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發現了地外機器
第01章,發現了地外機器
郭立雄,民惠智能機器公司的研發主管,正在趕往國際太空科技公司的途中。幾小時前,郭立雄收到了一個令他很震驚的消息:在太陽系的邊緣,一顆名為“DeeDee(2014UZ224)”矮行星上,我們的智能探測車發現了非人類制造的機器!
兩年前,國際太空科技公司陸續向這顆矮行星發送兩艘探測飛船。率先抵達目的地的飛船上,有五臺探測車,其中一臺負責拍照的探測車意外發現了不明來歷的機器。
這些成功登陸DeeDee星球的智能探測車大約每八小時從DeeDee星球向地球傳回一份工作報告。
最近一份回傳報告中有幾張照片,顯示了一個“不明來歷”物體的清晰圖像。經專家鑒定後,一致認為照片上拍攝的東西是地外文明制造的機器!專家們進一步判斷認定:那臺地外機器可能已經失去了動力,目前應該是一堆零件構成的機器殘骸。
尚不知這部機器在DeeDee星球上停留了多久?不曉得它是否處于休眠狀态或真的已經“死亡”,能否用什麽方法恢複其動力?也不确定若恢複了動力它是否還能正常工作?
地外文明可能早已抵達太陽系的邊緣,而地球文明才剛剛發現了相關的證據。眼下最關鍵的問題是:那個地外機器跑到DeeDee星球上的目的是什麽?
只是,這個問題目前無人能夠回答。
由國際太空科技公司送往DeeDee星球的那些探測車,都是由民惠智能機器公司研發生産的,郭立雄是這些探測車的研發負責人。國際太空科技公司立即把“發現地外機器”的情報秘密發給郭立雄,并要求他迅速趕往國際太空公司,以便協助下一步的工作。
現今,人類已經研發了智能水平很高的機器。大量智能機器的高效工作,為人類創造了巨額財富。但人類并不滿足于只讓智能機器在地球上工作,已經有大批智能機器被送往太空,它們充當了人類進軍宇宙的開路先鋒。
郭立雄所在的民惠公司是智能機器研發生産的翹首!國際太空公司發往DeeDee星球的探測車,都是民惠公司研發的特型産品。
民惠公司以家用智能機器管家的研發起家,這種機器管家可以接手幾乎所有的勞務勞動。該公司以機器管家為基版,衍生了諸如機器保潔、機器導購、機器安保等其它專用版的産品。
在接到國際太空公司訂單後,民惠公司開始轉型,又研發了專門用于太空工作的機器工人和智能探測車等高科技産品。
目前,大批的智能機器工人已經為人類建設了數十個巨型空間站和太空探測基地,這些工人為人類移民太空立下了汗馬功勞。
向太空擴張我們的勢力範圍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智能機器能夠助力我們在這條路上暢行無阻。
幾年前,國際太空公司準備向DeeDee星球陸續發射了兩艘太空飛船。民惠公司立即為這兩艘飛船量身定做了幾部智能太空探測車。
第一艘飛船按預定計劃成功登陸後,飛船帶去的五臺探測車在那顆星球上順利地工作了近兩周。
若旅途順利,第二艘飛船也應在最近幾天飛到DeeDee星球上。
送往DeeDee星球上的兩批探測車,是迄今為止人類将要建設的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探測基地。
在太陽系的邊緣,那顆遙遠的DeeDee星球上建立屬于人類文明的深空觀測點,是人類即将穿越太陽系的邊界前往銀河系的第一個前哨站。
數年前,郭立雄工作的民惠公司中标獲得國際太空公司的研發項目:為飛往DeeDee星球的飛船研發特定的智能探測車。
郭立雄全程負責了探測車的研發工作,他對這些太空探測機器十分了解,也因此一直在關注着飛向DeeDee星球的那些探測車。
就在兩天前,正在DeeDee工作的第一批探測車竟然有了意外的重大發現:那裏有一部地外文明的機器!
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發現!無意間,地球文明的探測機器發現了地外文明的一部機器,這足以讓全體人類激動萬分和恐懼不已。
迄今為止,人類文明還從未接觸過其它文明,但人類發射到遠方的探測車竟然“拔得”了頭彩。對于地球上的人類而言,這頭彩是福是禍?目前還不清楚。
此時,還在趕往太空科技公司的郭立雄又想着另外一些問題:那些探測車是否可以接近地外機器去拍攝幾張更清晰的照片呢?但是,接近那部地外機器,會不會因外界刺激而喚醒它?就地拆解那部地外機器還是将其運回地球後再做打算?
作為國際太空科技公司外聘的探測機器首席專家,此時他郭立雄知道:“發現地外機器”的情報份量有多重!
國際太空科技公司已将“發現地外機器”的情況秘密報告給了聯合國安理會,并建議安理會立即組建應變指揮中心,集結全世界最優秀的專家應對這個非同小可的事件。
緊急磋商後,安理會責成太空科技公司就地組建專家小組,立即商議眼下的對應良策。作為這個專家小組的副組長,郭立雄将要負責那些探測車下一步行動的準備工作。但是,應該如何準備下一步行動,郭立雄所在的專家小組還沒想好。
好不容易發現了地外機器,雖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這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發現。如果對于這樣的發現假裝視而不見,或只是遠遠地觀望一下,這似乎與人類的好奇心背道而馳。肯定還要繼續對那個地外機器進行接近拍照,但接近它或會“吵醒”這位“深睡”的機器。一旦這種毫不了解的機器被喚醒,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誰也說不清楚。
人類送往太空深處的探測機器都會在某些情況下進入“休眠”狀态,但又會在特定條件下被“喚醒”以便繼續工作。所以,僅從照片分析那個地外機器,只憑人類的經驗判斷它是“荒廢”了或是在休眠。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它什麽可能了。
“即便第一批探測車被喚醒的地外機器毀壞,作為後補的第二批探測車,将在這幾天登陸DeeDee星球。這些探測車,仍可繼續對那部地外機器進行遠距離的安全探索。如果能把那部機器運回地球或指定的空間站,由人類親自參與拆解與分析,是最好的方案,但實施這個方案耗時太長且風險更大。直接帶回一部毫不知情的地外機器,人類目前還無法評估這個方案的風險。恐怕還是在DeeDee星球上用現有的探測車對這個機器進行接近探索與研究為好。”
郭立雄思緒萬千,左右為難的他始終沒有整理好自己的頭緒。
國際太空科技公司一處秘密會議大廳內,專家小組的成員們已經讨論了很多的方案。不時出現的激烈争吵表明:專家們仍未達成一致意見。
但是,準備提交給安理會的方案中有一條,是專家們基本認可的。多數專家認為:讓人類的探測車接近那個地外機器,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就算有些風險,也值得。
就在此時,一份新的報告傳來。專家們看過這份報告的內容後,都大吃一驚!
那部地外機器“醒”了,并且開始移動,是向着我們的探測車方向移動。
“竟然不是一堆機器零件的殘骸,而是一個不知休眠了多久的機器!或許是被我們的探測車‘吵醒’了。”郭立雄這樣想着:“既然地外文明把那個‘玩意兒’萬裏迢迢地送到DeeDee星球上,就不會随意把它丢棄在那兒。”
專家們又開始了新的争論。
有專家說:那個地外機器恐怕來者不善,應立即發出自我保護的指令,讓DeeDee星球上正在工作的探測車有所準備。
也有的說:指令傳到DeeDee星球要十多個小時。十多個小時之後,那裏會是個什麽情況,誰也不知道。還是讓那些探測車該幹什麽就幹什麽,順其自然吧。
還有人說:也許那個地外機器是過來和我們的探測車打招呼,準備相互認識一下呢。
郭立雄沒有參與專家們又一輪的讨論,只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視着他們,聽着并思考着。
最近傳回的照片表明:那部地外機器的移動速度很慢,但照片對比後,能測算出它只需幾分鐘就可來到我們的探測車跟前。
“這些探測車是否有規避程序?”一位專家突然向郭立雄發問。
然後,幾乎所有專家的目光都盯到郭立雄的臉上。
“放心,這些探測車都有自動躲避功能。”郭立雄回答了那位專家的疑問。、
“但是,那個地外機器走向探測車一定是有目的的。如果它要走近發起攻擊,我們的探測車該如何防範?”又一個專家接着問。
“除了做動作躲避靠近的物體,這些探測車沒帶任何防身武器。”郭立雄有點無奈地回答道。
“能自動躲避就已經不錯了。”一個專家說完,松了一口氣。
“這五臺探測車都是可以獨立工作的機器,它們的工作區域都相隔不遠。應借此良機,讓這些探測車都對那部機器進行全方位的拍照。我們無法阻擋地外機器的靠近,那就讓這五臺車盡力把它圍起來吧。”說完,郭立雄舉起雙手,做了一個包圍的動作。
“就先這樣吧。事不宜遲!立即讓那五個探測車盡量圍住地外機器,暫停原計劃中的探測任務,将它們傳送報告的間隔從八小時一次改為每兩小時一次。你們立即去發送指令,我去向安理會報告。”
皮特.瓦特,A國通信專家,專家組組長,看到大家都點頭表示贊同郭立雄的說法,就馬上發出了上述命令。
地球與DeeDee星球的距離約136億公裏,電波信號單程傳輸時間約13小時。就是說:人類的最新指令現在就發送,也要半天之後才能到達DeeDee星球。
所以,要快點行動!
“郭先生,請你找幾位探測車的專家商議一下,看看這五部探測車接下來還能再做些什麽其它更有意義的事,你還要為它們準備下一組指令的內容。”向郭立雄布置了工作後,皮特帶着他的機器助理離開了會議大廳。
所謂“機器助理”,就是協助辦公的智能機器。這種機器兼有秘書、文書、翻譯、接待等多種功能,是現代的辦公室标配,也是智能機器管家的升級版産品。
郭立雄迅速召集了幾位專家,商議了如下指令:
一、“圍”住地外機器的同時,盡量不“主動”與地外機器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以防止不可預知的損壞事件發生。
二、由主探測車向地外機器發送“打招呼”的電波與光波信息。同時,指定一臺探測車記錄這個地外機器可能發出的電波與光波信號。
三、除了接近目标和拍照,所有探測車都停止原計劃中的工作任務,以節省能量,專門應付這個重大事件。
四、将每八小時發送一次報告改為每兩小時發一次。
這是要以地外機器不主動向人類探測車發起攻擊為前提,困住那部機器以便對其進行全方位的探索,同時還要準備“打持久戰”。
郭立雄和那幾個專家又對即将登陸的第二艘飛船設計了一套最新指令:
一、登陸地點改到地外機器不可見的區域,确保登陸不受任何影響。
二、第二批探測車中的兩部車在接近地外機器的不可見區域外巡邏警戒。
三、其它四部探測車原地待命,等候最新指令。
四、發現新情況就立即報告,不再局限于報告每八小時一次。
兩組新的指令都發出了。在新指令到達前,那五臺探測車仍按原定計劃在DeeDee星球上從事着不同的探測工作,只有其中一臺探測車上的攝像頭仍一直“盯”着那個地外機器。
這段時間,無論那部地外機器對人類的那五臺探測車做些什麽,除了內置的規避動作可以起到一些防範作用外,這些探測車都不會對那個地外機器有任何其它的反應。
如果那個地外機器有什麽異常舉動,人類的這些探測器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最新指令發出後,大家都急切地等待着來自DeeDee星球的下一份報告。
根據測算,最後一份八小時一次的報告還要等四個半小時之後才能到達地球。
郭立雄決定:再等四個小時。收到下一組報告後,根據報告情況再編輯下一組指令。因為,目前除了嘗試聯系那個地外機器與圍住它,他們也沒什麽其它事可做。
專家組組長皮特回到會議大廳後,把郭立雄叫到他的辦公室。
皮特向這位郭副組長口授了安理會的回複意見:“安理會馬上就要籌建聯合應變指揮中心,主要是協調我們這邊專家組的工作。同時,要我們測算一下最壞的情況,并強調對這個事件的保密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我會立即将我們這裏的所有智能機器都提升到最高保密級別,但人類專家們的保密工作只能是增加監控,別無良策。現在就估算最壞情況恐怕有些難度,我們目前能掌握的信息太少。就算讓超級AI大腦來分析,可能也得不出什麽有價值的結論。”郭立雄說。
“這些我都知道,我是想聽聽你對此時這個形勢的估計。”皮特打斷了郭立雄。
“在來的路上,我曾想過這個問題。最壞的情況應該是地外文明可能借機入侵地球!不可能有比這更壞的情況了。安理會是要我們考慮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應對吧。”說完,郭立雄看了一眼皮特。
“我們可能要派機器士兵過去!”皮特似有些憂心。
“暫時還沒那個必要吧?再等等看,我們還有點時間。還是想辦法與那個地外機器建立聯系為好,只要雙方能對話,就都好說。”郭立雄還算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