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過去(三)
第五十五章過去(三)
曠野之上,一望無際,遠處群山起伏連綿,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中間的平原圍住,極大減少了外來匪徒的侵擾。
師明珠略顯茫然地看着四周,發現自己背上不知何時多了個背簍,身上的衣裳也換成了粗布麻衣。
師明珠朝着四周望去,有些為難,心道:這也是離淵的回憶嗎?她在這裏怎麽一個人也沒看到?
她想着随機挑了一個方向,向前走去。
有微風吹動腳下生長的草,有蟬鳴和飛舞在花叢中的蝴蝶,這裏就像是個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荒野。
師明珠想了想,施展法術朝着山裏而去。
修道之人極少有生活在凡間與凡人混在一處的,所以山中常是修士所在,而她方才感覺到這山上似有不同尋常的靈力波動。
師明珠一路疾行到了山中,只覺得自己好像穿過了什麽,下一刻,眼前高聳的山巒就變成了深不見底的洞窟,幾滴水滴從洞頂的鐘乳石上緩緩滴落。
障眼法?
師明珠心裏琢磨着,果然有修士在此,且這修士的修為應當在她之上,不然她應該能直接看透障眼法,而不是只察覺到了異常的靈力波動。
正想着,師明珠穿過一道拐彎,便看見有個一襲黑衣的人端坐在那裏,面無表情,但那雙眼卻蘊藏着無比複雜的神色。
“離淵?”
話說,他不是被困在雨中嗎?但現在沒有下雨,離淵為什麽能夠現身?
離淵瞧了一眼去而複返的師明珠,微微低頭說道:“都說了,你不必管我的。”
師明珠:?
所以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離淵曾經告訴過她,在黑洞中停留得越久,就越容易到更之前的時間點上。
可她對眼前的景象一點記憶都沒有。
見師明珠久未回答,眼前的離淵面上露出一點疑惑的神色。
師明珠心下一緊,前頭兩回,一回是因為在邺城的離淵本就是最接近現實所在的,所以能夠窺視到她就是她,并非幻象虛假。
而逢時也是猜到了,她是被離淵送入黑洞之中,所以才未動殺心。
但是,她能明顯感覺到眼前的離淵并不一樣,他沒有之後的記憶,似乎也不能窺探到未來,他只知道過去和現在。
而按照黑洞之外的離淵告訴她的說法,如果她表現得與平日不同,就會被當作魔族的僞裝。
難逃一死。
可是,她這時候應該是什麽樣子的?
正當師明珠為此為難的時候,就見她靈臺之中,那安靜了許久的往世書突然閃爍起金光,絮絮縷縷的片段湧入她的腦海。
師明珠下意識俯下身子,對上離淵的眼眸,固執地說道:“我把你撿回來的,肯定要負責到底才行。”
只見離淵面上疑惑的神色消去,眼角眉梢裏流露出些許無可奈何,說道:“姑娘的恩情在下自然銘記于心,不過倒也不必如此。”
師明珠看得出來,雖然離淵話語中有推拒之意,但眼神裏并沒有真正的抗拒,他并不反對她跟着他與他在一處。
所以這是她與離淵的初見嗎?
師明珠思索着。
就見靈臺之中,往世書閃爍着金光,一副畫面如同雷擊一般湧入師明珠的腦海。
師明珠的神色一陣微妙的扭曲,而後她上前一步,強硬地擡起了離淵的下颚,狠了狠心,如同那畫面裏一般照做,并道:“我看你這人長得還不錯,正好家裏人催我嫁人,你要報恩的話,不如做我郎君?”
師明珠沒有錯過,離淵那雙如同深淵的眼眸也揚起了一陣劇烈波動,他也絕對沒有想到她會說這樣的話。
師明珠自己也沒有想到。
話說她前世這麽豪放的嗎?
她的心上湧出一大堆問號,可是往世書記錄着一切曾在過去發生在過去的事,而方才那畫面,就的的确确地出現在了,不為人知的過去裏。
在這個過去裏的她是什麽樣的?
離淵為什麽會在這裏?
逢時在哪?
他們曾經發生過什麽?
無數疑問盡數湧現,讓師明珠想要探清原委,于是,她延緩了離開的腳步,決定在這段回憶裏多留一段時間。
于是,她仔細端詳起眼前的離淵,比對他與黑洞之外的那個有何不同。
“诶?你怎麽臉紅了?”
師明珠略有疑惑,下意識問道。
“沒什麽,”離淵微微低下頭,讓鬓邊的發盡量遮住自己的臉,穩住聲線,對師明珠說道:“姑娘不是說要去家中取藥嗎?”
師明珠一拍腦袋,略顯心虛地轉過身去,并道:“差點把這事給忘了,我這就去,你且等我。”
說着,她便離開石窟,而離淵端坐在原地,下意識地撫向微微泛紅的臉頰,神色中露出些許茫然。
他生于九幽,從來性情淡泊,幾乎并無喜怒,他只在人類身上見過這樣的神情。
離淵擡手施下一面水鏡。
鏡中人面無表情,唯有臉頰緋紅,而目中疑惑之色更甚。
他想,原來他也有和人類一樣的心緒嗎?可是這代表什麽?
另一頭,師明珠穿過了障眼法,身後的石窟變成了蒼翠青山,從外邊看,看不出一點端倪。
大抵是離淵施下的障眼法?
師明珠一邊琢磨着,一邊又想該怎麽往“家”走。
在原本的時空,百年歲月如白駒過隙,雖然那日生離死別痛徹心扉,可現下她連昌黎到底是何模樣都不大記得,就說眼下,她所謂的“家”到底該往哪裏走?
這個完全不同的時空中,她還住在昌黎的某個村落裏嗎?
師明珠實在沒有半點頭緒。
不過,往世書既然記錄過去發生的一切,想必也應該記錄着,在這個時空裏,她該如何回“家”。
師明珠合上雙眸,潛心靜觀靈臺之中那本往世書,并試用靈識掀開它。
也不知道那往世書是不是有讀心的能力,甫一展開,便是一張這附近的地圖,其上标記好了各處地點。
而這地圖最上方以古體寫着兩個字。
昌黎。
師明珠睜開了眼睛。
往世書的地圖上也标記了她的“家”的位置,只是,這裏既然是昌黎,那這家中會不會有她百年未曾謀面的父母?
師明珠的心跳快了起來,腳步與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些許。
她順着往世書地圖上的路線,從荒野中穿過,又穿過一道幽深的峽谷,便見一處村落出現在她的眼前。
村落不大,約莫只有幾十戶人家,有袅袅炊煙升起,外圍修築了幾座瞭望塔,正對着容易有流寇來襲的方位。
對于師明珠來說,眼前的景象實在是過于陌生,可是,她的心底又泛起極為微妙的熟悉。
以至于她停下了腳步,就站在村落的邊緣,向裏看,好像在看一個可望而不及的夢。
剛剛重生的時候,師明珠心底就有些許遺憾,為何她重生的時間不能再早一點,早在昌黎大難之前。
至少,她可以多救下來一些人,而不是最終只有她一人幸存。
眼前寧靜而安逸的村落,讓師明珠莫明的有些近鄉情怯,她覺得眼前有些模糊,向前走的腳步擡了幾次都不曾真正落下。
直至,有村民看到了她。
“師丫頭,你在那裏做什麽?太陽快下山了還不趕緊回家?”
“就回!”
靈魂好像本能地代師明珠說着話,走着明明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模糊,卻依然異常熟悉的路。
師明珠走到了一處民居前,輕叩柴門。
“這麽晚了,是誰來了啊?”門內傳來婦人的聲音。
“嘎吱”一聲,門開了,露出裏面有些疑惑的婦人。
婦人着一身粗布衣裳,袖子高高挽起,像是方才正在做什麽活計。
“你這丫頭,怎麽回家還敲門?”
蓉娘正說着,就見今日不知為何顯得有些古怪的女兒,無聲地抱住了她,略帶着哽咽,說道:“娘親。”
蓉娘面上明顯帶着些許不知所措,她低聲哄着莫明傷心的女兒,并問道:“誰讓我女兒受委屈了?”
師明珠實在說不出話來,只一味搖頭,讓師母心裏更生出幾分擔心。
“飯都好了,你們娘倆怎麽不進屋來吃?”
男人的身影随聲而出,他也穿着一身粗布短打,關切地上前走來,低聲問着婦人,道:“咱閨女怎麽了,誰欺負她?”
師明珠只一個勁兒地搖頭,緩了又緩,才道:“爹娘,我想問你們,大約是在我七八歲的時候,咱們這裏可有什麽天災人禍?”
師通與蓉娘一起搖了搖頭說道:“咱們這裏窮鄉僻壤的,一般也沒什麽人禍,老天爺也給面子并無天災。”
師明珠心頭一跳,昌黎無災,師尊自然也不會前來平息災禍。
她想了想,擡眸又道:“可有仙門道長,來此收徒?”
師通與蓉娘又是一陣搖頭。
雖說世上之人,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有關修士的傳聞,可哪個修士會來到這麽偏僻的地方收徒?
師明珠不明白這個時空裏,昌黎之外發生了什麽,不過她已經意識到了了,在這個時空裏,她不是修士而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