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陶愛紅對她婆婆不能說完全滿意, 她覺得婆婆偏心小兒子,只要孟華在,孟大國和孟二勇都得靠邊站。
可孟華考上了大學, 是孟家的驕傲,陶愛紅出去時提到小叔子, 也是要誇上一誇。
小叔子外出讀書,幾年沒見回來, 家裏這兩個兒子裏, 婆婆明顯更偏心孟大國, 給孟大國投資了養豬場,給焦蕙蘭投資了服裝店。
雖說年終都要分錢給她,可她就是覺得婆婆更疼焦蕙蘭。
陶愛紅心裏抱怨,可她不是傻子,跟孟二勇鬧過那一會,她也想明白了。
跟婆婆拿喬是沒用的,人家三個兒子, 多你一個不多, 少你一個不少,沒了他孟二勇, 人家還有孟華和孟大國。
再說家裏孩子吃穿拉撒, 全家人開銷都是婆婆花的錢, 買電風扇、買電冰箱、買洗衣機,婆婆沒找他們伸過手。
房子也是婆婆付的錢。
年終分紅沒少她一分, 做婆婆做到這份上夠可以了!別說縣城了,就是放眼全世界,也找不出這樣的婆婆。
陶愛紅嘴上抱怨,那是內部鬥争需要, 為的是防止婆婆的錢進大房口袋裏。
她心裏對婆婆卻是十二分滿意。
反倒是她老娘,整天說就她一個閨女,錢卻都花在她哥身上,從沒管過她的死活。
她娘重男輕女就算了,她也沒指望她老娘給她一分錢,可她娘過分的是,幾個孩子回姥姥家,她娘一塊糖舍不得給,有錢全花在她哥的孩子身上。
陶愛紅嘴上一點不客氣:
“我婆婆賺的再少,可人家心裏有這個家,人家一碗水端平,老大有的,老二家也會有,幾個孩子都是她拉扯大的,沒要我們費一點心,年終還給我們分錢。買洗衣機和冰箱,也是她自己要買的。我婆婆說了,家裏孩子多,我和大嫂洗衣服太累,買臺洗衣機讓我倆松快松開。買臺冰箱,夏天冰點啤酒、西瓜,冰點冰棍汽水啥的,大人孩子都舒坦。”
Advertisement
趙英黑着臉,她是眼紅甄桂芝賺錢。
能不眼紅嗎?政策剛放開,甄桂芝就去縣城開了零食店,全縣的人都去那買東西。
趙英泛酸水,沒少跟人嘀咕,說她一個寡婦,不好好在家待着,拉着一家老小出去送死,丢人就算了,遲早被人抓進去批鬥。
批鬥沒等到,等到的是甄桂芝把親朋好友都帶走了,等啊等啊,趙英也沒等到她閨女開口。
趙英想着,賺錢的事不該便宜自家人?
陶江幹不了重活,可他是陶愛紅的親哥,甄桂芝能拉扯沒有血緣的老鄰居,怎麽不拉車陶江一把?
甄桂芝不開口就算了,陶愛紅也是個傻子不成?絕口不提叫她哥去縣城,賺錢的事不想着娘家人,這閨女也算是白養了。
陶愛紅人還摳門,向來回娘家舍不得給一分錢,不給錢給東西也成啊!趙英眼巴巴盼了很多次,希望她把婆家搬空了,把零食帶回家給她大侄子吃。
她倒好,摳的連發黴的大餅都不舍得往家帶。
趙英能不氣嗎?正在氣頭上呢,陶愛紅還回家炫耀洗衣機和冰箱,趙英沒拿掃帚把她趕出家門,就算好了。
“你這死丫頭,你婆婆這麽糟蹋錢,你就不知道攔着點!那孟家的錢真要花不完,怎麽不想想你那吃糠咽菜的老娘,和你那受苦受罪的哥哥。”
陶愛紅眨巴眨巴眼,這就沒了?怎麽不說,還有她那面黃肌瘦的大侄子呢?
“給自家人花錢怎麽能叫糟蹋?給別人家花錢才叫糟蹋!我婆婆給我們買洗衣機和冰箱,至少我們用得着,我們享受了。錢都給你給我哥了,我能聽到一個響嗎?”
趙英氣得拿燒火鉗。
“賠錢貨!賠錢貨!那麽大的店,也不知道把自家人往裏拉!你哥哥是比孟二勇差,還是比孟大國差?”
陶愛紅想了想,很堅定地點頭。
“那是差遠了!”
“你這賠錢貨!你哥那腦子最好使了,他上小學一年級時,老師還誇過他數學好。你把你哥帶去管錢,每個月也不要多,給個三五十的就行。”
陶愛紅瞪大眼,心說她老娘口氣真夠大的。
還給個三五十就行,他怎麽不上天呢!
要是把陶江帶過去,陶江能把她家店都給偷沒了。
“他能管什麽錢?我上學時攢了一學期才攢了五毛錢,想買個新書包,他倒好,直接給我偷沒了,一分錢沒給我留。讓他去算賬?你當我傻?”
趙英氣得直瞪眼,這閨女腦子裏進的水啥時候倒幹淨的?怎麽不如以前好騙了?
“你個傻子!你以為娘是為了你哥?娘為的可是你啊!娘是怕你在婆家,沒個娘家人幫襯,錢都被你老大家騙去了。你婆婆偏心,賺100塊,給你30塊,給你老大家70塊,你這沒心眼的丫頭就覺得人家疼你。你哥要是去了,至少能給你兜個底,賬上有啥問題都會告訴你,這不比外人強?”
要是以前,陶愛紅還真能被她說動。
可陶愛紅不傻,她在數字上很有天賦,雖然沒管過家裏的賬本,可賬本就放在那,這點小破店,又不是啥大企業,還防這防那當的。
陶愛紅看過賬本,家裏的賬一目了然,沒有對不上的。
陶江就是個負擔,她婆婆就算只給她30塊,那也比她老娘一分錢不給,比她哥只想着偷她錢要好太多了。
陶愛紅油鹽不進,趙英也沒法子。
陶愛紅難得回娘家,也想念媽媽的味道了,她是個厚臉皮,這邊吵過架,那邊也能沒事人似的。
“娘,晚上炖只老母雞吃吃呗,你炖的雞可比我婆婆炖的好吃。”
炖老母雞?空手上門還想吃老母雞呢?
鄉下人家的母雞可是下蛋用的!
真是好日子過慣了,不知道吃糠咽菜的苦。
趙英心說親兒子親孫子都沒給吃,還能給閨女吃?
她白眼翻上天了,“沒雞!”
“雞呢?”
“雞被她那不中用的閨女氣死了,正在吐血,吃不了。”
陶愛紅:???
還沒出正月,店裏生意不忙,甄臻一顆心撲在新開的服裝店上。
焦蕙蘭是個能幹的,孟大柱兄弟倆裝修好店鋪後,她一天沒要,就把衣服整理好,分門別類放到貨架上,牆壁上鋪了背景布,該挂的衣服挂好。
新衣服給了她不少靈感,布料店的樣衣她也早早做好了,全部弄好也只要了7天時間。
開業當天,甄臻打算做個開業活動。
放挂鞭炮,挂個紅色橫幅,門口放幾個花籃,喜氣一點,務必讓路人知道,她家新店開業了。
鞭炮、橫幅交給孟大國和孟二勇,花籃就交給陶愛紅,剛分配完工作,甄二嫂就騎着自行車過來了。
“他小姑。”甄二嫂從自行車上跨下來。
“二舅奶。”孟南打招呼。
“大丫開學沒?”
孟南撇嘴,“開學了。二舅奶,別叫我大丫,我現在叫孟南了。”
“好好好,二舅奶以後都叫你孟南。”
甄二嫂帶了點鹹鴨蛋給甄臻,她家剛腌好的,知道甄臻不愛吃太鹹的,就早幾天撈上來給她就饅頭吃。
甄臻接過鹹鴨蛋交給焦蕙蘭。
“今年的鴨蛋好,我今早切了幾個,個個都金黃流油,又不是特別鹹,你肯定愛吃。”
甄臻笑笑:“還是你惦記我,知道我的口味。”
甄二嫂就笑着說了門面房的事她在家附近看好一套房子,也跟甄臻家這種一樣,是人家的自建房,靠近路邊,就算門面了。
“3間門面,前後兩排都是平房,也有個院子。我找人看過,說是這平房上面還能加蓋,将來有錢了,自家再蓋一層,就是樓房了。”
甄二嫂家地段不錯,那附近職工多,開個修理店,也能賺個好錢。
就算錢賺不到,這塊地可是不錯的。
“什麽價?”
“房子不咋樣,但院子不錯,比你這邊還要大些,房子和地一起賣,找我要750呢。”
“不便宜啊。”
甄臻這房子買的便宜。
一來這位置比甄二嫂那邊差一下,位置不算特別好,只是靠近馬路,人流量不錯;二來甄臻買的是危房,她後期修房子買材料買塗料加固,還重做了屋頂,也花了一兩百。
“是不便宜,那房子我瞧着一般,就是地好。将來賺了錢,推掉重蓋,能蓋個很氣派的樓房。”
甄二嫂這次來,是想請甄臻一家過去看看,甄臻也不能說別的,帶着孟大國幾人就去了。
房東瞧見來了這麽多人,氣勢就弱了些。
“房子是有些年頭了,可這塊地很不錯,我要是能蓋的起房子,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賣。”
80年個體戶剛翹頭,人們的思想還沒變過來,都不知道幹個體戶能賺錢。
房東也不知道路邊的房子能值大錢。
這幾年回城的人多,想買房子的人家也不少,價格還不錯,房東就打上了祖産的主意。
再過十年,這塊地皮至少要值個1、2萬,甄臻房子都沒進去,就叫甄二嫂給拿下。
“眼下房子大多在房管局手裏,私人的房子少,遇到合适的就買下,用你的話說,等有錢了,蓋個沿街的樓房也是好的。”
孟大國和孟二勇都覺得不錯。
甄向陽和王玲跟父母住一起,老房子才60平,住六口人,實在擠得慌。
有了自己的房子,小倆口帶孩子搬出來,離父母家又不遠,平時父母還能幫忙帶帶孩子,這有什麽不好的?
至于屋頂漏雨、房子牆壁老化、排水不好的問題,都可以叫孟大柱兄弟倆來修。
只要花錢都能弄好。
甄向陽聽他們這麽說,就叫甄二嫂跟房東還價,不過這房東也是硬脾氣,一分錢不便宜,白白浪費了口舌,最後還是以750塊的價格買下了。
買了房子,甄向陽就找孟大柱兄弟倆來修房子,順便把門面簡單裝修一下。
孟大柱兄弟倆剛忙完服裝店,剛閑下來,就有活兒幹了,也挺高興的,又扛着工具來縣城了。
他倆有經驗,考慮周到不說,還給甄向陽畫了個簡易的草圖,把甄向陽唬的一愣一愣的。
孟大柱兄弟倆開年就做了兩家店,手頭還有2家店在等裝修,算起來,這個月,他們各能分到30多塊錢。
孟大柱拿了錢回家,本以為張巧紅會高興,誰知卻撇嘴嫌棄上了:
“才幾十塊錢。”
孟大柱臉一下就冷了,“幾十塊錢怎麽了?家裏種地一個月也就十幾塊錢,我賺了錢,給閨女讀書,給兒子買吃的,怎麽就不好了?”
比起以前是不錯,可隔壁周淑芬家收拾東西去縣城了。
張巧紅娘家人打聽了,周淑芬生意不錯,寄賣在好婆婆的豬頭肉天天排隊。
“我娘家鄰居說她能分好幾千!你嬸子真夠偏心的,幫孟大建不幫你,盼弟在你嬸子手下拿錢,周淑芬一年能賺幾千,她家馬上就成萬元戶了!我們呢?我給你生了四個孩子,還有兩個兒子要養活,你就給我這點錢,比不上人家一個手指頭。”
孟大柱給人裝修鋪子,幹的是辛苦活。
可再辛苦的活他都從不抱怨,就是覺得未來是能看得見的,誰不想辛苦一天回到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以前張巧紅也不錯,跟周淑芬也有說有笑過,自打周淑芬煮豬頭肉賺了錢,張巧紅就像變了一個人。
“你怎麽不說招弟還考上大學了呢?張巧紅我可告訴你,我嬸子跟我可沒一點血緣關系,我叔死得早,我嬸子完全可以改嫁的。她對咱家人好是情分,不好咱也不好說什麽。”
“可她對孟大建好,對你不好。”
“那你也沒人家周淑芬的本事!”
“我是不會煮豬頭肉,可你嬸子讓茍子娘和張翠花做鹹菜、辣椒醬,陌生人都能幫,咱們就不能幫幫咱們!”
張巧紅真是魔怔了,連孟大柱都知道茍子娘的辣椒醬,張翠花的鹹菜做的好。
今年他嬸子要開食品廠,這兩人的鹹菜辣椒醬,拿去哪裏都受歡迎。
孟大柱知道自己沒這本事,也不嫉妒,張巧紅倒好,天天盯着人家,這日子還怎麽過?
孟大柱懶得搭理她,氣得騎上自行車就去了縣城,打算在工地搭張床,将就睡一晚。
出了正月,服裝店和布料店一起開業了,孟大國買了幾挂鞭炮接在一起,足足炸了一萬響,炸的馬路上都是紅色彩紙。
門口擺着兩排花籃,是陶愛紅去置辦的,門頭上寫着“焦點女裝布料”。
店名是焦蕙蘭想的,陶愛紅也同意了。
甄臻原想起個高大上的名字,別看現在就是家平平無奇的女裝店,可難保将來不能走向全國,邁向世界。轉念一想,将來再說将來的話,縣城老百姓字都不識字,取名字當然越簡單越好。
去年模仿好婆婆的兩家食品店都關門大吉了,今年初又開了四五家店,這條街比以前熱鬧了。
鞭炮一放,花籃一擺,加上好婆婆的客流量大,有不少湊熱鬧的人往店裏擠。
女裝店這邊單價高,看得多買的少。
面料店那邊就不一樣了,百貨大樓要票還賣十幾塊錢一米的的确良,這邊不要票,只賣10塊錢一米,開業搞活動,打8折,8塊錢一米,款式還比百貨大樓的新。
這料子手感好,做襯衫做裙子都行。
四個款式,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年紀大的人能穿,年輕人也能穿。
客人一窩蜂湧入面料店。
陶愛紅就嚷嚷:
“比百貨大樓便宜了一半,不用票就能買,買到就是賺到!給自己買,給對象買,給孩子買,給父母買,買多賺得多!不知道做啥款式的,您擡頭看看左邊牆上的成衣,這都是咱自家的料子做出來的。”
客人一開始還沒注意,擡頭一看,乖乖,還以為只能做點傳統樣式,沒想到還能做這麽多款式。
這得有十幾種了吧?
可別說,成衣做的這麽好看,誰都想買幾塊布回去了,這布料還能做假領子呢?脖子愛出油的人,襯衫上總是黑乎乎的,做了假領子就不用天天洗了。
這布料用途可真多。
“這兩種布各給我1米!”
“我每種布都要1米!”
“這布給我2米!”
扯布料很省事,熟練工只要把尺子往布料上一放,橫着一撕,就能把布料扯斷。
算賬也方便,買1米布就8塊錢,以此類推,陶愛紅這邊撕布,那邊收錢。
早上還忙得過來,到了下午,不少人聽說焦點布料時髦又便宜,都跟親朋好友來看看,甚至有從鄉下過來專門買布的。
店裏烏泱泱擠了一群人,陶愛紅嗓子都要冒煙了,忙得恨不得長8只手。
甄臻見她忙不過來,就把孟盼弟派過去幫忙了。
孟盼弟就是甄臻的左護法,她如今做事利索,和陶愛紅一個扯布,一個收錢,再有孟二勇和孟大國打打雜,倒也做的有條不紊的。
比起布料店,女裝店的生意顯得冷清。
女裝價格貴,這幾天又回溫了,棉襖都不要穿,羽絨服賣不出去,春夏裝又太早。
整整一天,焦蕙蘭只賣了5件衣服,算起來賺了20多塊錢。
賺的其實也不少,一天能賺20塊,一個月就是600塊,一年也直奔萬元戶了!
放在從前,焦蕙蘭守着這點錢,夜裏都能激動得睡不着覺。
可人見識過錢,對這點錢就看不上了。
比起布料店的人擠人,比起布料店上千塊的營業額,她這邊就有點不夠看了。
甄臻卻一點不擔心,晚上特地收看了天氣預報,回屋就跟焦蕙蘭說:
“後天就降溫了,這次降溫是要下雪的,只要下了雪,咱們的羽絨服就好賣了。”
這幾天,甄臻在搗鼓食品店的新品,今年她要開食品加工廠,零食店散裝出售的同時,也将把好婆婆的明星産品,做成袋裝的推向全國。
甄臻就想研發點新品出來,到時候一并推出去,哪個品種賣得好,就作為主推産品。
“娘,您又搗鼓什麽呢?”
“我想做個多味花生米和糖霜花生米。”
花生米貨源不緊缺,每年花生上市的季節,農村的花生要多少有多少,甄臻尋思着,其他産品原材料不好找,不如在花生上下功夫。
前世甄臻就愛吃多味花生和糖霜花生,袋裝、散稱都是好賣的。
多味花生還是油炸的,這年頭人們肚子裏缺油水,油炸的東西吃起來香,肯定受歡迎。
可就是沒有專業的包裝機器。
甄臻想找人出去打聽打聽,看哪個國營食品廠有機器要出售的,孟大國就進來了,說了一個壞消息,縣裏的生豬經營又收緊了。
甄臻原打算今年擴大規模,辦個正規的養豬場,再往肉聯廠的方向發展,看來是行不通了。
不過政策多變,她手頭有賺錢的項目,也不着急。
眼下最要緊的是解決食品包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