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邊抓革命一邊促生産
謝秘書略一思忖, 委婉地建議道:“書記說得沒錯,楊同志确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她不光口才好文筆好,還務實能幹。要是讓她在一線鍛煉兩年再往上提拔, 說不定會更好。”
紀書記稍一沉吟, 便道:“那就讓她再鍛煉幾年吧。”
……
麥收過後, 是收割油菜和黃豆,之後是夏種夏鋤,忙完這些才稍稍清閑些。
整天風吹日曬東奔西跑的, 楊君蘇的膚色變成了健康的小麥色,人也瘦了好幾斤。
葉香雲見狀又忍不住犯嘀咕, 都當上科長了, 還是天天跑來跑去的,坐公室裏呆着不舒服嗎?
楊君蘇沒空跟她吵嘴, 只說道:“等我忙完再整頓你。”
從這之後到秋收, 時間相對空閑。再加上他們四分場的黨委書記還沒派來,現在是宋要武這個場長一家獨大, 楊君蘇趁着這難得的空檔趕緊搞事。
她寫了一份報告, 說四分場由于剛開荒,經濟種類太單一,總向總場要撥款, 她想為農場排憂解難,就想遵從領袖對農業的最高指示, 想以農業為主, 同時經營林牧副漁。他們分場靠近河攤和沼澤, 有大片的蘆葦蕩和濕地, 她想組織家屬編織席子創收。
宋要武考慮了一下, 只讓她注意政策, 并沒有反對。
楊君蘇行動迅速,先是叫來李衛紅:“衛紅啊,我一直覺得你的性子好動,富有開拓進取精神,準備帶着你幹大事,這不,機會就來了。”
李衛紅很感興趣地問道:“楊姐,咱們要幹什麽大事?”
“我想搞點副業。”
李衛紅興致減半:“我還以為是要幹革命事業呢。”
楊君蘇笑道:“搞生産也是革命事業的一種,這個副業幹好了,可以促進農業,帶動工業,意義非常重大。”
李衛紅的興致又高昂了一點。
Advertisement
楊君蘇話鋒一轉,“不過呢,這年頭有句話叫抓革命促生産,抓革命保險,促生産就危險。這件事可能有點風險,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李衛紅說道:“我覺得咱們應該一邊抓革命一邊促生産,既危險又保險。”
楊君蘇驚訝道:“衛紅,你的進步真大。我都沒想到這一招。”
李衛紅得意地嘿嘿一笑。
楊君蘇鄭重其事地道:“那麽這個光榮而艱難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我想任命你為合作社的社長。”
李衛紅又有些不自信了:“我真的可以嗎?我哥說我腦子不好使,聽風就是雨,将來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楊君蘇說道:“你哥就是在妒忌你,沒辦法,肯定是你太優秀了。我堂哥也妒忌我。”
楊君蘇的堂哥楊大寶李衛紅當然知道,她說道:“楊姐,咱倆真是同病相憐,你有個讨厭的哥哥,我也有一個。”
楊君蘇:“那可不是嘛。”
楊君蘇火速地成立了合作社,還起了個響當當的名字“山河紅合作社”,并任命李衛紅為合作社的社長。
李衛紅十分喜歡這個名字,楊姐連取名都想到她,真是太貼心了,這樣的領導上哪兒找。她回去忍不住炫耀一番。
李家衆人:“……”
李衛紅的哥哥李衛東,冷言冷語道:“你小心別被人忽悠了,就你那腦子也能當領導。”
李衛紅:“果然,被楊姐說中了,你就是妒忌我。”
李衛東:“……”他什麽也不說了。
除了李衛紅,楊君蘇還招攬了別的人才,比如會計杜娟,銷售朱圓圓鄭歡,副社長田翠翠,社員是所有願意加入的職工以及家屬。
會編席子的人自然有,只是大家還心存疑慮。
楊君蘇豪氣地說道:“沒關系,你們盡管做,出了事我兜着。”你當領導還不想負責那怎麽行?
大家一聽有人承擔責任,心中大定。
很快地,一傳十,十傳百,有不少會手藝的家屬和工人都悄悄地尋來。今年的葦子還沒到收割時間,但有些人家家裏有存貨,農場倉庫裏也有去年的葦子,原材料不缺。
大家分工合作,有處理葦子的,有給篾片做整形準備的,最後一步才是編席子。老人帶新人,手藝好的教手藝差的。手藝好編得快的,一個白天,或是兩個晚上就能編一張席子。動作慢的,兩天編一張。
楊君蘇除了動手打人外,動手能力稀爛,她也沒上手,只負責動嘴指揮。
她特意強調質量要好,大家初加入合作社,還都挺上心。
席子還沒編好,她已經悄悄聯系好買家。現在正是夏天,對涼席的需求量非常大。她不用費勁就把第一批涼席給賣了出去,席子3塊錢一張,第一批賣了100張,一共300塊錢。
楊君蘇把錢交給會計杜娟時,大家都沸騰了。
楊君蘇說道:“這錢呢,我分為三部分,留下百分之十做為合作社的積累資金,然後再拿出百分之五十做為社員的補貼,社長副社長會計、各位社員都有補貼,最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用來擴大再生産,什麽是擴大再生産,就是咱們不光要編席子,還要養鴨鵝養魚蝦,以後還有別的用途。等咱們合作社再大些,還要種果樹,綠化農場。領袖教導我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現在就是在點燃星星之火。”
大家聽得無比激動,啪啪鼓掌。
也有人主動提出要給楊君蘇這個總負責人發補貼,楊君蘇說道:“我的補貼就不用了,我做為幹部,為人民服務是我的本分。”
大家不由得心生之佩服,人家楊科長的覺悟就是高。
楊君蘇往下壓壓手,說道:“現在正值夏天,涼席的需要量很大,大家多幹點,我再向外拓展一下銷售渠道。”
楊君蘇根本不用費力,這個年代完全是賣方市場,什麽東西都缺。
他們農場,連職工帶家屬和下面的生産隊有上萬人。他們這點量,根本不在話下,而且他們編的席子看上去很漂亮,篾片均勻,席面光滑軟和不紮人,睡上去很舒服,很受衆人歡迎。
大家嘗到甜頭,幹勁更足,也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合作社地方太小,楊君蘇就讓社員回自己家編,席子編好拿過來就行,還有專門的人檢查質量,糊弄的不行。
第一批賣了100張席子,第二批是500張,第三批是2000張。
第三批席子賣完以後,楊君蘇便拿出一部分公共資金買了500只鴨子,300只母鴨,200只公鴨,養了半個月後,直接放水裏養。蘆葦蕩裏有小魚小蝦,地裏有野菜青草,基本不用喂食,只需要一個老大爺每天準時趕回來就行。
合作社走上正規之後,楊君蘇就把事情交給李衛紅和杜娟管理,她自己回去忙工作,同時還要時不時地跟基建科的同事溝通建房的事。
第一批平房建好後,基建科開始建造宿舍樓。
他們都是專門幹這行的,都是熟練工種,楊君蘇只提了幾個意見後,便不再幹涉。
她有時遇見賀新華,見他曬得皮膚黝黑,神色憂郁,比以前更加沉默寡言,也不怼他了,偶爾還會安慰幾句。
老金見了楊君蘇,小聲問道:“楊同志,我聽你嫂子說,你們最近在搞什麽合作社?”
楊君蘇點頭:“是的,發展勢頭很不錯。”
老金忍不住提醒道:“你可要小心哪。”
楊君蘇笑道:“沒事,我一直挺小心的,咱們不是私人的,是人民合作社。”
老金嘴上沒說,心裏挺佩服楊君蘇,人家是真的敢想敢幹。編席子搞副業不是什麽稀罕事,不是沒人想到,而是沒人敢做。這年頭,一不小心就被人打成投機倒把,誰敢動?
楊君蘇可不管,反正她也沒搞個人創業,她這是集體創業,是場辦企業。她記得當初華西村也是在這個年代辦工廠,人家能辦,她也能辦。至于舉報的事,她就算什麽都不幹,都有人舉報。兵來将擋,水來土淹就是。
楊君蘇巡視完工地,把工作安排妥當,又去新房看看。
她的新房子快裝修好了,都是她爸帶着大伯三叔慢慢弄的。
牆面刷好了,門窗也安上了,院子裏鋪上了三條鵝卵石小路,下雨天也不用踩着泥濘走路。
院子一半是菜園一半是花園,葡萄樹種上了,果樹也移栽過來了。就是堂屋裏的青石磚還需要時間打磨。
周六下午,她早早地騎車載着楊盼回家。
楊婷婷正放暑假,一見到兩個姐姐回來,就高興地跑出來迎着。
楊利民也笑呵呵地迎出來:“君君,你回來了。累不累?”
楊君蘇:“在外面打拼能不累嗎?”
葉香雲也上前問:“你想吃什麽?媽給你做。”
楊君蘇說道:“我想吃水煎包,韭菜雞蛋餡和小白菜餡的。”
楊利民大手一揮:“君君媽,你今晚就做水煎包。”
葉香雲沒立即去廚房,她小心翼翼地問道:“君君,你上次說咱買了新房後,要請親戚來家吃飯是吧?”
“是啊,怎麽了?”
“你看你舅家的表弟也放暑假了,田裏也不太忙,你表哥也有空閑,要不咱接你姥你舅他們來家裏住幾天?”
楊婷婷一聽說表哥表弟要來家裏,小臉皺得像包子褶似的。
楊盼也直皺眉頭,不是她不能容人,是這幾位實在太讨厭,每次來都進她房間亂翻一氣,看上什麽拿什麽,天天鬧騰得人腦仁疼。
楊君蘇想起來,她媽還沒整頓呢,正好,天熱了,該好好整頓整頓她媽了。
她直接拒絕:“媽,新房是要請客,但還沒裝修完呢。等弄好了再說。至于我姥我表哥表弟,就別讓他們來了。咱家住得擠,不方便。”
葉香雲還在努力争取:“你跟盼盼不在家住,擠一擠還是能住下的。”
楊君蘇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跟我姐可是女孩子,我們的閨房是不能随便讓外男進的,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你天天說規矩,怎麽這會兒又不懂了?”
葉香雲:“……”
她沒忍住:“你表弟又不是外人,再說了,咱們這等人家還講究啥閨房啊。”
楊君蘇也不廢話:“我懶得跟你找借口,反正我就是不想讓他們來。”
楊盼和楊婷婷聽着解氣,一起聲援楊君蘇:“媽,我們也不想讓他們來,太讨厭了。”
葉香雲像是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她沒敢罵楊君蘇,而是指着楊盼和楊婷婷罵道:“你們這兩個沒良心的白眼狼,那可是你親表哥表弟,你們就容不下他們?你姥你舅真是白疼你們了?”
楊君蘇諷刺道:“哎喲,我姥可真疼我們,我們小時候去她家,她孫子吃雞蛋我們看着,天天就知道叫我們幹活,我們一大早就下地,她孫子睡到日上三竿。”
楊利民也說道:“就是,她姥還不如我媽呢。”
葉香雲一看這爺幾個一起針對自己,又惱又氣,往地上一坐,又開始哭起來:“我的命好苦啊,娘家人想來走個親戚我都做不了主。”
楊盼和楊婷婷一看這模樣,不由得暗暗嘆息,正在猶豫要不要上去勸。
楊君蘇一把拉住一個,說道:“她愛哭,讓她哭吧。今天咱們不在家吃飯了,我請你們吃飯。”
楊利民沒少吃別人請的飯,但閨女請的還是頭一次,楊婷婷幾乎沒出門吃過飯,一聽這個也高興。
楊君蘇大手一揮,豪氣地說道:“爸,這方面你熟,你找個安靜的地方,我請客。今天我有大事跟你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