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機器主播的采訪
第37章,機器主播的采訪
聚會散後,郭立雄叫來專車把杜威送回到家。
目送着杜威的離去,郭立雄心裏一直在回響着林宏剛剛說過的一句話:一場智能工業的“戰争”已經全面打響!然後,郭立雄滿腦子都是那天遇襲現場的圖像:滿地被破壞的機器、反機黨組織的人群高喊着各種口號…接着,一個完全模仿杜英英的機器人向他走來,說他們的孩子找不到了…最後,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都是機器人,人類連個影子都不見了。郭立雄不了再繼續想了,他立即把念頭轉開,想着妻子和孩子的事…
“那些所謂的激進組織,真的如我所推測的那樣,會很快就消亡嗎?既然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對立雙方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打得熱鬧。林宏倡導的公益運動無非是要争取民心,從而努力削弱對手的勢力。”杜威也有點懷疑自己的某些觀點了。
盡管杜威自己也比較理性地認為:這類負面影響不會持久。但至少眼下所了解的情況來看,這種反對勢力仍很強大,戰與争的局面仍很激烈。反對者雖然大多在暗處,但還是有可能組織起規模龐大的力量進行反擊!
通過公益活動來争取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恐怕還是任重道遠啊!
既然社會上喜愛機器的和仇恨機器的人都很多,輿論界在機器身上的争議一直就很激烈很熱鬧。兩派人甚至在很多場合下“大打出手”,雙方的論證都很充分,一時間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
盡管“反機黨”組織的殘餘勢力或仍很強大,但他們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智能機器向人類社會的不斷“侵入”!
難道這場無硝煙的戰争真的會這麽一直打下去嗎?
雖然從內心裏認為這場争戰會很快消靜下去,可現實真的會如此嗎?杜威也表示懷疑了。
可如果這種争戰一直持續不斷的話,最終的結局又會是怎樣呢?
在民惠公司看過“人類未必更幸福”的視頻後,杜威更是感慨萬千。他想:這個時代,需要不斷嘗試新生事物、接納各種變化、持續學習知識…只有這樣,在職業危機時來臨時,就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而不會焦慮彷徨束手無策。杜家那些早退的職員,不是因為他們不優秀,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危患意識不足。錯就錯在,低估了時代的變化!
是的,即便有良好的家族背景和MBA頭銜的光環,杜威仍有着強烈的危機感。
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不僅在埋頭做好眼前的事,還要擡頭看好走哪條路。社會很疾速,時代很殘酷。無所謂失去什麽,就怕草率揮霍自己的生命。
明代哲學家王守仁所著的《王陽明全集》中有這樣的金句:“知識不是學問,聰明不是智慧。”就是說:只有通過親身感悟到的知識,才有可能成為學問。
“獲取MBA,是一個學習過程。而實踐學過的知識,才可能成為自己的學問。”杜威這樣想:“也許,民惠公司的林宏想通過大量的公益活動來提醒更多的人,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進步,才可能立足于世,才不會被時代抛棄。”
盡管杜威做了那麽多深入細致的調研,與身邊那麽多人進行過熱烈的讨論,可他還是得不到能讓他自己很滿意的答案。
這讓杜威多少會有些頭痛!
那次大規模襲擊事件後,林宏主動退居到了二線,他要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接班人上。但他還是很關心民惠公司的發展,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來緩解因智能機器的廣泛應用而産生的一些不良影響。他想與杜家聯手打造一種公益活動來改變人們對智能機器這種高科技産品的負面印象,也可謂用心良苦。
組織智能機器安全大賽,讓潛在的對手浮出水面,要盡量使對抗雙方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友好競争,同時也斷了一些人的歪念頭。這,也是林宏和馮軍苦心積慮的方略。
就像很多年前經常舉辦的“世界黑客大賽”(Pwn20wn)一樣,機器安全大賽的的主要目的是讓各種智能機器在公開場合下被一些高手攻破,然後相關廠商可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修補系統漏洞的機會,從而極大地提升智能機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民惠公司總經理林宏又接受了一次專訪。
采訪者是某電視臺著名的主播——美麗達,一位漂亮的機器女主播。
林宏在中午就接到了美麗達的電話,美麗達要求盡快專訪林宏。
林宏與它約定:當天傍晚在林宏的辦公室接受采訪。
郭立雄在家擺弄AR電視查看網絡視頻時,才注意到這段采訪的內容,但他看到了已經是這個節目的下半段了。
美麗達:“為什麽有些人對我們的智能機器如此仇恨!非要對我們這些機器痛下殺手才能讓他們開心麽?”
“原來,大家還在關注着那次襲擊事件。”郭立雄一邊看着這個節目的後半段,一邊這樣想着。
林宏:“你們只是替罪羊!他們不敢直接攻擊人類,因此攻擊人的人會受到重罰。但攻擊機器最多算破壞公物罪,這種罪的量刑要輕些。”
美麗達:“那天上午發生了三起較大的攻擊事件,它們之間有關聯嗎?”
林宏:“肯定有。民惠大樓大約是那天上午十點開始被攻擊的;十分鐘後,我們的一個成品倉庫就跟着遇襲了,大街上也有不少從事服務工作的智能機器幾乎同時遇襲;随後不久,距倉庫不遠的一個工廠也遭到了襲擊。”
美麗達:“這只是攻擊時間上的不同啊!”
林宏:“對民惠大樓的攻擊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等大批增援警力陷入那個攻擊點時,真正的破壞才會上手。對倉庫的破壞持續了十幾分鐘,警方竟無力再伸出援手去阻止這邊的攻擊。所以,三起事件是緊密關聯好的。前一個是佯攻,最後在倉庫發起的是總攻。你聽懂了嗎?”
美麗達:“就是說,前面的攻擊只是裝裝樣子。”
林宏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美麗達:“可是,對你們民惠大樓的破壞力度也很大啊?”
林宏:“佯攻也是攻,只裝裝樣子是不行的。特別是民惠大樓的沖擊行動,必須很真實,這樣才能吸引足夠多的警力過去。”
美麗達:“還是沒聽懂,能解釋得再詳細些嗎?”
林宏:“機器就是機器,你們可能永遠不懂如何運用人類的智謀。我再仔細講一遍吧,不然你的采訪就很失敗啦!這麽重要的采訪,怎麽也不派個人來?”
美麗達:“除了臺長和幾個高級編輯,我們臺已經沒幾個人了。”
林宏:“那,你們電視臺應改名叫‘機器’電視臺喽。”
美麗達:“跑題啦!請您再解釋一下倉庫破壞行動的作用,好嗎?”
林宏:“對,再說回來吧。倉庫那邊需要的破壞時間較長,因此要等很多的警力都去支援民惠大樓那邊,才能在倉庫下手。不然,還未毀壞多少,大批的機器警察到了,那就不能達到目的了。”
“哦,這下就明白了。我代表觀衆和聽衆先謝謝您。”說完,美麗達起身向林宏微微鞠了一躬。
“這也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叫‘聲東擊西’。”林宏補了一句。
美麗達:“類似的書我們是讀過不少,原來你們人類的計謀是這樣用的啊。不知何時,我們這些機器也會有這樣的意識?”
林宏:“主要還是我們的情報分析沒做到位,所以沒想到他們會這麽幹。但是,你們可不能有這種想法!”
美麗達:“為什麽?”
林宏:“這個嘛,目前暫時不好說。”
美麗達:“那麽,這次遇襲事件之後,他們會發起下次襲擊嗎?”林宏:“也不好說。真正的組織者都在幕後,他們什麽時候再出手怎麽出手,我們還難預測。”
美麗達:“我們的機器情報分析員不是一直很厲害嗎?”
林宏:“那種機器的名氣太響了也不好。組織破壞的人肯定想出了什麽辦法,讓這個情報員無法收集到與他們行動有關的信息。他們知道有這種機器的存在,就會把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美麗達:“曾有報道說,在C國邊境線上,民惠公司與C國軍方聯手舉辦的的機器比武大賽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您對此事件有何評價?”
林宏:“這次比武大賽只是常規軍演的一部分,但這種比賽形式被某些媒體過度解讀了。”
美麗達:“雖然這類比賽被聯合國明令禁止了,你認為還有可能進行秘密比賽嗎?”
林宏:“這是軍方的事,我不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美麗達:“民惠與C國軍方共同組織的‘機器比武大賽’就是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自相殘殺。這樣做,不是也很‘殘忍’的麽?”
林宏:“我們制造機器,是為了讓機器為我們人類服務。至于機器大賽的事,我現在不想評論。”
美麗達:“您感覺,在法律層面,我們這些機器的權益是否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林宏:“這是法律界人士需要研究的事。等等,這是你們應該提出的問題嗎?或者,這是你的領導在之前列有提問清單?”
“是的。采訪前,我們臺長給了我一份提問表。可以說,是我代表他向您提問幾個特殊問題。”說完,美麗達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
“如果你們電視臺有一位機器臺長,就不會有這些特殊問題了。”林宏笑着說。
采訪快要結束時,美麗達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您是機器林宏嗎?”
林宏:“你是怎麽判別的?”
美麗達:“在我提問那幾個怪問題時,您的體溫突然升高了,人類極少發生這種變化。”
林宏:“作為機器主播,你身上戴的探測器太多了,這會加快你的能量消耗。”
美麗達:“這是我老板要求佩戴的。”
林宏:“告訴你老板,沒必要對被采訪者進行很多的檢測。我是不是機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經配合你們完成了這次采訪。”
從采訪臺下來時,林宏特地轉身看了一眼那個美女主持美麗達的下半身,但他馬上就意識到這個動作是多餘的。
美麗達穿着一件長裙,外人看不到它的下半身是什麽樣的結構。但林宏想:一個坐臺機器主播是不“講究”其下半身的。
機器主播不是民惠公司的産品,只是林宏出于職業習慣,要觀察一下別人的機器。
當各種智能機器大量出現後,這些機器不僅接手了用戶家裏的所有家務勞動,它們還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工作區域拓展到很多的公共領域。之後,那些機器的應用又進一步擴展到很多企業的日常工作之中。現在,人們甚至已經習慣了只有上半身的機器主播每天采訪這個講解那個。
這種看似順其自然的轉化,其實隐藏着另一種危機,那就是:高科技的濫用,也會威脅到一些人的生存!
人類為了實現自己的某種願望,有時也會顯得很瘋狂。這種“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但也極有可能把某些人拖入深淵,甚至把整個人類帶入十分危險的境地。
核能的利用,本可造福人類,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需求。但是,如果将這一技術轉化核武器,它對人類的威脅就十分可怕了!
還好,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人類對核能技術利用的控制還算比較有效,除了幾次核事故外,基本沒有對人類造成多大的麻煩。
但智能機器大量出現後,不少人對這種可以代替人類做很多事情的“怪物”感到某種莫名的恐懼!智能機器的視力和聽力已經大大超過了人類,它還有極強的記憶能力。
多數智能機器能夠通過一對仿真手臂與手指模仿人的一些動作,并嚴格重複某些的動作來代替人類做一些本來是人一直在做的事情。
通過智能機器身上的各自傳感設備和程序控制,它可以機械地學習人類的某種工作流程,并在人的幹預下不斷優化這樣的流程,使其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從而能夠極大地促進生産力的發展。
于是,社會上大量智能機器的出現,讓一些人感覺自己因此變得無所事事了。
于是,人們把科技帶來的便利當成了偷懶的借口,并轉化為不思進取的理由。
于是,這些人把問題歸結到智能機器身上,開始向它傾注自己的不滿。
于是,“好用”它的人和反對它被“濫用”的人就争吵起來。
于是,如何管控科技野心的事,越來越說不清楚了。
于是,關于智能機器的争論在大街小巷、在網絡中,到處都是。
人類擁有無可比拟的智力優勢,這是我們統治地球的最大源泉與動力,我們利用自身的智慧發明了太多的東西。現在,我們又要發明一種思考能力比人類還要強大很多的智能機器來統領我們的世界!或許不久的未來,我們還不得不依賴于這些機器的善意才能存活于世。就像DeeDee星球上的那臺地外機器,被人類發去的機器“喚醒”後,也有可能招致災難性後果一樣。每每想到智能機器有可能成為人類的統治者,我們是有理由恐慌的。
不過,有人會說:機器再牛,也得有更牛的人來創意。像民惠公司那樣的高科技企業仍在繼續前行,他們會不斷改進智能機器的性能,他們要把那些機器的智能水平進一步提高。與其說有一大批科技團隊在引領智能機器的快速發展,也可以說他們是在不斷地挑戰着自己的智力!
智能機器在很多方面都顯現出比人類更優秀的品質(機器的視力和聽力都已經超越了人類),但它在與人對話過程中的應答能力仍較差。就是說:智能機器語言能力的改進依然步伐緩慢。于是,更多的研發力量在向這方面傾斜,要加速機器對話能力的改進。其實,這又是人類智力在機器上面的一場挑戰。像那次著名的AlphaGo打敗人類圍棋頂尖高手那樣,一大群研發人員要讓機器在聊天功能上也要擊敗人類自己。
相關的科技大咖們知道:很多人有這種需要,他們樂得在聊天方面被機器打敗。機器管家最佳的品質是做家務,機器寵物的優點是擅長聆聽和提問,機器情人的特點是有着比較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而這些機器的共同弱點就是聊天性能相對較差。
杜威經常“沉溺”于機器情人的懷抱,他就對這種機器的聊天能力一直不很滿意。試想,和一個人談天說地甚至談情說愛,雙方的智商情商要大致對等才行。機器能夠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但這玩意兒的“情商”卻不敢恭維。雖說機器有插話功能,但機器最多也就能找到一個可能的話題,卻不能因此深入地發表它自己的一些見解。于是,機器通過對話向一個想和它“談”戀愛的人進行“調情”實在是勉為其難了。杜威不想找人類的女朋友,他一心想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這種機器情人身上,但機器的溝通能力太LOW,聊天功力也很不足,這讓杜威有時會比較惱火。與自己的機器情人在一起聊天聊久了,時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此時,打也不是,罵也不行,杜威沒有別的好辦法,只好委屈自己,能将就就将就一下了罷。
想到姐夫是智能機器的高級專家,他要找郭立雄好好地理論理論。但又不能暴露自己偏愛機器情人的小癖好,杜威需要小心謹慎地進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