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三更(還債)

【期待那夢不是夢】

葉凡叫了好幾次, 葉大姐都沒上桌吃飯。

倒不是刻意避諱,而是她忙着鹵了一鍋五花肉出來, 結結實實地碼在羹盆裏, 又裝了十餘塊炸好晾幹的面餅,給了墨青。

“這是給那位姓阮的小兄弟備下的, 勞您給他捎回去, 嘗嘗鮮。”

墨青不善言辭,用眼神請示李曜之後, 便誠誠懇懇道了謝。

葉大姐見他收下,心裏也松了口氣——哪裏敢奢望人家的謝字, 不被嫌棄就已經很知足了。

葉凡卻不這麽想, 睨着李曜要求道:“這東西不能白拿, 以後得讓你們那些兄弟過來照顧我阿姐的生意。”

殊不知,這理直氣壯的小模樣看在李曜眼裏更像是撒嬌。

“好。”長安侯一本正經地應下了。

葉凡呲着小牙嘻嘻笑,打了勝仗似的。

回到韓家嶺, 于叔一家早就等在了院子裏,聽着葉凡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 大夥的心随着他的講述上上下下,最後說到林生被罰充役,自家的銀錢悉數退回, 于家衆人這才徹徹底底地松了口氣。

一家人搬着小杌子在大槐樹下你一言我一語地讨論着,免不了對林生夫妻憤恨咒罵,更多的是對李曜的感激。

“我就說,侯爺到底是李将軍的種, 一樣的知恩心熱。”想到兩家的婚約,于嬸笑了笑,“趕明兒我得去趟榆樹莊,支會三姐子一聲。”

于叔也交待于二郎,“回頭把那上好的清酒裝上幾壇子,給那邊送過去。”

于二郎點點頭,提議道:“小郎那藥酒賣得不錯,要不要帶上些?”

“帶上帶上,禮多人不怪。”于嬸一邊說,一邊拿着蒲扇趕着蚊子。

Advertisement

大郎媳婦一巴掌打在小錘子的屁股蛋上,小錘子扁了扁嘴,正要假哭,就見他娘攤開手心,露出一只那麽大的死蚊子。

于三娘驚訝,“這才五月,怎的就這麽多蚊子?”

“今年天熱得早,自打立了春就沒見幾點雨,怕不是……”

後面的話于叔沒說,衆人卻都已猜到,免不了搖頭嘆氣。

但也僅此而已。

老天爺不讓百姓過好日子,他們便過不上好日子。區區白丁,凡夫俗子,哪裏能鬥得過天?

“唉!”

一聲嘆息,道盡了下層農人的無奈。

無論是提親、送酒,還是旱災,葉凡一概沒聽見。今日為了去縣衙他四更天就起來了,這會兒早就鑽回窯洞裏補覺去了。

至于李曜,便沒有他這樣清閑了。

遠了說,北地已經出現了旱情,契丹人不安分,京城那邊鬧了不少動靜,安州也動作頻頻。

近了看,莊園重新規劃,北邊靠近韓嶺山的地方立了旗杆建了教場,沿河的碼頭正在擴建,連帶着把葉凡家那塊地也圈了進去。

從早到晚有大大小小的事等着李曜決斷,今日他冷不丁去了縣裏,不知多少管事、部曲急得跳腳。

如今,他一回來便被衆人圍了。

阮玉坐在窗戶上,支着腿生悶氣,就連李曜進來都沒搭理。

墨青提着食盒走到他跟前,晃了晃。

阮玉上一刻還無精打彩,下一瞬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什麽味兒?這老香!”

墨青故意饞他,“你就說要不要吧?”

“傻子才不要!”阮玉伸手去搶。

墨青是個武癡,沒事就愛找人比劃,但是他功夫好,又不肯手下留情,沒人願意被他虐。

如今見阮玉主動上勾,墨青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倆人也不講究,直接在閣樓上你一招我一式地比劃起來。

食盒被他們甩來甩去,蓋子不知道飛去了哪裏,鹹香的氣味飄散出來,就連莫先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

“這是何物?”

墨青向來尊敬莫先生,此時聽他問話,忙停了動作,回道:“鹵味和面餅,葉小郎君的阿姐叫我帶回來的。”

阮玉趁他說話,機靈地把食盒搶過去,不管不顧地抓了一塊方便面塞到嘴裏。

“那是……”生的。

墨青阻止不及,眼睜睜地看着他吞了下去。

“唔……這餅子倒是特別,酥酥脆脆,怪香的,就是容易掉渣。”阮玉眯着那雙桃花眼,吃得一臉享受。

墨青表情古怪,“這是面條,不是餅——你就不覺得生嗎?”

阮玉眯眯手裏的面塊,懷疑地看着他,“蒙誰呢,你家面條長這樣?”

墨青懶得跟他廢話,直接拎了壺熱茶,就着酒杯泡開一小團。

葉大姐事先告訴他,若是煮片刻就好,若是泡則要多等些時侯。

阮玉是個急性子,一刻都等不及,喘兩口氣就掀開瞅一瞅,再歇會兒,再瞅。

托他猴脾氣的福,大夥有幸看到了方便面由硬變軟,由簇成一團到慢慢化開變成面條的過程。

“嚯!這下可算長見識了,不用柴不用火就能吃上一頓熱面條!”

阮玉等幾個年輕的小子只覺得有趣,如莫先生一般的謀士卻想得更深。

行軍打仗,糧草至關重要。兵士們能不能吃飽、有沒有心氣,有時候甚至直接關系到一場戰役的成敗。

這面餅食用起來如此便宜,倘若能用在軍中……

李曜伸手從食盒中取了一塊圓團狀的面餅,少少地掰了一點放入口中。頓了頓,将剩餘的分給諸人。

莫先生幾人一一嘗了,眼神皆是一變,既驚訝,又帶着幾分凝重。

這面餅竟是熟的,即使不泡也能吃。

莫先生厚着臉皮,在阮玉肉痛的目光中又拿了一塊,三兩口吃進肚子裏——恐怕這是他有生之年用飯最不講究的一次。

“味道不錯,且易飽腹。”

有人早已迫不及待,“侯爺,這方子……”

“不急。”李曜擡了擡手,“吩咐下去,各部曲、管事近來到縣中辦事,皆可到葉大娘子的店中用食。”

想了想,又加了句,“不得賒欠。所花銀錢從公中出。”

衆人連忙稱是,有這好事兄弟們還不得上趕去?哪裏用得着特意吩咐!

“阮玉。”

“唔?”

阮玉正窩在墨青身後偷鹵肉吃,哪裏想到李曜突然點名,嘴裏塞了一大團,倉鼠似的鼓着腮幫瞪着眼,險些噎到。

李曜對上他那雙和自家弟弟如出一轍的桃花眼,到口的話拐了個彎,吩咐墨青,“袁滄那邊,你盯着些。”

“是!”

阮玉瞧着沒自個兒什麽事了,偷吃變成了明目張膽地吃。

從前李将軍在時,拿他當半個兒子看待,李曜同他一處長大,對他總比別的長随護衛們寬容許多,這也間接養成了阮玉不着調的性子。

看着他那猴急的模樣,眼前不由地閃過葉凡的臉,忍不住酸了酸。

同樣是竹馬竹馬一起長大,他跟前除了糟心弟弟就是這麽一只不着調的貪吃鼠,為何那人就有軟嘟嘟愛顯擺尖牙的小老虎?

李曜竟開始期待那夢不止是夢了。

***

李家這邊對于方便面的過分關注,葉凡毫不知情。

他飽飽地睡了一覺之後,就帶着胖團、白鹿還有忠實跟班小錘子開啓了忙碌而光榮的農夫生活。

波爾那裏不知出了什麽岔子,這幾天一直沒聯系他。白鹿依舊是小毛驢的模樣,矮矮胖胖,大肚子,尖耳朵。

看得久了,葉凡竟覺得十分可愛。

除了小錘子,葉家人就像看不到這頭驢似的,一句都沒問過它是怎麽來的,就像他們從不關心那頭神聖的白鹿去了哪裏一樣。

不,不是不關心,只是默契地保持着對葉凡的恭敬和信任。

金針菇過了明路,葉凡打着李曜的名號,一口氣兌換了上百個菌袋——點數是波爾轉給他的。

波爾人雖然沒有出現,卻給胖團留了口信,只要采到青玉菇,直接交到系統商城就好,他按照任務的價錢收購。

“小郎,這個……放哪裏?”

小錘子一口氣抱着三只菌袋,興沖沖地舉給葉凡看。盡管小臉一片汗濕,小家夥卻十分高興。

小郎說咧,這些軟軟的土能長出那種細細白白的肉肉,香得很!

葉凡摸摸他的小腦袋,指了個最近的菌床。

小家夥費力地把菌袋擺上去,還頗為認真地檢查了一下是不是兩頭都能露出來。

“錘子又聰明又能幹!”葉凡毫不吝啬地誇獎。

小家夥咧開小嘴,幹得更起勁了。

胖團和白鹿也沒閑着,一團一獸能力合作,馱菌袋,撒水,擺放,效率比葉凡都高。

于叔站在窯洞口,低低地叫了聲“小郎”,面上帶着猶豫。

葉凡正一袋袋地貼标簽,沒注意,只揚着聲音問:“于叔,咋了嘛?”在這裏待久了,他的口音也不自覺地發生了變化。

“江邊那塊地……”

“對了,那塊地!”

葉凡拍拍腦門,正發愁怎麽感謝李曜呢,于叔這麽一提,他才想起來這一宗——李曜不是想買那塊地麽,送給他好了,不要錢。

葉凡沖于叔笑笑,“回頭我把地契給他送過去。”

于叔愣了愣,他還說呢,李家怎麽不支會一聲就開了工,原來小郎已經把地讓出去了。

沒出什麽岔子就好!

他松了口氣,又趕去了酒坊那邊。

今日一早,縣衙那邊來了人。

葉凡将那些青銅假貨繳給了官差。只有一樣魚腸小劍,是葉凡自己從別處買的,便留了下來。

官差們按着單子一一比對,确定沒有偏差,便将賠付的銀錢給了葉凡,亮閃閃的銅錢滿滿兩大箱子,葉凡一高興給人家塞了好幾串,權當車馬費了。

有了這些銀錢,再加上先前賣酒攢的,入了秋就能買新糧、釀新酒。

因此,于家父子最近白天黑夜泡在那邊,家夥什要提前預備下,長工短工都得新招,忙得很。

這邊,葉凡想到李曜昨日的表現,心裏止不住地冒着粉絲泡泡。

不愧是他男朋友,不,前男友,那氣場,那手段,牛氣!

忙完就去找他,不僅把地給他,再賞他點金針菇吃好了——老子親手做的,誰叫他表現好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