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孟大嫂想帶着甄臻幾人去了蔣家看孟麗。
張巧紅給帶了四斤斤面粉, 周淑芬炖了四個豬蹄,孟大嫂帶了兩包紅糖和一大包馓子,孟老太一早就帶着米去打了米粉, 準備給孩子做米糊糊吃。
買這麽多東西,對尋常人家是個不小的負擔, 但有什麽辦法?
誰叫孟麗生了個雙胞胎?
一來就是兩個兒子,娘家禮物送少了, 難免會叫蔣家輕視了。
作為孟麗的娘家人, 她嫂子和她老娘這點做的還是不錯的, 不在關鍵時候給她丢臉。
甄臻找趙美蘭買了四包奶粉,這可是相當不錯的禮物了。
蔣東平原先他覺得孩子随便養養就行。
可是看到甄臻把孫子孫女養的那麽好,他還是很羨慕的,孟麗打聽過,她嬸子一直給孩子喝奶粉,每天一個雞蛋也是必不可少的,偶爾還給孩子補補鈣。
再加上平時吃得好, 穿衣服又講究, 可不是跟尋常孩子不一樣?
孟麗看到大丫的變化,就決定也跟她嬸子學, 想給娃喝奶粉。
昨天叫蔣東平去供銷社問了, 蔣東平買了四包奶粉回來, 一路上都覺得貴。
關鍵是四包奶粉也不經喝啊,畢竟有兩個兒子呢。
看到孟麗嬸子送來四包奶粉時, 蔣東平就覺得這禮物送到他心坎上了。
孟麗狀态不錯,雖然奶着兩個孩子,卻臉蛋紅潤,精神飽滿。
Advertisement
“你這恢複的也太好了。”甄臻說。
孟麗瞥了眼屋裏, 幸福地笑笑:
“我婆婆真有意思,往常我去上班,她就出來收拾屋子做飯,等我差不多要回來了,她就躲進屋裏不見人。我從醫院回來後,蔣東平就把倆個孩子扔進去給她了,倆孩子一直是她帶着,只有孩子哭鬧要喝奶時,才從門縫裏塞出來給我們。”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折疊式婆婆嗎?
再看蔣東平笨手笨腳給孩子換尿布,不叫孟麗在月子裏累着了,甄臻就覺得這男人沒嫁錯。
“男人沒帶過孩子,說愛孩子愛老婆,那都是嘴上空話。你家蔣東平做的不錯,婆婆也是難得一見的好婆婆,有他們幫你帶,你生兩個孩子也不怕的。”甄臻笑道。
蔣東平隐約聽到甄臻誇他,從心底覺得舒坦。
他挺喜歡孟麗這個嬸子的。
這嬸子跟一般農村婦女不一樣,從不大呼小叫批評孩子,說話有理有據,氣質見識都不尋常,又培養了一個大學生兒子。
她說話蔣東平就願意聽。
甄臻看到兩個孩子頭下枕着一本影集,就連忙說:“這是在給孩子睡扁頭?這是不科學的,可不能這麽做。”
“科學”兩個字一出來,她就贏了,這年頭沒人這樣說話的。
蔣東平叫他說的一愣,“我娘說扁頭好看,這種影集外殼很硬,孩子出生就睡的話,很容易定型。”
孟大嫂和張巧紅幾人也贊成的,大扁頭多好看啊,誰家孩子睡了大扁頭,都是要出去炫耀的!
甄臻心說睡扁頭還真是害人不淺。
她耐心解釋:“人的頭顱是圓形,睡扁頭會導致頭顱後面受壓迫,影響孩子的智力和視覺發育。後腦勺凹進去後會向各個方位延展,所以睡扁頭的孩子長大後會面部扁平,顴骨突出。不管從長相還是身體發育方面,那都是有害無利的。”
蔣東平第一次聽這種話,被吓得後脊發涼。
只是睡個扁頭,就有這麽多危害?他差點就害了孩子!
孟大嫂和孟麗幾人也聽得一愣一愣的。
張巧紅就說:“睡扁頭危害這麽大?我家招弟就是大扁頭,不過嬸子說的好像沒錯,我家招弟從小就呆,臉也不如來弟立體。”
孟來弟沒睡過扁頭,長得比孟招弟好看不少。
孟麗也有點後怕,她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好看,她早就說過她嬸子不是一般人,就從她嬸子喂孩子喝奶粉這件事,她就覺得應該信她嬸子。
孟麗叫蔣東平和婆婆商量了一下,一致決定不讓孩子睡扁頭了。
甄臻好久沒來縣城,讓孟大嫂帶人先回去,自己又去跟趙美蘭碰了個頭。
趙美蘭收了兩個金戒指一個金耳環,因為克重小,甄臻給了她兩塊錢,趙美蘭也是樂意的。
這東西不值什麽錢,就算以後世道好了,拿出去賣,這幾個小東西也發不了大財,她還是想換點錢,給家裏多買幾斤米面養家糊口。
甄臻把東西收到口袋裏,表情沒有絲毫波動。
趙美蘭有點看不懂她,她以為甄大姐是聽到什麽風聲,想多收點黃金坐等漲價。
可真要是這樣,怎麽也該高興一下。
這位姐倒好,不管收到什麽好東西,都是一副眉眼不動的模樣,讓人看不懂。
甄臻又去黑市走了一圈,想買點棉花回去,秋收後很快就貓冬了,一旦入冬,不管是做棉被還是做衣服都少不了棉花。
更何況今年家裏又要添個小的了。
黑市上确實有賣棉花的,她買了一麻袋,沒敢買太多,畢竟這東西雖然不重,體積卻不小。
賣棉花的是個小青年,看到她眼神一亮。
“姐,是你啊?”
甄臻經常來,這裏不少人都認識她,畢竟這位大姐氣質不同尋常,聽說她前幾次來時,不少人以為她是卧底的,還是趙美蘭男人帶她來幾次後,大家才沒那麽戒備了。
甄臻也覺得他眼熟。”
青年連忙道:
“姐,你等着,我帶個人來找你,馬上就回來!”
甄臻有些疑惑,卻還是在這等着了,這期間她買了兩斤紅豆,一個西瓜,一斤幹蘑菇,兩斤紅棗。
原本還是買點枸杞的,可那枸杞成色一般,有點發黑了,她就沒要。
不過今天竟然有人賣人參,說是從北邊跨省倒騰來的,就拇指大,一斤才兩塊錢,但是這種人參燒湯喝是很滋補的。
甄臻買了一斤,把東西放好就想回去了。
那青年卻急急忙忙地拉着一位大姐過來了。
那大姐約有四十多歲,雖然穿着樸素,但珠圓玉潤的,看着很富貴。
“她有個東西想出手,不知道你收不收。”青年盯着甄臻的臉色說。
甄臻防備地笑笑,“什麽東西,這麽神秘?”
那大姐還有些猶豫,思忖再三,小心翼翼地打開手帕,拿出一對镯子來。
那成色看着像是翡翠的,叫這大姐戴的油光發亮,打眼一看,沒有一點瑕疵,活像個假翡翠。
畢竟這種翡翠放在後世,都是去拍賣行的,甄臻怎麽可能見過這種成色。
不過這年頭真東西都是砸的砸,燒的燒,實在也找不出假東西來。
“這是……”甄臻故意裝作不識貨,“這是玉吧?這東西我不喜歡的,在我們農村人看來,不如金子閃,還容易磕碰。”
大姐見她不識貨,也有點急。
這要是個識貨的,還能要價高點,碰到個不識貨的,怎麽說翡翠好人家也是不認的。
大姐急道:“妹子,這是翡翠,萬中挑一的質地,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要不是吃不上飯,也不敢拿出來賣。”
“翡翠?你想把這镯子賣給我?姐,不是我說,我一個農村女人,平常圍着鍋臺轉,洗洗涮涮是少不了的,戴着這麽嬌貴的镯子,一不小心磕碰着,碎了一塊,那真是哭都沒地方哭了。”甄臻道。
“妹子,這麽好的東西,刷碗的時候你戴它幹什麽?這東西你留着,等以後世道好了……”
她忽然捂住嘴,知道自己說錯話了,什麽叫世道好了?難道這世道不好?
她急忙改口: “以後你拿出去賣,至少也能換京城一套房了,我祖宗曾千叮咛萬囑咐,叫再窮都不能賣這對镯子,是我們沒用,留不住它們。”
她說的真情實感,甄臻也就不跟她繼續演戲了。
“行吧,你想賣多少錢?”
那大姐見她不太熱絡,原先準備好的價格也不敢開了。
猶豫半天,她才說:“二十塊錢加一百斤大米。”
這确實是白菜價了,畢竟這镯子以後是真的能換房子。
可問題是,一百斤大米要十幾塊錢,三十多塊錢能去博物館随便挑了,同樣的價格可以買一籮筐文物,買翡翠镯子确實就不值當了。
甄臻也是仁慈的,沒想把價格壓太低。
“十五塊錢加一百斤大米吧,你是知道的,這價格已經高于市場價了。”
那女人心裏有數,立刻就答應了。
甄臻收了翡翠镯子,用程素給的手帕包好,在黑市買了一百斤大米,又給了十五塊錢。
那青年見她出價高,就偷偷問:
“姐,你喜歡這種東西的話,我回頭遇到合适的,收點給你?”
甄臻不是很信得過他,“我也談不上喜歡,只是遇到合适的才收一個,打算送人辦點事。”
青年反複琢磨她這話的意思,也有點拿不準了。
甄臻出了黑市,找了個隐秘的地方把翡翠放進空間裏,這才騎車回去了。
到家後,她把西瓜放進水缸裏冰鎮,又煮了一鍋綠豆湯放在水缸裏涼着。
孟招弟在她的指揮下準備晚飯,是甄臻拿手的鹵肉飯,鹵肉湯汁裏放了煮雞蛋和豆幹,再把鹵肉切得細碎放在米飯上,粘稠濃香的湯汁往飯上一潑,那味道就出來了。
孟大國和孟二勇最喜歡吃鹵肉飯了,飯一端上桌,倆人就拿起筷子就要吃,叫甄臻打了一下。
“等你阿爺阿奶。”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戴着個草帽進門了。
倆人最近下地幹活,累得不成樣子,尤其是孟老太,臉幹巴瘦,膚色也黑,皺紋溝裏都是紫外線和泥土味。
老倆口這麽大年紀了,整天還要強不肯退下來,天天下地賺工分。
甄臻看得直搖頭,就叫大丫去把他們叫過來,吃點好的補補。
原先甄臻都是叫孟大國送去的,這不焦蕙蘭又懷了孩子,孟老太說這邊日子也不好過,就不太讓她送了。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能被請上門,也是很榮幸的。
甄桂芝原先惡名在外,就沒見過她請誰到孟家吃過飯。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來的路上,被不少人問去幹什麽,倆人就說:
“兒媳喊吃飯呢!”
那語氣也是相當自豪的!
再加上吃的是噴香的鹵肉飯,倆人就更滿意了,吃得那叫一個香,把甄臻都看餓了。
飯後,孟招弟刷碗,焦蕙蘭打掃院子,陶愛紅去拿菜熬豬食。
養豬場那邊吃的不夠,孟大國經常從家裏帶豬食過去喂。
陶愛紅這次主動幫忙,也是為了多分點錢。
“孟麗那兩個孩子像誰啊?”孟老太飯後跟兒媳閑聊。
甄臻笑笑:“大兒子像孟麗,小兒子像蔣東平。”
“這怎麽長得還不一樣?雙生不是都一模一樣嗎?”
孟老太娘家村裏就有一對雙生,她瞧着兩孩子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經常分不清誰是誰。
“可能是異卵吧?就是雙生子有像的,也有不像的,孟麗家這倆孩子長得就不像。”
不過這年頭也不興查同卵還是異卵,這都是甄臻猜測的。
孟老太還是很滿意的,人到了這個歲數,就願意晚輩們都能過得好。
甄臻接過勺子熬豬食,院子裏沒長好的瓜果她都切進去了,西葫蘆、絲瓜、菜葉子、黃瓜秧,還有陶愛紅從田裏割來的豬草,全部放進鍋裏熬。
泔水她現在是不喂了。
自從上次豬從豬圈裏跑出來,到水井邊,用鼻子按壓杠杆上水沖澡,被甄臻看了個正着後,她就真正接受了豬智商高的說法,從不用豬肉泔水去喂豬。
甄臻拿出豆餅渣和米糠進去鍋裏熬,大丫捏着個知了進來了,踮腳趴在鍋邊看了一會。
“阿奶,好香啊!”
甄臻笑:“小豬鼻子。”
大丫指着邊上,“阿奶,再放點黃瓜和西紅柿進去,大丫都愛吃。”
二丫也跑進來了,“二丫也要吃一碗!”
甄臻心說這還真是養了兩頭小豬,正餐不愛吃,卻對豬食情有獨鐘。
她把兩人攆出去撲蜻蜓了,這邊豬食剛從鍋裏盛出來,張翠花就進門了。
她閨女宋小紅叫男人打得鼻青眼腫攆回家來了。
張翠花她男人在宋家排行老二,上頭還有個哥哥,下面有個妹妹。
一般婆婆都疼小兒子,張翠花她婆婆不走尋常路,喜歡大兒子和小女兒,獨獨不喜歡宋二。
這不,當年分家時,所有房子都給了大房,只給了張翠花一口破箱子就把人攆出來了。
張翠花也是硬氣的,當着婆婆的面把箱子給劈了,放了把火就給燒掉了。
這之後,兩邊就不太來往了。
張翠花女兒這次受委屈,她打算叫點人過去讨個說法,大房那邊是找不了了,就只能找點村裏人,對那邊就說是宋家的親戚。
張翠花也是氣的不輕,她閨女嫁人後就經常被打,原先想着孩子有了,忍忍就算了,誰知越打越嚴重,從前還只打身上不打臉,這次幹脆把臉給打糊了。
甄臻跟張翠花去了她家。
宋小紅被打得不輕,鼻子歪了,眼也腫了,嘴角還有不少淤青,身上也是不能看了。
甄臻蹙眉:“去醫院看過了嗎?影不影響視力?”
“醫生也說不準,小紅她男人真是狗娘養的,敢這麽對我女兒!我這次一定要去讨個說法,你叫你家大國和二勇跟我去一趟!”張翠花說道。
這種事甄臻不能不同意,就發話讓兩個兒子去了,也有點不放心,就叮囑兩個兒子不要沖動,不能傷到自己。
壩頭村還是比較團結的,之前跟別的村鬧矛盾幹架,都是全村人一起上陣。
這次聽說宋小紅被欺負,村裏人也看不下去,正巧還沒到秋收,各家都不忙,家家都出了人跟張翠花去宋小紅男人那邊讨說法了。
宋小紅的男人陳六是個酒鬼,不喝酒時說話做事真是一套套的,跟個人似的,一喝酒就現原形了。
他總是一點小事就喝酒,喝完酒宋小紅肯定要勸幾句,他不願意聽,就會打老婆。
這次是因為錢的事。
陳六他老娘偏心陳六大哥,前些日子,陳大哥家的房子叫暴雨給沖塌了,他老娘就撺掇陳六把家裏的積蓄拿出去給大哥蓋房子。
當初分家時,宋小紅只分到一口破鍋和一袋大米,便宜都叫大房占了。
再說她辛苦辛苦這些年,也才攢了不到一百塊錢,是打算給家裏蓋房子用的。
誰知她婆婆竟然打這主意。
宋小紅不肯拿錢給陳大哥蓋房子,她婆婆就指着她鼻子罵,也怪陳六是個愚孝的,偷偷把錢拿給他娘,等陳大哥家裏都起地基了,宋小紅才發現錢不見了。
她她省吃儉用這些年,衣服都舍不得買一件,對孩子也儉省,一點福沒享到,錢就到別人口袋裏了。
她當然不願意了!
她跟陳六鬧,陳六在陳大哥那喝了點小酒,又被陳大哥撺掇了幾句,說他管不住老婆之類的,陳六腦子一熱,回家關上門就把宋小紅給打了。
打完後,宋小紅回了娘家,陳六也是很後悔。
不過以前都打過那麽多次了,想來也沒大事,等宋小紅氣消了,哄哄就能回來的。
等張翠花帶着一大群人上門,他這才感覺到事情不對勁,卻也不願意丢了面子。
陳六還挺生氣,覺得老婆不給自己面子,就嚷嚷:
“我打我自己老婆,關你們什麽事!”
他娘也掐着腰喊:“就是!這是我們陳家的家務事!夫妻之間打打架還不正常?她宋小紅要是敢鬧,我們老陳家可就不要她這個兒媳了!”
孟大國已經是被改造過的孟大國了,他沉聲說:
“打架?你可說的太好聽了,你打我我打你這才叫打架,你家陳六打宋小紅,宋小紅沒機會還手,這叫挨打!打女人的男人最孬種了!你們陳家村這樣對兒媳婦,以後誰還敢把女兒嫁到陳家村來?”
陳家族長和村長都來了,聽到這話也覺得事情挺嚴重的,還想說和。
後面陳大哥也來了,态度非常不客氣,處處指責宋小紅不懂事,叫他弟把這老婆休了!
張翠花這才不讓了,兩邊打成一團。
壩頭村這邊去的都是青壯年,拿的都是十工分,身體一頂一的棒。
尤其是孟大國,那一拳頭可不是開玩笑的!完全是扛把子一樣的存在。
陳家村那邊雖然也圍了不少人,可都是看熱鬧的,真正打起來只有陳大哥和陳六上陣了,倆人被壩頭村的人圍起來打,陳六老娘也叫張翠花薅禿了頭發。
這一頓打,也就學會說話,學會道歉了,不過當晚就把宋小紅的兒子推出來,叫孩子去說和。
這孩子也是個不頂用的,被他奶教壞了,怪他娘帶人去打他爹。
“我爹都被打的不成樣子了,娘你可真狠心啊!”
宋小紅就這一個兒子,聽了這話很灰心,就更不想回去了。
甄臻見她傷得挺重的,送了一包紅糖和一把人參給張翠花。
張翠花也是很感謝她的,紅糖不好買,人參更是見都沒見過,還是甄臻告訴她可以泡水或是煮湯。
這幾天宋小紅吃不下飯,她就用人參煮湯,泡點糖水給閨女喝,宋小紅的氣色還算不錯的。
甄臻空間裏的紅糖早就用完了。
現在這些都是她去趙美蘭那和黑市買的,紅糖這東西很實用,大丫喜歡吃紅糖芝麻餅,家裏經常做糖餅,紅糖用的就快,甄臻遇見了就會買幾包放着,反正也吃不壞。
當天村裏人下地時捉到兩條蛇,有一條是孟大國捉到的,就給帶回來想叫他娘做個蛇羹。
他也是個想當然的,覺得他娘什麽都會,可甄臻很怕蛇,直接叫他把蛇扔出去,不許留在家裏。
孟大國只好把蛇給了大川,讓大川打打牙祭了。
今年孟家有個重要事,那就是大國他爹要立碑了。
按照當地習俗,頭三年是不立碑的,只找地方埋了就行,大國他爹已經出三年了,原主在世時家裏日子不好過,拿不出錢買碑,孟老太那邊也不好勸,這事就拖住了。
這兩年日子好過了,兒媳婦又比從前和善孝順了,孟老太就端詳着兒媳的臉色,把這事給提了。
這事甄臻不能不辦啊,畢竟是原主男人,三個孩子的親爹呢。
她掏了二十塊錢出來,叫大國去找人立碑,順道把墳給牽去一處更好的地方,又叫焦蕙蘭做了粉蒸肉、鹵肉飯、肉丸子和瓜果去供給大國他爹。
遷墳時還鬧了個烏龍,因為草長得太茂盛,大國認錯了墳,挖到一半才發現不對勁。
甄臻帶着禮物上門賠罪,口舌都說幹了,人家才放過他們。
問題是之前那幾年大國一直帶着娘和弟弟們拜的這個墳。
敢情那幾年白磕頭了,而他爹死後就沒收到過家裏的供品。
陶愛紅撇撇嘴,“虧我喊這老頭喊了好幾年的爹,大哥你下次做事認真點,這差了輩分呢。”
孟二勇也覺得離奇,他們家這麽多人,怎麽就沒人發現墳認錯了呢?
這事叫孟老太很難過,她的死鬼兒子在世時沒享福就算了,死了也要挨餓受窮。
孟大國很內疚,“娘,你說,我爹在下面不得窮吧?”
“窮不了!”甄臻很有信心。
“為啥子?”
“就你爹那體格,搶也能搶點供品下來。你之前燒的那人也是同村的,你爹人緣好,找那人一說道,人家高低要分點給你爹。再說我們家裏不是也供了點水果嗎?雖然都叫大丫拿去吃了,但多少也是有的,你爹絕對不會挨餓受凍的。”甄臻信口胡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