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年宴

一年到頭, 過年這段時間是晏回最長的休假了,從臘月二十五到正月初五, 足足十天。別人越到過年越是忙成了陀螺, 宮裏的貴人卻不一樣,只管坐着享受就是了。

晏回算了算過年的大事有這麽幾件:給大臣發春聯福字、宮宴同聚、還有正旦去太廟祭祖。除此以外, 他想的都是該帶宛宛去哪兒玩。

年宴定在臘月二十四晚上, 而不是除夕夜。除夕夜大臣們都更樂意留在家中跟子孫團圓,那會兒再叫人家入宮, 反倒會私底下落埋怨。

臨到年宴了,唐宛宛練舞已有半月, 動作都記下了, 卻還是不成樣子。畢竟是臨陣磨槍, 每天又只學那麽半個時辰,空有形卻無神,更別提什麽韻味了。

她怕是有點着急了, 每天又加了半個時辰用來練舞,即便晏回從禦書房回來也要被堵在門外。唐宛宛警惕得很, 不許他進來,還不許他偷看。裏屋拿個小凳擋着門,推門的時候總不免要發出聲響。

她自以為這法子很聰明了, 殊不知陛下一向善于變通,每日坐在房梁之上從頭看到尾,連每個舞姿都爛熟于心。若是晏回有興致,興許都能跳下去給唐宛宛當師傅了。

好在年關了, 各地上折子的都不多,連成日參這個參那個的禦史和言官都歇了趟兒,變得和藹了許多。晏回正是得閑,每日下午都早早地候在房梁上,沒一日落下的。

這日卻聽到紅素跟自家主子說話:“娘娘,奴婢給您備了兩身舞服,是悄悄尋了針工局的掌印做的,保管陛下不知道,您瞧瞧喜歡哪件?”

“保準不知道”的晏回将兩件舞服盡收眼底,一件通身上下都以金線繡成,另一身是蜀錦織就的,都漂亮極了。

唐宛宛在身上比劃了一下,“都挺好看的,收起來吧。”

“為何要收起來,娘娘不是要在宮宴上跳嗎?”紅素問。

唐宛宛還挺詫異:“誰說我要在宮宴上跳?堂堂賢妃娘娘在衆人面前起舞,未免有失體統;再說我大庭廣衆跟她争個高下,顯得我很小心眼似的。我晚上跳給陛下一人看就好啦。”

晏回合不攏嘴:如此甚妙。

宮宴當日,朝臣與各家三品以上的命婦都早早帶着女兒入了宮。這帶着女兒入宮的命婦确實有些是心裏頭有小九九的,而更多的卻是為子女親事。

大盛民風豁達,女子再沒有“抛頭露面”之說,出門上街都沒人多嘴。只是官家重臉面,待字閨中的姑娘與外男私下相會總是不好的,兒女親事大多還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加之今上痛惡官員結黨營私,不光朝臣謹慎,命婦們之間交情也淺,極少在家中設宴,生怕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

那別人家的姑娘該怎麽相看呢?

Advertisement

就得趁着這些個盛宴。隔着遠遠的望上幾眼,觀其五官長相、言談舉止、桌上禮儀,這麽看一遍,媒婆說得是真是假心中就有點底了。是以每位命婦身邊都跟着一兩位女兒,讓別的夫人好好看看,自己也擦亮眼睛看看誰家姑娘好。

身為家中唯一一位有诰命品銜的夫人,程家長媳程周氏是極有臉面的。

夫君是公公的兒孫裏唯一一位入朝為官的,雖這些年太後與公婆鬧得愈發難堪了,自家夫君再沒能往上升過半步,卻也是家裏的獨一份;又因為自家夫君是太後娘娘的異母弟弟,外人再怎麽也得給這位國舅爺兩分臉面。

再有,老太太那幾個模樣并不好看的閨女,她們的親事都是靠着兒媳程周氏在貴人圈子裏說和成的。因此程周氏在後宅裏從沒露過怯,腰板挺得直直的。

程周氏攜着女兒下了馬車,低聲又叮囑了一遍:“娘都給你打探過了,聽說唐家那位入宮前就不是個規矩的,常在市井民間跑。我兒記住在宴上可不要太端着,如此才能讨了陛下喜歡。”

她摸了摸女兒頭上的老鼠步搖,不由面露嫌棄:“這都什麽跟什麽?也不知陛下怎麽偏生喜歡這樣的,真是苦了我兒了。”

話至此,程周氏心中更恨:老太太真是鬼迷了心竅,這麽多年了一直抓着她女兒的婚事不撒手,死活說要将盈盈送入宮去。他們這樣的人家,盈盈又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女,前些年上門求親的有多少啊,老太太不問家世通通一口回絕,一門心思要把盈盈往宮裏送。

前些年讓盈盈學德妃練琴,後來又讓她學鐘昭儀讀遍詩書、學馮美人練舞,這會兒見宮裏進了新人,又要盈盈跟着學人家穿衣打扮了。至今盈盈十六了,愣是連一門親事都許不成,眼瞅着就要無人問津了,誰家做娘的能不恨?

這麽想着,程周氏抹抹眼角,拍拍女兒的手說:“我兒放寬心,不管這回成與不成,娘都絕不再讓你被那老東西拿捏着,娘就是跟你外祖家借嫁妝也要把你風風光光嫁出去,不要那老東西一文錢,我看她還敢攔?”

冬日的天兒黑得早,此時不過酉時剛過一刻,天卻已經暗下來了,寒風冷飕飕的,程盈盈穿得單薄,全身都在打顫,聞言低聲勸道:“娘,你莫要如此說,祖母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兩旁的宮人打着笑臉迎上前來,程盈盈望了望燈火通明的保和殿,眸中有向往、有茫然,亦有畏懼。她把掌心貼在臉上暖了暖凍僵的臉頰,低聲喃喃:“不管成與不成,都是我的命。”

這類的年宴,太上皇和太後一般不會出席,皇兒早已能獨當一面,他們出來不免喧賓奪主,因此只在後宮跟幾位太妃設個小宴一起聚聚。

以往每年都是陛下獨自一人坐在上首,德妃都是跟其他嫔妃一樣分坐下首的。今年德妃的位次卻被放下了晏回右後側,德妃又是詫異又是歡喜,連鐘昭儀、馮美人一流都或真心或假意地祝她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今日她盛裝打扮了一頓,可這會兒只剩滿肚子火氣了。陛下只在開宴的時候給她夾了一筷子菜,微微笑說“愛妃慢用”。

德妃受寵若驚了好一會兒,然而在之後的半個時辰裏,她才發現陛下只管往左後首偏頭,脖子都快扭成兩截了,死活不往她這邊瞅一眼的!

別提多心塞了。

待酒過三巡,鐘鼓司的歌舞放在前頭抛磚引玉,随後跟往年一樣是名門貴女表演才藝,有的當場提筆作畫,有的誦詩寫詞,有的甚至跟西邊來的洋人學過,奏一種模樣古怪的樂器……都是別出心裁。

程盈盈是靠後出場的,額心點一朵朱砂色的紅梅钿,原本不甚美的臉立馬增色不少。

這還是頭回有官家姑娘在宮宴上跳胡舞,別的姑娘大都在私底下學,真正在人前跳的卻沒有幾個,怕被人指指點點。故而宴上衆人都來了興致。

程姑娘雖跳的是熱情奔放的胡舞,卻是穿着大盛朝規規矩矩的百褶如意裙跳的,既不媚俗又不死板,手腕上串着的銀鈴叮叮作響,整個人都生動了起來。

程國丈與自家長子對視一眼,都暗暗點頭。殊不知旁座人的心中卻盡是鄙夷,只當笑料看了。

——堂堂的一等公府,太後娘娘的娘家人,卻要使出讓孫女去勾引外孫的下作手段。這要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也算是一樁美事,可程家老夫人這麽多年硬是将這長房孫姑娘的親事捏在手裏,幾次三番想往宮裏塞人都被太後堵了回去。

——這說明什麽?太後壓根瞧不上啊!

程國丈絲毫不知他們所想,若是有那讀心術的能耐,指不定要跟他們對罵上了。

心中思量暫且不提,此時只說他孫女程盈盈跳的這段胡人舞,是苦練一年才成的,當真是十分得美,十分得妙。程國丈左右扭了扭頭四下一掃,席上的男客們大多眼也不眨地看着,連酒盞勺筷都放下了,可見跳得是真的好。

程國丈捋捋胡子,又往上首瞧去。

晏回一向不喜歌舞,倒不是有什麽高大上的原因,只是因為奏樂的樂師都坐在他下首兩側,聲音愈發嘈得慌,直聽得人想皺眉,一場宮宴下來他總得耳鳴一晚上。

他随意瞄了一眼,這一眼看去立馬頓住了視線。晏回把程盈盈上下一打量,忽的偏過頭,以酒盞掩着口問唐宛宛:“她身上穿的衣裳,你是不是也有一件?”

“……”唐宛宛幽怨地瞅他一眼。

晏回擺正了頭,愈發細致地去瞧程盈盈,又問:“她腕上的銀鈴串兒,是不是你也有一樣的?還有她頭上那發式,那不是你身邊的丫鬟自己琢磨出來的新式樣嗎?怎麽她也一模一樣?”

唐宛宛愈發幽怨地瞅他一眼,酸溜溜嘟囔了一句:“陛下看得這麽仔細……哼!”

正當此時,卻見程盈盈微颔首,再擡眼時嫣然一笑,這笑直直撞進了晏回眼裏。晏回一時驚愕,連手中酒盞都被捏碎了,盯着程盈盈仔細打量好半晌,又扭回頭看着唐宛宛:“你給朕笑一個看看。”

唐宛宛一點都不開心,嘴癟得快能挂個油瓶了,聞言只得勉強擠了一個笑出來。

雖然笑得很假,可這也足夠晏回分辨了。他最後問了一個問題:“她是不是你們女學班的學生?”

唐宛宛把自己最不喜歡吃的西芹夾了好幾根到他碟子裏,以一聲尾音拖長的“哼”做出了回應。

晏回望着下首的程盈盈,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真是極不開心的。

再聯想到前些時候宛宛說過有人跟她撞了衣裳,這何止是學她穿衣裳啊,簡直連梳妝打扮、走姿身段全學了個透啊!要不是宛宛已經被他睡了三個多月,身上的每一寸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換個別人來怕是都得分辨好一會兒。

啧,膈應死了。

晏回跟道己公公使了個眼色,叫他上前來耳語了兩句。不過片刻功夫,又有兩列宮女呈着菜肴上來了。

大冷天的,禦廚精心烹調了一天的珍馐早成了冷炙,怕失了味道又不能上火熱,一向沒多少人動筷子,慣例是最後還要上些熱騰騰的粥水、湯面和餃子。

這上菜的順序也有講究,從殿外步入的兩行宮女中行在前頭的那些個,她們要端着紅木托盤一路走到殿首,最先給宮妃和一品要員上菜,後頭的宮女才能陸續将菜肴放上桌。至于陛下吃的,跟官員吃的不是一個份例,自不必提。

而問題就出在這兒。程盈盈舞得專注,前頭響亮的絲竹之聲把身後宮女行過的聲音都蓋了個嚴實,上菜的宮女已經走到她身後,正要從她身旁過去時,程盈盈一個漂亮的回旋,廣袖将宮女手中的托盤帶倒了。

程盈盈被熱湯面熱粥水潑了一身。托盤上的碗碟湯匙連番滾落,滿地狼藉。

“啊——”程盈盈一聲驚叫。今日為了跳舞,她本就穿得輕便,有了衣裳的遮擋雖不會燙傷,卻也得疼那麽一陣。何況她猛地受了驚,一聲尖叫是少不了的。

而呈膳的幾位宮女訓練有素,又事先得了吩咐,俱默不作聲地跪倒在地,愈發顯得程盈盈這一聲尖叫刺耳。

大殿之上陡然靜了下來,絲竹之聲停了,衆人也都不敢作聲了。一片死寂中,程盈盈愣在當場怔怔出神,渾渾噩噩連跪下請罪都忘了。

只有陛下的聲音傳至:“程家女禦前失儀,罰閉門思過三月。”

晏回頓了頓,心中一動又淡聲道:“程家長媳教女無方,收回三品诰命之封銜,今後不得入宮。”

全家上下唯一一個被封授诰命的夫人也沒了,程盈盈慘白着臉搖搖欲墜,程國丈氣得仰倒——若不是這是在宮裏不是在自家,若不是他兒子死死攔着,程國丈都想站起來罵一句“龜孫”!

待這場喧嚣過去,絲竹聲又起,唐宛宛都結巴了:“陛陛陛下……”

晏回在朝臣看不到的地方握住了她的手,唇角微勾,聲音裏卻是含着兩分怒氣:“平日對上朕的時候總是張牙舞爪的,這回倒挺能忍,你那貓爪子怎麽都收起來了?蠢得連跟朕告狀都不會?”

同類推薦