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高考,叩開蛻變之門

啪,戲谑的爆笑聲後,緊接着就是清脆的玻璃落地聲。

是李叢睿,他摔掉了手中的酒杯。

“操,李叢睿,老子請你喝酒,是看得起你,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陳培基騰地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一聲叱呵後,他臉上又莫名挨了一拳。

又是李叢睿,他沒聽陳培基廢話,直接就開打了。

很快就湧進來無數的打手,按住李叢睿就往死裏打。

李叢睿跟窮途末路的匪徒一樣,砸爛了酒瓶子就直接往人脖子上,眼睛裏捅,那股子狠勁,饒是陳培基這種見慣了大場面的,看着都有點後怕。

“小染,打電話報警。”

“小子,這麽狠,可惜了,如果不是結了仇,還想讓你來幫我呢。”

陳培基跟李叢睿兩人幾乎同時出聲,不同的是,一個聲嘶力竭,一個無奈感嘆。

場面太混亂了,方染跟程冉哭着滾到了一旁,縮在包廂的角落裏。

方染戰戰兢兢地打程皓的電話,程冉則在一旁撥110。

李叢睿将所有地打手都引到了自己這邊,只要有人靠近方染和程冉,他就跟發瘋的母狗一樣,沖了過去。

用盡全身所有的力氣,将打手仍過來,擲過去,結果,被這個一腳,那個一腳,這個一拳,那個一拳,跟皮球或沙發一樣,任人打着玩。

他犯了衆怒。

等警察來的時候,他們三人已經在陳培基的指使下,被那些手下仍了出去。

Advertisement

李叢睿奄奄一息躺在地上,血汩汩往外冒,他瞳孔在渙散,心裏有種預感,他今天,可能熬不過去了。

方染聲嘶力竭地喊着他的名字,一遍遍說,李叢睿,你給我起來,李叢睿,不準你閉上眼睛,李叢睿,你振作一點。

可他,漸漸的,漸漸的,聽不到了。

死亡,從沒想過,會是這樣倉促的面對死亡。

他突然想起,小學三年級,爸爸媽媽送他上下學,一個人牽着自行車,一個人在後面小心翼翼地護着他。

因為他頑皮,摔斷了腿。

他坐在自行車的後座上。

班裏一個喜歡他的女孩子,拖着方小染,故意走在他們旁邊,東拉西扯地問這問那。

他在自行車的後座,眼睛卻只看到了她。那個一臉腼腆,一臉害羞,又一臉倔強的方染。

那時候以為,她就是自己的全世界了。

哈,終歸,還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那時候,鴛湖村沒有小學,他們上學要到隔壁的裏坑村。

柏油澆築的馬路,被烈日一曬,就散發着陣陣的臭味,媽媽怕那味道熏了他,還用熏了香草的手帕讓他掩住口鼻。

那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多幸福啊。

如果時間,永遠停留在那時候,多好啊。

如果生命,沒有那麽多意外,多好啊。

想着,想着,李叢睿緩緩閉上了眼睛。

李叢睿死了,他永遠不會知道,她姐給他的手機發來一條短信。

上面說:小睿,姐不知道你為什麽非得去省城,你是為了逃避這樣不堪的母親,這樣不堪的家嗎?如果你真的想逃避,姐能理解。只是能不能讓我知道你的近況?

要照顧好自己啊,睿子,一個人在外面,不比在家裏,不要惹事生非,姐姐無法跟在身邊幫你收拾殘局了。要振作啊,睿子,我們無法決定降生在什麽樣的家庭,但我們有能力決定以後組建出什麽樣的家庭。

正因為被原生家庭傷得血肉模糊,所以我們更應該善待自己,更應該擁抱愛和希望,因為沒有人能幫我們,我們只能靠自己。

我們都很擔心你,沒錯,是我們,還有我們姐弟一直無比厭棄的那個不着調的媽。我今天跟媽媽認認真真談了很久。你知道她說什麽嗎?

她說,沒錯,愛情是信仰。可是,當你爸自養豬場的生意倒掉後就一蹶不振,成天窩囊蹲在家裏,成天只知道守着我,卻養不活我們一家人的時候,那個人說,我只要跟了他,他會拿出錢來養活我跟我的孩子。

我,一個婦道人家,沒有賺錢的本事,我沒有其他選擇。

睿子,原諒她好嗎?

就當她走錯了路,做錯了事,好嗎?

李叢睿死後,家裏人拿到了五十萬的賠償款。可是,李叢睿,我不知道,一條命該用多少錢才能相抵?你一生的興衰榮辱,平淡張揚,怎麽就變成了冷冰冰的五十萬?

還有,李叢睿,你死後,你媽癱瘓在床,終日以淚洗面,你知道嗎?你知道的吧!但願你已經投胎轉世,有了一個被愛環繞,美滿幸福的新家。

日子,還在繼續。方染一個人沖刺在奮戰高考的路上,身邊的人物、風景跟着不斷變幻,她警告自己,方染,成敗在此一舉,讓你的心安靜下來,你的眼裏,只能有高考。

她一個人走在高考的獨木橋上。

身後,是父母在看盡了世事後已然穢濁的眼,是父母長年勞作後磨出一層又一層繭子的手;是妹妹方染斷送了自己的前途,葬送自己的命運,以13歲的年齡奔波在流水線上,機器轟鳴聲中的笑臉;是餘啓山書記,只因一時的恻隐之心,非親非故為她闖培明,親力親為為她籌集學費;是一個個不知名的好心人,在并不富裕的生活中節儉出一筆筆的愛心款,幫她渡過一個個為錢發愁的日子。

曾有多少人,像方染一樣,身挑千山萬水,一個人孤單地走在高考的獨木橋上?

又有多少人,像方染一樣,在被擠下高考的獨木橋後,還能斬釘截鐵地說,那些掙紮在溫飽線上的人們啊,越窮,請越不要放棄高考!

在網絡上有過一篇文章,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上面說,寒門的小孩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

沒錯,這個世界是不平等的。別人有的優越條件你沒有,別人有的捷徑你沒有,你從父輩那裏得不到任何助力,不管是讀書的時候,就業找工作的時候,結婚挑對象的時候,還是在大城市裏買房安家的時候。

但是,請珍惜!請珍惜他們勒緊褲腰帶也讓你們讀書的勇氣;請珍惜在一片唱衰聲中,在持續冷嘲熱諷中,他們還願意燃燒自己的一生去供養一個“未知”和“不确定”;請珍惜,他們咬着牙,放棄了舒适和安逸,以一腔孤勇的決絕,撐起一路狂風驟雨,也要你們走一走,高考的獨木橋。

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中說,當我們遭遇失敗的時候,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出生上去,更不能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麽不如別人的父母,因為家境不好,并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的可能。

當劉媛媛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時,她在想,劉媛媛,你在這個城市裏面真的是一無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麽都沒有,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單槍匹馬,在這個社會上殺出一條路來。

她說,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完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關于獨立,關于夢想,關于勇氣,關于堅忍,等等。

心靈雞湯都是這麽灌下去的。

如果我現在告訴你,她說的沒錯,你肯定笑我,人家北大才女,方染你現在又在什麽位置呢?

你也不過是個高考,還有人生的雙重失敗者。

但是,我還是要跟你說,請珍惜。

我老媽王淑坤說過,她跟我老爸這一生的意義,是成功實現了一代人的托舉。

我們兄妹四個,雖說混得并不好,但至少,不需要像他們一樣,每天淩晨三點就要上山勞作,不需要挑個肥都要挖空心思不走村大道,不經別人家的門戶,不會到了已近古稀的年齡,還要拖着一條中風的殘腿,幹那麽多的重勞力活,只因為小兒子還沒有成家。

他們兩個,以怎樣的毅力和勇氣,養出了三個大學生,四個孩子在各自人生的重要階段,從來沒啃過老。雖然,我們現在各自自顧不暇,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們依然奔波勞碌,但整體狀況,已經在向好發展。

這,就是托舉。

只是祈禱,這個變态的社會,能給人一點點希望,不要讓寒門子弟,真的高喊并實踐“讀書無用論”,真的絕了“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念頭和勇氣。

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的最終目的。

當然,你還可以笑我說,就你們混的那個層次,不讀書也能辦到。

對,社會在加速急劇變化,開個網店,做個微商,甚至最不濟,當個雞,造個假,傳個銷,混的,都比讀書的好。

但我喜歡這樣的日子,安安穩穩寫自己的稿子,一步一步推進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沒有讀書,我可能,在某個工廠的旮旯窩裏,幹着流水線的活,然後懷揣自己的夢想,想盡各種辦法,曲線救國!

就算最後依然成炮灰,那又怎樣,我用努力和奮進閃耀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對于讀書,對高考,我的态度依然是,請你珍惜。

對于人生,我想告訴寒門孩子的,跟劉媛媛一樣,家境不好,并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性。

請你,單槍匹馬,在這個社會上殺出一條路來;請你,用一生的奮鬥去完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2002年7月8日,方染迎來了她的高考。

考第一門的時候就開始不對勁了,語文一直是她的強項,但寫最後的作文題時,她眼睜睜看着自己越寫越偏,最後不知所雲。下午的數學試卷,各種不對勁在延續,她眼睜睜看着自己明明知道做錯了還繼續答題,最後莫名其妙交卷。英語聽力那時候,她腦子亂遭遭的,都不知道在聽些什麽,拿着筆随便亂鈎,直到最後文綜考試的時候,這種脫軌的狀态才被她徹底扭轉了過來。

可是,她知道,高考這座獨木橋,她被徹底擠下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快完結了,就寫到高考後,大一那年程皓出國,跟方染分手,閨蜜絕交,蛻變什麽的,你們自己想象吧。心累,不想再寫下去了。估計這六小主題章完就結束了。2017年11月8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