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2|第2章
也許是家裏太舒服,李豫這一覺沒有褪黑素的幫助,居然睡了十個小時,沒有做夢沒有半夜醒來。
她把頭埋在枕頭裏,盛夏的日子裏,吹着空調挂着蚊帳,一夜安眠,還是家裏好。
她拿起手機,屏幕顯示好幾條新消息。
她點開後,先看到的是傅從玉的,“小豫,看李叔朋友圈你回江城啦?”消息時間是昨夜十點半。
李豫退出消息框,點開朋友圈,刷到老李那條——“小乖,回家啦。”
配圖是她捧着面碗喝湯的照片。老李偷拍不說,還光明正大發朋友圈。她又點開照片,幸虧半張臉被面碗遮住,不然太丢人。
她趴在床上,回複消息,“昨天下午到的。回家就倒床睡覺,才看到你消息。”
傅從玉那邊秒回,“前幾天聽江叔提起,我記錯時間記成你明天回。本來還想着和江叔一起去機場接你呢。”
李豫看到傅從玉回的消息,還有這回事兒?那她改簽機票豈不是錯過了美事。
她回複道,“學校的事情提前辦完,我周一改簽了機票。不過,還是謝謝從玉哥。”
點擊發送後,她又追加一條消息,“你工作忙不?不忙的話,找天聚聚。我拿offer啦,請你吃飯。”
傅從玉回複說,“你拿offer,也應該是我請客幫你慶祝。今兒還要加班,明天唐宋我們一起給你慶祝。”
什麽?唐宋已經回江城?不是老李說的過些天回來?
這麽多年,傅從玉和唐宋還真是好基友,以前在江城時都出入成雙,在美國時一個美東一個美西還時不時聚會,現在回江城又要湊一起。
她看着手機屏幕裏的消息,在床上打了好幾個滾。
Advertisement
敲門被敲響,老李在門外說話,“小豫,起床的話,出來吃早餐。”
她決定勇敢些,直接問,“唐宋回江城?”
傅從玉不僅很快告訴她答案,「唐宋中午的航班到」,而且還自作主張訂下明天聚會事宜,“明天聚會的時間和地點我和他敲定後告訴你。你明天沒別的安排把?”
李豫搖了搖頭,然後反應過來,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幾個字,“沒有安排。好的。”
她抱着頭,揉了揉頭發,在自己房間內嗷嗷大叫。
老李的聲音又在門外響起,“小豫,怎麽了?出來吃早飯。”
她把帳子挂了起來,穿上拖鞋,抱着手機走到客廳。
餐桌上擺得滿滿得,三明治、小籠包、雲吞、燒賣,還有油條,大概率是老李不曉得她想吃什麽,一股腦兒全買回來。
她拿起一根油條,邊吃邊往廚房走,站着廚房門口問道,“爸,你在廚房忙什麽呢?”
李江手裏拿着一個杯子,“你想喝什麽,有豆漿、牛奶。前幾天問從玉有沒有推薦的咖啡牌子,那孩子送來了咖啡機和咖啡豆,不過我還沒試過”
李豫把油條塞進嘴裏,上前接過老李手裏的杯子,嘟嘟囔囔地說,“不用忙活,牛奶就行。”
油條咽下去後,她又問道,“傅從玉還送咖啡機來?”
老李說是呀。
她又想起了什麽,“你之前告訴他我周日回來?”
老李拍了拍腦袋,說,“哎呀,糟糕。你改簽後的航班我忘記告訴他。我給他發的還是原來的航班信息。”他說完反應過來,“那孩子已經知道你回來,應該明天不會白跑一趟機場。我還是發微信告訴他一下。”
老李坐在餐桌旁發消息。
李豫吃完一根油條,兩個小籠包和一個燒賣,實在吃不了更多。
她看到老李放下手機,問道——“爸,你吃過了嗎?”
老李說,“沒呢。想和你一起用早飯。你吃好啦?”
李豫聽得有些感動,又夾起一個小籠包,示意還可以再吃一口。
最後,老李吃完雲吞和燒賣。三明治和剩餘油條重新裝袋子放進冰箱。
李豫看着塞得滿滿的冰箱,勸說道,“爸,以後不用買這麽多。我早餐什麽都行。現在食量也就一個包子和一個茶葉蛋這麽大,買多啦早餐剩下又要浪費食物。”
老李說,“怎麽會浪費呢。這頓吃不完,下頓微波爐裏熱一下,還能吃。”
李豫在客廳看着挂在牆壁上的挂歷,昨天和明天被老李圈起來。上周六也被圈起來。
她想起來,上周六是奶奶的忌日。
她翻看着挂歷,問——“爸,下周你上班怎麽安排?”
老李拿着抹布在擦餐桌,“什麽怎麽安排?”
李豫問,“你這馬上要退的人,周末還需要值班嗎?”
老李把用過的凳子推到餐桌下,說,“這不沒退休麽。在崗位一天就要幹一天活兒。這周末和下周末不值班,用之後兩個周末來換。局裏你的叔叔阿姨們知道你回來,特意給我換了兩周。”
李豫把老李拉到沙發上,“謝謝他們。下周我接送您上下班,給他們送些巧克力。”
李江震驚裏,“你回來只背個書包,包裏啥也沒帶?就帶了些糖果?”
李豫笑道,“還有電腦和一個小洗漱包。家裏衣服都有。我索性把那邊的衣服和書一起打包郵寄。海運方便又快捷。”
所有房間都被李江打掃的幹幹淨淨。李豫問老李,“爸,你不上班時,一個人白天都幹嘛?”
老李說,“買菜,做飯,或者下樓和你汪爺爺下象棋。”
汪爺爺是一樓住戶,是個退休老片警,快八十歲。
李豫心想在家也沒事幹,書還沒到,一起和老李過過江城的生活,染染煙火氣。
她問道,“那我們現在去買菜?需要開車嗎?去菜市場還是超市?”
李江說——“不用,還是原來的菜市場。那片兒喊着拆遷喊了好幾年,最近又沒動靜啦。”
她拿起挂在廚房門把手的買菜布袋子,揣起手機和老李一前一後出門。
出樓棟單元門開始,一路都是熟人。
“小豫回來啦?”
“回來啦。汪爺爺您身體怎麽樣呀?”
……
“小豫什麽時候回來的?”
“昨天回來的。李奶奶您慢點,別摔着呢。”
……
“小豫回來過暑假呢?”
“戴伯,我畢業啦。回來工作。”
“以後還走嗎?”
“不走啦。”
……
她一路保持微笑直到小區門口,小區保安倒是生面孔,她害怕遇到熟識的保安大叔又要應酬一會兒。
出了小區後,她用手拍了拍笑僵的臉頰,後頭看着住了十幾年的房子,果然很有煙火氣。
老李看着她的動作,笑着說,“今兒才剛開始,現在跟你唠家常。以後估計會拉着給你介紹對象。”
李豫看着他,瞪大了眼睛,“不會吧。”
李江點點頭,留給她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邁開步子朝菜市場方向走去。
李豫又回頭看看小區,想想被樓上樓下的鄰居催婚,真是可怕。
她搖搖頭,轉身快步跟上老李。
“老李,慢點走。大夏天,走急了衣服濕得快。”
這個菜市場盡管有拆遷的傳聞,但不影響它的熱鬧和整潔。
菜市場裏面的幹貨區、水果區、蔬菜區、肉類區和海鮮區泾渭分明。雖然沒有空調,只有屋梁上的幾個大吊扇在轉悠。不過它的房梁很高,東西南北好多出口,空氣流通順暢,夏天倒也沒有那麽悶熱。
他倆先在蔬菜區挑好時令青菜,又去肉類區買牛肉豬肉和小排,最後來到海鮮區挑些鮮蝦和河魚。
老李在家幹家務活很利落,人也愛幹淨,不過他的廚藝實屬一般。
李豫十歲的時候,受夠了老爸的廚藝,自己摸索着學會做飯。
今天在菜市場買的菜,都是她打算中午和晚上做的。在菜市場依舊是老李手機支付,李豫昨晚忘記綁定銀行卡。
回到小區門口,還是沒逃過熟人。她一路跟人打招呼從小區門口到家門口。與出門時一樣,不過遇到的人不同。
江城的夏天太熱,她菜市場走個來回,T恤已被汗打濕。她回房間換身新的T恤,來到餐桌邊,計劃着中午做什麽菜,可以做糖醋小排,清蒸河魚,素炒青菜,酸筍湯。
蝦的話,她打算清理之後包上鮮蝦馄饨,晚上和明天早上吃。
她如此打算後進廚房開始做準備工作。
老李把她拉出廚房,說——“剛吃過早飯,一會兒再進廚房準備午飯。”
然後問她,“你從學校郵寄回來多少東西?我們計劃一下,提前看看客廳和書房要騰出多大空間。”
李豫從背包裏取出郵寄物品清單,“衣服可以全放我房間,衣櫥空間足夠。書有點多,我先看看現在書架上的書。沒用的話,可以整理後送人或者捐贈。”說着他們兩人來到書房,她高中和大學的書籍,老李都給她保留着。
“高中的書可以送給小區收廢品的大叔,留着沒用。大學的書,我把有用的留下,沒用的也一起送給大叔。”老李在旁邊聽着,去陽臺拉過來一個小推車,“沒用的書放推車上。下午送樓下去。”
倆人在書房挑挑揀揀兩個多小時,吃上午飯時已經下午兩點鐘。
餐桌上,李豫的手機在客廳茶幾上響個不停。
她拿起後看到一個新的微信群,沒有群名。
傅從玉把她和唐宋拉到一個群裏,在群裏發來明晚六點半聚餐的餐館信息。
他們兩人在群裏已經旁若無人地聊了二十多條,你來我往的信息沒有實質內容。
她快速浏覽過一遍群消息,叼着筷子,雙手敲下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