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物聯網如虎添翼

第34章,物聯網如虎添翼

這天,杜威給郭立雄發去一條試探性的信息:“姐夫,想了解一下你們研發智能機器的情況,是否方便?”

收到這條信息後不久,郭立雄拔通了杜威的電話:“你怎麽突然有了這個興致?”

“沒事,就想滿足一下好奇心。”杜威說。

“行,馬上過來吧,我帶你參觀一下。”

來到民惠大樓後,郭立雄把杜威引進智能機器測試區。郭立雄先是向杜威介紹了一些民用智能機器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接着又講起了目前最時髦的物聯網。

郭立雄說:“最近,我們的主要研發方向是太空機器工人。這些機器工人與我們的生活相距有點遠。我們有一個小團隊正在開發了一套民用物聯網系統,或者這個團隊的開發你更有興趣了解一些。”

“洗耳恭聽。”杜威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幾年前,我們就和華騰公司開展了一項合作。他們研發生産了一系列物聯芯片,現在已經和我們的智能機器完全連接了起來。這些智能芯片的功能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我只揀幾個重要的介紹給你,其它的功能你對哪類感興趣,你就自己去了解吧。”郭立雄知道杜威的理解能力,就想這方面節省點時間。

見杜威點了點頭,郭立雄從一個工作臺上拿起一塊很小的芯片給杜威看,并說:“這個芯片可以貼在人的內衣內褲上,然後由人的體溫給芯片供電,所以這個芯片可以制作得很小巧。但別看它很小,它的功能可不少。”

郭立雄又拿起華騰公司的薄膜手機,把它貼在自己的身上,然後把那個小芯片交給杜威,并對杜威說:“你用手指攥住它,讓它能夠吸收你手指上的熱量,然後慢慢向後退。”

杜威按照郭立雄的說法,拿着芯片慢慢向後退,退到離郭立雄約五米時,他感受到手指上的芯片發出了輕微的震動。

郭立雄問:“手指上有震感吧?”

杜威答:“有,但很輕微。”

郭立雄說:“現在,向我靠攏。”

杜威又走近郭立雄,他手指上的芯片就已不再震動了。

“這個芯片和貼在我身上的手機有無線傳感的連接。當你手上的芯片接收不到手機信號時,它就會震動提醒,提示你已經遠離了你的手機。但這個芯片不僅能與手機連接,它還能與你家裏的安保系統對接。當你離開了你家裏的安保區時,這個貼在你身上的芯片就不會被安保設備檢測到,于是你家的安保系統會自動觸發到警戒狀态。這個芯片與你家裏的很多智能電器也有連接,”郭立雄解釋道。

“它也應該能其它電器連接起來吧?”杜威突然插問了一句。

“那當然。另外,這個芯片也是一個很好的身份識別器。”郭立雄笑着回答。

“再發散一下,我斷定這種芯片也會與家裏的智能機器自動對接。這樣,就算你躲在一個機器看不到的角落,它也會知道你在哪兒,芯片還會告訴機器:你多久沒喝水了,是不是該吃飯了,你此時此刻的健康情況,等等。嗯,有點意思。”杜威在推測着。

“聰明!看來,這個芯片的作用我就不必多說了。你稍稍想想也就明白它有多智能了。”郭立雄肯定了杜威的推理。

“可是,這個芯片的感應距離只有五米啊!”杜威對此稍有不滿。

“華騰公司已經升級了這種芯片,感應距離可達到五十米。只要串聯多個這樣的芯片,就可以實現信息的遠距離傳遞了。它們可以群組收發信息,是目前很時髦的技術喲。”

“你說這種芯片通過吸收微量熱能,轉化成電能後才能正常工作。但如果人死了,貼在他身上的這種芯片就發不出信號喽。”杜威半開玩笑地說。

“那也不一定。這類芯片還有其它收集能量的方式,只是其它方式的能量收集速度會慢很多。”

“這類芯片是智能家電的外延助手,厲害!它的安全性怎麽樣?不會被你用來幹什麽壞事吧。”杜威有挖苦郭立雄的意思。

“唉,別想歪了啊。現在的物聯網很安全的,有不服的就來比試比試呗。”郭立雄不屑地撇了杜威一眼。

倆從說着,又來到一個家居智能機器測試間。

一個機器保潔正在樣板間裏打掃衛生,見郭立雄和杜威過來了,就停下手上的活,走向這二人。

“二位好!需要我介紹一下這個家智能機器嗎?”機器保潔問。

“好啊!這位杜先生是我的朋友,你只需向他簡單介紹,然後我們還要去特別展廳呢。”郭立雄答。

“好的,郭先生,您在這個沙發上坐一會兒。杜先生,這邊請。”它把杜威引向一臺冰箱。現在,這個機器保潔充當了測試間的講解員。

“這個智能冰箱又有什麽最新功能了吧?”杜威問那個保潔。

“是的。與華騰芯片對接後,這個冰箱的智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您在冰箱附近,兩秒鐘以內,這個冰箱門上的顯示器就會列出您最喜愛的食物儲量與最近一段時間的用量。”

“如果我太太和我同時出現在冰箱這裏呢?”其實杜威能推測出答案是什麽,只是他故意要問。

“只要冰箱也能識別出您太太的身份,就會在顯示器上交替列出與你們二人相關的儲量與用量信息。”機器保潔答。

“其實,只要家裏有管家在,我們還需要自己到冰箱那裏去嗎?”杜威像是要難倒這個保潔。

“有時,人類還是喜歡自己去做些事。不然,什麽事都讓我們來做,人類就廢了!”這個機器保潔說完,它的臉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表情。

“喝!現在的機器應答能力可是提高了不少啊,還真讓我有些吃驚!”杜威說。

“這可是一個大團隊兩年辛苦勞動的成果啊!”郭立雄說。

這時,機器保潔指着一個老式空調對杜威說:“您看,這個空調接了一個外置的盒子。”

“這個空調也太老土了吧?怎麽好像是幾十年前的款式啊!”杜威很驚訝。

“沒錯,這是一臺很舊的空調,我們的技術已經能對這種老掉牙的空調進行智能控制。這樣,一些過時的電器都不需要進行大的改進,就能被智能管控起來。”機器保潔說。

看到杜威仍有點困惑,郭立雄走過來對杜威說:“電器的生命周期比較長,特別是一些上了年歲的老人家習慣了舊電器的使用方式,他們無心享受更先進的智能電器,又無力對舊電器改造。于是我們研發了智能控制盒,可以讓這些老古板們既能享受智能電控帶來的方便,又無須改變他們的使用習慣。”

“啊,這也可以呀!譬如說:我家老奶奶就愛吃加熱食品,稍涼一點都不行。你們這個盒子怎麽幫助她呢?”杜威又要出難題了。

“簡單,老人家只需告訴管家她想吃什麽,管家會把她要吃的東西從冰箱裏拿出來,放進微波爐裏加熱。但加熱的強度與時間,微波爐上的盒子能夠智能控制。反正,最後端到老太太面前的食品一定是溫度最合适的。”

“我忽然想起在哪兒見過,有一個機器管家會泡茶。可惜,那天沒來得及品一下它的茶。”杜威想起點什麽來。

“哦,會泡茶的管家就在你身後呢。”郭立雄說:“那個保潔正在給你泡茶。”

“保潔又幹起管家的活了,身兼多職啊!”杜威轉身看了一眼。

“不過,所有會泡茶的管家都使用标準的泡茶程序。要你家的管家學會泡茶,你就讓管家在我們的官網上下載這個程序即可。”郭立雄說。

“如果我有一種特別的茶,而你們的所有泡茶程序都不适用,我就可以給管家預設一個新的程序吧?”杜威問。

“那當然,這個操作很簡單,我就不用多說了。”郭立雄很肯定地回答。

那個負責介紹的保潔又走到一臺洗衣機旁,對杜威說:“這臺洗衣機其實帶智能程序,但為了演示智能芯片的作用,我先把這洗衣機上的固化智能程序關掉。現在,我把一些帶着芯片的衣服放進去,然後開啓手動控制程序。洗衣機可以根據芯片上的數據,大致估算出衣服需要洗多久就行了。這種智能控制省時省水省電,對衣物的保護也最好。”

“沒有華騰芯片時,你們這些機器不也能洗衣服嗎?”杜威問了一句。

“那樣的話,洗衣機的估算就不很精準了,這種情況會按照标準洗衣程序走。但有了這種芯片後,我們對衣物肮髒程序的估算可以精确到小時,洗滌時間可精确到半分鐘。這個優勢是很大的。”那個機器保潔回答。

杜威轉過身,喝了幾口機器保潔泡的茶水,然後說:“不錯,這茶泡得很恰當,剛好把這茶的香味沏出來了。”

“好啦!這裏就先介紹這麽多,我們去特殊機器廳看看吧。”郭立雄示意杜威去另一個展廳看看。

正在退出這個家電展廳時,杜威突然說:“是不是以後就不需要門鎖啦?”因為他發現這個廳與對面的那個廳的大門上只有把手,沒有鎖。

“當今,傳統的鎖大多過時了。有管家在家,鎖就沒用了。再說了,物聯網可以把家裏的所有東西都聯在網絡上,這本身就是一道安防體系啊。有東西非法脫離了家裏的物聯網,就會有報警的。另外,管家也有監控。我們公司的大門口安裝了智能監控後,人類的門衛就下崗了。”郭立雄笑着說。

“恐怕還是需要點時間來習慣不鎖門吧?”杜威說得沒錯,新事物總要有個适應的過程。

“門不上鎖,并不等于門不再開關了。我們家的大門已經可以接受腦電波的指令,‘想’開就開,‘想’關就關。在這種門面前,人的手腳已經廢了。”郭立雄不無自豪地說着。

“嗯,下面我得看看你們這些‘科技怪’還要廢掉哪些人類的哪些‘武功’?”杜威說。

對面的特別測試廳裏的智能機器全是特用型,什麽消防特用、體育特用、農業特用、礦山特用等。它們各成一個系列,每個系列中有很多的智能機器的“變種”,都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變換出特殊要求的智能機器。

杜威邊看邊聽郭立雄介紹。

郭立雄說:“這裏的特用機器,大多是機器管家的變體。很多年以前,工業用的智能機器人經很多了,但這種即可工用也可民用的機器是最近這幾年才出現的。我們有很多系列很多品種,用戶可以特別制定他們所需的專用機器。”

杜威指着一個形狀有些怪異的機器問:“這是幹什麽用的?怎麽外形很奇怪嗎!”

“這是一種救護機器,它的身上帶有很多個氣囊,可在很多危險環境下對被救的人進行保護。譬如:有人登山時因故被困在懸崖,上不去也下不來了。這個機器可以‘徒手’爬上懸崖,把人護住後再滾下來。下來時,它會把身上所有的氣囊都打開,使得被救的人不會受傷。”

“下來後,這種機器就會摔廢了吧!”杜威不解。

“我們在測試時,從高處滾下來的機器大多毀了,但被保護對象沒事。對于被保護對象而言,機器有多層防護。摔壞的部分都是最外層的保護裝置,核心保護部分是壞不了的。”郭立雄答。

“那,被救的人,是應該感謝機器呢,還是感謝送機器去施救的人?”杜威又問。

“當然是送機器上去的人啦!機器損毀了,我們還能很快修複。”郭立雄答。

“救人要緊,我們壞了沒關系!”那個樣子怪怪的機器插了一句。

“怎麽它倒像是個救人英雄似的?”杜威聽到那個救人機器的插話後邊問邊笑了。

“其實,這些特用機器主要用來幫助人類解決特殊條件下的問題,它們不适合家用,但在農業及公用等領域,這些機器的作用可不小。”郭立雄在一旁解釋道。

“這一堆東西是什麽?很像機器蜻蜓啊!”杜威突然發現另一個工作臺上的東西。

“哦,這是一種微型飛行器,它們可以組隊飛行,可以進行集群工作。”

“講得詳細點。”杜威要求。

“你看,這些微型機器外觀都一樣,我們可以把它們編組,并要求編組的機器飛往某個地區,讓它們執行相同的任務,譬如:搜尋一個特定的目标。這些飛行器的協同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就是飛行時間還不夠長。”

“那是,機身過于瘦小,所帶能量也會減少很多嘛。”杜威明白這個道理。

“這種集群機器主要用在一些特別區域裏,讓它們執行特別任務。”

“能舉例說明麽?”

“嗯,譬如:在一個數萬人的體育場裏,想找到某個人坐在什麽位置。常規的尋找方式可能比較耗時,但讓這些機器分布在幾個看臺上同時查找,就快多了。這只是列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它們可以有很多的用途呢。”

“我知道了。就是讓這些飛行器組成一個大網,在指定的地方張開這個網絡,再讓每個飛行器在指定的網格中進行局部搜索或執行特別任務。有點意思!”杜威挺滿意地說。

這個廳參觀了一陣子後,郭立雄說:“走,我帶你去辦公廳。”然後,他拉着杜威來到了辦公廳。

一進來,杜威就發現一個智能機器坐在辦公桌前飛快地操作着。他剛要問,郭立雄說:“這個機器在幫助一個客戶處理舊版的數據。沒辦法,有些老舊格式的數據需要整理,然後其它機器才能讀取并使用。”

郭立雄來到另一個機器人事助理前面,說:“顯示公司裏的未婚女士,年齡在二十五到三十五之間的,不要戴眼鏡的。”然後回過頭來對杜威說:“我知道你不喜歡戴着眼鏡的女士。”

“嗯,戴上眼鏡就破壞了女士的面像。”杜威說完,就看着這個助理投射出來的影像。

“這位女士今年二十七歲,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來我公司已經一年多,她在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她父母不是本地人,她還有一個在上大學的弟弟。”助理開始了介紹。

“請換下一個!”郭立雄看出杜威似乎對這位女士的興趣不大,就向那個人事助理發了條新的指令。

“這位女士今年三十,獨生女,她是博士生在讀,是財務方面的專家,父母是本地人,她想找個在金融業工作的男士。”助理繼續介紹。

“這個還不錯,标記一下。下一個!”見杜威好像對這個女士還有點興趣,郭立雄向助理發令。

“看來你有意拉我過來介紹女朋友啊!”

“別客氣,不用謝。”

“客随主便。下一個!”杜威也就不拒絕了,但他還想多看看。

大約看了十來個,杜威有些耐不住了,他問郭立雄:“你們公司的未婚女士還不少啊!這哪兒看得過來?對了,你怎麽能擅自使用人事權,調用這些女士的個人資料呢?”

郭立雄沒回答,只是笑了笑。

“啊!一定是你偷到了公司的人事管理權,然後假公濟私,來讨好我,随便顯擺一下你的能力。”杜威又開始挖苦郭立雄了。

“我可沒越權啊!這些資料是經本人同意,允許我們使用的。不過,這些資料不輕易公開的。我們只在公司舉辦的聯誼會上向一些男士展示,一些未婚男士的資料也會向這些女士公開。這樣,就可迅速增加雙方了解的程度。我們讓這個助理當紅娘,未婚男女們又相信這種助理的安保能力。只要你別動壞心思就行,我只是沾點你的光,跟着欣賞一下呗。”說完,郭立雄壞笑了一下。

“回頭我就到老姐那裏告狀去,看她怎麽收拾你!”杜威惡狠狠地說。

“怎麽我一片好心都被你當成驢肝肺啦!那麽,上午的參觀結束了。走,我帶你去吃一頓民惠料理。”郭立雄又拉着杜威去了民惠公司的職工餐廳。

此時,餐廳裏還沒有多少人。杜威看到有兩個機器保潔在打掃餐廳的衛生,自助餐附近有三個機器廚師在忙着做什麽菜。

杜威問郭立雄:“你們這個餐廳也沒有人類的員工了吧?”

“是啊!我們這個餐廳一個人類員工都沒有。後勤那邊每周調一個菜譜,食材都是機器從網上訂購的。送貨公司有專車送貨和結賬,都是一條龍的服務。”郭立雄答。

“那你們餐廳以前的員工呢?”杜威比較關心這類問題。

“我們通過內部培訓,讓他們轉崗幹其它事了。你一定又會問:他們是怎麽轉崗的?我知道你對這事有興趣。其實,智能機器進入餐廳的想法最早是你爸提出來的,而且還挺成功。但我們讓智能機器進餐廳之前,先對原來的餐廳員工打好了招呼。”郭立雄說道。

“他們當時有何反應?”杜威急于想知道。

“我們很明确地告訴這些後勤人員:除非有人非要離開,只要願意接受公司的安排,我們會對他們進行轉崗培訓,然後再重新安排工作。後來,還是有幾個員工離職了。離職的都是廚師,他們不想因此廢了自己的這門手藝,就自謀生路了。當時,公司給了他們不少的補償,并承諾:五年之內,願意回來的從事其它工作的,仍接受。”

“這些機器接手員工餐廳應該有幾年了,那幾個離職的人中間有沒有回來的?”杜威真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呀。

“這個,我得問機器人事助理去。”郭立雄拿出手機,操作了一下。

很快結果就傳回來了,郭立雄一邊看着手機一邊說:“廚師離職了五個,兩年後回來了一個,三年後又回來了倆。但回來的人都不再幹廚師這行了,他們也接受了培訓後從事公司的其它工作了。”

“你們餐廳連個總廚都沒有?”杜威想起他父親的那家餐廳還有兩個員工:一個前廳經理,另一個是前廳經理。當然,這個民惠公司的員工餐廳是不需要的。

“聰明,還什麽事都瞞不了你!我們原來的總廚走了,有個大廚自告奮勇升級為總廚。這個新總廚也很聰明,他每周設計六至十道新菜和幾道甜點,然後讓機器行政随機抽取幾個員工來品嘗他的手藝。”郭立雄不忘記順便誇獎杜威一下。

“然後他再根據這些員工的反饋意見,決定如何調整下一周的菜譜。”杜威很有信心地推論道。

“這個你也知道!你是不是知道得太多了?”郭立雄假裝惡狠狠地說了一句。

正說着,總經理林宏也來到了餐廳。見郭立雄和杜威這倆都在,林宏就湊了過來。

“林總好。”杜威熱情地起身迎了一下。

“杜威啊,好久不見。怎麽今天有空來我公司玩啦?”林宏笑着問。

“哪裏哪裏?我今天來找郭立雄,讓他幫我介紹介紹你們的最新成果。”

“大雄,你是不是帶着他把‘九群七十二地堡’都看了啊?”林宏又笑着問郭立雄。

這“九群七十二地堡”是舊劇《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個典故:一群土匪盤踞在威虎山,他們的核心防禦工事就是一堆秘密地堡。共軍派了個間諜上山,在取得土匪信任後獲取了這個機密。結果,這幫土匪很快就被共軍的軍隊給滅了。

這個典故,只有林宏這樣年紀較大的人才知道。林宏借用這個典故講給郭立雄講過幾次:要注意保守公司機密,特別是核心機密絕不能外洩。所以說呢,林宏提到這個典故時,郭立雄聽得懂。

可憐杜威,沒聽明白:“怎麽你們公司還建地堡了?這是要防誰呀!”

那邊的兩個人都大笑了,然後郭立雄對杜威說:“九群七十二地堡,這是我們的一個暗號。其實,林總的意思是:不該給你看的,我就不能給你看。怕你是商業間諜,特地來刺探情報的。”

“杜威啊!我是用玩笑的方式提醒郭立雄:這方面公司是有紀律的。其實,我們可沒把你當成間諜防着,是怕郭立雄與你這個老朋友聊高興了,就忘了公司的紀律了。”林宏只好打個圓場,可林宏自己已經笑得不行了!

他一邊擦着笑出來的眼睛一邊對又杜威說:“你杜威是郭立雄的好友,相信你是不會幹什麽對不起我們公司的事的。不過,這九群七十二地堡的故事太老土了,知道這典故的人已經不多了。唉!對了,我想起來,聽說你姐下午也要來我們公司。下午,你就別走了,在我們這兒好好玩玩,晚上我們還要一起聚餐呢。”

見杜威和郭立雄都點了點頭,林宏又說:“總想和你們年青人多聚聚!經常和你們聊聊天,我這個老頭的思路才會活躍些。”說着,指了指自己腦袋。

“行,以後沒事就常來你們這裏轉轉。”杜威是“有臺階就上”的人。

林宏又說:“我們這些上了點年經的人,工作經驗豐富,但也因此思路收斂得更厲害。你們就要發散些,這有利于我們交換:經驗傳給你們,思路激發我們。”

大家邊吃邊聊了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