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送親之行

八月桂花遍地開,十裏飄香入城來。

京州的天不再那麽炎熱,院裏的吹着的風還帶了些許涼意。

自祭天之後,京州大事連連。算算日子,沈老爺也好些時候未去早朝了。

那些事情,漸漸的淡了風聲,當然不是大家不傳了,而是不能再放到臺面上說了。

趙玉衍犯下大錯,崇仁帝未做處罰,卻賜封為晉王,把老百姓們腦糊塗了。徐澹雅未婚先孕,怎麽看都該是奔過去的妾,此時成了晉王妃,更讓人想不通。

諸多的“想不通”與“不明白”才讓他倆的婚事成了京州最熱的話題。也因此,掩蓋了那些流言蜚語。

徐國公家的送親宴已經辦了一天,今日正是晉王府迎親的日子。

若華要跟着徐家送親,季氏早早便給若華準備了一身喜慶的衣裳,天還未亮就讓國公府裏的人接走了。

季氏同沈老爺是以賓客的身份入席,所以不同若華一道,而是在黃昏前到晉王府入宴。

若華掀開簾子,看了一路。老百姓忙于生計,這個時辰已然擺起了攤做生意,街道上也有了零零星星幾人。

說起來,今日還是中秋佳節。往年都得講究一番,拜月啊、紮花燈啊、火龍舞什麽的,今年卻只有晉王府家的喜宴。

若華有些遺憾,不知還能不能在皓月當空之時,吃上月餅。

車夫緊趕慢趕的,沒多久便到了國公府。

靜兒奉了自家小姐的命,正在門前等候。

若華剛擡腳下了車,靜兒便走了過來:“沈小姐可來了,教習嬷嬷正在房裏候着,您是頭一遭送親,夫人怕您失了禮,所以讓嬷嬷給您交待一下送親的事宜。”

柳氏這個要求在情理之中,若華在她眼裏就是個外人,若不是徐澹雅執意如此,她斷然不會同意。送親這等大事,自然不能在這個外人身上出了岔子。

Advertisement

靜兒領着若華往內院去,那嬷嬷正在徐澹雅閨房側面的廂房裏戴着。

若華那小院跟徐澹雅這正兒八經的閨房不能比,每棵樹,每盆花都有講究。就拿進院門這兩排冬青來說,在風水學上冬青屬于陽性植物,女子為陰,住的宅子需要陽氣調和。女子陰氣過重,就會膚色泛黃,體弱多病。

不過這院裏的冬青生得茂盛,足以說明說明這宅子采光足,風水尚佳。

到了廂房門前靜兒頓住腳步:“沈小姐進去吧,嬷嬷就說半個時辰,半個時辰之後小姐就得開臉了。”

女子開臉之後表示已婚,一生只開一次,得由公婆、丈夫、子女俱全的全福婦女來做。若華當年是嫁到孟家之後,孟家找的人做的。

若華推門而入,那老嬷嬷瞟了一眼,讓她坐。多的不說,開門見山的說起了送親的禮儀。先是說了送親的長輩有那些,怎麽稱呼,然後就是送親需要的物件。

官家女子嫁娶反而沒有老百姓這麽多步驟,不用備什麽“離娘肉”、并蒂大蔥之內的東西,把嫁妝帶齊了就行。

其實這些事用不到若華去做,說白了她就是去跑堂子的,屁事沒有。柳氏也沒想讓她做什麽,只是不想她因為不懂壞了規矩。

教習嬷嬷說得行雲流水,卻又叫人影響深刻,這倒是個技術活。

外面來了動靜,想必是那位開臉的全福人到了。

教習嬷嬷也講得差不多了,對若華道:“方才老婦人那些,小姐都記牢了麽?”

若華點了點頭:“嬷嬷說得清楚明白,我都記下了。”

那嬷嬷嗯了一聲,又道:“那就到正屋去吧,小姐也還是個閨閣女子,得了這機會好好看看,也免得日後手忙腳亂,失了分寸。”

她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向若華傳授這些,本是好意,若華也就恭恭敬敬的應了聲是。

徐澹雅的房門前堆滿了人,估摸着國公府的大部分下人都過來看熱鬧了。

若華站了老遠,還是能聽見那位全福婦人說的吉祥話:“海石山盟皆缱绻,相親相敬樂綿綿。”

圍着的小丫鬟的叽叽喳喳的說個不停,皆是一副歡喜的模樣,若華一一拍了拍,示意她們讓一下。下人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察言觀色,見若華一身華服,她們也不敢怠慢,紛紛給讓了個道。

這下若華能看見裏面的情形了,那婦人站在徐澹雅面前,拿了細線為她彈去不規則的絨發,沒彈一下皆會說一句吉祥話:“好合良俦無盡福,興家立業出人前。”

這些靠辦喜事掙銀子的人,委實不容易,活好口才也得好。

這時婦人又道:“三生石上注良緣,恩愛夫妻彩線牽。”說完便收了細線:“行了,徐小姐周圍的鬓發生的規整,不需要弄得太多,否則不好看。”

這時,從徐澹雅對面那邊傳來聲音“來人,賞!”

若華轉過頭看了看,柳氏正椅上坐着,滿臉喜色。

她身邊那嬷嬷聞聲立即從袖裏取出一只錦袋,放到那婦人手裏。

婦人颠了颠,遂喜笑顏開:“徐小姐地閣豐滿,兩頤不薄,一看就是有福之人,夫人往後定是有享不完的福。”

誰不愛聽好話,柳氏亦然,樂呵呵的讓人将那婦人送走。

開了臉就得上妝了,這第一步就是梳頭。當然不是說梳發髻,只是一種吉祥禮,梳發髻的事得交給丫鬟、喜娘。這梳頭的人嘛,必定是柳氏無疑了。

柳氏從座椅上起身,接過喜娘遞來的篦子,捧起徐澹雅的頭發一梳到底。

柳氏梳着,喜娘在一旁說着:“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這個時候,若華倒有些羨慕徐澹雅,成親的禮儀雖然繁瑣,可心裏必然是甜的。趙玉衍雖然成不了什麽大事,卻是個謙謙君子,對她又是真心。比起當年的若華,強了何止百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