如今小禮子在禦膳房是香饽饽,他一來,禦廚們都放下手裏的活計去迎。

聽說順妃帶回來兩個菜譜,還是孔家送的,一時不知道要怎麽做才最好。

禦膳房的禦廚看過後,擅長這兩道菜的禦廚就去永壽宮幫忙了。

有兩人幫把手,小禮子很順利做出這兩道菜,宜妃吃過後贊不絕口。

郭珍珠吃着也感覺這兩道菜跟在山東的時候吃着差不多,只覺得小禮子相當用心,也讓人給另外兩個禦廚封了厚厚的賞錢。

宮裏沒有桂魚,只好用鯉魚來代替,味道卻一點都不差,依舊鮮美。

宮女幫忙小心挑了魚刺,四格格吃了一口後也眼睛一亮,吃得更快了,宮女都要來不及給布菜。

郭珍珠看着一笑,索性多叫了一個宮女去幫忙,才算是讓四格格不會空着碗眼巴巴等着宮女投喂了。

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的,也吃得晚了。

四格格挨着郭珍珠,最後揉着眼睛都困了,也不想回去睡。

郭珍珠哄了兩句,只說她如今回來了,第二天四格格起來就能看見自己。

四格格聽後,這才願意跟着奶娘去睡下。

六阿哥早就呼呼大睡,被奶娘提前抱着離席去後頭了。

五阿哥也睡着了,只剩下兩姐妹終于能單獨說說話。

郭珍珠就笑着問道:“我走了兩個月,宮裏有什麽熱鬧事了?”

宜妃搖頭道:“皇上不在,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都在呢,一個個安分着呢。”

皇帝不在,後宮嫔妃又沒機會争寵,實在沒必要作妖,一個比一個安分守己。

宜妃忽然想到:“對了,宮裏最近倒是出了一件事,是三格格餓暈過去了。”

郭珍珠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宮裏缺什麽都不可能缺吃的。

榮妃這是不給三格格飯吃了嗎,居然讓三格格餓暈過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