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荷香縣主
太後又道:“雖然那院士值得稱頌, 但周蘇氏有能力卻不居功, 也是我大齊之福,皇上,哀家便做主賞賜了她吧。”
太子趕緊上前一步,站出來說道:“皇祖母,容孫兒多問幾句可好?”
等太後點了點頭,太子方走下去, 對他二人問道:“聽聞這新品稻子, 可讓農戶收成翻倍,這自然是值得歡喜之事, 你二人有如此本事也是大幸。不過我大齊糧食短缺,主要卻是來自于天災,蟲害旱澇, 即使年年祈福,也未必能都風調雨順。當然我也知道, 收成翻倍, 意味着百姓存糧變多, 亦可抵抗天災。只是我還是想問問,對于天災,你們可有法子?”
周清樂老老實實的搖搖頭,蘇瓊瑤沉吟片刻說道:“不知殿下可知, 蟲害基本上都與幹旱相連?”
太子點頭說道:“正是如此,若遇旱年,即使能尋到水來灌溉農田, 蟲害也能讓農民顆粒無收。”
蘇瓊瑤說道:“旱災會導致土質沙化,最易引來蝗蟲,成片的蝗蟲很快便可将田地啃個精光,所以廣興土木非常重要,綠蔭覆蓋,蝗蟲則少見。”
太子皺眉思索片刻,又問道:“此乃長遠之計,易不能完全防治。”
蘇瓊瑤點頭:“若解燃眉之急,倒不如家家戶戶養殖家禽,尤其是鴨,鴨識水,易養活,又喜蝗蟲。至于其他蟲,民婦沒有特別好的方法,或許……燒菊花灰可一試。”
太子眼睛一亮,一臉欣喜,卻是對着蘇瓊瑤盈盈一拜:“多謝周夫人。”
蘇瓊瑤跪着的,躲不開,只趕緊趴在地上說道:“民婦當不得殿下這聲謝……至于殿下所說旱澇,民婦也有所想法,不過恐怕只能随意聽聽,并不知道是否能用。”
太子趕緊問道:“是何想法,你但說無妨。”
蘇瓊瑤說道:“興水利,挖溝建渠,最好是能修建大壩。這樣旱可以引水,澇可以放水。但是民婦對這方面沒有研究,并不知當如何安排。”
太子喃喃自語:“修建大壩,人工修建大壩?可行!可行!”
他一臉興奮,恨不得馬上去工部與諸位大人們好生讨論一番。
皇上盯着下面跪着的那個女人,聽完他們的對話,良久才開口說道:“你若為男子……”
蘇瓊瑤磕頭應道:“民婦以為,女子不遜于男。”
皇上哈哈大笑,說道:“好一個女子不遜于男!來人,朕要封賞這不遜于男的女子,就封她做縣主。”
他側頭問太後:“母後可有想法?”
太後見蘇瓊瑤見地頗深,心中略略一琢磨,做縣主不過是一個封賞,讓她回老家,享一地之封邑亦可,但是這樣的人若是留在京都,或者更有用些。便微笑道:“哀家能有什麽想法,就封做荷香縣主吧。哀家倒是想留她在京都,皇上賜個宅子給她吧。”
一直等蘇瓊瑤出了宮,她都沒明白過來,她知道古代有公主有郡主,這個縣主是個什麽東西?沒聽過啊。
太子與齊璧月二人一路送他們出宮,太子對周清樂說道:“你先跟在我身邊做事吧,先休息幾天,我另外給你安排個住處。”
蘇瓊瑤趕緊客氣的說道:“多謝太子殿下,不過既然皇上給民婦賜了宅子,清樂自是可以與我一同住的。”
太子笑得溫和,說道:“你如今是荷香縣主,怎可再自稱民婦了?父皇賜給你的宅子不算很近,清樂日日入宮也不甚方便,我便給他安排個靠近皇城的地兒住着,若得了休沐,也可以回你那邊住。”
蘇瓊瑤忙行禮:“多謝太子殿下照拂。”
太子擺擺手,急急忙忙的就去了工部。
等他走了,齊璧月上前,陰陽怪氣的看着周清樂說道:“沒想到你個膽小鬼,到了殿前竟然有膽子直視龍顏。”
周清樂氣鼓鼓的看着她,支吾道:“哼,我不是膽小鬼……我……我當時是忘記了。你真是壞,總是取笑我。”
齊璧月哈哈大笑,伸手拍他的肩膀說道:“說起來,今天還是我救了你了,你連句謝都沒有哇?”
周清樂甩開她的手,氣憤的看着她,還是低下頭,甕聲甕氣的說了聲:“謝謝!”
齊璧月笑得恣意極了,伸手去挽蘇瓊瑤,說道:“你如今是縣主了,以後住在京都,我得了空便給你遞帖子邀你玩吧?”
蘇瓊瑤四下看看,見着沒人,方問道:“郡主,我想問問您,這個縣主是幹什麽的啊?”
齊璧月沒想到蘇瓊瑤這恩也謝了,賞也受了,卻連自己現在是個什麽身份都不知道。不由得想到,原來她也是個面上淡定的,便噗嗤一笑,說道:“縣主啊,一般呢都是公主替女兒們請封的,皇伯伯肯封你做縣主,說明他心裏也是極喜歡你的。不過你真的很厲害,我也很佩服你,你那些觀點,是怎麽想到的啊?”
蘇瓊瑤咋舌,問道:“公主的女兒?那豈不是很厲害?”
齊璧月點點頭說道:“對呀,我是郡主,你也就是比我低一點。你現在是從三品的縣主了,以後便會有俸祿,每個月能有一百兩俸銀,一百斛米。”
蘇瓊瑤不可思議的張大嘴巴,問道:“一百兩?這麽多?”
齊璧月詫異的看了她一眼,說道:“一百兩很多嗎?我一個月的花銷可遠遠不止呢……”
蘇瓊瑤愣了,猶豫片刻才問道:“那……那豈不是,京都的花銷非常大?我這個俸祿,是不是不夠啊?我以前在荷香縣,兩個月才一兩多銀子呢,後來小林将軍賜了幾個丫鬟給我,每個月都是他給她們發月例銀子。”
齊璧月“哦”了一聲,說道:“難怪你會說她們三個是墨卿哥哥的丫鬟呢。墨卿哥哥人的确很好的,你是他兄弟的夫人,他肯定會照顧你們的。等我日後嫁入了林家,我們可以等于是妯娌了呢。”
蘇瓊瑤聽了這裏,心情有些複雜,這個郡主,恐怕還不知道林墨卿出事了吧,看樣子她是極喜歡林墨卿的,林家這個事情卻是不厚道,萬一小林将軍活不了,豈不是耽擱郡主?
不過小林将軍昏迷不醒的事情,也不能告訴任何人,只怕這兒女情長的事情,在他們眼中根本不算什麽吧。
三天後,蘇瓊瑤帶着周娟并三個丫鬟搬到了新家。禮部辦事妥帖,新宅子裏的東西一應俱全,管家護院丫鬟婆子配了不少。
蘇瓊瑤面上抽抽,她一個月一百兩的俸銀,怕是連這些人的月例都不夠吧。
禮部随行的辦事員最會察言觀色,見了蘇瓊瑤的臉色,絲毫沒有鄙視,而是恭敬的說道:“荷香縣主放心,宅子的修繕,一應的吃穿住行,包括下人的月例銀子,都由內宮支出,不需要縣主您自己來的。”
蘇瓊瑤微微松了口氣,倒是忍着沒好意思問就她這樣,還是所有的郡主縣主們都這樣。
到了新宅子,她擡頭一看,一頭黑線,上面挂着一塊牌匾,寫着縣主府三個大字。她以前只聽過公主府,沒想到縣主也有自己府邸?還是就她這個縣主有?
又想到,別人公主郡主縣主的,爹娘更高級,肯定有莊子商鋪之類的,她這個縣主憑空而來,啥都沒有,要是皇上不包吃住,她銀子肯定是不夠花的,難得太後這點想得齊全。
另一方面恐怕是,怕她這個半路縣主丢了皇室的臉,派人來監督的吧。
禮部的人将她帶進去,一衆的仆從都已經規規矩矩候在院子裏。蘇瓊瑤又愣了,密密麻麻,人還真是不少了,少說五十個人是有了,她不過一個女人帶個孩子,用得上這麽多人伺候嗎?
為首的四十多歲的長臉女人過來行禮說道:“奴婢秦芬,從前是管太妃娘娘宮中的嬷嬷,此次內宮選出來給縣主做管家。”
另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看着和善的老女人也行禮說道:“奴婢常琴,是內宮教習嬷嬷,此次內宮選奴婢給縣主做貼身嬷嬷。”
又站出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行禮說道:“小的趙進,從前是岐山王府的護院,岐山王特命小的過來給縣主做護院首領。”
這三個人身後皆站着一隊人,其他人都未曾自我介紹。蘇瓊瑤略略看了一眼,心想這應當責任劃分,分別管內外院和護院的。
禮部的辦事員走後,秦嬷嬷與常嬷嬷幫指派丫鬟先将蘇瓊瑤等人的行禮放好,又帶着她們逛內院。
縣主府極大,比齊景辰給她們住的舊宅子還大,裏面景致也很好,假山水池長廊花園,錯落有致,又不至于瞧花了眼不認識路。裏面有七八個院子,還有許多樹林。
常嬷嬷說道:“縣主您自然是住主院了,小姐安排在哪個院子呢?”
蘇瓊瑤回頭看了眼周娟,周娟跟着她久了,性子也沉靜下來,只是額頭薄汗,透露出她的緊張。
蘇瓊瑤問道:“常嬷嬷,她不能與我同住麽?她膽兒小,才七歲,便要與我分開嗎?”
常嬷嬷忙道:“縣主,也可以與您同住,您住的荷香院是最大的院子,裏頭屋子多,盡夠住了。一般京都貴女,滿了六歲便可有自己的院子,不超過十歲便要搬至自己的院中。小姐尚小,也可以晚兩年。”
蘇瓊瑤點頭說道:“如此甚好,先讓她同我一起住吧,等我們熟悉了京都,再叫她自己挑個院子好了。”
周娟聽了這話,握緊的拳頭才松開,手心裏全都是汗水,她實在是擔心,人生地不熟,而且她還不習慣被人伺候,不知道該怎麽面對這些丫鬟嬷嬷們。
待回了荷香院,秦嬷嬷便退下了,說是等縣主将內院整理清楚,她再過來将外院的一應事務交給縣主。
蘇瓊瑤想多觀察她們幾天,倒也不急,便借口疲累,要早些歇息,讓人上了晚膳,與周娟一同吃了,各自睡下。留那些新來的丫鬟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