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綜藝的二十五天 不負責任的爹
第25章 綜藝的二十五天 不負責任的爹
陳嬸帶着紮完針的陳叔離開時, 正看見宋知硯坐在廊下的木搖椅上,悠悠哉哉, 絲毫沒有忘記了禮物的尴尬,身邊小桌子上還放着祝餘給他煮好的陳皮紅棗枸杞茶,看到他們要離開,宋知硯友好地點頭打了個招呼。
沒多會兒,村子裏就傳遍了——小魚家來了個大帥哥!
有多帥?反正十裏八鄉除了小魚外找不出第二個可以比的,簡直就像是大明星!
村裏讨論的火熱,祝餘和宋知硯在小院裏也沒閑着。
沒過多久,去送大爺的保镖就回來了,宋知硯從他手中接過一個裝着禮盒的紙袋,遞給了祝餘, 并吩咐保镖去把他放在縣城裏的行李取來, 他準備在這住上幾天。
祝餘掂了掂手裏的袋子:“這裏面是什麽?”
宋知硯聳了聳肩:“不知道, 打開看看。”
眼見祝餘伸手就要拿出禮盒, 宋知硯出聲阻止道:“你不是開了直播賬號嗎?平時可以發一些短視頻上去,把賬號養起來。”他擡起下巴朝着禮盒點了點, “開箱視頻,很好的素材。”
祝餘醍醐灌頂, 立馬打開了手機開始記錄,剛要拿出盒子又覺得不對, 總覺得缺了點什麽, 于是擡頭看了眼宋知硯, 果然就見宋知硯張了張口,無聲地對他說了兩個字——“旁白”。
祝餘平時要麽上山,要麽在自家的小院裏看診曬藥,一天二十四小時總有事情幹, 如果不是宋知硯建議他開賬號直播,他的手機裏連短視頻app都沒有,因此對于拍視頻這種事情,不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在祝餘這都為零。
他想了想,幹脆把鏡頭當成了人,用一種唠嗑的方式開始了介紹。
于是,在視頻發出後觀衆們就看到鏡頭晃晃悠悠地對準了桌子上的禮盒袋子,畫外音裏傳來了祝餘的聲音。
“今天收到了中草藥研究所送來的禮物,我這地方比較偏,快遞到不了,還好有個老……”他擡頭看了眼宋知硯,“朋友,幫我送過來了。”
“老朋友”宋知硯輕笑了一聲。
祝餘低頭吐了吐舌頭,而後舉起禮盒晃了晃:“來吧,拆拆看裏面是什麽”
Advertisement
一手拿手機一手取盒子的操作實在有些不方便,畫面晃動了一陣後,手機被一只修長的手接管,鏡頭準确地對準了面前的祝餘。
拿着手機的人顯然比祝餘高了半個頭,鏡頭的角度是恰到好處的從上往下,于是就看到鏡頭裏的祝餘顯得小小一只,微微仰起頭對着鏡頭彎眼笑了笑,像是在表達感謝,這乖巧的樣子頓時引起了彈幕的一陣狂歡:
【寶寶寶寶!你是一個香香軟軟的寶寶!】
【快到ee懷裏來,ee要把你一口吃掉!】
【我對他的情感很奇怪……我想生他!】
【我發誓!我是個直的!】
……
視頻發出去後,祝餘看着這些如狼似虎的彈幕陷入了沉思。
現在的網友,都這麽放蕩不羁的嗎?
不過現在的他還在歡快地拆着禮物。
從袋子裏抽出禮盒,打開後就見一堆拉菲草上放着一個牛皮紙包,用的正是平時包中藥的包法,上面綁着麻繩,而藥包下還壓着一個琵琶形狀的木頭。
祝餘一眼就注意到了那木頭,拿起來朝着宋知硯揮了揮:“知道這是什麽嗎?”
這木頭看起來圓潤光滑……難道是用來拍背按摩的?實木按摩,得是什麽樣的人才承受得起啊。
宋知硯被自己的想法逗得微微揚起了唇,他晃了晃手機,表示不知道。
祝餘捏着木頭拇指輕輕用力,木頭就上下分開——這竟然是個盒子!他拿出了裏面的東西,笑着舉到宋知硯面前:“看,戥子稱,就是傳統的抓藥稱。”
宋知硯沒有出聲,只是微微挑了挑眉,但祝餘看懂了——“這麽喜歡?”
“我們村裏老人比較多,不太相信電子秤,而且村裏用電不太方便,電子秤還不如戥子稱方便,研究所的人真是有心了。”祝餘笑眯眯地把戥子稱放回木盒子裏收好,拿起了一旁的藥包,“讓我們來看看這裏面是什麽,總不會是藥……哇!”
祝餘微微睜圓了杏眼,發出了一聲贊嘆。
只見藥包裏有三個毛線勾出來的玩偶,一個帶着笑臉的小人參,一個小藥鋤,還有一個小藥臼,藥臼上還挂着個小石杵 。
“好可愛!”
祝餘拿起玩偶挨個欣賞了一番,而後被牛皮紙上剩下的小香囊和藥瓶吸引了目光。
小香囊是銅制的,小小一個可以随身攜帶,藥瓶裏則放着香丸,祝餘打開聞了聞:“丁香茴香檀香甘松……四時清味香。”
他把香囊連帶着香丸朝着鏡頭的方向一遞:“給你,這個香正适合你這種脾胃虛弱的人,随身帶着或者挂到床頭去,研究院出的東西,藥材用的可都是最好的!”
宋知硯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伸出手接過了香囊和藥瓶。
這肯定是好東西,而他确實沒想到祝餘竟然會這樣不假思索地就把東西給了他。
祝餘并沒有注意到宋知硯的一瞬間怔愣,只是心滿意足地把戥子稱和毛線玩偶整齊地擺在盒子裏。
研究院送的東西并不多,畢竟路途比較遠而且沒有通車,只能人工帶進村裏,不好給宋知硯帶去太大的負擔,不過宋知硯給祝餘轉達過,等路通了,研究院會再給他送些炮制中藥用的器材,而且這幾件東西雖然小,但明顯是精心挑選的,祝餘已經很開心了。
他捧起盒子,對着鏡頭笑着說:“借着視頻隔空感謝研究所送來的禮物,真的很用心,我很喜歡!那今天的拆箱就到此結束啦,感謝大家的觀看,拜拜。”
聽着祝餘對着鏡頭道了別,宋知硯眨了眨眼回過神來,結束了拍攝将手機遞還給了他。
祝餘接過手機,開始不太熟練地編輯着文案,把視頻發上平臺。
“你……”宋知硯斟酌了片刻,說,“這香囊和香丸多少錢?”
“嗯?”祝餘頭也不擡,繼續操作着手機,“不用錢。”
宋知硯握着香囊和藥瓶的手松開又握緊,他的目光久久落在祝餘身上,神色有些複雜。
他聽得出來,祝餘的話是真心的,可正是因為這樣的真心,才讓他一時無所适從……
“哇!這麽快就有評論了!”祝餘看着手機嘿嘿一笑,“看來我還挺受關注的嘛。”
但随即,他臉色一變:“不對……完了完了,他們該不會是來罵我的吧?宋老板救命!這個評論能關不?我脆弱的小心靈可受不了這個。”
他扭過頭朝着宋知硯走了一步,一手拽住宋知硯的衣角,把手機遞了過去,微微仰起的臉皺成了一團,可憐巴巴的。
宋知硯眼神微閃,他避開祝餘的目光,把手裏的香囊和藥品收進了口袋,暗暗深吸口氣調整好神色後轉過頭,一手接過祝餘的手機一手掏出自己的手機,正打開微信打算發個消息,就看到祝餘的評論區裏又刷新了幾條評論。
【祝餘,你這個年紀,不适合裝可愛了(強裝冷靜)(裝不了一點)(被萌到轉圈圈)】
【哇,這個木頭裏面居然可以裝東西】
【嗷嗷嗷嗷嗷這個小人參好可愛!這個小藥鋤好可愛!這個小藥臼也可愛!哪裏可以買!!】
【@國家中草藥研究所,上鏈接!統統給我上鏈接!】
【小魚寶寶親親】
【求人不如求己,我打算自己勾一個(dog)】
【姐妹賣我一個!】
【加一!】
【@國家中草藥研究所,看到沒,你不上有人替你上了】
【我看上了那個香囊和香丸(舉手.jpg)】
【我也想要香囊,香丸我想要助眠的】
……
他微微揚起唇,把手機遞到了祝餘面前:“沒有人罵你……不會有人罵你。”
祝餘忐忑地接過手機,小心地掃了一眼,随後眉開眼笑,握着手機刷起評論來。
宋知硯笑了笑,低頭拿起手機将沒打出去的信息飛快地打完發了出去。
“宋老板,有人誇你诶。”祝餘笑着把手機遞到宋知硯面前,“看。”
【話說有人注意到最後小魚把香囊給誰了嗎?那只手好好看!】
宋知硯下意識擡起手看了看,沒感覺有什麽,但祝餘卻笑眯眯地點了頭:“确實好看,你是我見過的人裏手指最長的了,而且粗細剛好,又白又直。”
宋知硯看着自己的手,突然覺得似乎确實不錯,他點了點頭,剛要說什麽,卻聽祝餘道:
“這麽好看的手,不殺只雞可惜了,走吧,和我抓雞去,晚上給你炖松茸雞湯。”
宋知硯:“……”
宋知硯沒想到,這農村的雞竟然是會飛的。
當雞撲騰着翅膀飛過頭頂并在他面前落下一根雞毛時,宋知硯僵立在原地,臉色鐵青,順着他的目光看去,一只肥壯的雞正站在樹枝上,撲騰着翅膀“啊哦哦”的叫着,氣勢雄厚,格外挑釁。
羞辱,絕對的羞辱!
眼看宋知硯眼中冒出了怒火,撸着袖子就要和這雞來個大戰八百回合,祝餘擔心他把雞吓得滿山跑,那就更別想喝上雞湯了,于是忍着笑把宋知硯往山下推。
“好了好了,這雞我來抓,你幫我去村長趙叔家借個炖盅來,就往西邊走拐角的那家。”
宋知硯推一步走一步,臨走還不忘回頭瞪了那樹上的雞一眼。
村子裏人口不多,不過住的比較分散。
沿着村裏的小路往西邊走,偶爾會撞見在院子裏或是在菜地裏幹活兒的人,見到宋知硯,他們都揚起笑臉和他打着招呼:
“喲,小魚的朋友吧,長得真俊啊。”
“去哪啊?”
并且還會熱情地給他指路。
大約走了五分鐘,宋知硯來到了一個籬笆院外,院子門大敞着,但宋知硯沒有進去,而是在門外敲了敲并不能敲響的籬笆門,高聲喊道:“你好,請問趙叔在嗎?”
“誰啊?”從房裏出來了個女人,一邊在圍裙上擦着手一邊走了出來,見到宋知硯立馬露出了笑容,“喲,是小魚家的客人吧?我就說是誰這麽客氣呢,快進來快進來,你有什麽事嗎?”
宋知硯彬彬有禮地問:“請問這是村長趙叔的家嗎?”
“是是是,村長是我家那口子,他在裏頭接電話呢,你有什麽事嗎?”
“祝餘讓我來借個炖盅,炖雞湯用的。”
“喲,今晚要炖雞啊,那你跟我進來吧,我給你拿,順便帶點松茸紅棗和老姜回去,湯裏加些這個才鮮……诶,要不你們直接來家裏吃,小魚熬中藥還行,做菜的手藝可一般。”
“不用了,我……”
宋知硯話沒說完,從屋裏走出來了一個人,板着張臉很是憤怒的樣子,不過在看到宋知硯的那一刻,他就收起了所有的情緒。
“小魚的朋友?”村長和顏悅色道,“既然是小魚的朋友就是我們長樂村的朋友,這第一頓飯自然是要我這個村長做東,回去讓小魚別折騰了,到家裏來吃,想喝雞湯還不簡單,讓你嬸子待會兒就去殺雞。”
再一次聽到這個稱呼,宋知硯微微揚了揚眉。
這恐怕是成年後宋知硯第一次被冠以“某某人的某某”進行稱呼,不過并不反感,甚至有些新奇和意外,祝餘在這個村子裏似乎挺受寵
“謝謝趙叔了,不過不用麻煩的,小魚已經在抓雞了,而且我也會做菜,我們倆在家吃就行。”
“跟我客氣啥,別啰嗦,回去讓小魚別折騰他家那兩只雞了,到點過來吃飯就行。”
正說着,屋裏的電話鈴響了起來,一聲又一聲,急促而尖銳。趙叔“啧”了一聲,低聲自言自語了一句:“沒完沒了了還。”
他轉身往屋裏走去,還不忘叮囑一句,“你和小魚晚上記得過來吃飯嗷,別自己做了。”
望着趙叔離開的背影,趙嬸輕輕嘆了口氣,随後轉頭對着宋知硯又揚起了笑臉:“好了好了,快回去讓小魚把雞放了,晚上趙嬸給你們做松茸雞湯和鐵鍋炖大魚!”
在村長夫婦的堅持下,宋知硯最終沒借成炖盅,不過手裏也沒空着——被趙嬸塞了倆苞米。
可剛要離開,卻聽屋裏傳來一聲怒吼:“我告訴你孫有才,你就算是天王老子我今天也不會給你傳這個話!更別說你只是小魚那個不負責的爹!我呸!”
宋知硯眉頭一皺,停下腳步轉回了身。
“趙嬸,打電話來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