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工商管理要轉向
第33章,工商管理要轉向
杜英英的擔憂就這樣被郭立雄化解了嗎?沒有。聰明的杜英英知道,與其繼續與丈夫争辯,不如找個機會簡單地說明自己的擔心。這樣,即可緩解內心的壓力,也能求得丈夫的理解。有些事是一時半會兒辯不明的,不如先擱置一下。
郭立雄了解了妻子的難解之處,連同上次一起的探讨,他對妻子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點深思:“努力發展科技的首要目的,是解放生産力和提高生産效率。智能機器的出現,生産效率得到了最大的提高,自然也就解放了更多的生産力。解放出來的生産力向何處轉移呢?似乎很多人還沒想好。甚至連讀到MBA的杜威都會有些疑慮,妻子的這些看似多餘的想法其實也很自然。杜家的集團公司用着那麽多的智能機器,卻把自己兒子先吓着了。”
杜英英的父親,杜仲興,他一直很得意杜家大量使用了智能機器,就像楊紅英在退休前為醫院引用了大批智能機器一樣,這對臨近退休年齡的老夫婦都很驕傲他們的工作成就。
盡管對智能機器的大規模應用也會有些意見分歧,但這對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老夫妻都很清楚:智能機器的普及是一個無人能夠阻擋的大趨勢!
只是這對老夫婦對自己的一雙兒女卻頗有些頭痛:女兒是婚後堅持不要孩子,兒子幹脆連女友都不要談了。
好在女兒杜英英與女婿郭立雄的感情不錯,他們的婚姻還算穩定。
兒子杜威呢,雖說讀了一個MBA學位還算學業有成,但他對打理杜家生意似乎沒什麽興致。有那麽大的家族事業支撐着,這個杜家的公子卻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了疑慮。
這讓杜威父母有些不解。
這天,杜仲興把剛剛拿到MBA學位的杜威叫來,說是随便聊聊。
“你在建材公司的實習表現非常好。現在,MBA學成了。我當時給你設計了兩個選擇,你還是沒想好怎麽選?”杜老總是要聊這個。
“暫時沒想好。”兒子杜威說。
“你有了MBA學位,又有咱們杜家這麽好的背景,按說前途應很好啊。怎麽還是這麽猶猶豫豫吞吞吐吐的!有什麽想法,咱們父子倆好好交換一下意見。如何?”父親很誠懇。
“好吧。我先解釋一下我的困惑:MBA要學習如何解決企業員工的技能訓練、談話技巧、時間管理等個人發展問題,要了解如何構建企業的規範化管理體系、如何建立高效堅實的團隊合作,要為企業發展戰略提高企業核心競争力出謀劃策,還要想到如何發揮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優勢,如何通過財務手段對企業進行風險控制,如何解決企業的生産與營銷問題,等等。但是,我是說但是!在企業引用智能機器之後,過去積累的成功案例,有些就似乎不好使了。”杜威解釋了一番。
“我大致明白了!你是說:智能機器的出現,企業管理中很多固有的管理理念可能就過時了,或必須得改進。我也注意到,不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就有可能在不遠的将來失去市場競争力。”
“正是!”杜威肯定了父親的說法,他又接着說:“可如何改變?是我想了很久都沒想明白的事。您和母親在管理崗位親身感受多,你們或能在別樣的角度給我一些提示。”
“你要我們給你‘頭腦風暴’一下呗!”父親笑着接了一句。
“怎麽樣?這個題目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算小,今天晚上咱倆可以好好地聊聊這個話題。”杜威有點得意了。
兩位都稍稍沉思了一下,杜威開了口:“就先說咱家這個機器餐廳吧,你們只使用了兩個管理員工,其它工作者都是機器。機器是嚴格執行人為設計好的指令,它們可以很準确地執行程序動作,它們也極少出現差錯,于是相應的管理工作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嗯,你說得沒錯。這也是我投資建設這種餐廳的初衷吧。”父親贊許着。
“有一段時間,我總到這個餐廳來。那時,我經常坐在大廳觀察機器侍者的服務情況。客人們大多習慣了機器的服務,就極少向機器提出奇怪的問題。這樣,還真的極大地減少了服務過程中各種摩擦問題的出現。多數吃客們來此只是嘗個新鮮,只有少數回頭客偶爾會提出一些怪問題。”杜威說。
“我怎麽記得你曾說過,客人曾對機器侍者的外形有些意見,說它們都沒個人樣。”父親說着,笑了一下又接着說:“所以,我很快就把前廳的服務員換成了更漂亮臉型的。商人嘛,就是比較注意形象問題,要不斷引起別人的注意才行呦。現在,就沒有客人再抱怨這個問題了吧?”
“是的,臉型好看的機器來了之後,就幾乎再也沒有這些抱怨了。但你跑題了!我是說企業管理的深層問題在機器出現後都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大量機器的出現,對企業管理的未來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呢?”杜威要回到重點話題上。
“我呢,在商界摸爬滾打幾十年了,在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還算有些經驗。像餐廳裏的客人有任何抱怨,我都會很重視的。這也是企業管理之道啊!”父親也跟着聊了回來,接着他又補了一句:“不過,你以這個餐廳為例,引出這麽大的一個思考,我還是很贊同的。”
“餐廳如此,社會上那些比較有實力的小酒店小旅館甚至小店鋪,在使用了智能機器後,也會感受到管理工作的壓力會減少很多。”杜威接着說。
“嗯,用上智能機器的地方,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肯定會使管理的事大大減少。”杜老板肯定了兒子的說法。
“回到正題!咱家建起的全部由機器提供服務的連鎖酒店、餐廳和便利店等,這些店裏已經沒有人類職員了。這些連鎖店的管理完全是遠程監控的,這得省多少事啊!”杜威在感慨。
“沒錯。企業在大量引用了機器之後,在具體到人的管理方面會減少很多工作。只要組織中的人數在減少,相應的管理工作必然也會随之減少。一旦管理體系極大地簡化了,企業的老板們就會更加關注專家級的精英團隊建設。”作為父親的杜老總若有所思地說。
“您接着說。”父親的話讓杜威眼睛一亮。
“如果機器的應用普及率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從整個社會的影響力來看,它會對企業管理産生質的提升。作為業主的我們,似乎就不再過多關心一線工作人員的情況了,我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進一步拓展市場,會花費更多的力量解決營銷問題。一線工作的智能機器能夠及時準确地彙集各種數據,可以通過智能訂制生成我們所需的各種財務報表,而財務人員幾乎也不需要了。”
“您說得很對!”父親的說法讓杜威十分很有興趣。
“如果願意,還可以把一些重要數據表傳給專業的風險分析機構,幫助我們進行風險控制。”父親又說了一句。
“所以,我就在思考。學MBA還有用嗎?”杜威有點洩氣了。
“要我說啊,你這個MBA快沒什麽事可幹了,就回家休息去吧。”父親笑了一下,接着說:“要不,你也改改行。你姐說你想去郭立雄他們那個民惠公司當個臉型設計師,你要不要去試試?”
“別拿我開心啦!我可是認真思考過這個以後做什麽的問題。只是我目前還沒有做出什麽決定,是因為現在我還真的沒好呢。”杜威無奈地搖了搖頭。
“行!你想得挺遠,想得也挺好。我呢,尊重你的選擇,雖說你暫時還沒有決定選擇什麽。今後呢,任何的選擇都是你自己決定的,因為你是成年人了,別人左右不了你。不過,我只想提醒你:做任何事呢,你都要對事情的後果責任,無論這後果是好是壞。”
至少知道兒子現在是怎麽想的,杜大老板也就稍稍放心了些。
後面的路,還要杜威自己一步步地走下去。
.
管理,無非就是在工作中不斷優化出一些标準的工作流程,以便提高工作效率。但人有千差萬別,有些人适應這些流程但不合适那些流程。所以,凡有人參與的工作,要麽人得适應規定的流程,要麽修正流程來合适某些人的工作。
但是,機器沒有這些問題!只要人告訴它做什麽、怎麽做,這些機器就會嚴格執行。機器“們”不會講條件,不會偷懶耍滑,沒有體能與情緒上的變化,只要有充足的能量,它們就會按照程序一直幹下去。這些機器幹活時,能夠保證質量還操作快捷,工作中幾乎沒有失手的時候。除了購買這些機器時必須要付出的一大筆資金外,使用這些機器的主人只需付電費和維護費,就沒什麽其它成本了。
因此,沒有幾個人可以管的企業裏,一些MBA理念或只能去喝西北風了。
從父親勸杜威去幹什麽“臉型設計師”的玩笑話來看,恐怕大家都知道:機器真的在威脅着很多人的飯碗,包括學過MBA的研究生杜威!是機器招惹我們啦,還是人類在自尋煩惱?
杜威的姐姐杜英英是借機器寵物為“擋箭牌”拖延要孩子,其實是她還沒有做好成為母親的心理準備。但杜威就有些“過分”了,他甚至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機器“身”上了。
杜威很清楚智能機器的威力何在,他也越來越明白MBA必須轉向新的領域,盡管目前他還無法說明這個新的領域是什麽,但他知道:人類已經更加依賴機器了。他杜威只是比別人稍稍早走了一步,連自己的情感都“托付”給機器了。如果說,反機黨要通過各種暴力和非暴力的形式讓人們覺醒,要人們不要過度依賴機器,但杜威這樣的人恐怕已經放棄了醒悟的權力。也許,杜威認為機器的優勢太大,任何糾結與掙紮都是徒勞的,還是就勢“順從”了吧。
根源在于,杜威在感情上受過傷害,他找到的療傷對象是機器而不是另一個女孩。那個被杜威深深愛戀着的女孩背叛了他之後,當時的他是“機緣巧合”地走進了一家情趣酒店。在這個酒店迅速定制了一個機器情人,杜威“品嘗”到了另外一種快感。這種機器的療傷作用十分顯著,杜威很快就忘卻了上一段感情帶來的傷痛。
在杜家建材公司實習期間,杜威再次見識了智能機器的“魅力”,他甚至認為MBA在杜家的商業帝國內已是無用武之地了。MBA不吃得了,像他這樣的高材生也要另謀生路。可是,該找到什麽樣的生計呢?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杜家,什麽都不做,也夠他吃的。但杜威不想無所事事地混吃一輩子,他還想做點什麽,做點他感興趣又能掙到生活費的事。但是,在這個機器遍地的今天,這樣的事越來越難找到了。思前想後,杜威覺得還是幫父親打理生意吧。頂着父親的光環,努力接下父親的商業,再逐步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
或許,走着走着,他杜威學過的MBA知識還能找到其它用場。“人,不能,也不應該會被機器逼死!”杜威這樣想着。的确,杜威見過不少人被“鋪天蓋地”的機器逼到角落裏,他們或追随反機黨那樣的組織以各種暴力方式向社會發洩不滿,或因此沉淪下去靠政府救濟混吃等死,或絕地逢生,努力拼殺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杜威選擇了後者,他有着比常人更好的條件:借助父親在商場上的優勢!
內心上,杜威本不想借用這種優勢。可形勢逼人,在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時,只能如此了。其實,杜威心裏充滿着矛盾。一方面,他知道智能機器優勢巨大,已經對職場産生了相當大的沖擊,這讓杜威産生了一定的恐懼。另一方面,杜威又覺得現在很依賴機器,不僅他們杜家在很多的生意上要靠機器的協助,他本人也把部分情感寄托在機器上了,特別是情趣酒店裏的機器情人。
杜威帶着比較複雜的心理完成了他在建材公司的實習,與父親一番交談後他大致清晰了自己的未來走向。這不是他讀MBA時預想的那條路,是機器“遍地”後社會大形勢的變化為他鋪墊出來的另一條路。轉變,應該也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是的,時代變了,人也要随之應變。人類社會從極緩慢的變化到緩慢的變化,走了數千年;從緩慢變化到較快地變化,走了幾百年;從較快地變化到快速地變化,只走了幾十年。顯然,在緩慢變化和較快變化的過程中,人生可以保持一種相對簡單的生活方式。但在快速變化的今天,相對不變的生活就不能跟上時代的節奏了。
讀MBA之前的杜威就已經似懂非懂地了解一些這樣的道理,現在他更清楚這個道理的真谛了:時刻保持改變,努力跟上時代的變化,否則就有被淘汰的危險。
“智能機器已經在前臺協助銷售了,會不會今後的大筆銷售任務也交給機器去做呢?如果是機器與機器在談生意,商人與商人的交情又該如何體現?如果機器銷售代表也普及了,整個營銷體系就完全變。機器不存在是否忠實,不會破壞公司規章制度,完全可以放心讓其承擔重任,似乎也就不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了吧?可是,機器資源還需要管理麽?它們好像自己就能夠管好自己。機器嘛,沒有忠誠或背叛的問題,不會偷懶或蠻幹,不求關注,也不存在貪欲,我們只需要向它們發布指令、分配工作,其它事就不用操心了。”杜威越想越覺得智能機器的大規模應用後,整個社會都可能發生很多變化,光是杜家的商業帝國就已經發生了巨變,而且這些變化如此之快,快得讓他這樣的年輕人都感受到了那種無形的壓力。
“若人類社會的快速變化走向幾年一變的階段,我們該如何跟進?”杜威想不明白這樣的命題,但他知道:有了智能機器的“推波助瀾”,人類社會走向高速變化,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或許年紀尚輕的杜威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一幕。
在杜家建材公司實習後,杜威很快就拿到了MBA學位。接下來将面臨事業選擇時,杜威決定先放松一下自己。他準備休息一段時間,再去幫助父親打理杜家的生意。
杜威自己給自己放了一段時間的假,獨自出去游玩了一番。回來後,又去情趣酒店密約了幾次他的“機器情人”。
這時,他突然對這種機器情人産生了某些好奇的興趣。雖然這樣的機器他杜威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以說他對這種機器已經了如指掌,但這些了解仍僅限于表面。
“這種機器是怎麽制造出來的?這種機器還能發展到什麽地步?将來,能不能像人類女友那樣把它帶到大街上去呢?還有其它什麽樣的‘怪’機器麽?”這些都是杜威的疑問。
要說杜威見過的智能機器也不少了,但機器情人是讓他最着迷的。
杜威想到了他姐夫——郭立雄,這位從事智能機器研究的專家。但關于機器情人的那些疑問,不能直接向姐夫提問。轉念一想,杜威有了主意:去參觀民惠公司,了解智能機器的研發情況,或能對他的疑問有參考性的解答。
當人們與某些東西共存很長時間後,愛動腦筋的人一定會對這種東西“刨根問底”,杜威是這種人。對一些事司空見慣的人會無動于衷,他們懶得去思考這種東西存在于身邊的理由,杜威不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