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14|第14章

李豫本科四年在BBS上一直是游客身份。

是的,她從來沒有注冊過賬號,只是在申請學校期間浏覽過部分面經。如今她工作後更不會去浏覽論壇。

帖子發酵時,她在做文章的收尾工作。她原本打算寫一篇關于區域發展的大論文,現在改變主意。大論文還是要寫的,不過以西部區域發展為主題的小論文她先安排上。經過一周多的整理,文章的草稿于周四晚上十二點半完成。

她直到肚子叫喚才意識到時間。

深夜十二點半,地鐵早已結束運營。打車回去的話,夜班價格估計需要小一百塊。這個費用夠她在學校食堂吃三天。她想了想,決定把兩張凳子拼起來,在辦公室湊和一晚。

當然睡覺之前,她給老李留言:晚上在學校博士生宿舍休息,不回家啦。

她想老李肯定早就回房休息,明天早上能看到消息也行,至少她每天向家裏打過卡。她躺在并不舒服的凳子上,決定明天一早要下單買充氣墊和睡袋。

下次可以睡地板上,地上應該會比凳子上舒服,她想。

這一晚上除了凳子比較難睡外,饑餓感也催促她在淩晨五點醒來。辦公室唯一一塊餅幹,被她昨晚睡前吃掉。現在沒有吃的,只有蜂蜜。她用一杯蜂蜜水又熬過兩個小時。早上七點食堂開門後,她第一時間沖進食堂,一頓飯吃完四個包子一個茶葉蛋和一碗粥。

她準備收拾餐盤離開時,遇到池默。池默是打包了包子和牛奶,準備帶到學院吃。

“李老師,早,您今兒這麽早來學校啦?”

李豫看着小師弟說,“昨晚寫文章太晚,沒回家。你怎麽也這麽早?”

池默晃着手裏的塑料袋,說,“寧老師生病前,我一直在幫她整理數據。她現在還是想把文章盡快發出來,我就和她一起弄數據和文章。”

倆人結伴回學院,在一樓分開時,李豫說,“有需要我幫忙的,随時去我辦公室找我讨論。”

回到辦公室,她把文章又推敲一遍,然後聯系孫敏和王慶。結果兩個人紛紛表示不要署名,他們只是幫着提供基礎材料,這些材料從數據庫或者官方網站上都能查到,對文章并無顯著貢獻,不要署名權。

Advertisement

孫敏更苦口婆心勸她,“不用,我發表的文章已經夠用啦。飯碗已經保住,實在不需要再占你的便宜哈。我現在要開啓一段開心的教書時光,明後年每年再發一篇文章來保底。你這才剛開始保飯碗之旅,以後不能這麽大方呀。”

聽得李豫哭笑不得,她決定周末給孫敏挑選一件禮物來表達謝意。

下午,傅從玉在三人群裏問他倆,周末有時間一起吃飯嗎?

距離他們上次吃飯已經過去一個半月,加上李豫今兒心情好,就爽快答應下來。“周末兩天都有空,你們定好時間通知我。”

她說完後,想起傅從玉從事與文化相關的工作,在群裏向傅從玉咨詢。如果送女性朋友表達謝意的禮物,送什麽比較好。

傅從玉問她,“對于禮物,你有大概範圍嗎?”

李豫想了想說,“那個姐姐很漂亮,也喜歡漂亮的物什。我曾在她辦公室見辦公桌上擺着刺繡擺件。”

傅從玉說,“這好辦,送類似的禮物。最近幾年很火的通草花就不錯。小豫可以在網上查查,挺好看的。你可以送花的擺件,也可以送頭飾。當然擺件不會出錯。”

說完,沒幾分鐘,他在群裏發來幾張牡丹花、木蘭花、桃花……通花草的圖片。

李豫一下子就被那個桃花擺件吸引住。她決定送孫敏桃花,祝願她相親的時候能夠多多遇帥哥。

“我要送她桃花。”

這時候唐宋在群裏冒泡,他翻看完聊天記錄,心裏默默嫉妒那個要收到李豫桃花的女性友人。

不過,他也有友人,可以讓友人送自己,“傅從玉,你也送我件桃花吧。擺件或者挂件都行,我不挑。”

傅從玉回複他說,“滾。你對桃花過敏!”

唐宋開始說違心話,“造謠!我最愛桃花,最喜歡桃子。”

傅從玉忍無可忍,“你最愛葡萄,你外公專門給你弄的葡萄園。你說謊對得起他老人家嘛。”

在他們兩個拌嘴時,李豫已經在網上下好單。

當然周末的聚會也沒有成行,唐宋周末要去外公家報到,所以聚會推遲到下周末。

傍晚時分,她簡單收拾一下,從五樓下到二樓參加學院的迎新典禮。她身邊的幾位同事打過招呼後坐下,院長已經開始發言。她有點恍惚,記不太清楚她本科入學時候老院長的發言內容。不過她博士入學時,參加Berkeley入學典禮,院長在臺上有句話讓她記憶猶新,“伯克利的教育既是一份榮譽也是一項權利。榮譽帶來的是報償,而特權帶來的則是回饋社會的義務。”

她想她知道在下周二的課堂該如何行使她擁有的教育權。

于是,池默在第二周的課堂上又一次被師姐驚訝到。

“上周課程結束後,教務處的老師找我談話。理由呢,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我經過慎重思考呢,還是覺得我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是,我也願意讓步,願意給大家一個新的選項。

新選項的條件是這樣的:期末開卷也行。有願意選擇這個選項的同學,今天晚上8點鐘之前發郵件到我和助教郵箱,我回親自回複郵件并确認。自我回複郵件起,選擇已正式達成,無反悔的可能性。

不過為了對認真準備這門課的同學們公平起見,選擇開卷考試的同學們,你們這門課的成績,我只能給到60分。Ok,規則很清晰吧。

現在,你們的選項也不止一個,心動的同學們可以考慮考慮。助教稍後把課程大綱和考試要求完善一下,今天上傳一份新的到學院內網。”

臺下沒有上周嗡嗡的議論聲音,大二的學生們有的面面相觑,有的會心一笑,有的驚訝得張着嘴巴。

李豫給了大家兩分鐘的消化時間,兩分鐘後麥克風響起,“現在開始第二周的課程。”

坐在助教旁邊的課代表高寧,心裏想着,這哪兒是滅絕師太呀,這分明是雷厲風行的女神。

這天學校BBS的交流區,出現一個帖子匿名貼,标題是聊聊經院那位新來的笑得像蜜糖出手似刀的青年女老師,本貼申請匿名。

首樓用生科學神照片來鎮樓,二樓開始吐槽。“上了兩周課,第一次遇到期中和期末要求這麽多,平時課堂還有拓展閱讀材料的老師。今兒居然給出可以開卷考試的選項,本以為她良心發現。沒想到她居然說選擇開卷的話,不管答得多好,成績只能給到60分。

完全沒有商量餘地,簡直暴君。

第一堂課上剛看到是美女老師,還興奮不已。結果高興只維持不到兩分鐘,這學期這門課只剩下痛苦。”

三樓開始陸續有人跟帖回帖,反正帖子是匿名的,外院的人紛紛表示無圖無真相。

也有人說,“怎麽看都覺得标題點明女老師,惡意滿滿呢。”

一百樓之後開始有理工科學生來回帖,“話說人文社會商學院學生是不是平時都清閑慣了。看描述的作業量也不大呀,比我們每一門專業課都少,怎麽好意思來發帖喊苦呢。”

一句話引發文理大混戰,直到帖子翻頁。後來發帖人把吵架的禁言後,商學院學生開始繼續讨論。

高寧看到帖子後,心想發帖人不滿意課程要求多,可以選擇開卷,而不是來論壇吐槽老師。他一面向版主投訴帖子,一面也匿名回帖,“跟帖這麽多樓,看明白樓主的訴求,既想要高分高績點,又不想付出努力。想要高分就下網看書去,不想付出努力就去給老師發郵件,而不是在這兒對老師指指點點。”

後面緊跟着回帖的人,點贊高寧的回複,并回貼說,“想要高分就滾去看書,不想付出努力60分已經夠看得起你。”

接下來有生科的人來回複,“這個樓主怎麽好意思拿我們學神來鎮樓。學神在上周新生典禮上讓我們不要辜負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不就是說給樓主聽的嘛。學院給配這麽敬業的老師,這個課堂要求與我們系相比真是毛毛雨,居然這點苦都說不得,真以為讀大學就是來躺得呀。”

緊接着有人回複說,“看了前面樓層科普這位老師的簡歷,非常優秀呀。本科可以申請到美國公立大學的文科類全額獎學金,博士期間發表過很多優秀的論文。現在學校招聘海歸青年教師非藤校不錄,無博後工作經歷不錄,她沒有藤校學歷沒有博後經歷,居然能拿到offer,肯定是非常優秀才對。這樣的老師,也沒做讓人天怒人怨的事情,居然被樓主發來吐槽。”

還有人回帖表示贊同,“是呀,UC系的二流大學畢業,如果不是非常優秀不能來江大的。”

“誇人就誇人,怎麽還帶貶低人家母校的。”

“Berkeley已經成為某些人口中的二流大學,天呢!”

話題又跑偏,後面的話題變成了一流大學與二流大學之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