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71章
甄臻四處托人打聽包裝機器的事, 恰好甄向陽糧站老同事,原先在國營的食品廠上班,甄向陽送了兩瓶酒給老同事, 老同事給食品廠的副廠長發了傳真過去,希望他能幫忙打聽。
80年代初, 國營工廠效益好,願意引進新設備, 島國淘汰的設備, 都被國內工廠買來了。
買了人家的設備, 自己的設備就要淘汰了。
淘汰的原因無非是産能低,效率不高,生産跟不上需求了。
甄臻的食品廠規模小,國營工廠退下來的設備,她這邊完全夠用了,要是價格便宜,買來先用個兩年, 等賺了錢, 再從國外引進設備,走一步看一步。
要麽說朝裏有人好辦事呢, 甄向陽托的這位老同事, 收了他的酒, 辦事也負責。
連續發了兩則傳真催促副廠長,副廠長很快給他單位打了電話, 這位老同事托人把甄臻叫去了廠裏。
說是青山食品廠真有一批機器要淘汰。
這批機器原先是生産零食用的,青山食品廠的經營範圍有餅幹、糖果、罐頭、瓜子等,淘汰的都是規模較小的機器。
有真空包裝機、果酒啤酒灌裝機、擁紮機、糖果包裝機、封罐機之類的。
整個流水線都是有的。
老廠長保證機器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是有些機器年代久遠, 偶爾會有失靈的時候,真要采購,價格不是問題,主要是派人過來學習機器修理的常識,以備不時之需。
這年頭的人都實在,老廠長還推薦了一家生産灌裝瓶和包裝袋的廠家,倒省得甄臻到處打聽了。
挂了電話,甄臻就把孟二勇送上了火車。
“不是,娘,您好歹讓兒子喝口水。”
Advertisement
甄臻:“不,你不渴。”
“晚上吃餃子,兒子飯還沒吃呢。”
甄臻:“不,你不餓。”
“您什麽都沒說,就給了我一個地址,您就不怕兒子走丢了?”
甄臻微笑,原本想說不學好技術就別回來了,省得礙眼,瞥見孟二勇那脆弱的小眼神,她話音一轉,給了他一個堅定的眼神。
“瞧你這話說的,我是誰?我是你娘,你從我肚子裏出來的,你有多大本事,你能幹多大事,我能不知道?有些人做事丢三落四,不讓人上心,是得反複叮囑,耳提面命。可我家二勇不是那種人,別看二勇平時不着調,真做起事來,比誰都靠譜!”
孟二勇被她說的不好意思了,想謙虛兩句,他娘都不給機會:
“行了,你就別謙虛了,娘知道你從小就喜歡修理東西,咱家沒有電視機,你就能給村長家修電視,你在修理機械上的天賦,一點不比甄向陽差!這修理食品機器是不容易,可這能難得倒你?”
甄臻給了他一個“你騙誰也別想騙我”的表情,安撫地拉着兒子的手,塞了20塊錢給他。
“想吃什麽就買,照顧好自己,可別黑了瘦了,不然娘會心疼的,哦~~”
這聲“哦”是精髓,孟二勇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幹勁,娘的鼓勵就像太陽一般,照耀他心底最不起眼的角落,他點點頭,高興地笑笑。
“娘,您放心啊,這點事您盡管交給我,以後食品廠的機器出問題,兒子給你修!”
看這廢話多的。
“記得壓價,一邊嫌棄機器落伍一邊還價,這不用娘教你吧?争取以最低價格買下這批機器。”
他一走,甄臻就囑咐孟大國替她辦營業執照,注冊商标去了。
“娘,名字叫啥?還叫好婆婆?”
“把好婆婆、好阿婆、好媳婦、好婆娘都給注冊了,再注冊真心、甄心、臻心這三個。”
甄臻怕出現仿冒産品,可別名氣打出去了,山寨貨就來了,這年頭的百姓沒有甄別能力,真要是被人迷惑了,對品牌對消費者都不負責任。
趁着商标費便宜,法律還不成熟,都給注冊成全品類的,這個名字推不出去,就換個名字推,總有一個名字能火的。
孟大國點點頭,就去辦了。
三月份,茍子娘和張翠花把做好的辣椒醬、鹹菜拿來了。
辣椒醬有甜辣醬、剁椒醬、豆豉醬三種,都是本地農村人愛吃的,農村人不是頓頓有菜吃,沒菜的時候,吃着煎餅或饅頭,就點辣椒醬,也能湊活。
鹹菜有兩種,一種是雪裏蕻、豆幹、辣椒煸炒出來的;一種是酸口的脆皮蘿蔔片。
做好的辣椒醬和鹹菜裝在大桶裏,想吃的人家拿飯盒來裝。
這年頭也有人挑着擔子賣辣椒醬,不過那種辣椒醬口味挺一般的,甄臻不太愛吃,茍子娘做的辣椒醬那真是遠近聞名,打開一聞,就知道跟別地的不一樣。
張翠花做的鹹菜也出色,要麽說這農村婆娘都厲害呢。
今年甄臻這裏的品種比去年翻了一倍。
零食的種類多了,又設立了鹹菜區。
今年甄臻還找了幾個大娘烙餅、包包子、饅頭、花卷之類的面食,蔬菜的種類也多了起來。
她還買了一臺挂面機,把空間裏的幾種挂面拿出來,做了幾種不同顏色的挂面。
也就是說,來好婆婆買東西,能買到零食、鹵味、幹貨、面點、鹹菜、蔬菜,晚上家裏吃飯,來這裏走一圈,啥都能買齊全。
初步具備了超市的功能。
種類多,人氣旺,錢是真的不愁賺,張翠花和茍子娘剛拉來的鹹菜,都還沒捂熱呢,就有顧客擠過來看了。
“這鹹菜聞着挺香的。”
甄臻笑笑,夾了一筷子給人家,“大爺,您嘗嘗,這鹹菜可香了,就飯吃最合适了。”
大爺嘗嘗,真挺合胃口的,就算不合适,人家客氣地讓他試吃,态度溫和殷勤,大爺這輩子沒感受過這種服務,幾毛錢的東西,買一點又不算啥。
大爺要了5毛錢的鹹菜和辣椒醬。
其他人也圍了過來,這倆人做的鹹菜辣椒醬味道真不錯,試吃的轉化率很高,不少人都打了一罐子回去,用的都是家裏吃罐頭剩下的玻璃瓶。
過了晚飯時間,有家長叫孩子騎車來打辣椒醬,到這裏東西已經賣得差不多了。
甄臻把剩下的一勺子免費送他了,叮囑他明天再來買。
甄臻算好賬,茍子娘的辣椒醬賺了5塊,張翠花賺了有4塊5,這都是除去成本和人工後的純收入,第一天就是試試水,倆人沒敢準備太多,誰能想到有這收入?
改天多備點過來,等食品廠辦好了,灌裝好出售,銷售量只會更多。
去外地出差、上學的人,都能帶一罐,還能銷往全國各地,那可不是一個小縣城能比的。
到時候別說一天5塊了,一天5都不在話下。
茍子娘和張翠花高興極了,臨走還幫甄臻打掃衛生。
回去的路上,茍子娘揣着錢,越想越高興,“翠花,咱一天賺這麽多錢,一個月就能賺一兩百,一年就是兩千。咱五年就能成萬元戶了!”
張翠花嗤了一聲,“有甄桂芝在,哪用得了五年啊!”
“怎麽?你覺得咱這東西,真能賣好啊?”
茍子娘沒啥信心,她尋思着農村人做的東西,散裝賣賣,賺點小錢就夠了,賣去別的城市,真會有人買嗎?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東西,人家幹嘛要花這冤枉錢。
茍子娘還怕甄臻投資了設備,最後卻虧得血本無歸的。
“桂芝這食品廠要投不少錢吧?你說她跟咱一樣是農村人,怎麽她就有那麽大的魄力?”
張翠花也不知道,不過甄桂芝自己賺錢了,還不忘她這老姐妹,這牛逼吹出去,都夠說三天三夜了。
食品廠離甄臻的房子不遠,用的是廢棄的舊廠房。
找房管局備個案,付了租金,自己整修一下,保證房頂不漏水,屋裏衛生過關,符合上頭的要求,就算合格的廠房了。
不過好婆婆食品的種類有點雜,甄臻得從裏頭找出幾個主打産品。
她想的是牛軋糖、瓜子、花生、餅幹。
除了牛軋糖,其他的原材料都很容易得到。
前期人手和條件不足,就以瓜子和餅幹為主,等這兩款産品打出名氣來了,再做別的。
其實甄臻真正想做的是泡面和火腿腸。
國內已經有泡面了,但火腿是不太容易的,國內沒有火腿腸生産線,想做火腿,需要從島國進口機器。
甄臻手裏的錢,都投入到布料和服裝店裏了。
布料店回款快,卻也是需要時間的,火腿腸的機器可不便宜啊,也只能在夢裏想想了。
過年前,縣城新開了一家澡堂,洗澡堂和淋浴區都不錯,搓背又好,聽說都是北方來的搓澡工,用蔣東平的話,搓完能升天。
孟麗單位發了一些澡票,一早就給甄臻送了一些過來,陶愛紅和焦蕙蘭一早就去過,說是不錯的。
甄臻不愛去澡堂洗澡,向來在家自己燒水洗,孟麗卻喜歡叫她陪着,非叫她一起去。
大寶小寶挺招人的,在家洗澡總洗不幹淨,穿毛以後,甄臻也覺得身上癢,收拾了洗漱用品,幹脆跟她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